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不仅是全民狂欢的双十二促销节,也是两位大佬赌约到期的日子。
5年前的12月12日,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与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针对小米与格力两种模式哪种更好展开辩论,雷军提出如果小米在5年内营业额超过格力,董明珠输他1元钱,董明珠立即加码反呛:要赌就赌10亿元。
董明珠和雷军这个“赌约”的5年,既是中国制造业和互联网发展最快的5年,也是两者在主营业务外,互相触碰对方核心业务、相互渗透的5年。近日,董明珠宣告格力已基本胜出,但同时表示,这场赌局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两者不具备可比性。因为格力是做实体经济的,而小米的互联网属性属于轻资产。
在业内,人们早已将小米与格力之间的战争看作是一场新旧经济之间的较量,而在2013年马云和王健林的点评中,格力和小米被定义为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两种模式的代表。胜负,注定要分一分。
一场“战事胶着”的赌局
12月2日,董明珠在201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表示,格力在今年9月份就已经完成了去年全年的目标, 2018年的营收将达到2000亿元。两家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格力电器营收达1487亿元,同比增长34.11%,净利润达211亿元,同比增长36.59%。小米营收达1305亿元,同比增长64.1%;毛利润为165亿元,同比增长43.6%;经调整利润为67亿元,同比增长39.3%。
若按两家上市公司的年报来算,就算小米和格力都能保持前三季度的营收增速,预计小米全年营收将约为1900亿元,要超过2000亿依然有难度。在董明珠单方面宣布赌约胜出后,雷军暂无回应。
“两家企业不是完全没有可比性,但不能简单将两者归类为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对比。小米的主要营收来源还是以手机为代表的硬件,互联网服务收入只占不到10%。”产经观察家丁少将告诉记者。
虽然小米将自己定位为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但这一定位明显难服众,证监会就曾要求小米公司结合公司主要产品、业务实质、收入占比、利润来源等,说明公司现阶段定位为互联网公司而非硬件公司是否准确。证监会的84问让小米无奈撤回CDR,雷军随后向外界表示,小米是互联网的“新物种”,是既可以做电商也可以做硬件的互联网公司。
格力重资产、重渠道,小米轻资产、轻渠道,带着互联网属性的小米注定可以快速奔跑。“轻的好处是想退出一个行业非常容易,基本没什么大损失,但对外部依赖非常大。” 家电观察人士刘步尘告诉记者。
这五年小米营收几乎以翻倍的速度在追赶格力。雷军说,小米没有工厂就用世界最好的工厂,但现实却是一度对供应链掌控乏力。比如,小米2015年就预热的小米5历时19个月才发布,2016年“米粉节” 当天,黑色版小米 5 的备货只有 2000 台。直到2017年,小米的营收才缓过劲重新快速增长。2015年,格力的营收同样不好看,仅为1005.64亿元,2016年加速转型,不断向智能装备、智能家居、新能源产业延伸,格力的营收继续稳步增长,但与小米的营收差距逐渐缩短,赌约之初相差700亿元的优势不复存在。
“虽败犹荣”的雷军
虽然两家2018年的年报还未发出,网友已经根据前三季度的财报情况,给出雷军“虽败犹荣”的评价,有网友甚至为小米出主意,将与小米“互相寄生”的生态链企业营收都一起计算,或许能赢格力。
但现实是,小米大部分投资均为被动投资,即于目标公司持有股权不超过30%,因此小米对目标公司的投资分类为按公允价值加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投资,不在小米的财务报表综合。
在小米第三季度财报中,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投资公允价值变动6530万元,这并不能代表生态链企业的情况。而在众多生态链企业中,云米和华米已独立上市,根据两家企业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华米净利1.1亿元,而云米净亏损5980万元。对于与格力赌局相差的百亿元,无疑是杯水车薪。
丁少将向记者介绍,对比两家企业维度有很多,一是从产品维度看两家企业主要产品在各自市场的份额占比、同质化产品的竞争能力;二是从技术维度,看两家企业研发占营收比、专利数、核心器件的自主能力等;三是从发展维度上,看两家企业的发展空间,包括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以及生态能力的构建等。
“小米手机在国内市场不如格力在空调领域更有竞争力,虽然它现在的发展模式是硬件+服务+新零售,但目前非常依赖手机业务,一旦手机业务受挫,其他业务都会受累。”丁少将说,发展手机业务也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核心技术缺乏、中高端市场迟迟难以突破、国内市场饱和且竞争激烈、国外市场过于依赖印度市场等等。在产品上,小米没有突出的高端产品;品牌上,小米的低端形象基本固化,在渠道上,不如华为、OV资源丰富。
营销主导型战略也意味着小米长于营销而短于产品创新。“明年小米的营收很可能超越格力,但营销主导型企业的共同点是前期跑得快,后期跑不动,从长远来看,也许在未来三四年小米就会慢下来。”刘步尘告诉记者,小米也在多元化,但小米做空调和格力做手机一样,都显得很外行。
也许是意识到“轻”未必是好事,也许是要加重小米的互联网属性,2016年,雷军直接管理手机产品研发与供应链业务,并推出小米之家。不久前,雷军又提出未来5-10年,“AI+IoT”是小米的核心战略。
“这不是雷军第一次提AI+IoT,除了贴近风口,也是在强化小米技术标签,希望改变外界对小米‘技术能力不足’的原有印象。当然,小米也想从以手机为核心的IoT到AI+ IoT,突出软硬一体,进一步强调平台属性。互联网服务需要通过终端和用户连接,IoT设备可以作为入口,运营用户的同时增加互联网服务的收入。” 丁少将告诉记者,小米也曾尝试将手机和智能路由器作为连接核心,现在,小米IoT生态链有了相当的规模,但在基础核心技术能力上(如人工智能、5G)还难以与百度、华为等抗衡。另外,小米生态链的产品比较零散,还不能构建比较完整的体系和场景,同时在作为“智慧家居”主体的大家电方面,小米也没有占据有利地位。
“自信守擂”的董明珠
自信,强势,是董明珠留给外界的印象,也总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在与雷军的赌约中,她是守擂者。
“为了实现2018年2000亿元营收,今年格力电器向经销商大力度压货,营收款大幅度增加,这对于明年年营收继续增加形成压力。”刘步尘告诉记者,这是董明珠在年初提出的营收目标,格力下半年营收增速约35%,很有可能完成这一目标。
格力在空调市场已经占据领军者的地位,市场饱和是格力在主业市场上面临的问题,当其他家电品类格局稳定,格力急需要在多元化战略布局上实现突破,但董明珠主导的格力多元化屡屡受挫。
手机方面,无论董明珠如何努力,格力手机年销量1亿部的豪言壮语已经沦为笑话。在造车方面,因股东极力反对,格力宣布终止收购银隆新能源。2016年12月,董明珠个人联合万达、京东、中集集团、北京燕赵汇金等4家单位共同增资30亿元投资银隆新能源,但现在董明珠与银隆新能源原董事长魏银仓反目,银隆新能源发布公告称魏银仓涉嫌侵占公司利益,公司已向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而魏银仓也向媒体称已经起诉董明珠。
手机、新能源汽车都不成功,芯片也是风险重重。近日,格力发布公告,决定帮助合肥闻泰收购安世半导体,闻泰是国内最大的ODM公司,而安世是一家外资公司,前身是飞利浦半导体,后来变成恩智浦半导体。格力希望间接入股安世,找到一条做芯片的捷径。
“格力可能会做一些IGBT(块能源变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俗称电力电子装置的CPU),这个空调中用的比较多,也会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汽车领域,以往IGBT基本被欧美日企业垄断,特别是在中高端IGBT市场,90% 的份额都被国际巨头垄断。”半导体行业专家李寿鹏告诉记者。丁少将则告诉记者,格力目前只是做芯片设计,但做芯片投入巨大,回报周期长,这对于格力而言,依然是挑战。
实体与互联网间的融合
“一些企业为了估值、融资等资本市场的考虑,硬生生地将实体和互联网分开,互联网代表先进,实体代表落后,但现在的大趋势是相互融合,不管企业是否承认。”丁少将告诉记者,纯粹的线上或线下模式已经过时,格力、小米、华为、海尔、阿里巴巴都在走融合发展之路,互联网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渠道触达、用户运营思维,还有智能制造上。比如,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模式和以格力为代表的制造业模式都在布局智能家居,小米也不再固步于纯线上的模式,推动小米手机门店的布局,2013年,小米没有一家工厂,现在和富士康合作在印度创办了六家工厂。格力也从传统家电企业转型,在AI、智能装备等领域发力,将互联网思维融入格力。
从小米和格力不断将触角伸向对方领域,不难看出产业融合的必然趋势。
人们难以从一场赌约中,去判断某种模式更胜一筹,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记者,五年之争被各自定义为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过于狭义,将两者放置对立面也不客观,而单一从营收指标来衡量两种企业的经济模式也不合理。从长远来看,实体经济只有与互联网经济相结合,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
-
雷军
+关注
关注
3文章
612浏览量
24700 -
董明珠
+关注
关注
2文章
174浏览量
1911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