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通信行业来说,2018年绝对可以算得上多事之秋。无论是通信行业的从业者还是研究人士,都可以明确说出一两个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运营商作为通信行业从业者整体,积极响应监管层要求提前超额完成了规定任务;作为内部行业竞争者,各自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每家都有可以拿得出手进行展示的成就。然而,运营商也要对几个事件或者趋势保持足够的警惕。
▲ 图源:图虫创意
1
4G用户渗透率虽然快速提升,但是虚高逐渐做实
从2016年年末至2017年年末是4G用户渗透率飞速提升的阶段,因为彼此4G正处于快速普及时期。从2017年年底到2018年8月底,4G用户渗透月均提升幅度约为零点四个百分点。
截至2018年8月底,移动通信用户和4G用户净增分别为8981万户和12130.7万户,如果采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的数据,则分别增长12033万户和14232万户。这里我们采用三大运营商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截至今年8月末,三大运营商公布的移动通信用户和4G用户总数分别为15.11133亿户和11.2773亿户。
由此我们得出,截至8月末的4G用户渗透率为74.63%。根据三大运营商上半年财报公布的数据,我们计算得出截至6月末4G用户渗透率为73.03%。也就是说两个月的时间4G用户渗透率增长达到一点六个百分点,月均增长了零点八个百分点。两个数据对比后可以得出,4G用户渗透率月均增长呈现加速趋势的结论。
当然如果单纯地看4G用户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大家都会得出本该如此,至少也是无可厚非的结论。然而当我们把手机上网用户渗透率也摆在这里时,大家就会有另外的发现并得出不同结论。那就是从2018年5月份开始,手机上网用户渗透率已经低于移动宽带(3/4G)用户渗透率。
也就是说,运营商虽然发展了大量3/4G用户,但是部分用户并未转化为手机上网用户。另外,虽然月度变化幅度较大,但是截至8月份,手机上网用户渗透率不但仍在82%附近徘徊,而且8月份当月还较上个月下降了一点三个百分点。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我们已经进行过分析,无非就是在以全网通为代表的双卡终端和不限量套餐的双重推动下,运营商获取了了大量增量手机用户,但是双卡终端的主卡槽和第二卡槽的一般仅有一个具备上网功能。从而造成了虽然有新增手机用户,但是手机上网用户并未实现同步增长。
3/4G用户虽然增多了,但是如果没有产生上网流量,那么对积极向流量经营转型的运营商来说,这些用户的价值必然较低。因此,现阶段,运营商不但要提升4G用户渗透率,还是着手提升手机上网用户渗透率,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用户贡献应有的价值。否则虚高的4G用户渗透率仅仅是数字上的成绩而已,并不能为运营商带来真金白银。
2
不限量套餐虽推高了用户DOU,但也加速了运营商的管道化
运营商正积极并努力向流量经营转型,从逻辑上看,推高用户DOU也是应有之事和必然选择。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看,全国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从2016年底的1.06GB,经过一年的时间,增长到2017年年底的2.69GB,然后经过八个月的时间再增长到2018年8月底的4.85GB。这三个阶段的数据实际上也反映了4G发展的不同阶段。
2016年是4G用户的快速普及期,彼此4G用户和渗透率都出现了高速增长,彼时运营商提供的流量套餐还是定量而且单价也较高。2016年年底中国联通推出了以“腾讯王卡”为代表的互联网定向不限量套餐,但是当时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并未跟进推出类似产品,中国联通自己的推广力度也非常有限。
“腾讯王卡”,在2017年8月中国联通混改后加速落地,中国电信也快速跟进,之后中国移动也被迫加入不限量竞争行列。可以说2017年8月之2018年3月,是不限量套餐的普及期。之后从今年4月份开始,各种不限量套餐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不但种类多,而且持续增量降价。从而点燃了用户流量需求,出现了流量总量和用户DOU的暴增。
运营商的优势在于通信管道,劣势在于缺乏内容。今年4月份之后,三大运营商都加大与以BATJ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争相推出以各种内容权益为亮点的以阿里宝卡、百度圣卡为代表的冠名不限量套餐卡。运营商+BATJ等互联网大佬之间的合作,看似是相互支持、相互得利的双赢模式。
实际上这种模式一直在加速运营商的管道化,而且是持续加速贬值的管道化。从而有为以BATJ等互联网企业做嫁衣的嫌疑。这样的结论可以从持续背离并且开口不断扩大的流量量收剪刀差图表中明确的看出;也可以从运营商的用户ARPU和DOU之间的数值对比中得出。
用户DOU越来越高,用户ARPU却越来越低,正如有网友留言中所说“运营商正在向BAT等互联网公司输送消灭自己的子弹”。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到底是多少呢?
曾经有运营商高层推断说是4G用户ARPU值在50元左右时,用户DOU和ARPU之间会有平衡。如果果真如此,那么运营商的4G用户ARPU或许还将下降。另外,因为流量收入对营收的贡献不足,运营商的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出现持续下滑。
当然,我们也要理解运营商的无奈,毕竟不掌握内容资源,毕竟有监管层持续强力推行的提速降费要求,毕竟不限量的“黑天鹅”出现后,谁不跟进,谁就会被市场和用户淘汰。所以,即便有被加速贬值管道化的趋势,运营商暂时也无力反抗。或许中国移动持续打造以咪咕为代表的自有内容资源的尝试和努力,值得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学习。
当然学习中国移动大搞内容,也并非必须另起炉灶,三大运营商完全可以合伙搞,从而冲破BATJ等互联网大佬的封锁并获得成功。另外,运营商还面临5G和NB的大规模建设需求,其建设资金的有限性客观上也迫使运营商之间需要重新定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封闭不应该成为运营商的唯一选择,毕竟运营商之间最大的资源,也就是铁塔资源都已经共享了,那么开放合作共同打造内容资源也应该是可以尝试的。
3
持续的大规模网络建设,有被设备商绑架的嫌疑
从2017年开始,网络上和新闻里各种鼓吹5G的观点和贴子开始满天飞。我们不否则技术进步的好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并尊重两件事情,一个是建设成本,另外一个是完整的5G标准还没出来。网络上这种巴不得运营商马上建5G的观点对谁最有利呢?自然是设备商。
因为4G和宽带的大规模建设虽然没有全部完成但是早已到尾声,设备商的收入面临增长乏力的困境。设备商需要鼓吹新一代网络,既是推动技术进步抢占行业制高点的阳谋,也是谋求自身发展迫不得已的阴谋。近期,运营商专家说的很明白:推动网络解耦,厂家驱动力不足是我们最大的难点。为什么从德国电信的号召开始,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设备商的驱动力不足?
本质上说,这就是革设备商的命,无论再好的包装,也改不了这个事实。蛋糕就这么大,原来只有不到10家设备商划分,现在一下子来了几十家,每家分到的就少了。实际上这从侧面反映了运营商也认识到被设备商“绑架”的现实和无奈。
有通信行业研究人士认为,运营商的4G网络投资尚未收回,未来大规模建设5G的资金不但还没着落,而且未来5G的投资回收期将在十年左右。我们不清楚这些专家推测上述结论的根据,如果果真如此,那么运营商确实有点被动。如果不上5G,不但监管层、设备商不乐意,而且企业也面临被友商超越的可能,况且国外的运营商早已捋起袖子准备在5G大干一场了,为此部分国外运营商还开始了行业内部的兼并重组。
企业要生存,而5G的建设耗资巨大,运营商一定要在实用、生存和持续健康发展上做好评估、平衡和规划。如果仅仅是片面追求最新技术,或许会让自己陷入生存危机。无论是不是赶鸭子上架,对运营商来说,最现实的选择无非是充分利用后4G时代的窗口期最大程度鼓励用户流量消费,从而收回4G投资并为5G建设聚力。
用户规模、业务结构和技术进步中已经或者即将出现的机遇和问题,通信行业从业者都要面对并且要解决好。对通信行业来说,如果能够成功避免掉进陷阱,很大程度上也就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
运营商
+关注
关注
4文章
2392浏览量
44370 -
通信行业
+关注
关注
1文章
63浏览量
12312
原文标题:对可能出现的陷阱,运营商要提高警惕
文章出处:【微信号:C114-weixin,微信公众号:C114通信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