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特维克公司的一辆自动驾驶铲运机,顺利通过了他们建造的长为11米的玻璃迷宫,展示了其自动驾驶技术的精确性。迷宫的建造是为了复制地下矿井的一些紧急转弯和狭窄通道,用易碎的玻璃作为材料,更能凸显技术的精确性。车辆并没有预先编程,装载机使用激光传感器,陀螺仪和专利算法来读取距离并绘制其随着时间推移的轨迹。
目前,激光雷达技术越来越强大,测量距离可以达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角度分辨率高,通常可以达到零点几度,测距的精度也高。但测量距离的置信度会反比于接收信号幅度的平方,因此,遇到吸光的障碍物或者远距离的物体距离测量不会像光亮的、近距离的物体那么好估计。当然,激光雷达还有一个致命的软肋,对于透明材料,比如玻璃、水滴的识别,激光雷达往往爱莫能助了,这时候往往需要其他传感器的配合。
用玻璃构建一个长11米,狭窄的“迷宫”,目前的无人驾驶技术能够顺利通过吗?瑞典的这家矿山机械制造企业做到了。
这是山特维克公司最新的宣传片,片中的车辆是山特维克LH514无人驾驶、矿用卸载的挖掘机,重量为38.1吨,允许载重52.1吨。它由沃尔沃的12.78升直列六缸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它通过使用激光传感器,陀螺仪和专利算法等来读取距离并绘制其随着时间推移的轨迹,车辆自动驾驶顺利通过了这条狭窄的玻璃通道,转弯处几乎要碰到了,惊险刺激。
为了证明这些玻璃都是真实的,山特维克公司CEO在自动驾驶通过玻璃迷宫后,亲自上阵驾驶,撞碎了面前的玻璃。
山特维克(sandvik)并不是一家新创公司,它是一家瑞典重工业集团,是全球领先的先进产品制造商,1862年由Göran Fredrik Göransson在山特维肯创建。集团优势业务包括金属切削工具、建筑及采矿业设备设施、不锈钢材料、特种合金、金属及陶瓷电阻材料以及传动系统等。
山特维克在矿山车辆和系统自动化上的投入,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其自动化铲运机和卡车早已在井下矿山实地应用多年,累计井下作业时间超过200万小时,同时还保持零事故零伤亡的纪录。得到IBM的技术支持,视频中的自动化铲运机安装了自动铲斗装载系统。从装载到运输再到卸载,整个生产过程实现完全自动化。
“玻璃迷宫”计划是如何实现的?
虽然山特维克矿用铲运机的常规作业环境为岩石墙体,然而,精益求精的技术,做到了即使极其脆弱的玻璃迷宫,也能灵活应对。在这个花絮视频中,摄像师的手中的摄像器材,都能不经意间将玻璃轻易撞碎。重达38吨的铲运机,穿行其中却让玻璃毫发无损。这正是自动化技术精湛控制的直接体现。
山特维克的自动化系统,能让铲运机和卡车首次进入巷道时,便开始自动学习最安全、最高效的路径。在一组传感器的引导下,车辆的智能系统能够绘制井下地图并记录路径。山特维克的专利算法,加上铲运机的传感器和陀螺仪配置,共同保证车辆有能力在没有GPS的井下环境探知行进方向。
尽管这项挑战看起来像在“炫技”,或者是公司的一种营销手段,但目前自动驾驶挖掘车辆有如此高水准的技术不禁让人赞叹。对于一个矿山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一是安全,二是效率,三是盈利。这三点都已经在慢慢的兑现。
矿业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暴利行业”,但它依然是一个能赚钱的行业,未来矿山发展更是绕不开绿色与智能,绿色矿山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智能矿山在未来也将全面铺开,谁能抢占智能矿山的先机,必将在未来的更加激烈的矿业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力拓集团CEO表示,2021年,力拓计划启动在皮尔巴拉的Koodaideri铁矿石生产,耗资22亿美元的Koodaideri矿山将成为第一个智能矿山。
国内致力于智慧矿山的慧拓智能公司CEO陈龙博士也透漏:“慧拓智能把无人驾驶首先落地在特定场景,在2017年初就与世界工程机械排名前十的国内大型集团企业达成了面向无人矿山量产的战略合作,做无人矿山机械及管控平台。
全球的矿业巨头们都要开始行动了,对于我国的矿业公司而言,也要抓紧行动了,尤其是大中型矿山必须好好考虑顺应时代潮流,抢占先机了!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51文章
51097浏览量
753507 -
激光雷达
+关注
关注
968文章
3972浏览量
189912 -
无人驾驶
+关注
关注
98文章
4059浏览量
120500
原文标题:真疯狂!一辆38吨重的无人驾驶挖掘机穿越“玻璃迷宫”
文章出处:【微信号:IV_Technology,微信公众号:智车科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