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提出的显示无处不在理念,让中国面板产业打开了巨大的空间。然而,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导致的困局短期内依旧难以改变,加之自2017年面板价格一路走低,使得国产面板企业笼罩在一层阴霾之中。
根据太平洋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全球TV面板价格从2017年下半年起进入价格拐点,截止2018年6月,32、40、49、55吋面板价格分别下跌31%、27%、20%和13.6%。虽近期价格稍有回暖,但价格跌势未止。
凛冽的寒风席卷而来,何时才能“冬去春来又夏至”?
价格滑坡恐持续 各厂财报遭牵连
自从2017年下半年以来,液晶面板价格一直持续下滑并且下滑的速度加剧,这一点从国内各大面板厂商的利润/净利和营收变化体现得十分明显。
以京东方为例,光环笼罩下的行业巨头表现却不尽人意,甚至负债额竟成行业第一。
根据其2018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京东方总营收为435亿元,同比下降2.5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9.75亿元,同比下降30.86%,其扣非净利润9.79亿元,同比下降75.64%。营收和净利润下降的同时,负债却反而增长至1638亿元,增幅为28%。
而以显示与传感器件类为主导的产品,也出现了下滑。本期显示与传感器件营收391.69亿元,同比减少5.15%,且成为近三年以来最低值。
事实上,不仅是京东方,价格引发的滑铁卢正影响着全球各大面板厂。据太平洋证券研究报告统计显示,受面板价格下跌拖累,全球主要面板厂上半年业绩出现明显下滑。上半年京东方、LGD、群创、友达、华星光电、深天马六大面板厂收入同比下滑10.2%,五大面板厂(除去华星光电)净利润下降91.3%。
对此,IHS Markit资深研究总监谢勤益认为,2018年液晶面板将供过于求,未来2至3年内,面板厂势必通过合并重组或关闭旧线的方式来改善。
扩充产能 进一步恶化价格下跌局面
有意思的是,与持续下滑的价格相比,国内多个面板生产企业却选择同时加紧扩建,进一步提升面板产能。
根据研究报告显示,京东方第二条10.5代线正在加紧建设当中,上半年京东方在建工程739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67.5%;深天马上半年在建工程108.7亿元,同比增加25.9%。
与此同时,国内第二大面板供应商华星光电也正加紧建设其第一条11代线,预计在明年投产,其第二条11代线也已规划建设。
富士康在收购夏普之后,拥有了夏普的一条10代面板生产线,其当下正在广州建设一条10.5代线。
图:40吋-55吋面板价格变化情况
毫无疑问的是,这不仅正在加剧面板的产能过剩问题,还将导致价格下降的局面延续,甚至进一步恶化。
面对眼下行业寒冬,又该如何度过呢?
新思路拓新市场 或是关键
要想在全球面板竞赛中胜出,除了需要跟紧当前面板新技术发展,如大尺寸AMOLED、柔性显示、4K×2K等,更有必要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势,更多学习新思维,并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才可走出破局之道。
据业内人士观察分析,为避免产能冲击所引起市场海啸,龙头厂商都已开始早早规划布局,将自身创新技术逐步引向未来新的赢利点。韩国大厂已意识到在LCD传统液晶显示领域的竞争将难以为继,逐步转向OLED有机发光显示领域;中国***面板厂则通过加大液晶面板创新和开发超小间距发光二极管Micro 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形成错位竞争。
其次,不同于消费类终端产品,面板作为中间产品可以与不同产业结合,演变出不同形式。例如,成都中电熊猫日前于采访中便告诉DIGITIMES,液晶面板相比其他产业拥有更长的产业链条,不仅在制造车间亦或电视行业,甚至在与人工智能、语音界面等领域均存在契合的支点,关键在于改变思路,敢于跳出“原有思维定势”。
总之,虽然如今国内面板厂新产能陆续开出,加之价格一路走低,冲击面板行业运营。但另一方面,细分市场增长较快,创新市场前景广阔,如何与传统面板厂进行结合,则可开辟新道路,度过行业“冬天”。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09文章
44671浏览量
373618 -
面板
+关注
关注
13文章
1677浏览量
53881
原文标题:【深度】面板产能困局 寒风来袭 上半年五大面板厂净利润下降91.3%
文章出处:【微信号:DIGITIMES,微信公众号:DIGITIME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