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尽管在上市之初披着“工业互联网独角兽”的光环,工业富联在登陆A股四个月后,还是显示出了疲态。
10月8日,明星次新股工业富联在上市四个月后首现破发。工业富联在上市后第4个交易日股价达到最高点26.36元,随后便开始了漫漫下跌之路,最新收盘价较发行价下跌了0.36%,较最高点时跌幅达47.95%,几近腰斩。
受公司股价下挫影响,工业富联的市值也出现了大幅缩水。截至10月8日收盘,工业富联总市值为2702亿元。在今年6月13日,工业富联总市值最高曾经达到了5193亿元。因此,昨日工业富联的总市值较最高时蒸发了2491亿元,而与上市首日的3906亿元市值相比,也缩水了36.2%。
今年6月8日,工业富联在上交所正式敲锣上市,上市当天,工业富联开盘大涨44%,股价报19.83元,市值达3906亿元。这也让它们的市值超越了海康威视,成为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
随后,连续两个一字涨停后,工业富联的市值在6月13日达到最高点,当天它们的股价最高为26.36元,市值一度达到了5193亿元。但在那之后,工业富联在市场上的走势就一直向下,直到国庆假期后触及上市以来的最低点。
目前来看,制约工业富联继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就在于依旧惨淡的利润空间。公司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工业富联营收为1589.99亿元,净利润则只有54.44亿元,净利润率为3.42%。较低的利润率并未能体现工业富联的想象空间,因此也难以得到市场的认可。在前期的热捧之后,投资人的态度开始转为更加的谨慎。
从工业富联细分业务来看,代工业务也远不如工业互联网的故事性感。2017年,工业富联通信网络设备,也即“代工业务”的毛利率为13.65%,远低于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49.23%的毛利率。
所以,对于工业富联来说,如何撕掉“全球最大代工厂”的标签,是扭转资本市场对其印象的最大难题。
在今年5月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郭台铭称,平台价值将是消费互联网的100倍,并表示“BAT、谷歌等互联网公司只要做到硬件,就会投降,它们做不了实体经济,未来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价值将非常大,甚至是富可敌国。”
不过,梦想虽美好,现实却很骨感。从过往业绩来看,富士康工业机器人项目进展缓慢。在其2018年半年报中,仅披露了通讯网络设备业务、云服务设备业务,对于精密工具及工业机器人等业务业绩情况并未披露。
看来,工业富联能否撕掉全球最大代工厂的标签,郭台铭能否将工业互联网的故事讲好,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检验。
-
工业机器人
+关注
关注
91文章
3370浏览量
92736 -
工业互联网
+关注
关注
28文章
4324浏览量
94172
原文标题:郭台铭工业互联网梦已碎?工业富联市值大幅缩水
文章出处:【微信号:ofweekgongkong,微信公众号:OFweek工控】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