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上海已成为全球科学家最向往的中国工作城市

悟空智能科技 来源:未知 作者:李倩 2018-11-21 11:49 次阅读

10月29日,《2018全球科学家“理想之城”调查报告》在浦江创新论坛发布。该调查旨在分析上海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吸引、集聚人才的优势和短板,支撑上海加快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上海市科学研究所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Springer Nature)于2018年联合开展了面向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654名一线科学家的问卷调查,以了解全球科学家选择生活、工作和创业所在城市和地区的主要理由,城市吸引国际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主要因素,并对上海进一步吸引集聚科技创新人才、加快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提出建议。

所有受调查科学家的地区分布情况

上海已成为全球科学家最向往的中国工作城市

在关于全球科学家最理想工作城市的调查中,上海在5个中国城市中排名第一(排名依次为:上海、北京、香港、深圳、杭州),约有1.8%受调查科学家把上海作为其理想工作城市的第一选择。在全球22个创新城市的总体排名中,上海位列第16位,排名前5位的城市依次是波士顿、旧金山(湾区)、伦敦、纽约和柏林。

受调查科学家对于理想工作城市的选择情况

科技创新资源和条件“硬件”优秀,是上海对全球科学家的主要吸引力。在科学家对于其首选工作城市科技创新环境的评价中,上海在科研基金支持力度方面的得分最高,超越了全球排名前两位的波士顿和旧金山(湾区)。

上海的其他优势依次是领先科研机构、科研工作机会、高技术产业和科研基础设施等。而在科学家收入水平、国际交流合作机会和创业环境等方面,上海表现相对较弱。

受调查科学家对上海科研工作环境各方面的评价情况

从受调查科学家个人角度来看,科学家希望来上海工作最为首要的原因是上海能够提供良好的科研工作机会,选择人数超过六成。其次是上海拥有本领域领先的科研机构,约有四分之一人数选择该项。再次是强大的科研基金支持和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

受调查科学家希望来上海工作的个人理由

与国际国内竞争城市相比,上海的主要不足在于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方面有所欠缺。仅有约30%的受调查科学家认为上海在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方面有优势。

受调查者对全球主要城市的评价统计结果显示:波士顿、旧金山、伦敦、纽约等排名前列的国际创新城市,以及北京、深圳、香港等中国城市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都是受到全球科学家普遍认可的优势项,而上海这一方面却是相对弱势项。可见上海在开展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方面的活跃度和便利性方面,与全球科创中心还不相匹配。

国际国内创新领先城市科研工作环境主要优势方面

上海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对全球科学家吸引力突出

在关于科学家最想居住的城市的调查中,上海排名与深圳并列国内城市第3位,杭州则凭借环境优美和生活便利等优势成为国内排名第一的城市(排名依次为:杭州、香港、上海深圳并列、北京)。

约有0.9%受调查科学家把上海作为其理想生活城市的第一选择。在全球22个创新城市总体排名中,上海位列第18位。排名前5位的城市依次是旧金山(湾区)、伦敦、巴黎、纽约和波士顿。

全球科学家对于理想生活城市的选择情况

城市文化已成为上海吸引全球科学家的重要优势,语言仍是影响海外学者定居上海的最大障碍。受调查科学家首选来上海生活的主要理由包括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现代化时尚都市市容、生活的方便、交通的便利以及宜人的气候等。

在调查涉及到的5个中国城市中,上海是唯一一座城市文化受到全球科学家高度认可的城市。与国内外城市相比,上海对科学家生活吸引力方面相对的短板首先是语言障碍,其次还有空气和环境质量、较高的生活成本等。

受调查科学家对上海生活环境各方面的评价情况

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和创新文化是吸引科学家的关键要素

科学家在选择工作城市时,主要考虑科研平台条件特别是领先科研机构。根据调查结果,全球科学家选择理想工作城市时最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城市拥有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约七成受调查者选择了该项。

选择人数较多的其他主要因素依次为全球领先的科研基础设施,丰富的科研基金支持以及广泛的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机会等。较为次要的考虑因素包括城市的全球科技中心声誉、较高的科学家收入、充分的科研工作机会、发达的高技术产业和良好的创业环境等。

科学家选择理想工作城市的主要考虑因素

科学家在选择生活城市时,首先考虑城市的创新文化环境。根据调查结果,全球科学家选择理想生活城市时最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开放包容的城市创新文化,约三分之二受调查者选择了该项。

选择人数较多的其他主要因素依次为日常生活方便、现代/美丽/时尚的都市风貌、清洁的空气和环境、便利的交通、能够提供理想的子女教育等。较为次要的考虑因素还包括城市的气候、语言、饮食和生活成本等。

科学家选择理想生活城市的主要考虑因素

年轻的副教授最为青睐上海

分年龄段调查结果显示,年轻科学家的跨地域流动倾向更强。在35岁以下年龄段的受调查者中,有40%表示在有合适机会的情况下有一定意愿来上海工作和生活,其中19%意愿较强。

随着受调查科学家群体年龄递增,流动意愿逐渐减弱。35到44岁的科学家有11%有较强意愿来上海发展,45到54岁有9%,55岁到64岁只有6%。调查结果还显示,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及研究学者(research scientist,相当于助理教授或助理研究员)是流动倾向最强的学术职位。

担任这两个职位的受调查者中,表示有较强意愿迁来上海的分别有13%和14%,而学术层级较高的教授(professor)和较低的博士后(post-doc)迁来上海意愿较强的都仅有8%。

35岁左右,副教授层级的科学家在学术生涯中正处于创造力和知识积累达到最佳平衡的阶段,也是重要成果最高产的阶段。这部分科学家对上海的青睐是非常可贵的。

不同年龄段受调查科学家迁来上海的意愿

北美科学家比欧洲同行对来上海发展更感兴趣。从全球科学家集聚倾向看,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吸引力方面仍有较强优势,科学家理想工作城市和理想生活城市前五名全部位于欧洲和北美。

从科学家迁移意愿看,上海对亚洲科学家的吸引力显著高于欧美,对北美科学家的吸引力又显著高于欧洲。亚洲(不含中国大陆)17%的科学家有较强意愿来上海发展,北美有7%,而欧洲只有3%。最低的是大洋洲,该洲科学家来上海的意愿为0%。

全球科学家对上海建设科创中心抱较乐观态度

在关于上海全球科技创新地位现状的调研中,共有46%的受调查科学家认为上海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前十位的创新城市,其中约有5%受调查者认为上海现已处于全球前五创新城市之列。

24%受调查者认为上海目前暂未成为全球创新引领城市。34%的受调查者认为上海目前在全球创新网络中扮演着高度活跃的参与者角色,另有55%受调查者认为上海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参与度比较活跃。

受调查科学家对上海全球科技创新地位现状的评价

绝大多数受调查科学家认为上海未来十年全球创新城市地位将进一步提升。24%受调查者认为上海在下一个十年将位居全球前五的创新城市,另有41%受调查者认为上海未来十年将处于全球六到十名的创新城市行列。32%的受调查者认为上海在未来十年全球创新地位将有所提升,但仍难以进入全球前十创新城市之列,仅有3%受调查者认为上海未来十年全球创新城市地位不变或下降。

受调查科学家对上海未来十年科技创新地位的展望

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政策选择与对策建议

调查问卷就各项创新政策对于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性向全球科学家征询了意见。大多数受调查科学家认为鼓励大学与产业界开展产学研合作是最有价值的政策选择,将这一选项作为首选的人数达到了全体受调查者的半数以上。此外,科学家们认为对上海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政策还包括创造多元包容的文化环境、鼓励企业投资研发、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深化区域和全球创新合作等。

受调查科学家普遍期望上海能够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程度,给海外学者提供融入上海科技创新体系,参与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更多机会。结合调查对象的具体意见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课题组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受调查科学家对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政策建议

一是加大全球引才力度,重点吸引年富力强的青年科学家。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需要更多国际科学家的参与。上海一方面要继续引进已取得重大成就的领军科学家,另一方面更要有针对性着重引进大量30-40岁左右,副教授或相当级别的创新高峰期科学家。

为了给国际科学家提供利于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在新型科研机构管理机制、海外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外籍科学家承担科技项目机制和国际合作项目机制等方面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体制机制突破,以世界一流的科研平台、优越的科研基础设施条件和兼容并蓄的创新体制环境、文化环境,吸引全球创造力最旺盛的科学家共同参与上海主导的前沿创新。

二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上海科技创新的全球影响力。上海应放低身段,减少顾虑,“引进来”和“走出去”双管齐下,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频率、深度。更加充分发挥浦江创新论坛的作用和影响,打造全球科技、产业和资本的高层次对话平台,在一年一度的盛会基础上推进持续性的创新合作机制,使浦江创新论坛成为“科技达沃斯”。

借助每年论坛召开契机,通过国际合作项目、人员交叉聘任、建立机构合作关系、在沪或“走出去”共建新型科研机构和平台等长效形式,尽量“留住”世界级的大脑,让高水平专家持续为上海贡献智慧。积极组织开展以我为主的高水平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增强世界前沿创新议题的提出能力,大型科学项目的组织能力,为全球创新策源地打造奠定基础。

三是积极促进跨界协同,进一步完善上海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利用上海和长三角地区高校院所、企业研发总部、中介服务、金融资本等集聚优势,充分发挥创新组织优势和治理优势,促进不同类型创新主体之间高频率、高效率的密切互动。

进一步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示范,优化有利创新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建立和维护公平竞争的新兴领域市场环境。要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服务业,培育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的服务机构和组织,发挥其链接创新、实现价值的重要作用。在城市规划中要重视并预留创新空间,促进大学、研究所周边创新功能、产业功能和社区功能的有机结合,形成强大的创新“场效应”,塑造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创新集聚“热圈”。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科学家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5

    浏览量

    11222
  • 科技创新
    +关注

    关注

    0

    文章

    51

    浏览量

    11797

原文标题:全球科学家“理想之城”调查:上海成最受向往的中国工作城市

文章出处:【微信号:WUKOOAI,微信公众号:悟空智能科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领域的研究人员的工作模式相融合,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这些挑战也孕育着新的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为科学家们提供更多的研究工具和方法
    发表于 10-14 09:21

    第三届OpenHarmony技术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OpenHarmony已成为中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生动案例。OpenHarmony社区与多所大学建立的俱乐部,为高校操作系统领域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的实战场景和机遇。希望OpenHarmony能够
    发表于 10-13 11:14

    上海科学家精准操控原子“人造”蓝宝石 为低功耗芯片研制开辟新路

    当芯片中的晶体管随着摩尔定律向纳米级不断缩小时,发挥绝缘作用的介质材料却因为厚度缩小而性能快速降低。如何为更小的晶体管匹配更佳的介质材料,成为集成电路领域科学家们的苦苦追寻的目标。 如今,中国科学
    的头像 发表于 08-09 15:38 268次阅读

    受人眼启发!科学家开发出新型改良相机

    新型事件相机系统与标准事件相机系统对比图。 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科学家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照相机装置,可以改善机器人观察周围世界并做出反应的方式。受人眼工作原理的启发,他们的创新型照相机系统模仿
    的头像 发表于 07-22 06:24 257次阅读
    受人眼启发!<b class='flag-5'>科学家</b>开发出新型改良相机

    中国科学家发现新型高温超导体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科学家再立新功,又一新型高温超导体被发现。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赵俊团队利用高压光学浮区技术成功生长了三层镍氧化物,成功证实在镍氧化物中具有压力诱导的体超导电性,而且超导体积分数达到
    的头像 发表于 07-19 15:14 594次阅读

    新华社:突破性成果!祝贺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这一传感器!

    6月25日,新华社以《突破性成果!祝贺我国科学家》为标题,报道了由我国科学家研发的传感器成果。 我国科学家研发高通道神经探针实现猕猴全脑尺度神经活动监测 神经探针是一种用来记录神经活动的针状电传
    的头像 发表于 06-27 18:03 388次阅读
    新华社:突破性成果!祝贺我国<b class='flag-5'>科学家</b>成功研发这一传感器!

    前OpenAI首席科学家创办新的AI公司

    消息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苏茨克维曾是OpenAI的联合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并在去年在OpenAI董事会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的头像 发表于 06-21 10:42 479次阅读

    本源量子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2024年4月23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重点专项“面向复杂物理系统求解的量子科学计算算法、软件、应用与验证”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合肥顺利召开。该项目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安
    的头像 发表于 05-11 08:22 505次阅读
    本源量子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b class='flag-5'>科学家</b>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NVIDIA首席科学家Bill Dally:深度学习硬件趋势

    Bill Dally于2009年1月加入NVIDIA担任首席科学家,此前在斯坦福大学任职12年,担任计算机科学系主任。Dally及其斯坦福团队开发了系统架构、网络架构、信号传输、路由和同步技术,在今天的大多数大型并行计算机中都可以找到。
    的头像 发表于 02-25 16:16 1014次阅读
    NVIDIA首席<b class='flag-5'>科学家</b>Bill Dally:深度学习硬件趋势

    康奈尔大学科学家研制出5分钟快速充电锂电池

    锂离子电池如今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及智能手机领域。其优点包括轻巧、抗震、环保,但充电时间较长及承受大功率电涌的能力不足。随着最新研究成果发布,科学家找到了一种独特的铟阳极材料,与锂离子电池内的阴极材料实现良好配合。
    的头像 发表于 01-26 09:57 609次阅读
    康奈尔大学<b class='flag-5'>科学家</b>研制出5分钟快速充电锂电池

    谷歌DeepMind科学家欲建AI初创公司

    据知情人士透露,谷歌人工智能部门DeepMind的两名杰出科学家Laurent Sifre和Karl Tuyls正在与投资者商讨在巴黎成立一家新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事宜。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14:41 436次阅读

    飞腾首席科学家窦强荣获 “国家卓越工程师” 称号

    “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 称号。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首席科学家、科技委副主任,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窦强博士凭借其在飞腾系列国产自主核心芯片科研攻关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荣获 “国家卓越工程师” 称号。 窦强博士作为飞腾系
    的头像 发表于 01-19 19:22 1573次阅读
    飞腾首席<b class='flag-5'>科学家</b>窦强荣获 “国家卓越工程师” 称号

    倪光南:RISC-V已成为中国CPU领域最受欢迎的架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有一大批的工程师活跃在世界开源社区,为开源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要在全球开源领域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还必须加大对开源的投入,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源基金
    的头像 发表于 12-01 15:45 660次阅读

    上海站报名启动! 2023年开源产业生态大会OpenHarmony生态分论坛

    作为年内开源领域不容错过的科技盛宴,2023年开源产业生态大会将于12月19日在上海盛大开幕。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科学技术协会和\"科创
    发表于 11-24 14:55

    全球FPGA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展望

    和Altera虽然控制世界将近90%的FPGA市场,但是他们的产品是大多以纯FPGA为主。“平台化”已成为FPGA一个发展趋势,尽管Xilinx和Altera在FPGA“平台化”方面在最近几年也有涉及,但
    发表于 11-08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