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μ三极管并联驱动300B,300b vacuum amplifier
关键字:中低μ三极管并联驱动300B
中低μ三极管并联驱动300B
RC耦合驱动级
欧美家用电器中,为了节约有色金属,力图取消所有电感元件,仅几微亨的小电感也不例外,何况动辄上万匝电感量上百亨利的音频耦合驱动变压器了。国内外有大批300B、845胆机采用RC耦合驱动级,为了满足驱动幅度的需求,各有招数,以下通过实例分别介绍。
一、中低μ三极管并联驱动级
美国沙尔文公司给出的6SN7的RC耦合参数表上,当阳极供电电压250V时,只要输入信号峰值接近栅负压值(尚未达到栅负压值),输出信号非线性失真已增大到4%接近5%。当栅负压为-4.75V时,输入1.4Vp-p信号峰值,输出信号峰值可达22.4V(增益为16倍),非线性失真仅1.3%;输入信号峰值增大到4.3Vp-p时,输出信号峰值为68Vp-p,非线性失真上升至4.5%。此测试结果说明6SN7即使在标准的A类状态,输入信号峰值虽未超过栅负压,其阳极电流的非线性已极为明显。输入信号正半周期峰值附近进入阳极电流饱和区弯曲处,而信号负半周期峰值则进入阳极电流截止区弯曲部分,从而使失真度增大。此种现象随阳极供电电压降低输入信号幅度增大而加剧。所以,理论上说的线性区,实际上是极短的,6SN7能输出52Vms(73.5Vp-p)的极限状态是以非线性失真度大于5%为前提的。
诸多名机中为了降低6SN7的大信号失真,常采用较高的阳极电压,从而使阳极电流线性区得以延长。但是,6SN7的极限阳极供电电压值为Uamax330V,为了扩大阳极电流的线性区,采用6SN7两三极管并联应用的方案。电子管并联连接,在阳极电压、栅负压不变时,阳极电流为两管值之和,相应的线性区内阳极电流允许变动范围也增大。并联使用跨导S增大1倍,阳极内阻Ri减小为单管1/2,放大系数u=S·Ri保持不变。显然并联运用不能提高电压增益,只是改善大信号输入状态的非线性失真度。
根据RC耦合放大器的增益K=uRa/Ra+Ri(Ra为阳极负载电阻,Ri为电子管内阻)。可以选用较低阻值的Ra,增益K不变,此举将使放大器的高端频响得以改善。图为某厂生产的300B放大器,出厂指标为:输出功率2x8W,非线性失真度0.1%,输入灵敏度500mV,频响13Hz-38kHz-1dB。
电路中300B的A类状态为:阳极电压:400V(空载可达450V以上),静态栅负压:-89V,静态阳极电流:60mA,负载阻抗:3kΩ,输出功率:额定8W,最大11.5W,非线性失真度<3%。
![](http://file.elecfans.com/web1/M00/64/ED/o4YBAFujf-6Ab9GIAAD4m6FbAuA058.jpg)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当ADS129X模拟部分工作在3V单电源时,medSim 300B给出的ECG信号存在负电压,ADS129X的24BIT的ADC怎么处理?
当ADS129X的模拟部分工作在3V的单电源时,而FLUKE的medSim 300B模拟器给出的ECG信号存在极其微弱的负电压,此时ADS129X的24BIT的ADC怎么处理,我目前得出的结果是ADC得出的结果溢出了
发表于 02-11 07:05
三极管的功率与散热问题
三极管作为电子电路中的核心组件,其功率处理能力和散热效率是设计和应用中的关键因素。功率过大可能导致器件过热,而散热不良则会影响三极管的性能和稳定性。 三极管功率问题 三极管的功率主要取
三极管电路故障排查方法
,了解三极管电路的基本组成是必要的。三极管电路通常由三极管、电阻、电容、电源等元件组成。三极管有NPN和PNP两种类型,它们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对基极(
三极管与场效应管的区别
在现代电子技术中,三极管和场效应管是两种基本的放大和开关器件。它们在设计和应用上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影响了它们的性能和适用领域。 工作原理 三极管(BJT): 三极管是一种双
如何测试三极管的性能
三极管,也称为晶体管,是电子电路中的基本组件之一,用于放大、开关和信号调制等多种功能。 一、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三极管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发射
三极管工作原理解析 三极管选择与应用指南
1. 三极管的基本结构 三极管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发射极(Emitter)、基极(Base)和集电极(Collector)。在NPN型三极管
数字三极管的优点和应用
数字三极管,也被称为晶体三极管或半导体三极管,是一种具有三个掺杂不同的半导体区域(分别为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的半导体器件。这种器件在电子电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常被用于放大、开关
三极管的驱动电路分析
三极管的驱动电路分析是一个复杂但关键的过程,它涉及对三极管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以及其在电路中的具体应用。本文将从三极管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驱动
如果用多个三极管并联搭建扩流电路,多个三极管的基极共用一个电阻合理吗?
如何解决呢? 正确的做法就是在每个三极管的基极都串联一个电阻,这样低开启电压的三极管导通后不会出现EB压降钳位,也不会出现高开启电压的三极管无法导通的问题。
![如果用多个<b class='flag-5'>三极管</b><b class='flag-5'>并联</b>搭建扩流电路,多个<b class='flag-5'>三极管</b>的基极共用一个电阻合理吗?](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A/61/wKgZomZYIfyASs1BAADGkb2Hbkk299.png)
如何判断三极管的三个极性
三极管是电子电路中的基本元件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电路的性能。而判断三极管的三个极性(基极b、发射极e、集电极c)是电路分析和设计
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是什么
和饱和状态。 截止状态(Cut-off) 在截止状态下,对于NPN型三极管而言,基极(B)的电位比发射极(E)低,使得基极-发射极结(BE结)处于反向偏置;同理,对于PNP型
![<b class='flag-5'>三极管</b>的<b class='flag-5'>三</b>种工作状态是什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4/E3/wKgZomYmHhCAE8WEAAD4rsrImZg170.png)
判测三极管的放大能力的方法
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测量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来判定其放大能力。电流放大倍数是指三极管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之比。通过测量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的数值,可以计算出电流放大倍数,从而判断三极管的放大能力
高频三极管的用途和低频三极管的区分
高频三极管和低频三极管的选择取决于应用的具体需求。高频三极管的设计和制造要求更为严格,以确保在高频率下的性能不受影响。在设计高频电路时,除了选择合适的三极管外,还需要考虑电路板设计、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