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竞争激烈,上游原材料被瓜分
随着各国燃油车禁售时间的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起飞,动力电池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将成为动力电池竞争的主战场,欧美国家的企业虽然在本轮竞争中失去了位置,但是他们已经在为下一阶段的竞争做布局,是潜在的强大竞争者。
动力电池产业的快速进步支持了电动汽车整体性能和竞争力的提高。在政策和市场双驱动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比翼双飞。”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动力型锂电池的出货量达到了39.1亿瓦时,占锂电行业总体规模约50%。其中汽车动力电池的出货量达到了38GWh,占全球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的65.4%,预计下一步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发展,锂电池的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带来了对锂、钴等资源的巨大需求。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我国动力电池技术水平快速提升,部分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比如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超过了每公斤240瓦时,规模化生产使得动力电池的成本也在迅速下降,电池的单体已经从2012年的每瓦时5元降到了目前每瓦时1元左右。锂电池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也在大幅度提高,一线企业的自动化率已经超过了65%,这对保障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单从电池企业来看,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一直是被几大企业所盘踞,2017年排位前十的企业出货量占到了80%,市场将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小型低水平的动力电池企业将在竞争中被淘汰。数据显示,中国动力电池配套企业已经从2015年的大约150家降到了2017年的100家左右,1/3的企业已经被淘汰出局。
从产业链来看,电池企业与整车企业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纯粹的供需关系,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另一方面,电池企业已经从争夺配套客户的竞争延伸到上游材料和资源,世界各地的锂矿、钴矿资源炙手可热,谁掌握了上游资源谁就在下一步竞争中处于主动的地位。
在上游原材料方面,我们也遇到些难题。全球锂、钴、镍资源呈现寡头垄断的特征。中国锂资源虽然丰富,但禀赋不佳,利用率相对较低,而镍、钴资源匮乏,对外依存度较高。从长期来看存在着资源安全的风险。
此外,近年来,锂、钴等上游材料的价格迅速上涨,而车企因为购置补贴的退坡需要转移成本,这就使双重的压力压到了电池企业的头上,使这些企业感到资金压力很大,而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出现经营困难的现象。
对此,国家应该制定中长期资源规划,把锂、镍、钴等作为战略资源,加强资源的勘察、评价、开采和资源回收利用的工作,加强市场监管,引导价格理性回归,鼓励企业在全球布局上游资源,降低资源的风险性。
要严格把控资源开采及电池生产项目。在开采环节,要制定强制性标准,提高矿山企业的准入门槛,杜绝大矿小开采,提高资源回收效率和环境保护的标准。要关闭那些不达标的企业,提高资源总体利用水平,强化电池产业的技术标准和监察力度,防止劣币驱逐良弊。
电池企业应掌握核心技术,加强协同合作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动力电池市场供应紧张和产能过剩并存的现象。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动力电池的产能已经超过了200GWh,但总体产能利用率却只有40%,市场两极的分化非常明显,高端优质产能供应不足,低端产能订货不足,生产经营困难,呈现出了结构性的产能过剩。
因此,企业要掌握核心技术,创造核心技术。电池技术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之中,已经成为主要国家竞争力的一个焦点,这里既充满机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认为,拼生产规模只是浅层次的竞争,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最重要的是掌握核心技术,而且有能力不断创造核心技术,因此电池企业必须要以全球的实业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确保始终站在世界的前沿。其中的关键自然是是要凝聚优秀的人才,保持足够的研发投入。电池企业还要在国家支持下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动力电池的基础研究。
此外,还要加强产业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动力电池是一个高技术新兴产业,这个领域的创新发展涉及到诸多交叉学科和产业的协同与合作,要求动力电池企业单兵独进这是不现实的,电池企业应该提升对产业链的整合能力,通过战略合作、联盟合作和合资等多种方式与研发机构、核心材料、整车回收和梯次利用等企业做深度合作,保障我国动力电池技术的持续进步,形成越来越强的国际竞争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建设动力电池回收体系,意义重大
从发展阶段看,最早投入市场的车载动力电池已经开始进入退役期,第一波规模化的退役即将到来,动力电池的回收和梯次利用对环境保护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性、资源再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研究布局,处理好动力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对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未来电动汽车将与可再生能源密切配合,动力电池作为绿色能源,它所依托的是可再生能源的供电,而较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则有赖于储能载体的支撑,这就使车载电池和可再生能源构成了一个最佳的搭配。这种结合既可以实现绿色出行,又可以打量消纳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保意义。
电池回收利用的技术和体系建设还没有到位。目前回收利用的技术还不太成熟,收购网络还不太完善,管理措施还不够健全,支持政策还不够到位,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尚待探索。
因此,议企业要加快电池回收再利用的体系建设。要从战略高度来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体系。制定相关的技术、安全、环保标准,鼓励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企业的发展,要研究出台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激励机制。
重视下一代电池发展,固态电池受关注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6月15日宣布,将与丰田公司和松下等企业启动新一代高效率电池(固体电池)的核心技术的开发,力争2022年度之前确立核心技术,锂电池领域日本企业被中国企业赶超,这一新项目将举全日本之力推进研发,力争夺回电池产业的霸权。该项目力争在2022年度之前确立固体电池核心技术,到2030年前后将每千瓦时电池组的成本降至锂电池的1/3左右,将快速充电时间缩短至1/3,即10分钟。充当开发领头羊的是丰田,丰田力争在本世纪20年代上半期将全固体电池投入使用,丰田的全固体电池专利申请建设已居世界之首,开发人员达300人左右,比2017年秋季增长了约5成。
-
动力电池
+关注
关注
113文章
4534浏览量
77650 -
产业链
+关注
关注
3文章
1351浏览量
25708 -
固态电池
+关注
关注
10文章
696浏览量
27799
原文标题:全球竞争激烈,固态电池受关注
文章出处:【微信号:Recycle-Li-Battery,微信公众号:锂电联盟会长】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