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5年,中国集成电路基本上能把脚跟站稳了,2028年到2030年左右,中国集成电路在全世界会有一席之地,什么叫一席之地?就是三分天下或者四分天下有其一。”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在19日于南京举行的“中国芯片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尽管中国集成电路发展困难重重,但是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发展起来。
此外,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总裁丁文武在会上表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任重道远,当前国内“高端芯片基本上仍依赖进口,包括CPU、储存还有高端的通信、视频芯片等,目前还是以中低端为主,差距还是很大。”丁文武说道。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机遇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占全球份额一半以上。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5411.3亿元,同比增长24.8%。
发展势头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已被列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从2000年的“18号文”到2006年的“4号文件”,再到2014年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推进纲要的出台,以及设立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丁文武表示,“在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物联网和5G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移动芯片、物联网芯片等领域的发展。赵伟国认为,5G的到来,给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对此,丁文武也表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包括人工智能、智能电网、轨道交通、高铁、无人驾驶等智能终端,工业控制的领域对芯片的大需求都为集成电路提供巨大的市场。“这是我们芯片发展的最好的机遇。”丁文武表示,“我们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思路方面,要补短板、增长板、上规模、上水平。集成电路作为高度全球化的产业,发展集成电路需要强调自主创新,也要强调开放与合作。”
赵伟国:国内IC产业挑战前所未有
尽管国内集成电路的发展机遇巨大,但挑战也前所未有。赵伟国表示,目前国内IC产业受到资本的追逐,呈现出过热的现象,然而大部分集成电路正在低水平层次上恶性竞争,缺乏真正技术创新,“中国90%以上的芯片设计公司都是不赚钱的”。赵伟国同时表示,国外某些国家还对中国企业严防死守,这些都是中国发展集成电路业所面临的挑战。
丁文武也表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与世界存在差距。“我国每年集成电路进口额巨大,对外依存度非常高。”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中国每年需要进口超过2000亿美元的芯片,而且连续多年位居单品进口第一位,2017年更达到历史新高——2601亿美元,进出口逆差达1362亿美元。“高端芯片基本上依赖进口,包括CPU、储存还有高端的通信、视频芯片等,目前还是以中低端为主,这个差距还是很大的。”丁文武说道。
“前段时间我对三个业态进行了一次比较,每个业态第一名的企业和国际第一名的企业差距还是很大的。比如说在制造业,我们的第一名企业和全球第一名企业相差近10倍。”丁文武认为,除了国内产业规模和企业规模的差距外,企业在研发投入、人才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迎风破浪 “中国IC产业将在世界占据一席之地”
“挑战再大也要发展,我们没有选择,要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就注定要发展集成电路。”赵伟国说。他还指出,国内的存储公司虽然在积极努力,但在整个储存领域是属于“边角”地位,大概市场占有率只有3%,不到5%。在主流的存储领域,在此之前中国是空白。
据赵伟国介绍,紫光已于2017年研发出3D的芯片,2018年进行了小规模的量产。同时,U盘中所用的国产储存芯片,已经在开始量产,规模为2000片。赵伟国还表示,新厂房的建成,将会带来大规模的量产。
在中国集成电路发展虽然很难,但是从紫光这五年的历史看,尽管道路非常艰辛,但是努力去做会有所成就。赵伟国估计再有5年,中国集成电路基本能在世界上站稳脚跟。
“目前国内的集成电路了产业非常脆弱,2023年左右,能比今天强一点,到2028年到2030年左右,中国集成电路在全世界会有一席之地,什么叫一席之地?就是三分天下或者四分天下有其一!”。赵伟国说道。
-
集成电路
+关注
关注
5396文章
11643浏览量
363707 -
cpu
+关注
关注
68文章
10922浏览量
213280
原文标题:【供应链】紫光赵伟国:再有5年 中国集成电路在世界站稳脚跟!
文章出处:【微信号:DIGITIMES,微信公众号:DIGITIME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创新高
中国集成电路TOP10城市公布 上海、北京、深圳入榜
18650锂电池1500mAh 3.7V三元可充电电芯18650锂电池组单体锂电池
![18650锂电池1500mAh 3.7V三元可充电电芯18650锂电池组单体锂电池](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4/C1/wKgZO2d3l9iARB6DAAdaUlt7Ybo232.pn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