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集成电路产业正在迎来一轮新的发展。据青岛市经信委统计显示,近两年来,全市集成电路企业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并且已经初步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今年以来,多个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大项目陆续落户青岛。位于青岛高新区的部分区域提前布局集成电路产业的企业,则迎来了“收获”。
集成电路企业数量增长快
据了解,青岛市大力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立足发挥整机(系统)应用优势,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以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和光通信模块、传感器(MEMS)、模拟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为主要方向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初具雏形。截至目前,全市注册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总计60家,比2016年底增加39家,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装备、材料和创新、融资、人才服务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4〕4号文件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集成电路设计方面,青岛市在传感器、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方面具备一定国内比较优势。晶圆制造方面项目建设加速,青岛市芯恩协同式集成电路制造项目已开工建设,12英寸模拟集成电路制造项目在今年儒商大会期间签约。
多个集成电路大项目落地青岛
今年以来,多个集成电路产业大项目在青岛落地,带动了青岛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2018年5月18日,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高端芯片制造项目启动仪式在西海岸新区国际经济合作区项目现场举行。该项目由国内半导体行业领军人物张汝京博士团队主导,总投资150亿元,一期投资78亿元,建设8英寸、12英寸两条晶圆产线,达产后可实现8英寸线月产能3万片,12英寸线月产能3千片,光掩膜版月产能1千片,年产值约35亿元。二期项目建设将以12英寸线产能规模提升为主,达产后12英寸线产能可达每月约4万片。该项目采用共建共享模式,由IC设计公司、终端应用企业与IC制造商共同参与项目投资,并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的形式将多方整合在一起,同时,吸引集聚IC设计、材料、设备、封测等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2018年7月5日,2018年国际集成电路产业投资 (青岛)峰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即墨区人民政府、青岛城投集团与耐威科技、泰睿思、矽力杰等全球知名半导体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在位于即墨区的青岛微电子产业园建设12英寸先进模拟芯片集成电路产业基地、OLED面板设备制造、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等多个项目,通过高端项目的引进,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将青岛建设为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提前布局芯片产业企业迎“收获”
青岛高新区部分企业早已在芯片全产业链上有所布局。嘉星晶电、汉源微电子、航天微电子、赛瑞达、鼎信……目前高新区聚集了约20家企业,多方面“开花结果”,这些引进或自主培育的企业,已经初见成效,形成了包括芯片设计、材料加工、装备制造、应用开发在内的芯片全产业链雏形。在原材料配套端,青岛嘉星晶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破了国内蓝宝石衬底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在装备制造端,青岛赛瑞达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对晶片进行扩散、氧化、退火、合金等工艺的专用计算机控制扩散炉、PECVD、LPCVD、烧结炉,参与了航空航天、神舟飞船系列、国家863计划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应用开发端,青岛汉源微电子有限公司从事高端传感器和MCM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等产品的设计研发与生产制造,以集成电路技术为基础,先后研发出加速度传感器、定向传感器、惯性导航系统,应用在石油勘探、航天航空、军工领域。
搭建专业服务平台吸引“金凤凰”
在产业链初步形成的同时,集成电路园区及平台建设也在加快进行,旨在为企业提供优越的产业环境和研发应用载体,推进企业集聚发展。据了解,位于青岛高新区的“中国芯”大厦目前建设完成,作为国家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青岛平台、CSIP青岛研究院及“双创”平台引进项目的重要载体,正式启用后将集聚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和培训等企业约30家入驻。即将建设的国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青岛平台,预计5年内吸引不少于50家集成电路优质企业落户,实现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每年孵化集成电路产业相关团队不低于10个。
同时,高新区青软实训已与山东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聊城大学等10余所高校共建专业,累计为集成电路行业输送了3000余名工程师,遍布台积电、美光半导体、紫光国芯、联发科技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而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在线教育实践平台青岛平台也即将建设,可提供人才方面的培训。
-
集成电路
+关注
关注
5375文章
11281浏览量
36009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