优秀的工程师往往有以下特质:
1、热爱、迷恋技术,工作就是兴趣!
优秀工程师是将工作和兴趣结合起来的,所以会迷恋对技术了解和学习,为了解决一个实验中的问题,可以从早上7点钟开工,干到晚上12点不挪动座位。
经常有其他行业的人问我:“你们程序员是不是都喜欢工作到夜里面?(在他们看来,你们都叫程序员)”
我觉得吧:“把一个问题解决、完成某一个功能设计、完成某一个项目,所获得的成就感,比睡一会的舒服,要快乐得多!”
这些每天沉迷于工作,热爱技术,拼命学习的工程师,曾经在大学时80%是学渣!在学校,逃课、打游戏、补考、整天昏睡、迷茫、得过且过。
工作之后,怎么突然就变得这么奋斗、拼搏、好学、认真!
对技术产生执着的热爱之后,生活中,总是会不自禁地具有创造性。
2、对设计质量、工程质量、代码质量有追求。
优秀工程师,在入行后,要么自我学习,要么经受良师指导,有明确的规划,从而是有追求的一批人。这种追求,包括但不限于把在实现了功能之后:
电路走线的时候,不但考虑功能实现、还考虑路径合理、可靠性、抗干扰性、信号质量是否完美,走线是不是美观!
在代码的层面,观感上更加漂亮,可读性更加好,逻辑结构更加清晰,效率更加优化。
在设计的层面,模块划分清晰,注重规范性,连代码的注释是不是在同一列都有强迫症。
为了追求工程质量,对基本单元进行有效的单元测试和版块、整体项目的集成测试。
(曾几何时,你就是那个作业都是抄抄,连考试不愿意多检查的少年)
3、迷恋解决问题,最好是迷恋用技术解决问题
优秀的工程师,是一个勤奋与“懒惰”的矛盾综合体。一方面,他勤奋地学习和练习所学到的技能或者勤奋地工作,开发产品,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问题,可以不吃不喝到半夜,也可以凌晨 5 点起,折腾一天。但是一方面,他又会经常“懒惰”地想,尽可能地省事,尽可能地采用技术来解决所有的问题,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比如你让一个优秀的工程师,每天花 5 分钟手工做一个统计分析,他会想方设法地将这件事情,让机器自动执行,哪怕用程序去实现这个手工 5 分钟统计分析要花掉半天的编程时间,也在所不惜。因为第一次实现花掉了半天,而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即使手工跑,也只需要几秒,而用自动化运行的话,除了监控正常运行之外,真的就是一劳永逸了。
我们的父辈祖辈大多数人是“体力劳动者”;我们这代人大多数人算是“脑力劳动者”;我们的下一代,应该是驾驭计算机脑力的新一代。
4、工作不仅是完成领导交的任务,更要完成团队与自身提升
虽然工作是为了挣工资,是为了完成团队和项目中的任务,但是如果仅仅限于此,也不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工程师。优秀的工程师,绝不会整天做着简单重复和没有创造性的工作,会想方设法让简单的工作,也变得更有意义 一些,在简单的工作中,每天都有进步,这个进步,跟上面所说的追求一样,对自提升有价值,甚至关于总结。
这个追求上进、严格要求自己、自学欲望旺盛的状态,是不是跟你上学时那个你判若两人?
是什么改变了你?
曾经那个厌恶学习、厌恶作业、厌恶考试、厌恶老师的你,怎么突然就热爱技术,变得优秀了?
1、钻研能力——学会“学得精”,而不是贪图“学得多”
上学时,学生大多疲于奔命,每天学习4种以上学科!
数学老师上完课走了,语文老师来,语文老师走了英语老师来,然后还需要学习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大学生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不知道学习时应该精学哪一门,更不用说小学生和中学生了。所以没有机会去花大量的时间去钻研某一个学科,到非常深入的程度。
与其每门课都学得浮皮潦草,倒不如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吃透每一个知识点,理解每一个细节。
学习C语言时仅仅利用一套实际产品的源码和一本C语言语法书,对每行程序都做彻底研究,不懂的语法就去查书、查网络,顺藤摸瓜对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放过。学完这套源码后,我马上就会编写实用程序了。这种学习方法的好处是把知识点放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来学,不仅容易理解,而且学完就会用,效率极高。
当你通过某一个深入的学习内容,学会了“钻研”,学会了“把一件事情学精”,你学习任何新内容的时候,都会觉得“没那么困难”。
2、按需学习
每个工程师应该都有感触:“项目中学习,最有效的”。根据项目的需求去学习,最触发工程师的学习欲望。另外就是项目中学习,才能快速实践。如果你凭空要去学习某一门技术,一定会效率低下。
而我们在上学时,长时间处于这种迷茫学习,不知道学习的内容有何用,效率非常低下。
实际工作中按需学习,这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因为学了就用记得牢。知行合一!这就是“知行合一 ”。
由目标触发进行任务完成
咱们从小学习英语是为了考试、为了过四级,拿学位证书,这样的目标设定让我的整个学英语的过程变得痛苦。而我常常也会困惑:学了有什么用?
但实际上,我到了工作上之后,我会发现,英语对于一个工程师是十分有用的!
教材国外编写的好,而代码也是用英文的,学术交流也是英文的……反而在工作后触发了我学习英文的动力。
除了英语,我大学里学的线性代数、力学、电路设计等等,这些看似枯燥无味,看起来也无用的东西在工作后也变得分外重要,我开始懊恼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好好学。
那我们是否也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孩子一开始就接触工作,接触各种机器人工程,他们发现做好这些工程需要扎实的英文、物理、化学、数学等等的基础的时候,孩子们是否会学地更努力、更扎实、也更明确自己为什么而学?
3、能力比知识重要
在工作或学习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能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快速解决问题,是工程师能力高低的一种体现。这种能力与个人天赋有关,更需要后天的培养。只要做到勤于实践、勤于思考、勤于积累,不放过每一个疑问或问题,你的能力将会不断获得提升。
4、成就感反馈周期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嗑瓜子一个小时不累,但我们背英语一小时却很累。究其原因,是因为反馈时间的长短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可以嗑一个小时的瓜子而不觉得累么?
现在嗑瓜子,只能嗑,不能吃,瓜子仁留下来,嗑一个小时,再把瓜子仁一次吃完。这时候还会觉得嗑瓜子很随意么?
同样是嗑瓜子,但是设置的游戏规则有所不同,导致带来的主观感受也大不相同,这是因为在新的游戏规则里,付出得到反馈的周期被拉长了。于是题主得出了一个结论,人做事情,都需要有个反馈,反馈的周期越久,感觉上就越困难。
嗑瓜子,因为是嗑一个,吃一个,反馈的周期很短,差不多两秒钟瓜子就能到嘴里了,所以不觉得累。而工作学习的反馈周期就很长了,你不知道你学的这个东西什么时候才有提高,什么时候才能派上用途。
做一件事情,反馈的周期越短,越有可能上手。而一件大事情,我们也可以把它拆分成一个个小事情,然后给予每一个小事情一个短周期的反馈,这样我们做起来难度就小多了。
我们的在校学习,因为距离实践太遥远,所以反馈周期太长,导致我们疲乏,不愿意迷茫的学习,凭着自律性去学习,导致学霸很少、学渣很多。
但是在软硬件的开发过程中,反馈周期很短,而且很可控,可以把很多开发步骤分解了,进行信息回传。这样我们的成就感反馈周期就很短。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调试单片机的时候,先点个灯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所以,美国人发明了一种教学方法——STEAM
类似工程师做项目一样,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完成一些项目,通过项目的需求触发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同时又一个项目目标。
STEAM是一种教育理念,有别于传统的单学科、重书本知识的教育方式。STEAM是一种重实践的超学科教育概念。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仅仅依靠某一种能力的实现,而是需要借于多种能力之间,比如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建造过程中,不但需要科学技术,运用高科技手段创新产品功能,还需要好看的外观,也就是艺术等方面的综合才能,所以单一技能的运用已经无法支撑未来人才的发展,未来,我们需要的是多方面的综合型人才。 从而探索出STEAM教育理念。
STEAM教育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念,其中最突出的便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思想。
“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真实体验中学”,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知行合一。
杜威提出的做中学主要涵盖艺术活动(如绘画、唱歌)、手工活动(如烹饪、纺织)和需要动手操作的科学研究(如机器人研发、物质合成)三个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做”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做”的速度,也使得“做”出的成果传播得更快、更远。
除了“做中学”思想,快乐教育也是STEAM教育背后的重要理念。STEAM教育赋予学生更多自由和选择的权利,使他们可以听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而非迫于家长、老师、考试、升学等外在压力,从容地选择创作主题、材料、工具、伙伴等,亲自动手设计、制作、检验,享受创造的乐趣。
STEAM教育既是“做中学”,也是“做中玩”。想象、创造是孩子固有的能力和天性,STEAM教育就是要还原学习的“乐趣”,解放孩子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和维持人类创造力的核心动力。教育者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切利于创造的环境,给予适时的指导和鼓励,更重要的是“呵护”而非“摧残”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STEAM教育往往指向现实问题的解决,是一种问题导向式教育,让学生发现现实问题,寻求创意的解决方法并通过努力使之变成现实。问题解决不同于考试,考试是在单学科、单知识点中寻求特定答案的过程,而扎根现实情境的问题解决则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产出创意的解决方案。
为此,我们成立了一家公司,名字就叫做:STEAM “斯第姆”(硬十少年版)。从事相关的产品开发和教学,并获得了不少的荣誉和成绩。
同时,国家教育系统也非常强调STEAM课程与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风向标!
-
工程师
+关注
关注
59文章
1569浏览量
68510 -
代码
+关注
关注
30文章
4781浏览量
68542
原文标题:让孩子像你爱上技术一样,爱上学习!
文章出处:【微信号:Hardware_10W,微信公众号:硬件十万个为什么】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