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电熊猫8.6代线办公楼,位于层层“青色梯田”环筑而成的平台上,彰显着其百年底蕴与新时代生机的完美融合。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突飞猛进,不仅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智能制造创造了大的舞台,也拉开了中国智能制造的序幕。特别是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正在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以及各产业的创新发展带来全新机遇。
那么,作为国产知名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究竟能为成都中电熊猫带来什么?带着这个问题,DIGITIMES再次来到成都双流,采访了成都中电熊猫有限公司,发现智能制造带来的远比想象中多。
图说:成都中电熊猫智能工厂车间
打造智能工厂,实现智慧生产
成都中电熊猫有一个“无人”工厂,在参观通道隔着玻璃俯瞰整个工厂,除了少数几个员工负责机器的监控、维护和保养外,可以看到车间里几乎全是机器全自动运转。
据了解,成都G8.6项目智能工厂由工艺设备、自动化设备、动力设备及其他辅助设备构成,智能制造系统作为神经大脑连接其中,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硬件等信息化工具,从而全面提高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打造企业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实现综合集成。
成都中电熊猫信息技术部部长仇善海介绍到,目前各主要生产系统已经上线,正在进行工艺/自动化设备的联合调优。自动化系统总计使用工业机器人596台套,目前一期已完成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305套,剩余二期将在2018年底前完成安装调试投入使用。
图说:成都中电熊猫智慧大数据综合平台
如此多的机器设备与繁杂的系统调试能为中电熊猫带来什么呢?显然,除了产值的提升还有更多价值。
“企业通过智能制造建设,不仅在提高了产品制造能力、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前提下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和客户满意度,同时企业管理水平和财务风险管控能力也获得了相应的提升。”仇善海表示。
据介绍,新产品从设计开发到试做验证及批量生产,都需要智能制造大数据的支持,可以对设计方案及风险,进行智能分析预警,结合以往经验,快速反馈的新产品设计开发中,可以缩短新产品的研发周期及验证周期2个月以上,效率提升30%以上。同时,依托强大的智能分析系统及数据联动功能,将产品良率损失降低16.6%以上。
另外,结合智能制造的“超级大数据算法”,可以高效快速的对生产排程进行分配优化,使得产品生产周期缩短2天以上,生产效率提升14.3%,直接产品经济增效5.6%以上。
图说:成都中电熊猫研发管理系统
在新时代,重塑“新”熊猫品牌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仇善海认为,作为一个制造企业,最重要的是通过精益生产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寿命才能保障良品率。让这些设备的数据不用人工记录,而是通过数字手段收集、记录并进行预测。
“这是对未来改进的一些初步想法。”他进一步解释到,在后期发展方面,除了人才,大数据是核心资源。如果可以很好地分析、利用生产大数据,起到监测和预测故障的作用,就可以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同时,随着人工智能(AI)目前在计算机视觉(如图像识别领域)、触觉、机器人预测性维护、企业生产制造等业务领域的积累,未来会进一步嵌入作业产线中。
成都中电熊猫虽尚处于智能制造的“初级阶段”,但可以很清晰地预见,目前正沿着这样一个方向在转变:将百年品牌与新时代相融合,实现“旧”熊猫向“新”熊猫的转变。
仇善海总结到,不论是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或是德国提出“工业4.0”,智能制造首先是从生产投入到出货的过程实现自动化;然后是数字化,将自动化的数据、设备和人员通过互联网串联起来,让生产过程可视化;最后再是智能化,从用户需求出发,自适应各式场景实现大批量、多品种的生产。
-
中电熊猫
+关注
关注
0文章
8浏览量
9129 -
智能工厂
+关注
关注
3文章
999浏览量
42416
原文标题:【专访】再探成都中电熊猫:打造智能工厂 新时代重塑“新”熊猫
文章出处:【微信号:DIGITIMES,微信公众号:DIGITIME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