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谷歌宣布收购 Nest,智能家居便开始被世界聚焦,小米也于同年成立智能家居生态链部门,以投资的方式让相关企业帮忙做硬件。四年后,小米成功上市,小米智能家居生态链已经成为拉高估值的重要环节,因此小米也自称是国内最大的 IoT (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企业。
虽然阿里、京东、华为等行业巨头纷纷进军智能家居市场,可智能家居市场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要做到普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前行路漫漫,行业巨头的加入使智能家居市场好不热闹。
众所周知,当前是科技化、智能化的时代,从生活细节中就能得到体现。比如智能路由器简化了设置步骤,支持一键设置以及移动端设备的管理;智能锁消除了人们出门担心门是否锁好的担忧,因为有互联网远程手机遥控;洗碗机的发明解放了人们的双手,简言之,智能家居的到来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也更加方便快捷了人们的生活。
小米正好赶上智能家居这趟车。
率先入围,小米有备而来
为发烧而生的小米,率先跑上智能家居行业赛道并非偶然。而且小米在其他企业未进入前似乎就发现智能家居这一块蛋糕,抢占先机先吃了蛋糕。自2013年推出第一款路由器开始,小米在智能家居领域已经耕耘五年,五年间小米已经形成由小米路由器、智能音箱、小蚁智能摄像机、小米盒子等构成的智能家居产品矩阵。
数据显示,截止 2017 年 6 月,小米生态链已经有 89 家企业、年收入突破 150 亿。小米生态链副总裁唐沐接受采访时称,小米如今的IoT设备连接数为全球之最,已经超过1亿。而2017年小米生态链中的各类智能产品营业额达到了200亿人民币。究其原因,或是“粉丝效应”和对市场灵敏的嗅觉成功将小米推向智能家居的浪潮。
一方面,小米用户粘性较高。小米的MIUI系统目前拥有2.5亿的活跃互联网用户,手机“米粉”转化成智能家居用户,高转化率助力小米开拓智能家居市场。正所谓时下人们对情怀的热度只增不减,小米巧妙地运用“米粉”对企业新产品的期待,正好带动“米粉”这一波忠实粉丝,提前带领用户体验超前的智能家居生活,走上高周转率策略的“粉丝制电商”之路。
另一方面,小米抓住了用户对亲民价格和性价比需求的心理。以前,智能家居价格的昂贵是普通老百姓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但现在,小米以低毛利、亲民价格的市场定位将智能家居产品推向大众,抓住了人们对价格和性价比的追求,给用户呈现了智能家居中端的市场定位,以其高颜值的外观、简约的设计理念等功能吸引用户,希望能被大众接受。简言之小米试图塑造大众“买得起的第一个智能家居”的品牌形象,并在销量上拓展智能家居市场,以此抢占智能家居这片蓝海的市场份额。
举个例子,2017年7月小米智能AI音响299元的消息一发布,这个价格就令当时的市场一片沸腾。因为同一时期Rokid Pebble(月石)官方售价1399元,天猫精灵X1售价499元,京东叮咚A3售价599元,很明显299元的价格对其他品牌的智能音响会造成不小的威胁。小米打出亲民价格的牌,加上智能技术确实给用户带来还算不错的体验,这一战略成功让小米尝到了智能家居的甜头。
总而言之,小米进军智能家居市场是历史的必然性,先发制人也确实让小米占领了部分市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小米自身存在的诟病以及环境带来的压力也是无法忽视的。
顽疾犹在,小米要绷紧神经
虽然小米在智能家居市场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且已经形成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态链,但是发展道路仍存在荆棘。技术上出现的问题以及竞争对手不断施压,使得小米在争夺智能家居市场份额这场逐鹿中负重前行,小米如果想要继续摇鼓向前,笔者认为还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其一,不同品牌兼容问题,互联网连接上缺乏不同品牌产品之间的联动性。智电网曾报道,小米款AI音箱,由于不同品牌不能兼容,不能直接一步达成两个不同品牌对接,但可以通过米家智能插座、插线板Aqara墙壁开关、空调伴侣灯产品等“第三者”来实现控制。尽管如此,这样的操作仍然比较繁琐且不能满足用户想要的便捷性。
技术层面得不到解决可能会影响小米智能家居某个系列的产品,所以小米应当加快技术提升的步伐以及不断培养创新意识,否则当竞争者的产品做得有模有样并让消费者基本满意时,小米恐怕要被甩好几条街了。
其二,小米频繁的饥饿营销导致消费者选择疲惫。小米饥饿营销的老套路对消费者屡试不爽,新产品的推出总会让消费者有供不应求的体会。可是饥饿久了会带来后遗症,小米通常在新品发布前会将消费者的胃口吊得很高,但是消费者买到手了结果可能差强人意。因此饥饿营销的一时成功之快可能面临的“打脸”状况也不少。
相关媒体曾报道,米家的花草检测仪推出之前就得到了不少花草爱好者的期待,可是真正入手后发现,技术上检测到的数据并不准确,且不支持联动性,实用性不高。对此,笔者认为小米应该少点套路,踏踏实实做技术兴许能重获消费者青睐。
其三,智能家居行业不断涌入新的竞争者,资本企业都想在智能家居行业分得一杯羹,红海之争无疑会让小米感到莫大的压力。当下,智能家居以其方便、快捷、简单、智能化的生活理念逐步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国内多家商业巨头都想在智能家居中扬帆,于是纷纷推出自己的智能家居套装,其中最具代表的有京东微联、海尔U-home、阿里智能、美的M-Smart、华为HiLink等等。
另外,知名品牌华为在连续四年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第一之后,在智能家居市场以“迟到者”身份进场。而且华为夸下海口希望能在三年里超越小米,成为智能家居行业第一,华为的来势汹汹必然会令小米倍感压力。
不仅如此,2015年进军智能家居市场的阿里巴巴集团,历经三年在2018年度国内十大智能家居品牌排行榜中位居第四,以流量撑势的阿里巴巴短短三年就杀出重围。排行榜中华为HiLink排行第三,而小米的米家MIJIA落后于华为和阿里排名第六,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综上所述,小米若不采取挽救措施来改变格局,那么小米在智能家居市场“领跑者”的身份将岌岌可危。
规避行业雷区或助小米守住“领跑者”身份
《2018全球智能家居市场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包括设备、系统和服务消费支出总额将接近960亿美元,到2023年将增长至1550亿美元。可见,智能家居增长势头之猛烈,这块大市场亦会吸引更多资本入驻。
第一个吃蛋糕的人不一定能吃到最后。面对强敌阿里以及华为等众多商业巨头的分羹,小米若想在愈发激烈的智能家居市场中保持“领跑者”的身份,除了解决自身的问题外,还应该规避行业的雷区。
一方面应该避免把“智能”二字当作营销噱头。近年来“智能”一词被炒得火热,智能锁、智能空调、智能窗帘、智能家居,所有被冠上“智能”头衔的产品对于用户来说似乎都是高大上的。
可渐渐地人们发现,很多都是“伪智能”,呈献给用户的很多仅仅是传统家居加上WIFI连接功能,可是,这样的产品并不是智能产品啊。小米对此应该重视技术的提升,企业应当在产品创新研发和提高设备的兼容性上发力,将技术上的智能与WIFI连接功能区分开,避免用户对“智能”二字理解模糊。
另一方面则需要避免智能家居产品同质化,对此小米应该进行差异化布局。部分媒体报道,用户在体验小米系列智能家居产品的时候会发现,总能在米家产品中看到其他品牌的影子。对此,小米目前需要重视智能家居产品整体的架构与用户的使用体验。
比如,应当认真研究人体传感器的摆放位置,实现其最大利用价值,因为传感器的摆放位置不合理容易导致其功能适得其反,使智能家居变成故障家居。所以,小米应该打破行业影子的观念,加强创新意识,形成自身独特的产品风格,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不败地位。
无论如何,小米既然已经登上智能家居的船,就应该在正确的轨迹上好好走,未来将遇到的风雨无非是技术与强敌。而笔者认为未来的智能家居市场将是“得技术者得天下”,越能简单操作的智能家居越能博得消费者的喜爱,因此小米集团应该在技术的提升上舍下血本,不断深谋研究适应消费者生活的智能家居产品。否则,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米只要稍不注意就可能会翻船。
-
智能家居
+关注
关注
1928文章
9570浏览量
185304 -
小米
+关注
关注
70文章
14362浏览量
144314
原文标题:竞争对手强势、内忧仍存,小米如何守住智能家居高地?
文章出处:【微信号:iotmag,微信公众号:iotmag】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