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房子时,有这样一种业主:非常强势,只管提出要求、很少和设计师商量设计和施工的可行性。这时,设计师勉强设计出来了,看起来似乎很漂亮,用的时候却会有很多问题:如楼梯台阶过高、过道过低等,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一些官员和“专家”讨论技术问题,就像这种业主:不管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只关心他希望得到什么;只知道唱出一些迷人的口号,却从不思考怎么落地。这些人往往不懂得技术的具体功能和实施方法,只是脑子中有个“空中楼阁”,就催着企业去做。
现在,他们谈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就是这样;越是不懂的人,胆子和口气就越大、图景描述也越美——反正实施的事情他不管。其实,他们连效果也未必真的关心。很大从程度上只是叶公好龙。
推进人工智能,其实会面临很多困难。
例如,从技术角度讲,要把问题转化成人工智能问题需要两个前提:1、把决策问题转化为“做选择题”;2、能判断或评价“选择结果”的“对错或者好坏”。有了这两个前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算法才有用武之地。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在推进过程中却很麻烦。
比如,“做选择题”就要把全部可能的做法罗列出来,变成CheckList。在工业企业中,这种事的工作量很大,可能会麻烦到难以想象。而且,我们的技术人员往往没有这种文化和耐心,往往直接给你否掉。再如,对“对错和好坏”评价,有时候是靠物理实验获得的,不是靠IT可以实现的。不做事的专家和官员喜欢呼吁别人做:要是让他自己做,恐怕就没那么激动了。
从经济角度讲,人工智能需要找到合适的场景才能具备经济性。如果纯粹是为了写论文、吸引眼球、完成政治任务,可以不考虑这个问题。但工业企业首先要生存,经济性是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多数企业也没有这种“赔本赚吆喝”的意愿。而最适合人工智能的场景,往往是少数行业、尤其是高端行业才具备的,是“可遇不可求的”。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这个需要,正如“叫花子家里不需要御厨”。
企业在从事这些工作之前,应该仔细想一下:你明确目标了吗?准备好付出代价并接受各种挑战了吗?要搞先进的东西,要先有点本事:没有关羽的能耐,就不要急于“温酒斩华雄”、也不要忽悠别人去“斩”,否则被斩的就是自己。我们之所以重视新技术,往往是因为产业革命拐点的到来。要理解这个拐点,单单懂得科学理论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工程和技术方法,乃至经济和产业特点。所以,不懂,往往才是常态。但有些根本不了解工业规律、靠论文或当官起家的人,却急急忙忙地给人讲智能制造如何在工业界应用了。
在我国,我亲眼见证过很多“过热”引发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还不是浪费钱财,而是对文化氛围的破坏。有的企业和专家迎合国家政策,只是图名、图利,而不是安心做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大事都是要从细节入手,调子高的人往往自己不做事、而是指挥别人做事、做错了自己也不负责。要把细节做好,往往要“慢工出细活”,快了反而做不好。在过热的背景下,安心做细活的人更容易被逆淘汰。所以,“过热”不仅浪费钱,把本来该做事的人和队伍也废了。
我总觉得,政府官员过多地介入自己不懂的特定学术领域,不是件好事情。政府过于热情的话,就会涌现出一批“叶公好龙”式的人工智能公司。今年上海曾经引进某个智能制造方面的企业,并作为业绩夸耀。我当时就觉得这个企业不怎么靠谱,发展太快、人才队伍太嫩。结果,最近丑闻就出来了。规律就是规律,领导和专家说了也不算。
泼完冷水再送杯热茶:对于那些认认真真搞技术的企业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敬佩。让我高兴的是:这样的企业在中国开始出现,并越来越多。但这些企业往往都有十年左右的积累,在聚光灯亮起之前就默默地工作,并不是现在才去赶热点。
欧姆龙创始人(名字叫立石一真)说过一句话:如果一个项目,十个人有五个以上说好,可能就不值得做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好的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需要较好的人品:只有少数人支持时,要顶着压力去干,而不是在颂歌中去干、不能人云亦云。我国很多人有搞“亩产万斤”的“劣质基因”,我们必须反对盲目跟风。
当然,赶热点也不是绝对不行;关键是干之前自己先要冷静下来想一想。搞创新要从业务和市场需求出发,而不是响应专家和领导的号召;搞创新要有科学的态度,不是为了完成政治任务、讨好领导。更不能把技术搞成娱乐化,把学术会议变成大领导和大专家表演或吹牛的舞台。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2文章
47442浏览量
239005 -
智能制造
+关注
关注
48文章
5579浏览量
76403
原文标题:人工智能的“叶公好龙”该怎么预防
文章出处:【微信号:guanchacaijing,微信公众号:科工力量】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