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联合编著的《2018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8年汽车产业蓝皮书)已经在北京正式发布。《报告》以“新时代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为主题,聚焦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未来城市的交通和新能源车的发展新思路进行了全面分析,聚焦未来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
政策、市场的变化 传统燃油车的未来
面对全球能源紧缺、环境污染和驾驶安全挑战日益加大的难题,全球汽车产业正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向发展,美、德、英、日等国先后发布了“燃油车禁售令”,预计在未来10年到30年之间关闭燃油车市场,我国虽然没明确发布“燃油车禁售令”,但通过市场、政策表现可以看出,我国的汽车行业的转型之路也开始了。
先政策,后市场,为了控制燃油车保有量,各地近年来不断调整有关汽车的政策,强势调控汽车市场走向。2010年,北京率先发布汽车限购令,据交管部门统计,2011年共有221610人拿到购车指标,其中有10410人放弃指标,中签率最低也保持在40:1,这一比例随着限购政策的深入迅速降低。26日,北京本年度第4期摇号数据显示中签率为2206:1,创历史新低,而这一比率在未来势必会持续走低,摇摇又无期。
除了购车指标缩水,今年1月1日起,燃油车购置税也从7.5%重回10%时代,而车贷比例上,虽然今年燃油车的比例没有调整,但“竞争对手”新能源上调至85%,对此,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也明确表示,此举旨在释放多元化消费潜力,推动绿色环保产业经济发展。同时,为了进一步制约燃油排放量,天津市政府发布了《天津市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 9月30日天津市区域内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替代普通汽油。
而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15个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乙醇汽油,基本实现全覆盖。虽然外界乙醇汽油的环保性能褒贬不一,但可以看出,国家对于燃油车目前的环保程度不是很满意。
政策的调整严重影响燃油车的市场走势,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上升,加上政策上的相对倾斜,以及全球汽车行业的整体转型趋势,对于燃油车来说,未来限制会逐渐增多,而它也将舒缓有秩的退出市场。
新能源尚不稳定 “双积分”接替财政补贴
随着能源危机加深,各国政府正在通过政策引导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得到大力发展。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处于动力切换阶段,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表示,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并不具备直接的竞争力,对于大部分购买新能源的消费者来说最关键的购买因素是新能源的价格和政策。
价格方面,新能源车的价格普遍低于燃油车,再加上国家的补贴,近几年,新能源车也逐渐被更多人接受,但随着市场逐渐走俏,近几年政策上也进行相应调整,2016年新能源车骗补事件曝光后,更促使国家补助政策的趋严和退坡。
2018年2月13日,四部委联发《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实现了“低退高补”姿态,补贴门槛提高,补贴力度削弱,间接导致新能源车的价格“升高”,同时,今年新能源的购车指标也缩水,最新一期北京新能源车牌申请者达39万,而这一目前数据仍在上升。
对于这些调整,购车者纷纷反映,本来新能源在性能就没有燃油车好,而里程焦虑和基础配套问题也一直存在,现在政策也开始缩水,导致购车欲望下降,基于这样消费反馈,业内人士表示,一直到2025年阶段,由于政策法规、技术迭代、造车成本等各种原因,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料车将会进入竞争力的转换期。在此期间,财政补贴退出,但是“双积分”政策、非财税政策会持续发力。
市场刚需依然存在 后补贴时代如何购车
目前,我国汽车体量已经达到3000万左右,占据世界第一,但市场的刚需依旧存在。刚需量上升与指标的制约导致了供不应求的消费市场矛盾。
对于这样的矛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石耀东表示,我们仍然习惯快速增长的平台,将来可能会面临中低速增长的局面,我们要追求的是高质量增长、结构性增长,更加合理的增长,是安全、节能、环保。对于新能源汽车在政策上的方向,相关业内人士也表示新能源政策的逐渐缩水是必然,各企业不能依靠补贴来争夺市场,而要依靠自身的技术实力。
因此,对于购车一族来说,纯电动的技术水平、配套设施还有待完善,加上政策的不稳定,所以可适当放缓购买进度,可以考虑购买混动车系。如果是作为家庭第一辆车,又没有牌号限行等需求,可以选择一款小排量车型。当然,未来占据市场大半江山的必是新能源汽车,但这一天还有多长尚还须进一步探究。
-
新能源汽车
+关注
关注
141文章
10412浏览量
99257 -
汽车行业
+关注
关注
0文章
296浏览量
15351 -
智能化
+关注
关注
15文章
4822浏览量
55250
原文标题:2018年汽车产业蓝皮书——消费者买车该何去何从?
文章出处:【微信号:IV_Technology,微信公众号:智车科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