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云计算的生命周期来看,它还处于一个相对早期的阶段。一切才刚刚开始,蛋糕正在做大,一幕大戏正徐徐展开。
中国云计算产业进入下半场。标志是政府和传统企业开始上云。2006年,Amazon Web Services(AWS)开始向企业提供IT基础设施服务。作为战略的跟随者,阿里巴巴于2008年开始布局云计算。而名列市场研究机构IDC榜单上的中国云公司,比如腾讯云、金山云、中国电信、Ucloud等则在更晚的时候建立。
本文引用地址:金山云合伙人刘涛告诉我们,一些大型企业或者大型互联网公司,发现内部资源的利用率偏低。于是,企业内部的云计算场景起步了。他还提到,AWS比较早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基础设施的好生意。”
我们知道,若以2006年为起点,云计算已经发展了12年。IDC发布的《2018中国企业数字化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32.9%,规模达到27.2万亿元。目前我国数字经济增速将近20%。
在政策层面,在“去IOE”、自主可控大背景之下,云计算已经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今年8月,工信部印发《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上云的具体要求,并指出到2020年,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形成典型标杆应用案例100个以上。
其次,我国数字经济开始于2011年。这一年,阿里云推出了云服务器。TeamCola和驻云成为阿里云第一批上云的企业。早期用户中,游戏公司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例如,爆款游戏一旦爆发,可以几十倍上百倍的增长。鉴于供货周期、部署周期等客观原因,游戏公司难以通过买服务器应付短期内迅速爆发的非线性增长。再加上,当某款游戏进入衰退期,游戏公司合服,大量服务器资源因此被闲置。除了游戏大厂以外,中小型的游戏公司的IT资源很难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游戏公司之后,也即2014、2015年,互联网创业公司成为新的一波用户群体。
对它们来说,找一个IDC租三、五台服务器,再雇专人去维护服务器,是一件麻烦又费钱的事情。现象级用户接连出现,比如视频、直播和短视频的创业公司迎来爆发。这一两年,人工智能的公司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上云了。大量的AI创业公司,出于成本的考虑,也会选择使用云计算。
业内人士告诉我们,截至2017年,互联网客户的渗透率已经足够高了,甚至高达80%、90%。
到了2017年,云计算厂商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未来的市场空间在哪里?答案是政府和传统企业。
根据资料显示,从2015年开始,政务云的热潮出现,各个省市都在积极地布局政务云。传统企业上云紧随其后,在最近一两年刚刚展开。
传统行业上云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总结来看,是传统公司要做偏向互联网化的业务,需要更好的弹性、更好的基础架构以及更好的网络覆盖的质量。“我们国内的供应厂商能够提供非常好的网络覆盖。通常都是BGP(边界网关协议)的。因为一个企业自己去构建一个覆盖非常好的全国的BGP网络,实际上是很难的。在这些方面,公有云是有天生的优势。”刘涛表示。
比如互联网金融,业务在逐步线上化。线上化,需要用云的方式解决。一旦变成一个线上平台,它每天的工作量很难计算,可能在一个时间点内有大量用户涌入,有点时候则寥寥无几。
针对这种情况,云是一个更加经济的解决方式。此外,随着客户群体的变大,金融机构也无法用柜台+人工的传统方式来做。
政务领域,上云受到政策的影响较大。根据相关规定,政府不能单独采购硬件,必须以云平台的方式采购。政策成为该领域最大的驱动因素。
从另一角度来看,政策也使得政府、金融机构,在公有云和私有云的选择上,更倾向于私有云。相比之下,工业和零售则更多的采用公有云。公有云是更加经济的方式。
爱分析首席分析师李喆认为,零售业本来线上、线下都是打通的,若部署私有云,本身也不经济。所以零售行业在公有云的渗透非常快。
政府和传统企业上云的过程中,云公司和政企能够互补。政企类客户的IT能力比较传统,它们多会购置硬件设备去实现大数据或存储的能力。面对业务高峰或者突发情况,它们的机动灵活性不强,架构设计也不具备高可扩展性。而云公司能够帮助它们更快适应互联网化业务,提升它们的大数据能力、AI的能力等。
目前,中国云计算产业刚刚进入下半场。未知与不确定性较多,但可以肯定的是:
1、下半场更强调服务
目前,无论是公有云厂商还是综合云服务厂商的核心能力有二,一是规模,二是服务。过规模这一关是需要花费成本和时间的。做服务的专业程度和服务能力也是需要经过历练的。
即便一个玩家花足够的钱搭出一套公有云,但它搭不出一套运行稳定的公有云。不管是阿里巴巴、腾讯还是榜单上的其它企业,在早期都花了大量的时间、代价去趟这些坑。
这些坑,包括软件bug的坑,架构设计的坑,服务能力的坑以及解决方案的坑。没有一个云厂商可以不趟坑,就能直接做出一款很成熟的产品。这是先入场玩家和后入场玩家差异较大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在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并不认同业内关于云计算计入下半场的说法。他认为,今天中国依旧处在“云计算1.0”,即云IT时代。
无独有偶,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资深2B分析师江涛认为“云计算计入下半场”只是媒体炒作出来的一个噱头。从云计算的生命周期来看,它还处于一个相对早期的阶段。一切才刚刚开始,蛋糕正在做大,一幕大戏正徐徐展开。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高阶智驾下半场,谁主沉浮?
地平线SuperDrive首发三大黑科技,决胜智能化竞争下半场
![地平线SuperDrive首发三大黑科技,决胜智能化竞争<b class='flag-5'>下半场</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6/08/wKgZO2eHDfKAOkq-AAjj6LgRzLA240.png)
云计算的优势与应用
企业云服务器和超融合哪个好一些
中科驭数“驭云”解决方案入选2024中国云生态典型应用案例
![中科驭数“驭<b class='flag-5'>云</b>”解决方案入选2024中国<b class='flag-5'>云</b><b class='flag-5'>生态</b>典型应用案例](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1/01/wKgaomasUy2AY1WEAAAuWUoR8Jo792.png)
东软睿驰受邀出席恩智浦汽车生态技术峰会,见证S32 CoreRide开放平台全新发布
![东软睿驰受邀出席恩智浦汽车<b class='flag-5'>生态</b>技术峰会,见证S32 CoreRide开放平台全新发布](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B/85/wKgZomZegyqASw2eAANkCvBa7nM66.jpeg)
黑芝麻智能推出武当C1200家族芯片 开启未来出行新篇章
高通骁龙赋能智能驾驶,开启汽车产业变革下半场
超云助力西云算力腾飞,荣膺2024全国“人工智能+”创新案例百强
![<b class='flag-5'>超</b><b class='flag-5'>云</b>助力西<b class='flag-5'>云</b>算力腾飞,荣膺2024全国“人工智能+”创新案例百<b class='flag-5'>强</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0/D4/wKgaomYiNOSAFZkqAAMnkp0Ht6E625.png)
汽车市场进入“胜者为王”时代,但车企的城市辅助驾驶困境如何解决
![汽车市场进入“胜者为王”时代,但车企的城市辅助驾驶困境如何解决](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5/D1/wKgaomX45RqAQcfIAAcknEGWnWk531.png)
【量子计算机重构未来 | 阅读体验】+ 初识量子计算机
德沃克OBF智能工厂:智能制造下半场的王炸
![德沃克OBF智能工厂:智能制造<b class='flag-5'>下半场</b>的王炸](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3/7D/wKgaomXljkaAWvIeAADYO0wB3C0592.jp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