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集团副总裁俞雷在朋友圈称将于10月31日离职。资料显示,俞雷曾是俞雷曾是玛氏中国、欧莱雅中国营销负责人。2015年,俞雷正式加入金立,后升任副总裁,分管品牌营销业务。
2017年底,金立遭遇资金链危机。金立集团董事长刘立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金立出现资金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2016年和2017年营销费用和投资费用投入超限,金立将引入外部投资者重组自救。目前,金立的重组仍在进行之中,至今未果。
以下为俞雷朋友圈原文:
我将于10月31号正式离职金立。感谢这几年来,刘总给我的机会与平台,也感谢同事们以及合作单位、媒体对我的支持。热爱过,努力过,遗憾过。但无悔这几年的付出。我还会继续在高科技行业,为我所热爱的事业,继续超级续航。
金立重组计划更难
金立的债权人都在期待重组成功,这样能把损失减少到最小,大家也不忍看着一家20年的民企这么死去。但这么做的风险是,陪着金立一直拖延下去,翻盘也变成了未知数
2018年八月底,香港一家没有星级的商务酒店里,金立的债权方们终于见到了刘立荣。消失240天后,这位身负巨额债务的金立董事长并没有大的改变,很沉稳,至少表面看如此。
在不大的会议室里,坐着平安银行等数位债权方的代表,以及何大兵等金立高层。刘立荣穿着POLO衫,神态自若,中途还跟大家用了简单的酒店自助午餐。
这是一次关键的洽谈——几乎能决定金立后续发展。
当时距离一笔10亿金额的2016年金立公司债回售期(债券回售指在规定日期,如债券持有人决定不再继续持有债券,发行人必须将债券回购回去,也就是发行人必须还钱,否则就算违约),仅剩一个多月。
如果这些债权方都回售公司债,基本判了金立死刑。按照金立目前的还款能力,只能公开违约,这将对战投重组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接下来的最坏结果就是破产清算,在座的这些债权持有者也将损失惨重。目前,金立的战略投资谈判已进入关键时刻。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重组进展。
双方能最终心平气和的坐下来,目的只有一个: 把损失降到最低。
一切如刘立荣的预想,三个小时内,在场的债权方们同金立达成了共识: 不回售金立公司债。如果接下来进展顺利,债权方能秉持承诺到回售最终期限的10月28日,至少能帮金立再延缓一年的自救时间。
希望总是毁于一旦。一个月后,有人反悔了。
诡秘的1500万
10月19日,有1500万的金立公司债最终决定了“回售”。这笔债权来自工商银行。这导致平安银行在内的其他三家债权方,最终倒戈。平安持有3亿的金立债。到19日下午五点半,10亿公司债中有接近4.8亿决定“回售”。
这笔操作使得十个月以来,刘立荣及各斡旋方的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身处该事件的一位核心人士告诉《财经》,根据监管机构的规定,10月28日一旦公开违约宣布,“后果非常严重,再融资基本无望。”这意味着,今年5月开始的战略重组计划很可能将画上句号。当时,金立表示已与一家国企达成投资意向。
对于金立的债权方而言,回售与不回售,确实是一场利益的考量。
到了10月初,与刘立荣会面不到一个月,平安银行、工商银行在内的公司债债权人已开始犹豫。
此前所有债权人答应不回售时,都抱着对金立战投的一线转机:重组成功后损失就能减少到最小,大家也不忍看着一家20年的民企这么死去。但这么做的风险是,陪着金立一直拖延下去,最终能否翻盘,也是未知数。
另一位该事件核心人士对《财经》回忆,到了10月,平安的态度已变成了如果有一家反悔,无论金额大小,平安都会跟进。反之,平安则不回售。
但最终,斡旋结果被工商银行的1500万的“回售”决定打破。
上述人士回忆,工商银行的金立债交由一支信托基金管理,最后关头,“也许抱着金额不大,金立会还的心态,”工商银行依然坚持“回售”。这导致平安银行等其余两家债权方也决定回售。
“这就像一个囚徒困境的博弈,各方都有内心的小九九,” 上述人士称,人们都有侥幸和从众心理,“金立还了这家的钱,那是不是也可以还我的。”
去年12月以欧菲为首的供应商捅破窗户纸后,引发了金立信贷及供应链的双重危机。供应商群体首先发难,一年来曾多次在金立深圳总部拉横幅示威。尽管声势浩大,但风暴的核心不在供应商,在金融机构债主们。
《财经》从事件核心人士处获悉,金立的实际债务达到了200亿。银行欠款是大头,占了90亿,其次才是欠供应商的70亿。
金融机构之所以没有像供应商一样一哄而上,是因为深圳金融办、证监局等机构从中调停,曾两次给与金立期限。与大部分银行一样,公司债债权人也并未像供应商一样追讨债务,而选择了观望。
但这笔为数不多的10亿公司债,最终改变了危局的进展方向。
2016年末,为了紧急补血,金立发售了一支非公开发行公司债。这也是金立唯一发售的一笔公司债,面额为10亿。
金立一直通过银行信贷的形式融资,除了企业长期信誉,业绩也是评估放贷的重要标准。当时,由于金立的现金流已十分紧张,加之2016年底后出货量大幅缩水,信贷变得困难。
2016年8月起,金立多家关联公司及子公司开始用动产抵押方式融资。刘立荣还曾希望通过其控股的金众公司进行融资。2016年12月,金众在新三板挂牌,协议转让股权。
这笔2+1年期的公司债在当时为金立赢得了空间。但监管机构对公司债的发放通常非常苛刻。2018年10月28日为两年期的第一个期限,届时债权方有权向金立回售。如果金立无法偿还,就算公开违约。相反,如果债权方选择不回售,金立的账期将再延长一年。
事实上,破产清算是债权方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金立及刘立荣夫妇的个人资产已被多次反复冻结,而债务是刚性的,资产会打折。一旦破产,银行会拿大头,其次是供应商,而公司债持有人的利益可能很难保全。
翻盘希望渺茫
在八月那场长达三小时的洽谈中,刘立荣说服在场人士相信金立终能翻盘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金立有二十年的品牌积淀;另一方面,金立确实有价值不菲的资产。
《财经》记者在跟踪调查中曾获悉,有债权方买入金立公司债并非因为手机业务,而是看中了金立名下几处资产。2016年金立持有的微众银行股权及前海金立大厦,都颇有升值空间。
尤其是微众银行的股权。金立是微众银行发起成立股东之一,曾出资9000万元持有微众银行3%的股份,是第七大股东。成立4年,微众银行目前的市场估值已经达1200亿元人民币。
一位券商分析师对《财经》分析,一旦微众上市,金立握有的股权甚至有可能覆盖其债务。但最近A股狂泻,短时间内很难看到转机。这条路似乎短期内走不通。
无论刘立荣是否在等待微众银行的上市,这种情况下,时间换空间都是一种普遍的博弈方式。为了顶住,刘立荣做足了工作。
过去一段时间里,金立通过变卖其在印度价值两亿的资产,补血现金流,以获取周旋时间。为了保证金立品牌能够持续,金立还找到部分代工厂,生产少量的金立订单。所以,金立工厂虽然已全面停产,但市面上依然能够看到金立手机。
一切都是为了争取更多的谈判时间。
今年5月开始的国企战投重组方案,进展很慢。接近此事的一位核心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对刘立荣而言,成功的战略投资重组是指保住对公司的一定权利。有券商人士对《财经》分析,但按照金立的情况,战投通常会解除刘立荣的控制权,最多保留所有权。这并不是刘立荣愿意看到的结局。
此前,金立至少经历两轮战投谈判,不仅包括TCL这样的硬件厂商,也有佳兆业、宝能一类的地产商。参与第一轮谈判的有四家,卡在了公司的控制权上,而第二轮谈判的问题出在资金对价上。
还曾有债权方向金立介绍战投资源,但金立方面并不积极,理由依然是不肯放权。
业界普遍认为,作为一家手机公司,金立最有价值的是遍布全国的七万个渠道点及价值35亿的金立工业园。但中国手机进入存量市场已有两年,2017年整个行业的库存高达5000万左右,产能严重过剩。这样的外部环境对金立的行业积淀来说并不是好事。
按照这样的行业形势,一旦金立的国企战略投资重组受阻,再想引进行业内的战略投资,希望也已渺茫。用一位手机业内人士的话说,“已经入行的,该有的都有了,没入行的,根本玩不起这一行。”
一旦所有战略重组失败,金立的放贷人们看不到希望,金立就只能进入破产清算。这家年销量3000万部、营收200亿元的手机公司就很难再有翻盘机会。
虽然金立的资金困境有其特殊性,与其管理效率和战略方向选择有直接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年各种紧缩政策出台后,民营企业今年整体面临的融资艰难程度超出以往。
就这样,多方斡旋近270天,刘立荣始终相信金立能够翻盘。直到最后一刻,他依然在“赌”。
但那笔1500万的“回售”操作,恐怕让一切提前结束了。没有人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
到期10亿债券恐成最后一根稻草
昔日知名国产手机品牌金立,如今不断传出停产消息,更陷入无力偿债的恐慌状态。金立旗下“16金立债”将于下周一(29日)进行回售,该债主承销商英大证券公告称,预计回售的本息偿付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中债估值中心周一因此将其债项评级由BB调整至CC。
“16金立债”发行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票息6.50%;截至前日(22日),债券成交价下跌至91.23元人民币,创上市以来新低,到期利率飙升至16.54%。
网传,自资金链危机爆发后,金立董事长已滞留香港数月未归,此前一直坚守的副总裁10月24号宣布月底将离职,这为下周一到期的“16金立债”本息兑付蒙上了更深的阴影!
9月27日,近50家中小供应商聚集在深圳金立总部讨要欠款。部分供应商表示,去年9月后,便未再能收到回款。个别供应商称,被拖欠账款高达5000万、7000万元。
据了解,金立拖欠账款缘于2017年底开始遭遇的资金链危机。
故事串起来可以这么说,董事长因资金链吃紧铤而走险去澳门豪赌,结果被反噬伤及自身一夜输了几亿。这对长期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其中最大的金主爸爸欧菲科技忍无可忍,向法院申请了财产保全,也就有了后来金立大当家股权被冻结的惨事!豪赌不成,金主翻脸,股份被冻结,眼看大势已去,金立大当家败走麦城,远遁香港。
手机圈素来不是甘于寂寞的行业,有人靠营销出位,有人靠技术创新,有人靠炒作概念。17年年底,金立靠着董事长股权遭冻结,员工工资延发,老板疑似澳门豪赌等一系列狗血元素火遍了手机圈。
董事长股权被冻结
1月16日,有媒体报道称,金立集团董事长、总裁刘立荣,所持的41.4%公司股权,被法院冻结。
消息显示,此次冻结期为2年,时间从2018年1月10日到2020年1月9日,由东莞市第一法院执保。
随后凤凰网科技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也于当日对其股权进行了冻结,时间为3年,从2018年1月16日至2021年1月15日。
目前,金立有价值的资产基本都被查封,刘立荣夫妇个人资产亦被冻结。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金立当前涉及民事诉讼124件。其中,债权人申请了诉前财产保全的有15件。此外,最高人民法院网站显示,金立9次被列为被执行人,立案时间集中于7-8月。
董事长澳门赌博,一夜输了几个亿?
目前,金立方面尚未披露,此次法院冻结股权的原因。不过据凤凰网科技的报道称,这次冻结,和去年底的一则传闻有关。
2017年12月,手机供应链龙头厂商欧菲科技,开盘后出现大量放跌,一早上跌了7%,市值一天缩水43亿。
随后,凤凰网科技报道,有坊间消息称,此次欧菲科技下跌,是由于下游企业金立的董事长刘立荣在澳门赌钱,一夜输了几个亿,引发资金链紧张导致的。
对此,金立方面做了严正声明,称该消息纯属谣传,我司与欧菲科技公司的合作一切正常。
拖欠供应链导致被冻结
虽然传闻不一定真实,但金立资金链紧张的问题却依然存在。界面新闻称,此次法律纠纷的起因,或许是由于上游供应商欠款导致。
受到“乐视”事件影响,从去年年底开始,已有不少中小供应链厂商在2018年1月上旬开始到金立总部“上门要债”,部分厂商称欠款期限已经达到半年以上。
知情人士表示,金立此前欠欧菲科技的货款达到了6亿左右。为此,欧菲科技在12月14日下午紧急召开投资者电话会议,表示“已经对金立申请了财产保全,抵押物包括金立旗下两处深圳物业和微众银行3%股权,总体估值超过20亿”。
这位知情人士称,“这次的拖欠帐期不只是几天的问题,多的甚至拖到了一个月,到了年底,像欧菲科技这样的上市公司可能顾虑到自己的财务报表问题,不得不申请财产保全。”他表示,目前受到牵连的供应商还包括了深天马等,但申请了财产保全的就只有欧菲科技一家。
对于这一情况,金立方面回应称,市场相关传言不实,与欧菲科技合作一切正常。
拖欠员工工资
而随着此次股权冻结,越来越多的负面新闻正在浮出水面。
小编发现,金立手机的员工在脉脉表示,“公司发声明表示工资延迟发送,本该5号发放的工资,推到10号,又从10号推到20号,马上就20号了,能发工资吗?”
另一位金立手机的员工在下面评论道,“传闻是真是假不知道,但我没米下锅是真的,饿了几天了。”
连工资都一拖再拖,可见金立的资金确实已经非常紧张,资产冻结、供应链讨债,工资迟发,三个消息叠加,金立能过得了这一关么?
曾经的国产机老大
作为曾经国产机的老大,16岁高龄的金立手机其实有着不错的历史。
官网资料显示,金立集团2002年9月成立于深圳,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金立手机,就是其重要品牌。
2006年,金立手机销量突破400万台,获得“2006年最佳手机品牌”称号。
2007年,金立的销量直接翻倍,超过800万台。
即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金立手机全品牌的销量继续保持良性增长。2008年7月,金立手机零售份额为中国第一,成为国产机老大。
但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金立作为老牌手机,销量开始逐渐走低,不及后追上来的OPPO、vivo、华为和小米。
但是也需要承认,跟金立同时代的手机品牌,比如波导、科健、南方高科、TCL,基本在市场中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而金立依旧能占据一席之地,也算是难能可贵。
近几年,金立品牌营销颇为高调,签下包括柯洁、薛之谦、冯小刚夫妇、刘涛等诸多当红明星作为代言人,还冠名了多档热门综艺节目。
庞大的宣传开销使金立入不敷出,为减少支出短短两年金立便裁员过半,但仍旧欠下百亿巨款,无奈只能卖厂房卖地。最后连董事长都开始失联,现在的金立已经是处于一个没人敢收购的状态,等待它的只有破产。
-
金立
+关注
关注
0文章
242浏览量
1724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