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报话两用无线对讲机设计独特,收、发仅用4只晶体管,晶振稳频,是一种单工、FM制式,除无线对讲外,还可以。进行莫尔斯电码收、发报练习。
一、工作原理(电路如附图所示)
1.接收状态为了缩短天线长度,该机采用了加感方式,在天线回路中串入了L1。S1A将JT短接(附图中S1置于接收状态),C2、C5、C6容量较大,对高频信号视作“短路”。其基本形式是一个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由于R3阻值小(100Ω),使得L2与C’[C'=C3·C4/(C3+C4),为C3、C4串联]谐振回路的Q值降低。如果电路已起振,则低Q值的谐振回路将使振荡的强度逐渐减弱,直至停振。电路停振,又使V1的增益变大,电路恢复振荡.振荡时,V1发射结的整流作用在C2上产生的反偏电压使增益降低,此时,低Q的谐振回路又将使V1停振。这样,V1振荡——停振——再振荡——又停振的工作过程,即为超再生的间歇振荡过程,它完成了被接收信号的超再生检波。该接收电路简单,灵敏度高。
超再生检波得到的音频信号,经耦台电容C7送到w(音量电位器,通过R6串联电阻、C8注人V2基极,这时V2、V3、V4组成三级音频放大。为了滤除超再生检波后残存的超音频信号和高频干扰,设置了C10、C12~C14的低通电路,C9是密勒积分电容。V2、V3两级均采用了由R7、R11提供的电压负反馈偏置,使电路工作点稳定。末级功放V4采用甲类单端变压器输出,主要是V4这种组态方式能和发报时与V2、V3一起组成音频振荡器兼容。这一级工作电流较大,致使晶体管稳定性较差,特在V4的发射极接人R14、交流旁路电容C15,以稳定工作点,减少信号损失。R13、C16为电源滤波网络。 2.发射状态将S1转换到发射状态,原作放音的扬声器变成受话器,通过S1D接至v2的输人端,R6为隔离电阻,使w滑臂不管处在何位置,对受话器及V2~V4均无影响。送话时,喇叭上得到的音频信号经V2、V3、V4的逐级放大,由V4的集电极送至载波振荡级进行调制。这时,V1就是一个载波振荡器,兼作高频功率发射,S1B把V1射极电阻R3、R4短接,增加了v’的电流,以满足高频功率发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路振荡频率比L2a、C1回路组成的谐振频率高,所以,L2a与C1并联仍等效为一个电容元件。显然,这个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决定于晶振的振荡频率,而晶振频率的稳定性,使对讲机有很好的频率稳定度。
3.莫尔斯电码收、发报此机仅增加了只反馈电阻R10和发报按钮S2(更换φ6.5mm插座,以便插人电键)。当按下S2时,V2、V3、V4组成的调制电压放大器变成了音频振荡器。V4集电极输出的信号通过R10反馈到V2基极,从晶体管的输人输出相位分析,这是种负反馈电路。为了满足振荡所需相位条件,需有180°的附加相移,使负反馈转变成正反馈。这种附加的相移主要由C9提供。当V4的输出信号通过R10加到V2基极时,C9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瞬态时V2集电极的信号“跟随”基极的信号变化,即V2集电极、基极间的信号同相位。受电源电压波动及晶体管参数的影响,该振荡器的音频振荡频率约为1.5kHz。
二、常见故障检修
1.甲机接收声音很小。检查发现,扬声器透明塑料盆开胶,用502胶重新粘一圈,故障排除。
2.通讯距离太近(≤15m】。检查发现,L2磁芯松动,微调后用蜡封固,故障排除。
3.乙机接收不到甲机语音。检测甲机JT、V1、S1、电源等良好。经检测T初级断路。用小型收音机输出变压器直接更换后,故障排除。
4.开机对讲甲、乙机均有“咔嚓”声,有时甲机断续能听乙机语音。检测w,发现甲机w已磨损,用酒精清洗后,略改变w触头轨迹后,噪声消失。检测乙机w,发现其触头断裂,用5KΩ电位器更换,并用膏状油脂涂满触头内空问后,对讲恢复正常。
5.用乙机发莫尔斯电码时,甲机接收声音沉闷不清晰。检测反馈电阻R10已变值(约60kΩ),用20kΩ电阻更换后,清晰、明亮,工作正常。
作者:娄福满
-
对讲机
+关注
关注
33文章
546浏览量
48401 -
无线对讲机
+关注
关注
2文章
15浏览量
1254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