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季,都是手机领域最热闹的时候。但在今年,这个趋势变得有些异样——就像是技术革命前夜的沉寂。变革毫无疑问就是5G时代即将到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迟,更多样的终端,5G将为通信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这毋庸置疑。
放眼全球,中国消费者可能是最关注5G的一群用户。花旗集团今年7月的一份消费者调查表明,几乎所有的中国受访者(96%)都表示听说过5G技术,并且最希望新手机支持5G网络。
而在美国,只有64%受访者听说过5G,而且不认为5G比快充、无线充电甚至防水功能更重要。在另一份来自美国二手电子设备平台Decluttr的用户调研中,给出了更令人瞠目结舌的结果:高达24-51%用户认为自己手上的三星或苹果手机已经支持了5G网络——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在中国,运营商、手机厂商与政策的联手驱动,让国人迅速接触到5G技术,尽管可能这种了解还是片面的;而在美国,5G成了某些运营商抢生意的噱头,甚至伪造假的“5G”网络,让消费者对5G产生了错误认识。
中国消费者亲历过3G与4G迅速升级换代的技术红利,充分享受着可能是全球最为便利的移动网络与应用生态体验,自然会期待更强、更便宜的5G网络。
但是,现实没有这么乐观。
除了测速,今天的5G网还能干什么?
即使中国消费者如此了解5G,但面对“5G与4G有什么区别”这样的问题时,多数情况下也只是一头雾水。
从技术上说,目前通过NSA(非独立组网)模式建设的5G基站,的确相比4G取得了实实在在的速度优势,但还无法支持低时延等5G的全新特性。
即使是更容易建设的NSA组网,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用上的——根据中新经纬的统计,仅有少数城市在2020年前计划实现5G信号的覆盖。
而考虑到5G信号穿透力差、多数为小型基站的实际状况,5G信号的覆盖与质量要再打个问号。
覆盖不完整的网络带不来优质体验,让提前尝鲜的小白鼠们苦不堪言。在某款5G手机的售后评论中,对于经常断网、发热的抱怨占了差评中非常大的比重,而品牌官方客服也只能无奈建议“改变手机的通话上网环境、更换信号较稳定的网络”。
如果只能退回去用4G,那5G手机与我何干?
资费则是另一个现实的问题。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曾表示,在过渡期之前,5G套餐资费不会低于190元/月;而根据联通财报透露,联通将“严控超低资费套餐”。业内估计,5G终端和套餐费用进入普通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区间,还需要等待1-2年时间。
最后的问题,还是生态——5G时代必然会产生新一代的杀手级应用,但这种应用还没有现身。5G手机,现在仅仅是一个测下网速、发发朋友圈的玩具。诚然,5G网速度很快,十几秒钟下载完成一个游戏,但消费者真的会每天特意寻找5G信号,只为下载一个又一个的游戏吗?
认真想想,这还不是我们非用不可的5G。
不必强求5G,再给手机厂商一些时间
现阶段5G体验的差,一方面是基站的不到位,另一方面则是终端设备的“不给力”——已经销售的5G机型,技术不成熟,体验更不成熟。
这不是说厂商们不愿意把5G手机做得更好,而是在现阶段确实有技术难题亟待解决。
目前,已经有厂商以“兼容SA独立组网”就把投产的5G手机称为面向未来的产品,但对当前5G手机采用的外挂基带带来的发热及电池容量减少避之不谈——以某款在售支持SA组网的5G手机为例,其5G版本电池容量比4G版本减少800毫安时,高能耗的5G基带芯片挤占了电池空间,一加一减,损失的都是用户体验。
与不明真相的消费者相比,厂商们对当前的5G手机有着更清楚的认知:当前5G手机不是销售的主力,更像是一块招揽生意的广告牌。大规模出货是不可能的,限量抢购、预约、无货才是常态。
尽管5G还不成熟,没有集成基带、信号覆盖不完整、缺少杀手级应用,但为什么今天的消费者仍然对这些“半成品”的5G手机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某种程度上,这可以归结为“损失趋避”——担心自己在2019年买到一台会迅速被市场淘汰的手机。
但是,今天市场上第一批不成熟的5G手机,恰恰可能是最容易被淘汰的那批产品。而实用的5G手机解决方案,目前各家都还在探索之中。前不久高通在IFA2019大会上发布了旗下首个集成了5G基带的芯片,全新的骁龙5G集成芯片采用了7nm制程工艺,并且无需外挂基带就能实现5G网络的支持,并且同时支持SA与NSA组网方式。当这一系列的技术趋于成熟,5G手机的实用价值会有本质提升。
一场关于5G的“龟兔赛跑”
在5G破晓时分,手机厂商们面对这又一次大变局各显神通:
华为依靠强大的基础技术研发实力,率先推出了支持NSA和SA两种组网技术的基带芯片并实装;而中兴、vivo则依靠高通外挂基带,迅速推出5G手机,吸引希望尝鲜的用户,中兴推出了首款公开发售的5G手机,vivo则将5G手机的价格门槛降到了4000元以下;而小米魅族等其他厂商在5G上仍然没有量产的进展。
更耐人寻味的是,一些世界销量领先的厂商并没有刻意拥抱5G,比如苹果最新发布的iPhone 11系列,再比如OPPO新发布的主力机型Reno2,均与5G保持着距离。厂商比任何消费者都知道5G更能吸引眼球,但技术实力强大的苹果,以及在5G已有深厚积累的OPPO,为什么都选择在此时后退一步?
从乔布斯时代开始,苹果就一直引领着智能手机行业的技术创新,但苹果却从不靠华而不实的技术噱头搞“创新”。而如果你对OPPO的“本分”有所耳闻,你会发现OPPO在把新技术带给用户的时候,一贯保持着高度敏感:新技术是服务于消费者的,不是给消费者添麻烦的。
比如在快充上,OPPO2016年就曾展示80W的测试机,但为了解决发热等用户体验问题,去年Find X超级闪充版只量产了50W的SuperVOOC。同样在拍照上,2017年OPPO公布了使用潜望式镜头的五倍无损变焦技术,但经过长达两年的优化,缩小体积与保证稳定性后,10倍混合光学变焦技术才在今年的Reno 10倍变焦版上正式商用。
OPPO变焦技术展示图
而OPPO的5G战略也是如此。OPPO Reno 5G版本是欧洲第一部公开发售的5G手机,在中国OPPO Reno 5G版本是首批获得5G入网资质的设备之一。早在2015年OPPO就成立了通信标准团队,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2200多项5G通信标准专利申请。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数据中,OPPO的专利授权数量都在全行业企业中位列top3。
直到高通公布了“靠谱”的5G方案,OPPO才终于松口,宣布将在全球首发高通集成5G芯片手机。
5G现在就像一场刚拉开序幕的万里长征,这样的长跑中,乌龟般的毅力和定力比兔子的爆发抢跑重要得多。
除了在5G上的“步调一致”,苹果和OPPO在新品中还同样瞄准了视频赛道。在5G时代,视频极有可能成为用户分享生活的主要方式。与其让用户成为5G噱头的小白鼠,不如让用户去体验更加真切实在的视频体验。OPPO副总裁、全球营销总裁沈义人认为,现在朋友圈的图片要多于视频,无非也是因为拍视频难、编辑视频也难,OPPO就要把这个痛点揪出来,让视频制作更简单。
基于这种判断,视频的录制与制作,成了Reno2的发力点。
在5G爆发前夜,一款不会过时的4G手机可能少了些噱头,但却是消费者最为妥当的选择。以OPPO为代表的厂商在此时愿意将精力花费在这样一台手机上,让消费者需要和喜爱的功能更好用,而暂时搁置体验还不够好的5G,是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
毕竟无论5G的未来拥有多大的意义,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果此时5G手机还不能给他们带来切实的价值,那么不如不做。
进一步说,大众对5G的期望本来就在于“一高两低三大”的省心服务之余,花费也不上升。其真正的商用意义是物美价廉的优良体验。在5G打好基础之前,所有厂商都需要冷静下来,潜心探索,多给自己和消费者一些时间,才能厚积薄发,迎来真正的5G美好未来。
-
手机
+关注
关注
35文章
6843浏览量
157294 -
OPPO
+关注
关注
20文章
5219浏览量
78666 -
5G
+关注
关注
1352文章
48322浏览量
56288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