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细说中国正在遭受的芯片之难的来龙去脉

芯资本 来源:未知 作者:工程师曾暄茗 2018-09-22 17:10 次阅读

“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德】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没有芯片,字节不会跳动,网络不会链接,雷达、通信都变成眼瞎耳聋,机械化装备失控后也将变得腿脚不灵。信息化战争实际上就是芯片战争。中兴事件后,知名军事专家张召忠在互联网上发问:“既然芯片这么重要,为什么不早早布局、自行研发生产?难道大家都被‘忽悠’了吗?”

“每当我们想创新的时候,美国人总是告诉我们,我这里芯片大大地有,你们还费那个劲干什么?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都在强调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中国没必要研发芯片。”张召忠自己这样作答。

的确,在通信等高科技、高端制造产业领域,已经充分形成了全球化的产业结构和供应链体系,特别能体现经济学家常说的“比较优势”。以智能手机为例,一部手机往往需要嵌入数十种芯片,有的企业专门从事芯片研发,有的企业专门做整体集成,供应商不仅来自美国,也来自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

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是全球公认的科技领军企业——苹果公司,假如有一天遭遇类似中兴的全面封杀,面临的危机恐怕也好不到哪儿去。

我们没有核心技术吗

20世纪90年代初,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长期占据日本畅销书榜单。当时,海湾战争刚刚结束,美国对伊拉克的现代化战争打击如摧枯拉朽,被欧美媒体吹捧为“硅对钢的胜利”。《日本可以说“不”》的作者之一——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在书中公开宣称:“如果没有日本的芯片,美国就打不赢这场战争。”

《日本可以说“不”》盛田昭夫石原慎太郎著

在盛田昭夫等人看来,日本当时的高科技已经领先美国5年以上。“只要日本说一声停止出售尖端部件,美国就会一下子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他们认为,日本人应该大胆向美国说“不”。

强如美国,也有大量电子元器件依靠进口。

但中国与美国不同,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不同。美国进口电子元器件的来源地,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是欧洲,都是美国的“小伙伴”,可能会吵吵架,甚至吵得面红耳赤,但绝没有胆子敢对“老大哥”翻脸卡脖子。若真动手,也都不是美国对手。

在中兴遭遇“休克”的当口,中国互联网上响起了一片批评中兴没有核心技术、缺少研发投入的声音。中兴真的没有核心技术吗?

先来看几组数据: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2017年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统计排名,中兴通讯以2965件国际专利申请量排名全球第二,后面依次还有英特尔、三菱、高通、LG、三星、索尼等企业。这是中兴通讯连续第8年国际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前三。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2017国际专利申请统计排名

中兴的创始人侯为贵本人就是一位技术专家。他上学时是尖子生,工作后是技术科长,在创办中兴之前,20多年一直是厂里技术水平最高的专家之一。

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三流企业卖力气,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技术,超一流企业卖专利。侯为贵最欣赏的就是像美国高通这样经营知识产权的公司。为实现这一目标,1998年,中兴就在美国设立了研究所,专门从事新一代电信网络的技术研究。公开资料显示,1999年,中兴已经完全掌握了应用层软件技术、射频电路和基带电路的开发。另外,中兴已部分掌握了核心芯片的技术。

2002年,中兴手机事业部成立,侯为贵几乎每个月都飞到上海,亲自为手机研发人员打气。当时,代工(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OEM)是中国大陆和***许多企业的首选捷径,但中兴从一开始就将“走自主技术研发的道路”列为手机业务的首要原则。很多人认为这将会是侯为贵的重大决策失误,但他始终对自主技术研发情有独钟。他当时常举的一个例子是:诺基亚的手机占销售额70%,关键在于研发。

中兴也一直在自主研发芯片,虽然现阶段芯片质量尚有差距,无法覆盖中兴的芯片采购,但是2017年中兴旗下的集成电路公司中兴微电子完成了76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

中兴不是没有核心技术。只不过,这个核心技术还不够强,面对强大的对手还远不足以“自恃”。

这与中国“芯”的整体状况非常相似。

中国芯片产业弱,是相对而言的,放眼全球,中国是为数极少的在芯片全产业链上布局并形成竞争力的国家。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自主研发芯片在全球占比大约为7.78%,这当然与中国的使用量不相称,但如果放在全球排名,也就仅次于美国、韩国、日本,与德国不相上下。

不过,面对美国的压倒性优势,中国“芯”的质量与数量都显得微不足道。到2017年,中国已经连续数年占据了世界最大集成电路市场的“宝座”,但这个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主要的产品中芯片却严重依赖进口。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进口3770亿块芯片,进口额合计达到2601亿美元。同年,中国原油进口额合计1623亿美元。中国进口芯片所花的代价,已经连续数年远超进口石油所花的代价。计算机处理器、汽车内联式芯片等高端产品更是极度依赖进口,严重“卡脖子”。

信息产业本以高附加值为特征,就因缺乏核心技术,我国信息产业往往只有2%~3%的利润,“卖一台电脑只赚了一捆大葱钱”。数据显示,每年仅是个人电脑和处理器中用的微处理芯片,国外就从中国赚走100多亿美元。

有一定核心技术,但在外界重拳之下,却难有还手之力。这是此次中兴“禁运”事件给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里的每家企业、每个行业、每个国家再次敲响的警钟。

“这不仅导致经济上受制于人,我国信息安全乃至国家安全也面临巨大威胁,黑屏事件、华中数控遭美制裁事件都是很好的例子。没有别的选择,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能自己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李国杰的话掷地有声。

芯片之难

既然芯片这么重要,难道中国没有早早布局、自行研发生产?

事实上,中兴在布局,华为也在布局,制造电脑、音箱、机顶盒、摄像头的许多中国企业都在布局和研发芯片。但为什么中国不断崛起的科技企业没能掌握足够的核心技术呢?中国芯片业发展不繁盛,原因何在?

在这里,可以先简要总结我国芯片产业历经多年追赶却始终面临的三大障碍。

1、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

中国电子学会专家王桓分析认为,芯片产业是典型的“大投入,大收益;中投入,没收益;小投入,大亏损”,不达到一定规模和体量,很难有明显效果。少有企业愿意去坐几年冷板凳搞核心技术研发。

截至2017年6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达到1387亿元人民币,对我国芯片产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按照英特尔、三星、台积电的支出标准,大基金仅能支持2个大型芯片公司。从企业研发投入来看,中国大陆最大的芯片设计企业海思半导体2016年研发经费不超过10亿美元,最大的芯片制造企业中芯国际2016年研发经费为3.18亿美元,与下图中的芯片巨头相差甚远。

2016年全球半导体企业研发支出排名(10亿美元以上)

2、“生态链”:国产芯片造得出来,用不起来

中兴事件发生后,不少人问,大力投钱能发展好芯片产业吗?

芯片有非常明显的“生态链”特点。不可能等到国产芯片和国外芯片一样好的时候再用,不会有这样的机会。核心技术是用出来的,只有在用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提升,坚持住,迈过一个门槛后就会实现良性循环。

英特尔、高通等企业早期就建立了技术架构和标准,形成“树根”,在它们上面长出了微软、苹果、谷歌等“树干”,再继续长出各种硬件软件“树枝”。国产芯片在一次次攀爬高峰的过程中,被国际巨头的“生态链”一次次击败。早年的“方舟”,后来的“龙芯”,都无法衔接这一生态链,需要自主研发另一整套独立体系。龙芯总裁胡伟武为此感叹:“对芯片来说,产业链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技术先进性。最先进的技术可能会被市场干掉,但最实用的技术会留下来”。

在建立“生态链”的过程中,芯片持续高速地试错、更新、升级,也是一个客观规律。以华为的手机芯片为例,目前市场份额仅次于苹果、高通,排名世界第三。其最早研制的芯片饱受诟病,不被市场认可,但华为通过自身构建的下游产业链持续提供试错机会,几年后让手机芯片迭代至世界先进水平。

但在服务器等更高端设备市场,国产芯片难有这样的平台。部分国企采购时,往往将英特尔等国际巨头视作首选。国产自主芯片如果长期被国际巨头压制,市场劣势将“连累”技术升级,导致自主研发后继乏力。

3、人才储备不足

发展芯片产业,最重要的是人才和企业,简单的固定资产堆砌并不能真正地推动产业发展。但我国IT领域人才培养不平衡,大多数人才都集中在技术应用层面,研究算法、芯片等底层系统的人才少。用业内一位专家的话来说,“全国高校开设了2600多个计算机专业,本质上都在教学生如何用计算机,而不是如何造计算机,就如同汽车专业只培养驾驶员一样”。

之所以国内IT人才培养中存在“头重脚轻”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芯片等底层技术有较高门槛,只有顶尖院校才培养得出来;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仍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对计算机人才的考核大多以发表论文为主要评价标准,而芯片研究领域发论文较难,因此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培养计划的机会也更少。

此外,国内芯片研发人员的收入相对于IT行业其他门类来说并不算高,配套行业的材料、机械等从业人员的收入就更低。在IBM、英特尔等国际公司,不仅有各个层次的领军人物,几十年专门从事某项工艺开发的工程师也有很多,形成深厚的技术积累。而国内专门从事某一项工艺10年以上的工程师非常少见。在房地产、金融、互联网等行业快速造富神话和房价带来高昂生活成本的今天,大量优秀人才被挤出芯片等核心技术领域。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8

    文章

    51375

    浏览量

    428384
  • 苹果
    +关注

    关注

    61

    文章

    24499

    浏览量

    200528
  • 中兴
    +关注

    关注

    6

    文章

    1997

    浏览量

    66492

原文标题:2000亿美元进口背后的“芯”之殇

文章出处:【微信号:ICCapital,微信公众号:芯资本】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全球芯片大厂加码“中国制造”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近日,据外媒报道,包括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等多家全球性芯片大厂都公开表示,期望能够与中国买家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因此不少企业开始将生产环节放到中国本土,来更好地服务
    的头像 发表于 12-14 01:03 2454次阅读

    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均考虑在中国生产芯片

    在国际环境愈加敏感的阶段,欧洲三大芯片巨头的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和恩智浦在近期密集表态,指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更直言计划在中国生产芯片,以更好地服务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8:24 760次阅读

    英飞凌 CEO:将在中国本地化生产芯片以满足客户需求

    12月11日消息,据报道,德国芯片巨头英飞凌的CEO Jochen Hanebeck近日透露,为了满足中国客户的特定需求,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商品级产品的本地化生产策略,与中国市场保持紧密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18:21 393次阅读

    中国芯片新锐50强

    中国芯片新锐50榜单旨在遴选出国内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领域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企业,旨在促进中国芯片产业的健康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并为潜在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该榜单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16:31 443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芯片</b>新锐50强

    中国车规级芯片产业白皮书

      中国车规级芯片产业白皮书  
    的头像 发表于 11-18 10:02 730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b>车规级<b class='flag-5'>芯片</b>产业白皮书

    中国半导体的镜鉴之路

    %,他现在已经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到九分之一了。我们就论芯片产品,中国半导体也就是在 6% 左右,在全球的比重都处于低谷期,但双方的优势呢,又很互补。 譬如说中国最大的优势有几个:1、庞大的资金愿意投入
    发表于 11-04 12:00

    中国Wi-Fi7 FEM F4诞生

    上,我们已经有芯片在做测试和调试了。联发科平台,我们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客户,正在努力中。 努力,是人生旅途上的一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我们向前的道路。Wi-Fi FEM是我们的希望之光,用希望之光点亮未来。
    发表于 07-31 11:14

    RISC-V在中国的发展机遇有哪些场景?

    的理想选择。 生态系统建设:多家头部芯片公司和生态厂商正在积极推进RISC-V在车规级产品的布局,这将有助于RISC-V在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 4. 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HPC) 性能与能效比
    发表于 07-29 17:14

    揭秘中国汽车芯片市场:主要企业有哪些?

    揭秘中国汽车芯片市场:主要企业有哪些?
    的头像 发表于 07-19 10:12 668次阅读
    揭秘<b class='flag-5'>中国</b>汽车<b class='flag-5'>芯片</b>市场:主要企业有哪些?

    ASML CEO:全球芯片市场亟需中国传统芯片

    近日,全球光刻机巨头ASML的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 Fouquet在接受外媒采访时,发表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言论。他指出,尽管由于复杂的地缘政治因素,ASML无法向中国厂商出售最先进的光刻机,但全球芯片买家,尤其是德国汽车工业等关键领域,却对
    的头像 发表于 07-09 14:20 673次阅读

    联发科正在开发Arm架构Windows PC芯片

    据权威媒体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联发科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一款基于Arm架构的个人电脑芯片。这款芯片将成为推动Windows操作系统在新型电脑设备上运行的重要力量。
    的头像 发表于 06-13 09:16 792次阅读

    中国电动汽车厂商进军欧洲,面临关税挑战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力图国际竞争,挑战特斯拉的霸主地位。例如比亚迪,该公司已发布一款售价仅为69,800元人民币、约10,000美元的经济型电动轿车——海鸥。这种低价策略可能对传统汽车制造商构成威胁,使之难以匹敌。
    的头像 发表于 05-27 09:40 470次阅读

    苹果正在研发全新数据中心AI芯片

    苹果正在秘密研发一款全新的数据中心AI芯片,这一项目在公司内部被称为“ACDC”,并且已经经过了数年的精心筹备。据华尔街日报的知情人士透露,这款芯片的设计目标是为了优化苹果数据中心服务器运行人工智能软件的能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5-08 09:40 469次阅读

    Hightec对芯片中断优先级分配时,中断号越高中断优先级越高吗?

    请问大佬,Hightec对芯片中断优先级分配时,中断号越高中断优先级越高吗?看网上的帖子说中断号越低优先级越高。
    发表于 02-27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