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初对外宣布正在为新一代“自动驾驶”汽车设计通讯架构,2017年宣布正在使用5G技术进行自动驾驶的现场测试,华为在短短4年时间到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头部公司”。
目前,华为的自动驾驶汽车研发团队遍布北京、上海和武汉等城市,以及美国的硅谷。更早之前,华为曾被传言计划与加拿大汽车及零部件供应商Magna合作生产华为汽车,但很快被华为否认。
相比去年的低调行事,今年华为似乎已经开始在自动驾驶这条赛道上全面加速,从计算芯片、5G/V2X芯片及模组、中央计算平台、云计算等等全面发力。
目前,华为仍在继续加快推出下一代通信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这也是全球科技公司都重金投入的战略性业务。
华为最新推出的是移动自动化引擎(MAE),这是一种利用蜂窝网络加速自动驾驶的解决方案。
MAE背后的思想是帮助汽车和移动网络行业在特定场景下使用AI来提供增加的车辆自动驾驶能力。MAE平台包含三个主要概念:面向全场景、内部AI和层次自治。随着AI变得更有能力,在逐个场景的基础上逐步增加。
华为预计,随着全无人驾驶汽车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很可能在20世纪30年代的某个时候)问世,AI将在4G末期和5G中前期的能力上取得突破性增长。
MAE理论认为,蜂窝网络将演进为处理各种车辆场景,添加人工智能来管理多个车辆的场景,并引入闭环“分层自治”系统以使协作高效。一旦MAE协调车辆,客户只需要关注意图(A点到B点)——“我想去商店”——和路线规划,如“走最漂亮风景的路线”。
尽管MAE目前是使完全自动驾驶车辆成为现实的理论框架,但华为表示,它吸引了标准组织、运营商、汽车制造商和自动驾驶公司的广泛参与,尤其是全球无线标准组织GSMA和GTI。
近日,在一个无线车辆协调的具体示例中,华为还与捷豹路虎和沃达丰合作,演示了符合国际3GPP版本14标准的蜂窝式车辆至一切(C-V2X)汽车通信系统。
由华为开发的C-V2X单元被放置在捷豹F-PACE和路虎车内,增加了车对车PC5(短距离)和沃达丰Uu(长距离)移动通信的支持。
这次演示旨在展示C-V2X如何在四种情况下使用附近的汽车和网络传递的警报来增强道路安全:当车辆正在换车道或即将从盲点超车时,车辆之间的PC5警报;当接近紧急制动车辆或已从华为开发的PC5路边单元发出限速改变警报时,车辆之间的PC5警报等。
沃达丰研发主管卢克·伊贝森说:“这次现场演示表明,这项技术已经到了成熟阶段,准备投入使用。”
自动驾驶最重要的要求之一是低“延迟”,4G可以支持高达每秒100兆比特的速度,但是5G可以增加到10千兆比特每秒。
5G网络理想情况下可以提供1毫秒的延迟,相比之下,4G网络的延迟为40到80毫秒,这对于避免汽车之间的碰撞至关重要。
华为和其他公司在5G网络发布之前一直在积极开发C-V2X汽车通信系统,尽管对于C-V2X是在4G后期还是5G早期发布仍有疑问,这部分是由于全球网络可用性存在不确定性。
无论何时部署C-V2X系统,它们都期望通过使驾驶员能够比没有网络和共享车辆警报时更好地感知静态和动态道路危险来显著减少驾驶事故和死亡。
华为常务董事汪涛近日表示,我们需要将AI技术和移动网络进行深度耦合,打造最佳用户体验的移动网络,提升运营效率,实现“自动驾驶”的移动网络。
华为在今年10月份发布的AI战略及全栈全场景解决方案,提供包括芯片、芯片使能、训练和推理框架和应用使能在内的全栈的产品和开发框架。
此外,华为还第一次正式发布了能够支持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的计算平台——MDC600,并宣布与奥迪达成战略合作,这款芯片将集成在奥迪在华生产的汽车上。
MDC600拥有8颗华为公司最新推出的AI芯片昇腾310,同时还整合了CPU和相应的ISP模块。在这一点上,华为已经领先BAT半个身位,对硬件的研发能力可以说让互联网巨头失色不少。
华为称,MDC600的算力高达352TOPS(TOPS:万亿次/秒),整体系统的功耗算力比是1 TOPS/W。
除了自动驾驶,华为此前在车联网领域已经与多家汽车制造商达成合作协议。目前,包括北汽新能源、上汽通用五菱、奥迪、PSA、东风标致、一汽、长安汽车等数十家伙伴,最新数据是华为今年将覆盖10万网联车。
最新消息是,目前华为在全球已经获得22个5G商用合同,并与全球50多家运营商开展5G商用测试。这也意味着华为成为全球少数几家具备车端、路端、云端通讯的自动驾驶巨头之一。
华为把AI技术的进步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根据华为高管的说法,电信公司必须做好准备,率先加速研发联网汽车和自动驾驶车辆相关技术布局。
而华为的“狼性文化”,或许可能会给中国自动驾驶领域掀起不小的波澜。汽车行业从而不是一个投机性的领域,前期的高投入、低产出、长周期,并非普通企业能够支撑下来。
在此前公布的2017年全球汽车零部件厂商百强名单中,中国仅有6家企业入围就可见一斑。
事实上,就在华为开始创业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诞生了400多家通信制造类企业,但这个行业注定是场死亡竞赛,赢者一定是死得最晚的那个,华为活到了最后。
国内竞争对手难与华为匹敌,只有国际竞争对手对华为构成了威胁。两相比较,华为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即成本优势,以及相对隐性的后发优势。
华为在产品技术研发上不惜血本地投入资金,但产品价格并不昂贵,只维持一个合理的利润率。当然,华为的另一个市场逻辑就是打造“利益共同体”,有钱大家赚。
-
华为
+关注
关注
215文章
34308浏览量
251189 -
自动驾驶
+关注
关注
783文章
13684浏览量
166147
原文标题:BAT“失色”,华为自动驾驶“快马加鞭”| GGAI头条
文章出处:【微信号:ilove-ev,微信公众号:高工智能汽车】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