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来自瑞典的企业
可以与中国有多深的缘分?
答案或许超乎你我的想象
一百二十六年!
不仅穿越了一个世纪,
而且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
这家来自瑞典,深耕中国的企业
正是爱立信
12月的北京,见证了一场独特的读书会
所读的正是爱立信与中国源远流长
且日久弥坚的一段感情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同时也是爱立信扎根中国126周年。
在此背景下,前爱立信(中国)首任负责人、前爱立信中国及东北亚地区综合事务副总裁Per-Olof Björk先生和前爱立信高级副总裁Lars A Stålberg先生,共同写下了《爱立信和中国关系源远流长》一书。
三十多年的亲身经历,与深耕中国一百二十余载的悠久历史,不仅阐述了爱立信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如何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历久弥坚,而且从一个企业的角度生动地展现了中国通信行业的发展历程。
时隔多年,重回中国
2018年12月19日,我们特地邀请Per-Olof Björk先生从瑞典斯德哥尔摩回到北京,与爱立信中国总裁赵钧陶先生以及嘉宾一起,分享改革开放40年以来,爱立信所见证的精彩历史故事,共同展望爱立信以及中国通信行业发展的未来。
Per-Olof Björk先生说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一直是爱立信全球三大市场之一。我非常有幸能够自1984年起,便与中国这样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市场保持密切联系。这本书不仅记录了我们亲身经历的重要事件,而且总结了促成爱立信与中国126年成功关系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四十年,从1G到5G
Per-Olof Björk与中国的三十余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通信行业极速发展的几十年。
纵观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通信事业,爱立信是唯一一家通信设备商,与中国一起从1G成长到5G,推动数代移动通讯技术和标准的升级,为中国的无线通信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持续的贡献。
1G——开启移动通信历程
从1984 年起,中国对蜂窝移动网络的兴趣与日俱增。1987年,我国在河北秦皇岛和广东建立了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拉开了中国移动通信行业迅猛发展的序幕,当时系统的设备提供商正是爱立信。而在1987年11月 18 日,借第六届“全运会”开幕之机,中国第一个 TACS 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投入商用运营。
(1987 年 11 月,广东省电信管理局移动通讯业务负责人与同事分享首个移动 TACS 系统投入运行的喜悦。)
2G——迈入数字移动通信时代
20 世纪80 年代末,当时的中国邮电部开始研究数字移动电话技术。爱立信提供了广泛的信息和建议,并组织多个研讨会介绍技术和市场情况,帮助邮电部比较GSM 和AMPS 技术。最终,邮电部和科学技术部及其它相关部门确定了中国2G 系统选择标准。1994年中国联通正式成立并开始使用GSM技术。与此同时,在1995年中国电信从TACS系统向GSM系统转型时,爱立信共享了其在GSM 领域的技能和经验,极大地推动了GSM 技术的应用。
(爱立信中国编号001的员工拨打了第一个国际漫游移动电话。)
3G——建设移动宽带网络
中国引入3G网络时希望看到发展成熟、应用广泛的3G 系统。因此,爱立信安排了多场研讨会介绍有关技术和市场发展方面的信息。2000 年,中国派出考察团前往欧洲考察3G 发展情况,第一站便是爱立信斯德哥尔摩总部,并走访了爱立信德国亚琛市研发中心,深入了解了3G 系统的成熟特性以及若干应用案例。当中国最终推出3G 网络时,中国电信管理部门和中国运营商在3G 网络以及后续技术领域演进上已经具有了非常深刻的洞察和强大的技术能力。爱立信与中国的移动运营商开展了紧密合作,共同建设了中国的移动宽带网络。
(2000 年,中国派往欧洲的首个3G 考察团走访了爱立信总部。)
2004 年,世界各国对4G 技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发工作就已开始。中国希望将TD-LTE 技术发展成为一种4G 标准,从而实现3G TD-SCDMA 标准向4G的演进。爱立信与当时的中国信息产业部代表团举行了多次研讨会,达成了多项共识,并最终共同努力将TD-LTE确定为国际通信标准。尽管两种LTE 技术处理数据传输的方式存在差异,但是TD-LTE 和LTE-FDD 在核心技术相似度上达到90%,这一点对于研发工作以及两种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被接受十分重要。
(2007年11月,时任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与爱立信总裁Carl-Henric Svanberg 握手,双方达成TD-LTE 合作协议)
5G――进一步加大本地研发
和推动行业应用落地
爱立信不仅与政府部门就5G技术研发展开探讨和试验,而且与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在内的所有运营商客户展开了众多5G合作项目。2016 年9 月,爱立信成功完成中国5G 技术测试的第一阶段工作。2017 年2 月,爱立信与中国移动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在云无线接入网方面开展合作。2017 年2 月,爱立信加入中国移动5G 创新中心。2017 年,爱立信还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携手创建了各种各样的 5G 和物联网用户案例。这些合作项目将加速下一代网络技术标准的制定,加快网络基础设施的成熟,建立跨行业的生态系统和促进新业务的创新,从而最终推动5G网络技术的早日应用。
加大本地研发投入
共同挖掘5G应用潜力
回顾2018年在5G领域的进展,赵钧陶先生表示:“爱立信不断以实际行动践行对中国的长期承诺。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通信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5G取得了众多新进展,通过一系列的重要技术和互联互通成果将5G从实验室扩展到商用网络环境中,为先行者打开5G大门,推动5G实现商用。”
而未来,爱立信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入与支持力度,推动5G的发展与落地。
首先,大力加强爱立信在中国的研发实力,加大资金和资源投入。目前中国的研发工程师总数已经超过5000人,爱立信中国正全身心参与5G的研发工作。在年均20亿元人民币研发投资之外,今年爱立信在中国又额外投资将近5亿人民币采购测试仪器和设备及建设5G实验室。
其次,在5G生产供应方面,也做了充分的准备。目前,南京爱立信最大的生产供应中心已经完成了生产线更新,5G产品生产已经完全就绪。在配套设施方面,2018年,在北京市和朝阳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在望京园区建立全球最先进的毫米波电磁测试暗室。
与此同时,继续与运营商紧密协作,积极参与5G的技术测试与实验,积极部署下一阶段的5G应用规模实验,包括积极参与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组织的5G应用和技术测试。
最后,携手各个垂直行业合作伙伴,共同探讨5G 如何在行业应用中解决关键问题。通过行业应用,5G将为整个社会带来巨大转变。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础,拥有强大的技术应用场景和力量,所以我们坚信5G在中国拥有巨大的行业应用潜力。
百年底蕴植根中国
长期承诺携手前行
就在Per-Olof Björk和Lars将众多故事及实例整理成书的过程中,他们也总结了一些能够诠释爱立信与中国,建立并维持长远关系的促成要素和宝贵经验。这些内容对于爱立信员工乃至整个行业的相关人士来说,都将大有裨益。
包括推进本地化经营;保持经常性互访;打造产业合作的双赢方案;向客户提供相关知识,帮助他们快速增强技术能力;积极参与、携手前行,不仅在业务层面积极参与,也要积极参与社会层面的建设和发展等等多个方面。这些经验和要点,在当时的年代,尤其发挥了重要作用。
Per-Olof Björk表示:“爱立信尤以立足长远见长。我们很早就决心要融入中国市场,并与之保持密切合作。一直以来,我们积极响应中国在各个战略发展阶段的最新要求,同时坚守爱立信的核心价值观和长期目标。通过业务的本地化布局,构建起互信互惠的合作关系。”
赵钧陶先生表示:“我来到爱立信之后的二十多年里,深切体会到在中国做生意,需要和客户之间有信任感,需要和客户有长期的承诺。从爱立信来讲就是诚实、守信,这也是爱立信一百年在中国和在全球做生意的立身之本,也是我们的中文名‘爱立信’的应有之意,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想找出126年来爱立信坚持在中国开拓业务的原因,那必然是爱立信对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
无论风云如何变幻,爱立信都将始终秉持一个信念,在未来包括5G在内的中国通信发展事业中,与客户以及合作伙伴长期互利共赢,与中国一同成功。
与我们分享你的故事
截至 2017 年,中国已成为爱立信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爱立信中国目前约有 11000 名员工,其中超过5000名员工从事研发工作。同时,中国也是爱立信重要的全球研发、生产和服务基地。
8000余名专业素质过硬的爱立信工程师和来自本地合作伙伴的支持人员,可随时为中国消费者和爱立信全球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
-
爱立信
+关注
关注
6文章
1709浏览量
50152 -
5G
+关注
关注
1353文章
48361浏览量
563276
原文标题:改革开放四十年,爱立信与中国携手同行
文章出处:【微信号:ericssonchina,微信公众号:爱立信中国】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