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谷歌上市11周年之际,华尔街做了一项统计,看看在这11年间,有哪些美股公司的股票回报率,超过了谷歌(1277%)。
有近6000家美股公司参与统计,达标的只有13家。其中有一家,堪称神话,上市至今股价已暴涨63倍!
它就是直觉外科公司(Intuitive Surgical),做的是医疗机器人,名为达芬奇。
达芬奇机器人有多牛?手术就不看了,看看它如何对待这葡萄。撕皮,缝皮,又快又准。这还是好几年前的事了。
这么说吧,能不能配有达芬奇机器人,已经成为了衡量一家医院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在2006年,北京的301医院才引进了第一台达芬奇机器人。截至2017年6月30日,全亚洲也仅有538台。
为什么这么少?关键原因是贵,一台就要近2000万,开机费4~6万,每年的服务费、配件,又是上百万。
有它在手,直觉外科基本做到了行业垄断,至今仍保持着70%的毛利率、30%的净利率,绝对的暴利。
暴利之下,必有勇夫。最近3年,光国内就出现了至少100家相关公司,竞争激烈。但直觉外科去年31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仿佛在赤裸裸地炫耀:在技术碾压面前,一切市场都是蓝海市场!
01
军用技术做医疗,
轻松垄断行业18年
首先明确一下,目前的医疗机器人,还是要人来操作的,操作人需要经过专门培训。
红色框内是操作医生
虽然不像科幻电影那般神奇,但它的出现,让微创手术变得流行。好处就是创口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概率小,很多病人术后24小时就能出院。
两种手术的开口大小对比
直觉外科成立于1995年。它不是第一家做医疗机器人的公司,不过它是少有的一家,有着极致技术的医疗机器人公司。
它的技术,最初源于拥有官方背景的斯坦福研究院(SRI),当时的初衷是研发一款“远程手术系统”,将其应用在战地手术,帮助前线受伤的士兵。
研究团队中,有个人叫Frederic Moll,他从中看到了商机,并极力推动商业化。经过与SRI的多次谈判,他买下了相关知识产权,紧接着就成立了直觉外科公司。
次年4月,Moll就组建了一支工程师队伍,随后三年,研发了3代机器人样机,最终推出核心产品:达芬奇手术系统。
2000年,达芬奇机器人终于被美国药监局(FDA)批准投入使用,成为全球首套可以在腹腔手术中使用的手术机器人。
你以为直觉外科接下来就所向披靡?错了。一直到2004年,直觉外科都处于亏损状态,因为技术太先进了!没人了解,更没人会用,市场认知度相当低。
好在Moll坚持了下来。经过几年市场教育,再加上2005年,达芬奇机器人被批准应用于妇科微创手术,应用场景极大拓展,当年直觉外科的营收就同比增加了60%。
此后的直觉外科,才是一发不可收拾。
如今,达芬奇机器人已经广泛适用于普外科、泌尿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妇科、小儿外科等,是适用性最广的医疗机器人。
2015年,美国有超过90%的前列腺切除手术由达芬奇机器人完成。前列腺切除术非常复杂,周围神经众多,一个不小心,就会造成小便失禁或性功能丧失,没人敢疏忽。
截至2018年10月,全球已有4000多台达芬奇机器人,有超过500万患者接受过达芬奇机器人参与的手术治疗,真实诠释了“好产品,不用就会死”。
这也是直觉外科敢于暴利的底气。这么好的机器人,只此一家,你买还是不买?
结果就是,患者对它又爱又恨,竞争者虎视眈眈,但十几年来,谁也拿它没辙。
02
暴利公司,为什么谁也动不了它?
直觉外科的暴利怎么来的?
大家都知道,卖剃刀靠刀片赚钱,卖Kindle靠电子书赚钱。直觉外科就狠了,都赚!
一台达芬奇机器人,要价100~200万美元(引进国内普遍约2000万),先靠机器狠赚一笔。但更暴利的,是配件及服务。2014年,这方面的收入就占了直觉外科总收入的70%。
配件方面,指的是机械臂、手术刀等耗材产品。比如,直觉外科规定,为了避免故障,每条机械臂只能用10次,还在上面装了记忆芯片,用满10次自动锁死。而所有耗材,只有它家有。..。..据统计,每例手术消耗的耗材价值700~3200美元,所以才有4~6万的开机费这一说。
服务收入方面,每台机器人每年的协议服务高达10万~17万美元,其实主要就是维修、培训等服务。操作医生、助手和护士都要凭证上岗,谁来培训?不是医院,是直觉外科!
尽管强势、收费不菲,直觉外科的霸主地位却固若金汤。护城河太深了。
一、技术完爆对手
技术领先是直觉外科最大的优势,它有三项核心技术:
比人手更灵活稳定的机械臂,有7个可旋转540°的手术器械,能在狭小的手术视野内进行精确操作,开极小的手术切口;
3D高清影像技术,将手术视野图像放大10~15倍。按图像的清晰度和立体感来排名,达芬奇》人眼》普通微创手术;
人机交互极度流畅的主控台。主控台提供自然的手眼位置,降低了手术医生的疲劳感,保证长时间手术的正常进行。控制系统中的运动比例缩放功能,使医生手部的自然颤抖或无意的移动,减到最小程度。
这三项技术,足以让直觉外科一骑绝尘。
这还不算,它在研发投入方面丝毫不含糊,与收入成正比,一般占营收的8%,所以技术迭代非常猛。成绩最好的人,还比你努力。
当然,它还有个“阴招”:专利锁死对手。
十几年来,直觉外科申请了包括手机械臂设计技术、微小手术器械设计、主从控制策略、三维立体视觉、人体功效学等700多项专利,基本覆盖了医疗机器人全部技术保护点。
就是说,对手即便想研发,也无从下手,路都被堵死了。
这就是直觉外科。它有肉吃,连根骨头都不给你剩。
二、谁都过不了的审查,它能过
1998年,一家叫Computer Motion的公司研制出ZEUS机器人,比直觉外科更早,是它的最大对手,但迟迟没能获得FDA的认证,打不开市场,后来被直觉外科并购了。
在美国,任何一个医疗设备的系统开发,都需要通过FDA严格的监测和评估。像医疗机器人这样生死攸关的大型设备,更要重点审查。
这一审查,各种测试就要耗费数年,进一步增加了行业壁垒。
直觉外科不一样。在行业里,它的技术优势太明显,俨然是“标准制定者”,又被称为“手术界的微软”,基本可以区别对待。
它还有一大优势:500多万例手术。
审查为什么麻烦?FDA担心的是安全性和有效性。但直觉外科在实践过程中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做产品的实力,还能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微创手术的解决方案,降低手术风险。这个优势,谁都没有。
护城河太深,以至于直觉外科至今都没遇上一个像样的挑战者,而医疗机器人市场还十分庞大,这就是为什么它的股价会疯狂暴涨。
但直觉外科不是没有问题。
03
扩张困难,是自作孽
2014年,直觉外科的营收第一次出现下降的现象。
原因很简单,机器不好卖了。此前,直觉外科的主战地是美国,卖了十几年,市场终于饱和。截至2017年6月30日,全球4000多台的达芬奇机器人,有2703台在美国。
有报道称,从2006年被首次引进中国,目前达芬奇机器人在中国大陆只有70多台在临床使用。
原因大家肯定能想到:贵。
今年《我不是药神》上映时,很多人对原研药企业进行攻击,认为药价高得离谱,即便了解到它们此前巨大的研发投入,也不能原谅,毕竟人命关天。
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大概是弱者对强者的意淫。企业逐利,是深嵌在基因里头的。
原研药企业定下高价,因为它的专利期通常只有10年,而且除了药品,它没有其他收入。直觉外科不同,它可以通过售卖耗材,提供服务来盈利。那么至少,它可以把达芬奇机器人卖得便宜些,兼顾社会责任和企业利益。
降低售价,和企业利益并不相悖。
亚马逊云服务AWS去年营收增长43%,至175亿美元。在公有云设施市场(IaaS),亚马逊的份额是微软、谷歌、IBM三家公司总和的两倍,霸主地位无可撼动。
贝索斯是怎么做的?降价!布斯德·斯通在《一网打尽》这样描述道:亚马逊AWS业务在长期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主动降价51次。降价的结果是规模扩大,成本降低,最终减少服务费用。
如果直觉外科能舍弃暴利,达芬奇机器人在全球的扩张无疑会更加容易,并且加固目前的垄断。
这是因为医疗机器人的替换成本极其高昂。使用医疗机器人需要一整套的系统和人员配合,一般来说,只要没有大的质量和技术问题,医院不会替换成其他机器。而且,一旦医生、护士习惯了达芬奇机器人这种操作方式后,也很难再去适应其他机器。
暴利很诱人,但也会引来众多对手,总有一个能干死你。
贝索斯曾说,“你的利润,就是我的机遇。”雷军也不止一次说道,“要克制贪婪。本质是什么?是任何时候把用户放在第一位。”
选择暴利还是克制贪婪,是企业的生死难题。
-
智能机器人
+关注
关注
17文章
870浏览量
82372 -
医疗机器人
+关注
关注
3文章
220浏览量
5565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