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微电子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发展,信息技术革命掀起了移动互联网的热潮,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带了产业形态的大变革。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物联网、AI等多技术融合也将开启一个万物智联时代。
作为国内专注于AIoT领域的精品投行,在过去的一年间我们与上百家企业、投资人交流探讨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我们看到阿里将IoT(物联网)上升至第五大战略,联想全面发力物联网,越来越多的企业将AIOT作为新的方向,越来越多的VC机构开始在布局,AIoT逐步开始由技术革新走向行业场景落地。
近期格物资本旗下的自媒体物联网资本也将推出AIoT领域机构布局盘点专访系列文章,解读业内知名机构的投资逻辑和特点,为创业企业提供机构选择指南,同时也为计划投资泛智能领域的机构提供参考。
前沿
创立于2013年的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创星)是由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联合社会资本发起创办的专业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创业投资"的一站式硬科技创业投资孵化平台。
中科创星旗下管理着包括西科天使一期&二期&三期基金、陕西省大数据产业基金、先导光电集成基金、军民融合基金、中科院成果产业化基金等多支基金,总规模达52亿元。
截至目前,中科创星累计投资孵化硬科技企业230余家,其中7家企业挂牌新三板,60余家企业已获得后续融资,超过20家企业实现了十倍以上的收益,这对于早期投资机构已经是不错的成绩。
格物资本根据多个公开渠道以及行业访谈搜集到的数据,对中科创星过往的在AIoT领域的投资情况进行了盘点,也为创业者提供相应的融资参考。
1、运作模式——打造全球第一的“硬科技”创业生态
作为首次提出“硬科技”理念的早期硬科技项目投资孵化平台,中科创星将“硬科技”(Hard & Core technology)定义为: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中,以自主研发为主,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形成的高精尖原创技术,具有较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被复制和模仿的难度较大,有明确的应用产品和产业基础,对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动力和源泉。
除了投资硬科技领域的早期项目,作为西安本土创投机构,孵化西安本地项目成为中科创星的另一大亮点,成立五年来,中科创星在AIOT领域已完成114个投资项目,陕西本地项目占比半数之多,雷神智能装备、航天民芯等佼佼者甚众。
事实上,近期中科创星合伙人李浩在2018全球创投峰会期间表达了对西安发展硬科技的信心,他认为西安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和光电芯片等前沿硬科技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投资价值和潜力巨大。此外,硬科技是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才能形成的原创技术,是能够有力拉动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引擎,西安科技资源禀赋明显,具备硬科技创新发展的根基。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盘点中科创星在AIOT的布局之道。(需要说明的是由于AIOT技术应用广泛,在项目涵盖上目前还没有特别的统一的标准,我们将按照从底层芯片传感到应用层划分,部分国际企业并不包含其中,并且由于融资披露具有滞后性,数据难免存在疏漏,更多是希望通过统计了解机构的投资偏好及逻辑。
2、AIOT投资布局——6年114个项目
从数量上看:中科创星在6年间投资的前沿科技项目达114个,在整个投资组合中占到近58%;从上表可以看到,经过13、14两年的试水,中科创星的打法及方向已经成熟,从2015年开始进入全面布局期。2017年投资项目达35个,2018年前9个月共投资孵化21个项目,其中有3个项目处于B轮,6个项目处于A轮及A+轮阶段。(注:在项目后续融资中,机构可能存在跟投B、C轮的情况,以保证股权不被稀释)。
从时间上看:中科创星从成立之初,一直致力于硬科技的投资孵化,2014年,中科创星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这一年,中科创星引进了世界顶级的光子集成领域的核心专家程东博士和BrentE.Little博士等人,成立了致力于光通信领域的光子集成芯片研究的奇芯光电,先后承担“135规划”、“科技小巨人计划”、“中试项目计划”等各类国家级项目30多项,目前已批量供货于中兴、华为及谷歌、facebook等企业。目前该公司估值近十亿,账面回报超过100倍以上。
2015年,中科创星在全国608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中被评定为A类(优秀)。开始加大支持和布局芯片核心技术项目的投资,成立了国内首家以光电子集成为发展方向,集该领域国家战略智库规划、国际前沿技术研究、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创业投资与孵化为一体的创新型机构——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以助力国产芯片自给自足。
2016年,中科创星被科技部认定为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成立首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对更早期的科技创业种子项目提供发展平台。
从阶段上看:中科创星在AIoT领域的投资范围主要处在天使轮、A轮左右阶段的项目,其中天使轮项目占到总投资数量的53%,A轮项目占29%;从数据统计看,仅有6家企业获得中科创星的B轮投资。
从投资方向上看:中科创星始终聚焦产业链中上游部分的技术层面,即用基础核心技术支撑应用场景落地的硬科技——即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其中,光电子先导院目前已累计投资孵化了30多个国内外高端芯片创业团队,入驻企业23家、储备项目300多个、促进30多项科技成果产业化、组建高端导师团队180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国家“外专千人计划”),发起成立陕西省光电子集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组建陕西光电子集成产业专利池,不断整合全球芯片领域创新资源,全面推动芯片领域的创新发展。
从投资偏好上看,投资了数百个创业项目后,中科创星也获得了一些心得和经验。中科创星建立了一套针对创业者本身更为成熟的筛选标准,有一些相对具体的偏好和忌讳,如创业者必须在特定领域内的学术能力要有一定的地位、希望年龄控制在30岁-45岁之间、要有胸怀和分享精神等。
3、中科创星AIOT的投资策略
2013年,中科创星合伙人李浩开始思考机构下一步的投资方向,在投资理念上,相对于资本市场上追求快速回报的投资模式,中科创星选择走一条艰难漫长的路。用李浩的话来说,“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有比赚钱更重要的事,也有比眼前更长远的路。”
彼时,李浩遇到了中科创星的另一个创始人米磊。米磊是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光学博士,作为一名典型的科研工作者,且长期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他们两人都意识到了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价值和机会。
数据显示,我国的科研投入每年有1.4万亿,居全球第二,而照此趋势发展,或许再过10年,这一投入就会达到全球第一,但差距就在于转化率,发达国家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为25%,而我国却只有5%。
李浩与米磊看到了科技改变未来的可能,随即决定只专注做一件事,即把研究院所的技术、专利、科研成果等转化成科技型创业供公司,并提供持续全面的投后服务,培养其成长到一定规模后,进行社会化退出。
李浩称,“做投资的本质是对资金进行更有效率的配置,帮助科技项目进行转化带来商业价值的同时,这件事本身也创造了很多社会价值,也赋予了我投资工作的意义。”
从全球投资动向来说,硬科技正处在创投风口,是科技创业者实现理想的重要舞台,也是资本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绝佳机会期,更是西安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始于“硬科技”,终于“硬科技”,中科创星目标是,打造全球第一的“硬科技”创业生态。
在国际合作层面,中科创星发起成立了“陕西先导光电集成科技基金”(总规模10亿元)。先后与比利时IMEC、美国IMT公司、美国光学学会、***TOSA联盟、***清华大学、中电科58所、中科院微电子所、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29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实质性研发与创新合作,对全球创新资源进行整合,不断提升创新中心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先导院在欧洲(芬兰)、***、美国(硅谷密探)分别建立了海外办事处,在项目投资、技术研发、业务培训等多个领域继续深入合作,引入国际优势资源。
在投资案例方面,中科创星的硬科技阵营中,不乏明星项目。例如,全球唯一能够量产半极性氮化镓材料,造出“更亮的LED”的新材料企业Saphlux,国内知名人工智能团队驭势科技,致力于研发超高时空分辨微型化双光子在体成像系统的北大院士团队超微景,国内领先的卫星创业公司九天微星,攻克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未解的难题,为国产大飞机C919提供雷电防护的硬科技企业爱邦电磁等。
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中科创星成立了硬科技创业营,把创业者、科学家等聚集在一起,学一些商业的基本规律、识人用人的方法,也请了一些做科技创业的老兵,专门来给大家分享和交流,帮助创业者,这些都是在“术”上下功夫。
除了建立硬科技创业营外,中科创星还花重金购入的MOCVD等硬科技公司所需的设备并配备了大量的团队专门来帮助所投项目,所服务的内容小到进行公司注册、人才招聘,大到企业运营管理、后续融资等方面的服务,这也使得其整个业务体系变得很“重”。
良好的硬科技氛围、专业的硬科技人才、得天独厚的硬科技产业基础,让中科创星吸引了众多硬科技企业入驻西安。2017 年5月,Saphlux 正式落户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成立西安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现有产线成为国际首家能够量产四寸半极性氮化镓材料的量产。
“作为一个半导体领域的企业,我们需要上、下游资源配置,而西安有三星、华为这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就形成了我们的配套资源,形成了发展的合力。”Saphlux董事长陈辰说。
4、中科创星看AIOT未来
随着资本回归冷静,市场开始回归理性.中科创星创始人米磊多年从事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硬科技企业投资孵化,同时对于世界科技革命发展史深有研究。他认为,在人类历史的三次工业革命中,每一轮科技创新都会引发资本集聚:
20世纪的四大发明——激光、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全部诞生在美国,这与美国投资者们的有形推手是分不开的。从1946年到1995年间,美国主流的风险投资都聚集在科技成果转化和硬科技领域,包括集成电路和光通信网络等,而这些领域恰恰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米磊说,信息时代的美国经历了四次创业和投资浪潮,前三次是硬科技,之后才开始转向互联网以及商业模式创新,但整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都是以硬科技为本源。
米磊认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蓄势待发,以人工智能、光电芯片等为代表的硬科技再次成为了全球风投市场的核心。
中国正处在经济大转型时期,2015年中国GDP增速只有6.9%,该增长率是1990年以来的最低值,这种中低速增长的经济新常态将持续好几年,米磊将其称之为“小冰河时期” 。受此影响,加之中美贸易战和国际态势的变化,中国的资本市场也骤然收紧。尤其是进入2018年以来,央行宣布降准后“钱荒”来临 ,货币政策遭受严厉监管,市面上的风投资金颇为谨慎而苛刻,企业投融资也变的日趋艰难。
即便是如此,一些凭借核心技术创业的项目仍然在资本市场上很走俏,优质标的的估值也在回归合理。硬科技企业已进入厚积薄发的高速成长期和快速整合阶段,投资人也正长期重点布局硬科技领域。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光学+人工智能”。米磊认为,四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脉络就是光机电算。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革命(集成电路),而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光+AI算法。过去100年,从电气化到集成电路到摩尔定律失效,下一步就是光学和算法的突破,亦是硬科技的根基。光学传感器是未来所有人工智能数据的主要来源。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09文章
44595浏览量
373004 -
大数据
+关注
关注
64文章
8884浏览量
137423
原文标题:投资机构AIOT领域布局深度大盘点——中科创星篇
文章出处:【微信号:GeWu-IOT,微信公众号:物联网资本论】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