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1 日,科大讯飞用人类翻译的内容冒充智能 AI 同传的消息遭到了舆论的质疑。很快,讯飞随后就此事对媒体公开回应称,会议现场的机器转写问题主要是同传译员对会议服务方面的分工沟通了解不清,导致对科大讯飞产生了误解。
讯飞表示,科大讯飞智能会议系统主要提供两种解决方案:
一种是离线翻译,现场全自动翻译并同步展示在屏幕上,没有任何人工同传参与。比如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雷军等人的发言,科大讯飞都是用的这套方案。
另一种是仅提供会议转写上屏服务,比如这次 2018 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主办方考虑到大会专业技术背景,以及参会者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口音等情况,专门配备了专业同传译员。科大讯飞应主办方要求仅需提供语音识别技术,直接转写译员翻译结果并在会场大屏呈现,同时应主办方邀约,在直播中合成识别结果,展示科大讯飞语音合成技术。这也正是科大讯飞一直强调的所谓“人机耦合”理念。
事到如今,总结一下无非两个关键问题。
第一个关键问题是在产品宣传上,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一些企业总会存在一定的夸大、暗打擦边球的嫌疑。即便在这次大会上,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事先在主会场上做出了解释,“凡是大家看到科大讯飞这个翻译屏幕上没有两种语种只有一个语种的,就是人机耦合的”,但这种模糊、随意的措辞,如果在现场或者其他分会场没有明确的标识,很容易让观众误认为顺畅流利的同传翻译全部是讯飞 AI 的功劳,但实际上“机器翻译”的背后是由人工提供的,同传译员心存不满情有可原。
况且在直播宣传文案来看,其明确指出引入了科大讯飞技术,实现了“智能翻译”,不过舆论发酵后,这一字样已被删除,而讯飞随后对媒体的回应是“从来没把同传人员的翻译包装成讯飞的机器翻译”,看来,“智能翻译”的宣传只能是讯飞的合作方背锅了?
作为一家有AI领域“国家队”之称的企业,在宣传上体面一点,比如,在讯飞 logo 旁加上一句“翻译部分主要由同传译员完成”等类似的话术,可能会赢得人们更多的尊敬,而不是在产品宣传上大打擦边球,出事后就公开否认连连,难免会伤及企业形象。
第二个关键问题是,被人质疑的“AI同传”翻译效果究竟如何?
需要指出的是,讯飞强调并没有宣传过“AI同传”的概念,但是“人机耦合”就靠谱了吗?还是说也是在炒作概念?
关于机器翻译到底对同传译员的帮助有多大?机器翻译的作用是不是鸡肋?知乎作者杉杉是一名翻译公司职员,他指出同传工作对人类译员的要求极高,一边听一边说,精力消耗极大,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分出精力来再去看讯飞机器出来的是个什么玩意儿”。其次,讯飞机器翻译后进行字幕投屏,这时发言人已经开始说下一句,其翻译速度远远不及同传老师。
所以对讯飞的“人机耦合”概念中宣称的,“机器降低同传口译的工作强度,减少同传口译的信息遗漏”的作用到底发挥了多少,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察。
除去用户的实际体验,就技术上而言,现在要实现“AI同传”面临的是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语音合成等诸多 AI 技术的挑战,其中的每一项技术在面临复杂场景时,其准确率都会大打折扣。翻译的基本要求是准确、通顺,就这一点要求来说在很多场景下都很难令人满意,更不用说“信达雅”的要求了。所以,如果总有人对你吹捧“AI 替代人类翻译”的字眼,给他个白眼。
-
机器翻译
+关注
关注
0文章
139浏览量
14872 -
科大讯飞
+关注
关注
19文章
789浏览量
61179
原文标题:科大讯飞“AI同传”造假背后的两个关键问题
文章出处:【微信号:rgznai100,微信公众号:rgznai100】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