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全球储能市场基本情况,澳大利亚、印度等新兴市场涌现

中国电源 来源:lq 2018-12-24 17:40 次阅读

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统、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随着各国政府对储能产业的相关支持政策陆续出台,储能市场投资规模不断加大,产业链布局不断完善,商业模式日趋多元,应用场景加速延伸。在国内,系列政策的出台加速为储能产业大发展蓄势,行业到了爆发的临界点,储能的春天正在到来。本报告对全球储能市场基本情况、储能产业相关政策、储能应用及商业模式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储能市场的发展趋势。

一、全球储能市场基本情况

(一)储能市场总体情况

来自美国能源部全球储能数据库(DOE Global Energy Storage Database)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球累计运行的储能项目装机规模195.74吉瓦(共1747个在运项目)。其中,抽水蓄能184.20吉瓦(353个在运项目);储热4.03吉瓦(225个在运项目);其他机械储能2.65吉瓦(78个在运项目);电化学储能4.83吉瓦(1077个在运项目);储氢0.02吉瓦(14个在运项目),相应类型规模占比如图1所示。

资料来源:DOE Global Energy Storage Database

图1 全球累计运行储能项目类型分布

根据美国能源部全球储能数据库的数据,1997~2017年,全世界储能系统装机增长了70%,到170吉瓦左右(见图2)。如今储能市场在各国政府的政策鼓励下得到了积极的发展,最近几年间新建储能项目及其装机总规模有望增加数倍。

资料来源:DOE Global Energy Storage Database

图2 1992~2017年全球储能装机增长情况

(二)地区分布

从地域来看,全球储能项目装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国、日本、印度和韩国,欧洲的西班牙、德国、意大利、法国、奥地利和北美的美国(见图3),这10个国家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占全球的近五分之四。

资料来源:DOE Global Energy Storage Database

图3 2018年全球累计运行储能装机TOP10国家(单位:吉瓦)

1.美、中、日领跑全球市场

从累计运行的储能规模来看,2017年,美中日依旧占据储能项目装机的领先地位,其中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根据GTM Research发布的全球储能报告,2017年全球新增储能电量2.3吉瓦时,其中,美国新增431兆瓦时,居全球首位。截至2017年末,美国储能累积部署达到1.08吉瓦时,预计2018年的部署将超过1.2吉瓦时。根据矢野经济研究所的预测,日本储能市场也将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307吉瓦时。

中国的储能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速度令人瞩目。目前,国内储能侧重示范应用,积极探索不同场景、技术、规模和技术路线下的储能商业应用,同时规范相关标准和检测体系。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2016~2017年间,我国规划和在建的储能规模近1.6吉瓦,占全球规划和在建规模的34%,我国储能投运规模迎来加速增长。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8.9吉瓦,同比增长19%。与全球储能市场类似,我国抽水蓄能的累计装机规模所占比重最大,接近99%,但与上一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位列第二,为389.8兆瓦,同比增长45%,所占比重为1.3%,较上一年增长0.2个百分点。在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装机占比最大,比重为58%。

2.澳大利亚、印度等新兴市场涌现

2017年,新兴市场表现突出,特别是澳大利亚。根据GTM Research发布的全球储能报告,2017年全球新增储能容量1.4吉瓦,其中,澳大利亚新增246兆瓦,领先于美国和其他国家,居全球首位。这是由于特斯拉公司在澳大利亚部署的创纪录的Hornsdale储能项目发挥了关键作用,一次性提供了100兆瓦的储能容量。

诸多海外电池厂商在印度建厂,为印度本地或整个亚洲提供产品的兴趣增加,并落地了一批动力电池和储能产品生产基地。未来3~5年内,印度有望依托不断提升的电池产品制造能力,陆续启动储能技术在电动汽车、柴油替代、可再生能源并网、无电地区供电等领域的应用。

韩国部署的储能项目朝着规模大型化的方向演进,其中就包括了世界上最大的用户侧储能项目——现代电气蔚山规划的150兆瓦储能项目。预计这些项目将为2018年韩国储能市场提供增量支撑。韩国国内LG Chem、三星SDI和Kokam等实力雄厚且已经深度渗透海外市场的储能技术供应商,将为其国内储能市场的规模化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经验基础。

3.欧洲市场多元化发展

德国是欧洲储能装机比重最大的国家。2017年,德国家庭光伏储能市场的增长已趋于缓慢,光伏设备中安装储能系统的比例由73%增至77%,增幅不大。尽管如此,德国依然是欧洲范围内最成熟的分布式光伏储能市场,也是用户侧储能商业模式最先进的国家。

2017年,英国储能市场规模迎来爆发式增长,其累计投运储能项目规模达到2016年同期规模的10倍。

除了德国、英国市场之外,荷兰、法国、芬兰、丹麦、西班牙、捷克、比利时、俄罗斯、奥地利等在内的9个国家均部署了储能项目。以Vestas、KK Wind等为首的欧洲风电开发商积极探索风储联合运行的商业模式,带动风储项目在全球快速部署。总体上看,欧洲储能市场呈现出全新的、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三)技术分类

根据能量存储方式的不同,储能技术主要分为机械储能(如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电磁储能(如超导储能、超级电容等)、电化学储能(如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锌溴电池、液流电池等)等三大类(见图4),此外还有储热、储冷、储氢等。不同储能技术,在寿命、成本、效率、规模、安全等方面优劣不同。同时,由于具体条件不同,储能目的各有差异,储能方式的选择还取决于对发电装机、储能时长、充电频率、占地面积、环境影响等诸多方面的要求。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图4 储能主要技术分类

近年来储能技术不断发展,许多技术已进入商业示范阶段,并在一些领域展现出一定的经济性。以锂电、铅酸、液流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不断发展走向成熟,成本进一步降低;以飞轮、压缩空气为代表的机械储能技术也攻克了材料等方面的难关,产业化速度正在加快;而以锂硫、锂空气、全固态电池、钠离子为代表的新型储能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取得了技术上的进步。总体来看,机械储能是目前最为成熟、成本最低、使用规模最大的储能技术,电化学储能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发展潜力最大的储能技术。目前,全球储能技术的开发主要集中在电化学储能领域。

1.抽水蓄能仍占绝对优势

抽水蓄能是全球装机规模最大的储能技术,也是目前发展最为成熟的储能技术。大部分抽水蓄能电站和水电站、核电站一起结合应用,在很多国家都有推广,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核电的开发、水能、风能的利用和蓄能配套方面已有一定成功经验,其中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国的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占全世界抽水蓄能电站总和的80%以上。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2017年发布的报告《电力储存与可再生能源——2030年的成本与市场》指出,到2017年中全球储能装机容量为176吉瓦,抽水蓄能装机169吉瓦,占比96%。尽管抽水蓄能仍占绝对优势,但是未来其成本下降空间有限,而各类电池储能成本可望下降50%~60%。预计2030年抽水蓄能装机将小幅增至235吉瓦,而电池储能将快速攀升至175吉瓦。

我国已先后建成潘家口、广州、十三陵、天荒坪、山东泰山、江苏宜兴、河南宝泉等一批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根据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17》,截至2017年底,中国抽水蓄能在建规模为38.51吉瓦,已建总装机容量为28.69吉瓦,是世界上抽水蓄能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

2.电化学储能保持快速增长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2000~2017年间全球电化学储能项目累计装机投运规模为2.6吉瓦,容量为4.1吉瓦时,年增长率分别为30%和52%。图5为2013~2017年间全球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规模。

资料来源:CNESA

图5 2013~2017年全球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情况(单位:兆瓦)

截至2017年底,全球电化学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2926.6兆瓦,占比1.7%,较上一年增长0.5个百分点。在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累计装机占比最大,超过75%。2017年,全年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规模为914.1兆瓦,同比增长23%。新增规划、在建的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规模为3063.7兆瓦,预计短期内全球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还将保持高速增长。

2018年上半年,全球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规模697.1兆瓦,同比增长133%,相比2017年底增长24%。其中,英国的新增投运项目装机规模最大,为307.2兆瓦,占比为44%(见图6),同比增长441%;中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规模100.4兆瓦,占全球新增规模的近15%,同比增长127%,相比2017年底增长26%。

资料来源:CNESA

图6 2018年上半年全球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分布情况

二、储能产业相关政策

近期各国储能产业相关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储能尚未推广或刚刚起步的国家或地区,发展储能逐渐被纳入国家战略规划,政府开始制定储能的发展路线图;在储能已具备一定规模或产业相对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政府多采用税收优惠或补贴的方式,以促进储能成本下降和规模应用(尤其是用户侧的应用);在储能逐步深入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的国家或地区,政府通过开放区域电力市场,为储能应用实现多重价值、提供高品质服务创造平台。

(一)国外

1.美国

2016年6月,美国在“建设智能电力市场扩大可再生能源和储能规模会议”上承诺,加快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电源并网,未来5年储能采购或安装规模增加1.3吉瓦。2017年,在多年储能市场发展经验基础上,美国加州从加速部署公共事业级项目应对储气库泄漏带来的高峰电力运行压力,到批准一系列市场规则提升储能在电力市场中的参与度,全方位推动并调整储能发展。在加州的带动下,俄勒冈州、马萨诸塞州和纽约州均通过设立储能采购目标或提出采购需求,启动公用事业规模的储能项目部署,并依据各自能源结构及供需特点调整储能的应用重点。

税收方面,投资税收减免(ITC)是政府为了鼓励绿色能源投资而出台的税收减免政策,光伏项目可按照投资额的30%抵扣应纳税。2016年,美国储能协会向美国参议院提交了ITC法案,明确先进储能技术都可以申请投资税收减免,并可以以独立方式或者并入微网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等形式运行。补贴方面,自发电激励计划(SGIP)是美国历时最长且最成功的分布式发电激励政策之一,用于鼓励用户侧分布式发电,随后储能被纳入SGIP的支持范围,储能系统可获得2美元/瓦的补贴支持。从将储能纳入补贴范围至今,SGIP经历了多次调整和修改,对促成分布式储能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得益于各州持续的税收优惠和补贴鼓励,以及开放的电力市场准入政策,美国的储能项目一直可以在电力市场进行良性互动的参与,为电网及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2.欧洲

2016年以来,英国大幅推进储能相关政策及电力市场规则的修订工作。政府将储能定义为其工业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制定了推动储能发展的一系列行动方案,包括明确储能资产的定义、属性、所有权、减少市场进入障碍等,为储能市场的大规模发展注入强心剂。同时,英国光伏发电补贴政策的取消,客观上刺激了户用储能的发展。

德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转型,近10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本国能源系统的转型变革。在储能方面,德国政府部署了大量的电化学储能、储热、制氢与燃料电池研发和应用示范项目,使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成为本国能源转型的支柱之一。推动德国储能市场发展的措施包括逐年下降的上网电价补贴、高额的零售电价、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提供的户用储能补贴等。另外,继2016年大量调频储能项目上马以及一次调频辅助服务市场逐渐饱和之后,2017年,为了鼓励储能等新市场主体参与二次调频和分钟级备用市场,德国市场监管者简化了新市场参与者参与两个市场的申报程序,为电网级储能的应用由一次调频转向上述两个市场做准备。

为了给可再生能源渗透率日益增高的欧洲电网做支撑,继德国之后,2017年,荷兰、奥地利和瑞士等国开始尝试推动储能系统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为区域电力市场提供高价值的服务。

随着分布式光伏的推广,奥地利、捷克等国家发布光储系统补贴计划,扶持本地用户侧储能市场。在意大利,包含了光伏和储能的户用系统,不仅能够享受补贴,还有减税政策。可以说,补贴和光伏是欧洲储能产业发展的最大推手。

3.亚洲

为鼓励新能源走进住户,同时又要缓解大量涌入的分布式太阳能带来的电网管理挑战,日本政府主要采用激励措施鼓励住宅采用储能系统,对实施零能耗房屋改造的家庭提供一定的补贴,补贴来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渠道。除了财政上的大力支持,日本政府在新能源市场的政策导向也十分积极:要求公用事业太阳能独立发电厂装备一定比例的电池以稳定电力输出;要求电网公司在输电网上安装电池以稳定频率,或向供应商购买辅助服务;对配电网或者微电网使用电池进行奖励等。

2016年4月,日本政府发布《能源环境技术创新战略2050》,也对储能作出部署。要研究低成本、安全可靠的快速充放电先进蓄电池技术,使其能量密度达到现有锂离子电池的7倍,成本降至十分之一,应用于小型电动汽车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达到700千米以上。该技术还将用于可再生能源,实现更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并网。

在印度2022年的智能城市规划中,印度可再生能源部门将可再生能源的装机目标增加到175吉瓦,其中太阳能100吉瓦、风能60吉瓦、生物质能10吉瓦、小水电5吉瓦。为了实现可再生能源175吉瓦的发展目标,政府积极发布光储计划、电动汽车发展目标、无电地区的供电方案等,多方面应用储能,但同时,由于光伏上网电价急剧下滑,2017年印度国内两次电网级光储项目招标最终被迫取消。

2017年,在强制性的RPS配额制政策、10座老燃煤电厂计划关停以及能源转型等因素的驱动下,韩国持续推动储能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政府主要通过激励措施,例如为商业和工业客户提供电费折扣优惠等方式,来支持储能系统的部署。同时,为化解电力供需主要矛盾,韩国政府势必寻找替代解决方案,支持储能技术应用纳入政策规划,未来储能将在能源可靠供应和绿色供应的驱动下发展和应用。

4.其他地区

2017年,澳大利亚以南澳、首领地、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等为代表的州或市政府从储能招标采购计划、区域储能安装补贴等方面入手,推动当地大规模储能项目的落地,带动了Tesla、AES等一批海外储能系统开发商在可再生能源场站侧布局与规划电网级储能项目的热潮。另外,澳大利亚电力市场监管者制定的“五分钟结算机制”,不仅能够促进储能在澳大利亚电力市场中实现更有效的应用并获得合理补偿,还将推动基于快速响应技术的更多市场主体以及合同形式的出现,对储能在电力市场中的多元化应用产生重要影响。

最近几年间,在俄罗斯国内一系列规划战略文件中都写入了发展储能的计划。《2035年俄罗斯燃料能源综合体领域科技发展展望》(2016年版)指出,储能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所需的极其重要的技术。国家技术倡议路线图“EnergyNet”(2016年版)将储能作为智能分布式能源和天然气混合发电技术的优先发展方向,提出2019年前要在偏远村镇应用智能分布式能源技术,启动能源系统自动控制试验项目,其中就包括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技术。《俄罗斯联邦电力储能系统市场发展纲要》(2017年版)确定了俄储能市场发展的长期目标。

(二)国内

1.储能纳入国家级政策规划

2015年以来,国内对储能产业的扶持政策密集出台。储能列入“十三五”规划百大工程项目,首次正式进入国家发展规划。《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积极开展储能示范工程建设,推动储能系统与新能源、电力系统协调优化运行。”“以智能电网、能源微网、电动汽车和储能等技术为支撑,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网络,增强用户参与能源供应和平衡调节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2016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并同时发布《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提出包括先进储能技术创新在内的15项重点创新任务,并指出,要研究太阳能光热高效利用高温储热技术、分布式能源系统大容量储热(冷)技术,研究面向电网调峰提效、区域供能应用的物理储能技术,研究面向可再生能源并网、分布式及微电网、电动汽车应用的储能技术。掌握储能技术各环节的关键核心技术,完成示范验证,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领国际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

此外,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相关配套文件,促进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能源互联网和电动汽车推广发展的多项政策文件亦都将发展和利用储能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为提高储能的认知度、确立储能发展的重要性作出了贡献。

2.首份行业政策性指导文件出台

2017年9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储能行业第一个指导性政策,《意见》提出未来10年中国储能产业的发展目标,以及推进储能技术装备研发示范、推进储能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应用示范、推进储能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稳定性应用示范、推进储能提升用能智能化水平应用示范、推进储能多元化应用支撑能源互联网应用示范等五大重点任务,从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市场发展、行业管理等方面对我国储能产业发展进行了明确部署,同时对于此前业界争论较多的补贴问题给予了明确答案。

表1 我国储能产业发展目标

3.辅助服务等政策加速储能发展

在电力辅助服务方面,市场机制建设工作进入加速期。2016年6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在发电侧建设的电储能设施,“可与机组联合参与调峰调频,或作为独立主体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交易”;用户侧建设的电储能设施,“可作为独立市场主体或与发电企业联合参与调频、深度调峰和启停调峰等辅助服务”。这意味着,无论是发电侧还是用户侧,储能都获得了独立市场地位。

2017年11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工作方案》,提出鼓励采用竞争方式确定电力辅助服务承担机组,按需扩大电力辅助服务提供主体,鼓励储能设备、需求侧资源参与提供电力辅助服务,允许第三方参与提供电力辅助服务,确立在2019~2020年,配合现货交易试点,开展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这意味着未来的辅助服务交易将逐渐实现市场化运作。

在地方层面,截至今年5月底,国家已批复东北、福建、山东、山西、新疆、宁夏、广东、甘肃等8个地区开展辅助服务市场建设试点工作。各地均对储能给予与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平等的市场主体身份。电储能既可在火电厂或集中式间歇性能源发电基地等发电侧,也可在负荷侧,或以独立市场主体身份为系统提供调峰等辅助服务。

一系列政策从确认储能参与辅助服务的市场主体身份、制定体现储能优势的价格机制,到逐步建立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都为储能服务于电力辅助服务、实现价值和商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电力需求侧管理(需求响应)方面,2017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修订版)》(以下简称《办法》),为储能在需求侧管理(需求响应)的应用增加了新的内涵。《办法》指出,“通过深化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积极发展储能和电能替代等关键技术。鼓励电力用户采用电蓄热、电蓄冷、储能等成熟的电能替代技术”。储能已经被定义为通过参与需求响应,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实现重要作用的资源。

在电力市场化交易和配售电改革方面,2017年《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发布,从短期看分布式发电交易对储能的需求有限,但就中长期而言,对于发展储能的灵活性调节价值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储能应用及商业模式

储能在电力领域主要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并网(专指在集中式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应用)、电力输配、辅助服务、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等领域。在国内实践中,新型储能的主要盈利模式较为单一,目前正在探索多种商业化应用模式。

(一)应用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项目库统计,从全球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的应用分布上看,2017年,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领域的新增装机规模所占比重最大,为33%,其次是辅助服务领域,所占比重为26%。

从我国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的应用分布上看,2017年,用户侧领域的新增装机规模所占比重最大,为59%,其次是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领域,所占比重接近25%,排在第三位的是辅助服务领域,占比16%(见图7)。

资料来源:CNESA

图7 2017年中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的应用分布

资料来源:CNESA

图8 2017年底中国累计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的应用分布

目前,储能在我国电力市场主要有4个应用领域:可再生能源并网、辅助服务、电网侧和用户侧。截至2017年底,我国电化学储能在上述4个领域的安装比例分别为29%、9%、3%和59%(见图8)。其中,辅助服务和用户侧是储能应用最具盈利潜力,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的领域。2018年,电网侧储能发力。

1.电源侧

在传统发电领域,储能主要应用于辅助动态运行、取代或延缓新建机组。

辅助动态运行。为了保持负荷和发电之间的实时平衡,火电机组的输出需要根据调度的要求进行动态调整。动态运行会使机组部分组件产生蠕变,造成这些设备受损,提高了发生故障的可能,即降低了机组的可靠性,同时还增加了更换设备的可能和检修的费用,最终降低了整个机组的使用寿命。储能技术具备快速响应速度,将储能装置与火电机组联合作业,用于辅助动态运行,可以提高火电机组的效率,避免对机组的损害,减少设备维护和更换设备的费用。

取代或延缓新建机组。随着电力负荷的增长和老旧发电机组的淘汰,为了满足电力客户的需要和应对尖峰负荷,需要建设新的发电机组。应用储能系统可以取代或延建新机组,即在负荷低的时候,通过原有的高效机组给储能系统充电,在尖峰负荷时储能系统向负荷放电。我国起调峰作用的往往是煤电机组,而这些调峰煤电机组要为负荷尖峰留出余量,经常不能满发,这就影响了经济性。利用储能技术则可以取代或者延缓发电侧对新建发电机组的需求。

2.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

在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领域,储能主要应用于解决弃风、弃光,跟踪计划出力,平滑输出。

解决弃风、弃光。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发电功率波动性较大,特别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电网常常会出现无法把风电和光电完全消纳的情况。应用储能技术可以减小或避免弃风、弃光。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场站侧安装储能系统,在电网调峰能力不足或输电通道阻塞的时段,可再生能源发电场站的出力受限,储能系统存储电能,缓解输电阻塞和电网调峰能力限制,在可再生能源出力水平低或不受限的时段,释放电能提高可再生能源场站的上网电量。

跟踪计划出力,平滑输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入电网时,出力情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使得电网的功率平衡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发电功率进行预测,以便电网公司合理安排发电计划、缓解电网调峰压力、降低系统备用容量、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通过在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场站配置较大容量的储能,基于场站出力预测和储能充放电调度,实现场站与储能联合出力对出力计划的跟踪,平滑出力,满足并网要求,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并网友好性。

就全球储能市场而言,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在国外,日本是典型的将储能主要应用于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国家之一。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是日本推动储能参与能源清洁利用的主要方式,北海道等解决弃光需求较强烈的地区,以及福岛等需要灾后重建的地区成为储能应用的重点区域。在国内,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中应用储能,以青海和吉林较具代表性,前者积极探索光储商业化,后者则是将电储能与储热综合应用试点。

3.电网侧

储能系统在输电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作为输电网投资升级的替代方案(延缓输电网的升级与增容),提高关键输电通道、断面的输送容量或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水平。在输电网中,负荷的增长和电源的接入(特别是大容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入)都需要新增输变电设备、提高电网的输电能力。然而,受用地、环境等问题的制约,输电走廊日趋紧张,输变电设备的投资大、建设周期长,难以满足可再生能源发电快速发展和负荷增长的需求。大规模储能系统可以作为新的手段,安装在输电网中以提升电网的输送能力,降低对输变电设备的投资。

储能系统在配电网中的作用更加多样化。与在输电网的应用类似,储能接入配电网可以减少或延缓配电网升级投资。分布在配网中的储能也可以在相关政策和市场规则允许的条件下为大电网提供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除此之外,储能的配置还可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和接纳分布式电源的能力等。

2018年以来电网公司规划安装应用储能的力度不断加大。在以江苏、河南等为代表的省网区域,许继集团、山东电工、江苏省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平高集团等国家电网下属公司作为投资建设主体,在输配电站批量化建设百兆瓦级储能电站,缓解高峰负荷对电网的冲击,同时探索平滑新能源和调频辅助服务等应用模式。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项目库统计,2018年以来公布的电网侧储能项目(含规划、在建、投运)总规模已经超过230兆瓦。

4.辅助服务

在电力辅助服务领域,储能主要应用于调频、调峰和备用容量等方面。

调频。电力系统频率是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实际运行中,当电力系统中原动机的功率和负荷功率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电力系统频率的变化。频率的偏差不利于用电和发电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有时甚至会损害设备。因此,在系统频率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后,必须进行频率调节。调频辅助服务主要分为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AGC辅助服务)。储能设备非常适合提供调频服务。与传统发电机组相比,储能设备提供调频服务的最大优点是响应速度快,调节速率大,动作正确率高。

调峰。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总的用电负荷有高峰低谷之分。由于高峰负荷仅在一天的某个时段出现,因此,需要配备一定的发电机组在高峰负荷时发电,满足电力需求,实现电力系统中电力生产和电力消费间的平衡。当电力负荷供需紧张时,储能可向电网输送电能,协助解决局部缺电问题。抽水蓄能是目前完全实现商业化的储能技术,调峰是抽水蓄能电站一个主要的应用领域。

备用容量。备用容量指的是电力系统除满足预计负荷需求外,在发生事故时,为保障电能质量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而预留的有功功率储备。备用容量可以随时被调用,并且输出负荷可调。储能设备可以为电网提供备用辅助服务,通过对储能设备进行充放电操作,可实现调节电网有功功率平衡的目的。和发电机组提供备用辅助服务一样,储能设备提供备用辅助服务,也必须随时可被调用,但储能设备不需要一直保持运行,即放电或充电状态,只需在需要使用时能够被立即调用提供服务即可,因此经济性较好。此外,在提供备用容量辅助服务时,储能还可以提供其他的服务,如削峰填谷、调频、延迟输配线路升级等。

从全球来看,调频是储能的主要应用之一。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统计,2016年、2017年,兆瓦级储能项目累计装机中,调频应用占比分别为41%、50%。在国外,依托自由化的电力市场,储能在美国辅助服务市场的应用一直引领着全球储能辅助服务市场的发展。在美国的区域电力市场中,储能系统参与二次调频的容量已占相当的份额。但2017年美国辅助服务领域新增储能项目装机数量和规模都不及往年,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美国部分区域调频储能市场趋于平稳甚至接近饱和。在中国,得益于政策推动,储能在我国辅助服务市场的应用比例已经从2015年的2%提升到2017年的9%。2017年四季度,全国辅助服务补偿费用共35.18亿元,占上网电费总额的0.81%;备用、调峰和AGC补偿费用合计占比超过90%。联合火电机组参与调频业务,在京津唐、山西地区应用较广泛。

5.用户侧

在用户侧,储能主要应用于分时电价管理、容量费用管理、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提高分布式能源就地消纳等方面。

分时电价管理。电力系统中随着时间的变化用电量会出现高峰、平段、低谷等现象,电力部门对各时段制定不同电价,即分时电价。在实施分时电价的电力市场中,储能是帮助电力用户实现分时电价管理的理想手段。低电价时给储能系统充电,高电价时储能系统放电,通过低存高放降低用户的整体用电成本。

容量费用管理。在电力市场中,存在电量电价和容量电价。电量电价指的是按照实际发生的交易电量计费的电价,具体到用户侧,则指的是按用户所用电度数计费的电价。容量电价则主要取决于用户用电功率的最高值,与在该功率下使用的时间长短以及用户用电总量都无关。使用储能设备为用户最高负荷供电,还可以降低输变电设备容量,减少容量费用,节约总用电费用,主要面向工业用户。

提升用户的电能质量和可靠性。传统的供电体系网络复杂,设备负荷性质多变,用户获得的电能质量(电压、电流和频率等)具有一定的波动性。用户侧安装的储能系统服务对象明确,其相对简单和可靠的组成结构保证输出更高质量的电能。当电网异常发生电压暂降或中断时,可改善电能质量,解决闪断现象;当供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可确保重要用电负荷不间断供电,从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提高分布式能源就地消纳。对于工商业用户,在其安装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的厂房、办公楼屋顶或园区内投资储能系统,能够平抑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的波动性、提高电能质量,并利用峰谷电价差套利。对于安装光伏发电的居民用户,考虑到光伏在白天发电,而居民用户一般在夜间负荷较高,配置家庭储能可更好地利用光伏发电,甚至实现电能自给自足。此外,在配电网故障时,家庭储能还可继续供电,降低电网停电影响,提高供电可靠性。

在国外,德国是用户侧储能商业模式发展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在区块链技术、云技术以及多元化商业模式的带动下,预计短期内德国用户侧储能市场仍将引领欧洲储能市场的发展。在国内,用户侧是储能应用的最大市场,也是持续保持高增长的一个领域。安装于工商业用户端的储能系统是我国用户侧储能的主要形式,可以与光伏系统联合使用,又可以独立存在,主要应用于电价管理,帮助用户降低电量电价和容量电价。2018年5月,全国最大规模用户侧分布式储能项目正式落户江苏镇江,项目合计容量超过500兆瓦时。

(二)商业模式

从国内来看,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包括峰谷电价差套利、辅助调频服务收费、配合可再生能源建设大型储能电站、分布式储能应用等。

1.峰谷电价差套利

所谓峰谷套利,就是利用大工业与一般工商业的峰谷电价差,在电价较低的谷期利用储能装置存储电能,在用电高峰期使用存储好的电能,避免直接大规模使用高价的电网电能,从而降低用户的电力使用成本,从降低的用电单价中获得收益。

峰谷电价差套利是用户侧储能的主要盈利来源和基本商业模式。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工业大户均使用峰谷电价机制,利用峰谷价差实现套利吸引了许多投资者的目光。江苏和广东由于峰谷电价差价大,成为了国内储能项目规划建设集中地。以0.75~0.8元/千瓦时的峰谷价差计算,假定利用峰谷电价套利是唯一的盈利点,安装铅炭电池系统,每天两次充放,储能电站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在7~9年左右。这些项目普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形式,储能业主单位和用户单位签订合同,按年节省的电费进行分成。靠峰谷电价差套利是目前项目唯一的盈利来源,由于峰谷电价差额的不确定性和盈利模式的单一性,项目投资方面临不小的压力和风险。随着电力市场进一步放开,峰谷价差有望继续拉大,届时投资回收期将会进一步缩短,峰谷套利投资的效益也会进一步提升。此外,未来投资方还可以通过参与需求响应、提供电力辅助服务等方式,发挥储能更多的价值,提升项目的经济性。

2.管理容量费用

对于大的工业企业,因现行的两部制电价,供电部门会以其变压器容量或最大需用量为依据,每月固定收取一定的容量电价。这些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用电负荷曲线和用电最大负荷需求,本着“充得满,放得完”的经济原则确定储能系统的最大储能容量和最大输出功率,同时通过引入分布式储能系统,减少用户配变容量的建设,在用电低谷时储能,在高峰时释放,实现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降低最高用电功率,减少两部制电价中的按容量收取的容量电价。

3.需求侧响应补贴

参与电力需求响应可以给电力用户带来效益。储能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地方政策,相应削减负荷从而获取补贴。储能系统直接接入电网,峰谷双向调控,增加电网安全性和稳定性。这种模式中的储能电站并网条件较严。

2018年1月,江苏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区20兆瓦储能电站经国家电网公司批准,全容量并网运行。今年春节期间,该储能电站参与电网需求侧响应,在用电低谷期“填入”约9万千瓦负荷,累计消纳电量57.6万千瓦时。此为全国大规模储能电站首次参与电网需求侧响应并收费。

4.调频辅助服务收费

在国内,该商业模式正随着电力辅助市场建设而完善。目前发电侧尚不具备独立的辅助服务提供商身份。储能现有的主要商业运营方式是与发电机组联合,从系统来看是作为发电企业的一部分,利用快速充放电特性优化发电机组的AGC性能,获得系统辅助服务补偿,或者是存储、释放新能源弃风弃光电量,增加新能源上网电量获益,相比国外发电侧储能设施主要以独立身份参与市场的情况,这些模式都不是作为独立市场主体运营的。

目前,南方电网区域已制定辅助服务补偿表,对并网发电机组提供的AGC服务实施补偿;储能电站根据电力调度机构指令进入充电状态的,按其提供充电调峰服务统计,对充电电量进行补偿,具体补偿标准为0.05万元/兆瓦时。

但是,当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接受AGC调度令后,需要响应进行充放电,这样一来就无法利用原来的峰谷差价套利方式来获得储能电站的收益,增加了辅助服务的收益是否比峰谷差价套利的收益多还有待比较。

5.配套可再生能源建设大型储能电站

与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结合的大型储能电站,主要是发挥储能在增加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上的放大效应,使可再生能源的输出更加平稳,电能质量得到提升,增加上网电量,从而获得收益。

如陕西定边10兆瓦锂电池储能项目即是通过联合当地150万千瓦光伏电站运行,吸纳未并网电力,按照光伏上网电价上网,削峰填谷,促进就地消纳。

6.分布式储能应用

随着售电侧放开和市场化交易放宽,储能有条件与分布式发电结合,形成售电主体。该商业模式下储能配合分布式能源建设,作为售电主体主要以卖电获益。

四、储能市场发展趋势

从市场规模来看,全球储能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面对巨大市场空间,我国储能产业将迎来风口。

从技术来看,电池系统的性能和成本决定了储能的规模化推广和应用,是影响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面向未来10年,储能电池的技术发展路线将逐渐清晰。

从政策来看,通过各项配套政策建立开放、规范、完善的电力市场,才能为储能真正发挥优势提供平台。

从商业模式来看,储能厂商、用户单位和投融资机构联手拓展储能应用市扬,探索储能多种应用模式,大力推动储能的商业化应用。

从企业发展来看,一方面,传统电力企业新业务布局储能,另一方面,储能企业结合市场需求以更加经济有效的形式开展经营业务。

(一)储能市场空间广阔

全球各大机构对未来全球及中国的储能市场规模预测显示,储能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综合各方预测,到2030年,全世界储能装机有望增至现在的3倍。储能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对电力系统要求的提升。预计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布式电源、智能电网和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将带动全球储能市场进一步增长。同时预测认为,虽然现在还有很多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还在规划中,但长期来看,在储能装机结构中,抽蓄电站占比将呈现减小的趋势。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在其展望报告《电力储存与可再生能源:2030年的成本与市场(Electricity Storage and Renewables: Costs and Markets to 2030)》的基本预测情景中提出,到2030年,全球储能装机将在2017年基础上增长42%~68%,如果可再生能源增长强劲,那么储能装机增长幅度将达到155%~227%。届时,可再生能源(不含大型水电站)在全球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提高一倍,达到21%。根据所有不同的预测情景,抽水蓄能装机增长幅度约为40%~50%,至于其在全球储能装机结构中的占比,还取决于其他类型储能技术的发展情况,预计将处于45%~83%的范围区间。

美国市场分析机构Navigant Research的预测显示,到2025年,全世界储能系统总装机将增至22吉瓦(不含抽蓄电站),年均增速38.7%。如果将电力交通工具的储能系统也计算在内的话,届时全球储能市场将达到750亿美元。

市场调研机构IHS认为,到2025年,印度和中国有望成为储能装机增长最快的国家;日本和澳大利亚有望成为储能装机占比最大的国家。

根据《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开工抽水蓄能电站约60吉瓦,202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达到40吉瓦。到2020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将达到105吉瓦(目前已远远超过这一目标),风电达到210吉瓦。根据预测,按照平均10%左右的储能配套来估计,在“十三五”期间我国仅风光电站配套储能的市场空间就有30吉瓦以上;加上更大规模的用户侧及调频市场,储能市场规模有望超过60吉瓦。面对巨大市场空间,我国储能产业将迎来风口。

(二)储能技术期待突破

储能的迅速发展有赖于储能技术的革新带动成本大幅度下降。随着储能规模化的推广和应用,电池系统的性能和成本逐渐成为影响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围绕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安全性、长寿命的目标,各国都在制定研发计划提升本国的电池研发和制造能力。IRENA预计,到2030年,储能电池成本将降低50%~70%,同时无严重损耗下的使用期限和充电次数将明显提升。虽然无论是IRENA还是IEA都认为电池储能不会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地取代电力系统现有的调峰力量,尤其是天然气发电站,但是电池在电力系统调频方面具有优势,并且各种规模的电池都可以实现相对较为快速的生产和建设。面向未来10年,储能电池的技术发展路线将逐渐清晰。

此外,电池技术的发展还直接决定了电动汽车的前景。随着电动汽车的应用普及和动力电池的大规模退役,会加速退役电池储能市场的兴起。目前新电池成本比较高,是限制储能大规模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而梯次利用能降低储能的工程造价、降低项目的投资成本、减少回本周期,同时比较环保,有良好的经济社会价值。虽然梯次利用技术现阶段尚不成熟,但可以预见,梯次利用将为储能系统带来新的发展方向,也将成为储能技术新的研发方向。

预计“十三五”期间储能将成为我国相关科技计划重点支持的方向之一,科技经费将持续支持储能的前沿技术、示范应用及对商业模式的探索。

(三)配套政策打开市场

长远来看,开放、规范、完善的电力市场是储能真正发挥优势的舞台。目前,我国辅助服务市场依然在探索期,有利于储能发挥技术优势的电力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各个地方政策关于电力辅助服务定价、交易机制尚未完善,电力市场需要突破原有辅助服务补偿和分摊的局限性,构建公平交易平台,这样势必会有更多元、更先进的辅助服务技术进入市场,进而在提升市场运行效率的同时,有效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未来电储能行业的发展,还要看各项配套政策的出台,以及落地情况。国家层面的配套政策应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市场建设进度,通过市场机制体现电能量和各类辅助服务的合理价值,给储能技术提供发挥优势的平台。

(四)催生新型商业模式

如今,微电网、增量配网、能源互联网与多能互补相继试点。在政策支持逐步明朗的背景下,基于对产业前景的稳定预期,光伏企业、分布式能源企业、电力设备企业、动力电池企业、电动汽车企业等纷纷进入,加大力度布局,开拓储能市场,进一步探索具有盈利性的商业模式。目前,储能产业几乎遍布全国所有省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迅猛发展,储能项目规划量大增,应用领域多元创新。在“十三五”规划政策的支持下,储能应用领域更加明晰,商业模式更加丰富,储能厂商、用户单位和投融资机构联手积极拓展储能的应用市扬,探索储能的多种应用模式,大力推动储能的商业化应用。

(五)加速能源企业转型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之下,一方面,电力企业针对日渐式微的传统供电方式,积极调整现有运营业务,将来自终端用户侧的不同储能需求作为新的增长点,向整合分布式能源、推动分布式能源服务市场的方向发展,并提供电力交易、市场运营、配网优化等综合能源服务。储能已在电力企业新业务中居于很高的地位。另一方面,储能企业结合市场需求调整自身业务,以更加经济有效的形式开展经营业务,最大化发挥自身优势。例如S&C不再生产PCS,将专注于微网和电网级储能系统集成业务领域;梅赛德斯-奔驰,停止家用储能电池生产,将专注电网级储能应用;Younicos推出“储能即服务”模式,满足用户的即时储能需求等。

原文首发于《能源情报研究》2018年09月(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 作者:杨永明)

[市场分析] 新能源汽车行业2019年投资策略:新周期起步之年

新能源汽车行业2019年投资策略:新周期起步之年

本期内容提要

新能源汽车:全球化、高端化、市场化周期来临,龙头企业将充分享受红利。

1、我们看好行业发展阶段的转变,2019年将是起步之年:由国内到全球、由低端到高端、由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1)全球化:电动化大趋势和积分制政策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全球化发展在2019年逐步落地。

2)高端化:国内企业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全球配套服务能力增强,在电池、中上游材料等环节已领先于全球;未来产业升级和政策完善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向高端化发展,而宁德时代等中游巨头的崛起也将带动产业链高端化的匹配。3)市场化:从中上游产业链来看,经历过去一年的产能释放周期后,产业链整体价格已下移到相对合理位置;展望2019年,高品质、低成本产能将陆续释放,并继续带动产品性价比提升。2、景气度分化,重视龙头公司投资机会。优质龙头公司率先进入和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全球化、高端化、市场化新周期,盈利能力和增速将有望保持较好水平,迎来较好投资机会。

投资评级与建议:一、投资评级:首先,从行业周期看: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经历过去一段时间低谷后,均酝酿着新的发展,2019年将是新周期起步之年:新能源汽车受益全球化、高端化、市场化大周期起步。其次,从风险偏好看:我们认为新周期的起步之年将是行业比较好的投资窗口期,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这一周期阶段,行业质的变化对估值的提升将有望超过去和未来的其他阶段。基于此两点,我们上调行业评级至“看好”评级。二、投资建议:从具体的投资选择看:1、新能源汽车建议从三个方面挖掘投资机会:1)高端乘用车产业链核心标的:宁德时代、三花智控、旭升股份等;2)产业链中壁垒高环节:璞泰来、恩捷股份等;3)核心环节以及还可以做大的环节:比亚迪、当升科技、新宙邦等。

风险预测:

市场化推进程度不达预期的风险;政策配套不达预期风险;产能释放导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等。

目录

一、新能源汽车:全球化、高端化、市场化大周期来临,龙头充分受益

1.1全球共振发展起步,2019年将逐步步入新周期

1.2从下游来看:全球化、高端化趋势来临

1.3从中游来看,伴随全球化、高端化趋势,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二、投资评级与建议

2.1 行业评级

2.2 投资建议

三、风险因素

一、新能源汽车:全球化、高端化、市场化大周期来临,龙头充分受益

1.1 全球共振发展起步,2019年将逐步步入新周期

从长周期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进入成长的新阶段,由国内到全球、由低端到高端、由补贴驱动到市场驱动,2019年将是起步之年。

从历史上看,2014年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初创期与成长期的临界点,目前仍处于成长期的起步阶段。2014年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元年,渗透率突破0.1%,2014年之后,行业快速发展,新增投资不断增加,2017-2018年进入产能释放阶段,供给过剩叠加补贴退坡导致中上游企业盈利能力承压。

未来龙头投资机会明显。经历过去一年的产能释放周期后,产业链整体价格已经下移到相对合理位置,未来高品质低成本产能有望陆续释放,将继续带动产业性价比提升。在行业高端化和市场化趋势下,龙头企业将足以“以量补价”,未来逐步进入底部向上周期,目前时点是较好的布局期。

能源汽车的发展对冲经济周期下滑,目前处于渗透率提升的最好阶段。2018年前10个月,我国汽车产量为2322.60万辆,同比下降1.1%,自2018年7月以来呈持续下滑态势,其中9-10月降幅均在9%以上。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实现逆势增长,前10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87.90万辆,同比增长69.95%,渗透率由2017年的2.7%提升至3.8%。根据《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至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20%以上。

价格下降和去产能已到中后期,加速市场化进程

产能释放带来产品性价比提升。过去的三年,行业快速发展,各环节都积极扩大产能,同时,国家政策又明确将其列为七大发展产业之一进行大力扶持,各路资本争相涌入。这些资金大多用于新产能的建设,这些产能在2017-2019年集中释放,带来产品性价比持续提升。

目前价格下降和产能去化已基本处于中后期。从过去一年来看,行业产能释放,但需求不足以支撑这么多的产能,因此2018年中上游材料价格普遍承压,但是目前这种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即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在价格下跌情况下,之前盲目扩张的中低端产能、落后产能都要被市场淘汰,逐步实现出清。目前中低端产能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加之部分落后产能逐步退出市场,行业调整已进入中后期。

政策加速行业高端化、市场化进程。从历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来看,除补贴幅度退坡外,政策支持高端化车型的趋势明显,体现在2018年补贴政策中取消对续驶里程低于150公里的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支持,同时对续驶里程高于300公里的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额度甚至高于2017年的水平。2016年补贴政策中提到2019-2020年补助标准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我们预计2019年补贴政策将进一步提升补贴门槛,降低补贴额度,引导行业产品走向更高能量密度等中高端发展,进而引导行业走向市场化。

积分制将接棒补贴政策,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动力。2019年补贴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退坡,积分制的推出将强化市场化因素,接力补贴政策成为发展新动力。积分政策鼓励高续航里程、低电耗的纯电动汽车,面对积分的压力,车企也将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与产品品质,开发出更能创造需求或真正满足需求的产品,更好、更健康地带动国内产业链发展。在中国汽车行业大体量的带动下,积分制的推出亦将引领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发展,带来全行业的升级。

积分制将在2019年行业市场化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双积分政策自2018年4月开始实施,规定2019-2020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和12%,从乘联会数据看,双积分政策确实起到了推动新能源车销量增长的作用。2018年4月之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基本没有突破10%,而自双积分政策实施以来,各月积分比例均在11%以上,2018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为12.2%,已可满足2020年要求(仅是行业整体层面满足,具体车厂情况仍有差异),而2017年同期仅为5.5%,全年占比也仅为6.8%。展望2019年,新能源汽车积分制强制实施,将进一步带动行业市场化发展。

1.2从下游来看:全球化、高端化趋势来临

从车型来看,行业高端化趋势明显。2018年前10个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72.54万辆,超市场预期,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比重提升至82.5%。而从乘用车销量内部结构看,高端化车型销量占比明显提高。纯电动车型中,A00级占比由2017年的69%降至2018年前三季度的51%,A级车占比由23%提升至32%。插混车型中,A级车占比由82%降至77%,C级车由0%提升至6%。今年受补贴政策“过渡期”设置影响,前5个月A00级车占比均在60%以上,但自6月以后占比迅速下降至40%以上,同时A级车由不足30%提升至40%左右。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全球电动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根据乘联会数据,2018年前10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124.73万辆,同比增长56.5%。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近年来均维持在46%左右,表明全球与我国电动化趋势同步,正加速推进。

从具体车型销量来看,截至10月目前北汽EC销量已接近7万辆,规模效应得以体现。此外,销量排名靠前的车型中,北汽EX与比亚迪元EV为A0级车,比亚迪e5和吉利帝豪为A级车,高端化车型正加速放量。而从美国来看,特斯拉销量遥遥领先,规模化优势明显,而其规模化也带来了业绩的拐点,特斯拉三季报显示,其2018Q3单季营收环比增长71%、同比增长129%,单季实现净利润2.55亿美元。2018年下半年,特斯拉50万辆/年纯电动乘用车项目正式落户上海临港,加速在国内布局,未来特斯拉势必将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链企业业绩增长。

未来看,国外传统汽车龙头正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布局力度,奥迪、宝马、奔驰等老牌车企在未来1-2年均有数款纯电动乘用车及插混乘用车投放市场,而且从车型来看,以中高端车型为主,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容量多在80KWh左右,车型升级将进一步推动全产业链高端化、市场化发展,也为国内打入优质整车供应链的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1.3 从中游来看,伴随全球化、高端化趋势,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在产业链产能结构性过剩、产品价格下行、下游补贴退坡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的背景下,行业落后产能正逐步淘汰,与此同时龙头企业扩产进一步提升竞争力,行业集中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从电池环节来看,2017年宁德时代、比亚迪合计市占率在43%,而至2018年8月两家企业市占率已达64%,行业TOP5企业市占率由2017年的66%提升至78%。

而从产业链中上游来看,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也较为明显。我们对比2017年10月和2018年10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各环节部分龙头企业出货量占整个行业出货量的比重,结果表明,各环节龙头企业市占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提升最大的隔膜环节,星源材质和恩捷股份出货量占比提升了15个百分点。正极材料(金和+杉杉+当升+厦门钨业)、负极材料(贝特瑞+紫宸+杉杉)、电解液(天赐+新宙邦+国泰)也均有1-5个百分点的提升。

新能源汽车全球化、高端化和市场化趋势日趋明显,这就要求我们把需求定位在全球视野来看,全球汽车企业龙头(包括传统车龙头、电动车龙头及新兴造车势力)将陆续推动更具市场化的车型,因而需要中上游各环节企业也能服务全球高端产业链。目前来看,国内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孚能科技也已打入或正逐步打入海外优质整车企业供应链,而为其服务的相关中上游材料企业有望拥有业绩长期增长的动力。

二、投资评级与建议

2.1 行业评级

由上所述,新能源汽车行业在2019年将有积极变化,这一积极变化还是未来新周期变化的起步。

新能源汽车:全球化、高端化、市场化周期来临,龙头企业将充分享受红利。1、我们看好行业由国内到全球、由低端到高端、由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的转变,2019年将是起步之年;1)全球化:电动化趋势和积分制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全球化在2019年逐步落地。2)高端化:国内企业历经多年发展,全球配套能力增强,未来产业升级和政策完善将进一步推动新能车高端化发展,宁德时代等中游巨头的崛起也将带动产业链高端化的匹配。3)市场化:从中上游来看,经历过去一年的产能释放,产业链整体价格已下移到相对合理位置; 2019年高品质、低成本的产能将陆续释放,并继续带动产品性价比提升。2、景气度分化,重视龙头公司投资机会。优质龙头公司率先进入和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全球化、高端化、市场化新周期,盈利能力和增速将有望保持较好水平,迎来较好投资机会。

我们认为,首先,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经历过去一段时间低谷后,均酝酿着新的发展,2019年将是新周期起步之年:新能源汽车受益全球化、高端化、市场化大周期起步;其次,我们认为新周期的起步之年将是行业比较好的投资窗口期,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这一周期阶段,行业质的变化对估值的提升将有望超过去和未来的其他阶段。基于此两点,我们上调行业评级至“看好”评级。

2.2 投资建议

从具体的投资选择看:

新能源汽车建议从三个方面挖掘投资机会:1)高端乘用车产业链核心标的:宁德时代、三花智控、旭升股份等;2)产业链中壁垒高环节:璞泰来、恩捷股份等;3)核心环节以及还可以做大的环节:比亚迪、当升科技、新宙邦等。

五、风险因素

市场化推进程度不达预期的风险;政策配套不达预期风险;产能释放导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等。

[知识课堂] 国标、行标、地标、团标、企标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定义:标准,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

GB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机构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是指对我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我国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和组织草拟,并统一审批、编号和发布。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其他各级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国家标准一经发布,与其重复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相应废止,国家标准是标准体系中的主体。

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推荐性国家标准是对满足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对各有关行业起引领作用等需要的技术要求。为适应某些领域标准快速发展和快速变化的需要,于1998年规定在四级标准之外,增加一种“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作为对国家标准的补充。

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GB

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GB/T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代号:GB/Z

GB即"国标"的汉语拼音缩写,"T"是推荐的意思,"Z"是指导的意思。

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是指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

行业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是在全国范围的某一行业内统一的标准。行业标准在相应国家标准实施后,应自行废止。目前,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已批准发布了67个行业的标准代号。过去行业标准也有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之分,在2018年1月1日生效的最新版标准化法中已经去除了强制性行业标准。

通信行业推荐性行业标准代号:YD/T

电子行业推荐性行业标准代号:SJ/T

YD即"邮电"的汉语拼音缩写。

DB地方标准

地方标准是指在国家的某个地区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为满足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特殊技术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适用。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实施后,地方标准应自行废止。

地方标准代号为“DB”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划代码,如福建的代码为35。福建推荐性地方标准代号:DB35/T。

团体标准

团体标准是由团体按照团体确立的标准制定程序自主制定发布,由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

社会团体可在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情况下,制定团体标准,快速响应创新和市场对标准的需求,现有标准空白。国家鼓励社会团体制定严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引领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团体标准编号依次由团体标准代号(T)、社会团体代号、团体标准顺序号和年代号组成。团体标准编号中的社会团体代号应合法且唯一,不应与现有标准代号相重复,且不应与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已有的社会团体代号相重复。

比如中国标准化协会发布的T/CAS 290—2017《智能家电系统互联互操作评价技术指南》团体标准,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的T/CHEAA 0001—2017《智能家电云云互联互通标准》团体标准。

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是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国家支持在重要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等领域利用自主创新技术制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企业产品标准其要求不得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

企业产品标准应在发布后30日内向政府备案。

该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还是企业标准?

简单说来就是,国家标准就是必须遵守的,行业标准只是对单一的这种行业适用。企业标准只是在企业内部有效。

通常情况下我们选用标准时的顺序为:国标→行标→团标→企标。当同时发布有同类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之后,企业应该如何制订和执行标准呢?

有国标和行标时优先选用国标和行标,没有国标和行标时制定企业标准。但在有国标和行标时制定的企业标准必须高于国标和行标,指标低于国标和行标的企标为无效标准。

如果企业标准高于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标准,也可以执行所备案的企业标准。否则,按照这个顺序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可以这样认为:国标、行标、企标允许同时存在,但前题条件是制订标准时,企标应优于(高于)行标,行标又优于(高于)国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新能源汽车
    +关注

    关注

    141

    文章

    10480

    浏览量

    99375
  • 智能电网
    +关注

    关注

    35

    文章

    2927

    浏览量

    116169
  • 数据库
    +关注

    关注

    7

    文章

    3782

    浏览量

    64333

原文标题:[发展报告] 全球储能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新能源汽车行业2019年投资策略:新周期起步之年

文章出处:【微信号:CPSABPSA,微信公众号:中国电源】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晶科SunGiga落地澳大利亚昆士兰州

    近日,晶科能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首个项目成功交付了4套SunGiga工商业系统。这不仅标志着晶科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3:55 39次阅读

    隆基与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光伏分销商Raystech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Raystech董事长缪中翰、隆基澳大利亚子公司负责人Daniel Lin代表双方签约,隆基董事长钟宝申、隆基分布式事业群总裁蒋东宇、隆基分布式业务全球市场负责人霍焱出席签约仪式,共同见证双方创新合作再上台阶。 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合作伙伴关系的全方位升级。根据协议,双
    的头像 发表于 11-26 10:11 378次阅读
    隆基与<b class='flag-5'>澳大利亚</b>规模最大的光伏分销商Raystech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海外市场蓬勃发展,配电表扮演关键角色

    ,德国、意大利、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是主要市场,占全球累计装机容量的88%。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户市场的巨大潜力,也揭示了欧美国家在这一领域
    的头像 发表于 11-06 16:02 395次阅读
    海外<b class='flag-5'>储</b><b class='flag-5'>能</b><b class='flag-5'>市场</b>蓬勃发展,<b class='flag-5'>储</b><b class='flag-5'>能</b>配电表扮演关键角色

    中创新航亮相澳大利亚墨尔本新能源展览会

    近日,澳大利亚墨尔本新能源展览会(All-Energy 2024)成功举办。该展会是澳大利亚最大规模、最具影响力的新能源展览会,对当地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风向标意义,吸引了来自全球400多家企业积极参与。中创新航携旗下规模化电力、
    的头像 发表于 11-04 17:50 508次阅读

    亿纬锂出席澳大利亚国际能源展

    近日,澳大利亚国际能源展(ALL Energy Australia)在墨尔本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亿纬锂携多场景王牌产品亮相展会,以科技力和产品力,助力澳洲可再生能源发展和
    的头像 发表于 10-27 13:48 229次阅读

    TomTom和EVG合作向澳大利亚政府提供全球地图数据

    定位技术专家 TomTom和 East View Geospatial (EVG) 宣布合作,向澳大利亚政府国防部提供全球地图数据。
    的头像 发表于 09-02 14:01 394次阅读

    富士康布局印度市场,计划设立电池业务

    富士康,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子制造巨头,正积极拓展其业务版图至新能源领域。据外媒最新报道,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在近期采访中透露,公司正筹划在印度设立电池系统子公司的宏伟蓝图,此举标志着富
    的头像 发表于 08-21 10:07 424次阅读

    阿里云关闭澳大利亚印度数据中心

    阿里云近期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调整,计划于今年7月15日后暂停印度数据中心服务,随后在9月30日之后关闭其位于澳大利亚的设施。这一变动标志着阿里云在全球数据中心布局上的新动向,旨在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聚焦更具潜力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7-02 15:59 766次阅读

    阿里云调整全球布局:印度澳大利亚数据中心将关停

    在数字化浪潮不断涌动的今天,云计算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持续演进,云计算服务商也不得不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战略做出相应调整。近日,阿里云便在其官网发布了一则重要通知,宣布将关停澳大利亚
    的头像 发表于 06-29 15:43 520次阅读

    小鹏汽车加速出海 进军澳大利亚市场

    小鹏汽车宣布与澳大利亚TrueEV公司达成独家合作协议,正式进军澳大利亚市场,后者将作为小鹏汽车在澳洲市场的独家进口、分销及零售商,提供品牌展厅和全程客户支持。小鹏汽车将在2024年第
    的头像 发表于 05-13 15:50 1098次阅读

    谷歌云配置失误致澳大利亚UniSuper基金停运一周

    据英国《卫报》报道,日前谷歌云服务突曝严重的配置失误,澳大利亚 UniSuper 基金会理财账户遭到删减,造成其账号服务长达一周的停摆。
    的头像 发表于 05-11 15:13 729次阅读

    小鹏汽车与TrueEV联手,将G6引入澳大利亚市场

    小鹏汽车本周宣布与澳大利亚 TrueEV 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将作为其在该国的独家进口、分销及零售商,助力小鹏汽车打入澳大利亚市场
    的头像 发表于 05-09 11:31 472次阅读

    澳大利亚&quot;未来制造计划&quot;面临的挑战

    最后,阿尔巴尼斯所瞄准的领域颇具争议。澳大利亚在能源转型所需关键材料供应方面面临激烈竞争,缺乏铁矿石和煤炭的质量和成本优势。电池、太阳电池板绿色技术主要由中国制造商掌控,其经验丰富、效率高、经济效益优。
    的头像 发表于 04-24 09:31 441次阅读

    爱立信携手澳大利亚电信实现5G网络切片新突破

    近日,爱立信与澳大利亚电信(Telstra)共同宣布在5G网络切片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重大进展。双方利用爱立信的动态网络切片解决方案,完成了首个阶段的网络切片部署并实现盈利。这一合作不仅为澳大利亚的企业提供了先进的5G服务,还标志着5G网络切片技术的实际应用迈出了坚实的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2-27 09:56 675次阅读

    澳大利亚新设咨询机构,助力降低人工智能风险

    澳大利亚科学技术部部长霍西克表示,尽管预期AI推动未来经济发展,但其实施过程中仍存诸多不足之处。面对技术信任度低的难题,他认为此乃当前不可忽视之挑战。
    的头像 发表于 01-17 14:36 58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