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的一年里,ThinkPad 的笔记本产品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占到了 12.6%,从 ThinkPad 700C 到 ThinkPad X1 Carbon 2017,不论是 TrackPoint「小红点」这样独有的设计元素,还是可靠的产品印象,ThinkPad 在品牌形象的树立和延续性上,放眼整个业界也是出类拔萃的。
而能够凭借单一品类在笔记本行业的更迭中,依旧可以交出一份不错的市场答卷,可以说,已经 25 岁的 ThinkPad 走出了一条漂亮的轨迹,称得上是一个品牌奇迹。
伴随这个轨迹的,是笔记本的行业,甚至是电子信息行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市场而言,仅仅在过去的几年间,就经历了太多曾经站在行业塔尖的科技公司走向没落(比如诺基亚、黑莓、HTC),同时也见证了很多新品牌(比如小米)一步步崛起。
作为走过剧烈市场变化的 25 年品牌,能够看清这样的轨迹,例如,如何调整自己的船舵和风帆去适应市场,如何在风雨中判断自己的定位,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进化,是今天的新品牌、明天的经典品牌值得借鉴的思考路径。
从「技术全面碾压」到「聚焦核心用户」
25 年的时间里,ThinkPad 经历了 IBM 和联想两个时代,仅从 ThinkPad 的品牌角度和实际市场表现来看,ThinkPad 在关键时刻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若要找到正确的路径,需要综合来看品牌所处的时间段、市场状态和消费者需求,这些元素的叠加形成的独特环境,是品牌的立足和发展之本,很多品牌在抓住还是错失机会之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IBM 时代,PC 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市场是卖方市场,对于未来设备形态有着足够大的探索空间,同时,用户群体非常聚集,以高端、刚需、专业人士为主。
在这样的环境下,ThinkPad 聚拢了大批出色的人才,在技术储备以及产品创新上,都是行业的排头兵,几乎没有能与之相抗衡的竞争对手。
大和实验室研发环境
因此,当时的 ThinkPad 在产品设计上,做了非常多即便现在看来依旧十分炫酷的尝试。比如采用独特可伸缩式设计键盘,被称为「蝴蝶」的机型 701C、具备手写板和触摸屏的 TransNote。
虽然从实际的市场表现来看,当时很多具有创新设计的产品并不算成功,但这些尝试,不仅提升了 ThinkPad 本身的品牌形象,也完成了诸多前沿技术的积累,这与汽车行业的概念车有异曲同工之妙。
被称为「蝴蝶」的 701C
时间来到 2004 年 12 月 8 日,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宣布以总价 12.5 亿美元并购 IBM 的全球 PC 业务,其中包括台式机业务和笔记本业务。至此,ThinkPad 正式告别 IBM。
彼时,很多媒体对于联想并购 ThinkPad 持悲观态度,忽略了那个时间点的 ThinkPad,在 IBM 的经营模式下已经难以为继,而事实上,进入联想时代 ThinkPad,再次焕发了活力。
在产品进化的进程中,ThinkPad 迈过了 IBM 时代「炫技」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向聚焦用户的角度去做倾斜,也因此推出了更丰富的产品系列。比如高端商务 X1 系列,移动工作站 P 系列,都是在联想新的市场策略下发展出来的。
而产品线的丰富,改变了以往 ThinkPad 昂贵、高高在上的形象,以及只是高端商务人士的独享产品定位,使得它更「接地气」。加之外观设计风格更加年轻化,以尝试去满足更多维度的用户需求,为 ThinkPad 争取到了更大的市场表现空间。
另外从产品本身的角度出发,在如今大家为了追求机身足够纤薄,而不惜牺牲掉包括性能、散热、接口、操控性在内的诸多体验的时候,ThinkPad 同样在「尽力」控制机身厚度,但并不是「极力」。
ThinkPad X1 Carbon 2017
也因此你会看到,我们曾经熟悉同时现在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些接口类型,依旧得以保留,而就机身厚度以及重量而言,它又并不会让人觉得难以接受。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 ThinkPad 丧失了对新技术的追求,只是它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清楚该何时去将那些攥在手里的技术实现落地。「回归用户」的价值在于能够和更广泛的用户产生共鸣,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有些东西需要一直去坚持
在商业环境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做到不迷失自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在一个行业中走的更远,有些东西一定是需要一直去坚持的,前提是选择了正确的方向。
当 PC 走过了初期的「洪荒年代」,逐渐成熟之后,从产品的角度来看 ThinkPad,确实真的太「稳」了。甚至于,如果你对其并不了解的话,会有一种似乎它从未变化过的错觉。
在之前我们和联想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 Think 事业部总经理赵泓的对话中,他提到,产品的稳定性正是 ThinkPad 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其一直以来坚持去做的事情。而事实也证明,ThinkPad 选择了一个正确的坚持方向。
联想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 Think 事业部总经理赵泓
对于商务用户来讲,相比性能表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尤为重要。一旦在运行中出现诸如死机之类的情况,后果很可能无法评估。
在过去 25 年里,ThinkPad 的核心产品线没有发生改变,而品牌形象和受众群体相互影响形成了正向的累积,这对任何品牌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ThinkPad 成功的地方在于,其非常精准的抓住了目标用户群的核心关注点。并且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里,这一关注点是具有持续性的。
从 ThinkPad 身上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实际上想要获取正确的坚持方向,还是需要回归到自身产品的目标人群上。如果你在这一点上做到足够好,即使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也并不会失去最为核心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在坚持把该关注点做到更好之前,需要对它的可持续性做一个正确的评估,需要真正了解用户的核心诉求。
基于产品力的品牌经营,形成了一批稳定的「小黑粉」
提及商务本,一定会想到 ThinkPad,这就是它在品牌经营上的成功之处。而成功的品牌经营,长远来看,忠实的用户群体,显然也将未来的发展提供一股强有力并且具有持续性的推动力。
「粉丝经济」现在经常被提起,而科技圈的品牌粉丝,几乎都是围绕着「人」开始的,品牌的创始人或标志性人物,甚至比产品本身要更重要一些。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果粉」以及「锤粉」。这两家企业有些类似的地方在于,无论乔布斯还是罗永浩,都聚集了一大批拥护者,这也使得公司本身会拥有更多的关注度。
而 ThinkPad 的粉丝称为「小黑粉」,却是少有的,基于对产品本身的追捧。其实 ThinkPad 在粉丝经营这部分做的,要比以上我们提到的两家公司要走的更远也更深一些。
从赵泓口中我们得知,除了现在很多品牌都在做的线下粉丝活动,ThinkPad 在产品设计上与粉丝之间做了更紧密的联系。包括现在还在量产的小键盘,那就是黑粉们设计的,当然 ThinkPad 也会付相应的专利费。
另外不可忽视的一点是,由于 ThinkPad 的用户群体更多是商务人士,相对普遍大众消费群体,有着更高的稳定性。这也是为什么在 25 年如此长的周期内,其能够一直保持出色市场表现的原因之一。
ThinkPad、苹果、Surface,三个颇具代表性的 PC 品牌有何不同
「轻薄是未来笔记本产品发展的趋势」,这句话赵泓是认同的。但在追求笔记本轻薄的路上,各家 PC 厂商的做法却不尽相同。
苹果走的比较激进,为了达到尽可能薄这一目的,甚至于 2016 款 MacBook Pro 选择仅仅保留 Type-C 接口。而 ThinkPad 和 Surface 则更谨慎一些。
将笔记本做到更轻、更薄的优势之处大致有两个方面,提升颜值和便携性。而对于追求时尚的年轻用户群体来讲,以上两点显然更具吸引力。当然,笔记本产品更加轻薄,其所呈现出的劣势也相当明显——用户体验下降。
就目前而言,轻薄本们面对散热以及键程问题,依旧无法拿出足够出色的解决方案。即便我们看到在 2016 款 MacBook Pro 身上,苹果采用了第二代「蝶式键盘」设计,实话来讲,输入体验并不令人满意。
另外,接口部分也不得不做出妥协。现在行业普遍的做法是以 Type-C 接口来取代传统的 HDMI 接口们,这也意味着,大多数时候,你不得不随身去携带外接扩展坞,来解决外接扩展的问题。
回过头来看苹果与 ThinkPad 以及 Surface 三者在产品策略上区别,实际上它们都是以「用户体验」作为出发点。不同的地方在于,苹果更倾向于未来移动办公,而 ThinkPad 和 Surface 则更多遵从了以往大家普遍认知中的用户体验。
反馈到不同品牌的受众群体上,显而易见的是,苹果设备更受到年轻、时尚的行业所推崇,而 ThinkPad 则更多偏向于传统商务用户。
Surface 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主力机型 Surface Pro/Book 系列均属于二合一设备,其希望利用全新的产品形态,来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但就目前来看,普遍大众对于二合一设备的认可程度并不高,受众群体更多的是有极客范儿的人群。
ThinkPad 如何思考自己的未来
过去的 25 年,对于 ThinkPad 而言,显然是成功的。那么 25 岁的 ThinkPad,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着怎样的思考,我们也从赵泓口中得到了答案。
重新回归「商用为本」主线
其实,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商用领域一直是 ThinkPad 的主战场。把时间往回拨 5 年或者 10 年,由于商务本对于产品本身有着严苛的要求,做这一品类的厂商并不多,而能够与 ThinkPad 相抗衡的品牌基本没有。
但 PC 行业发展至今,已经足够成熟,细分到商用领域,越来越多品牌开始踏足,这也使得这一可能比并不关注的领域,变得不再波澜不惊。ThinkPad 选择重新回归商用为本这一主线,除了希望巩固自己的优势领域,或许也传达出一丝危机感。
降低入门级产品投入,重点关注主流/高端市场
无论 PC 还是手机,现在很多时候大家去评价它是否足够出色的时候,往往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硬件配置参数部分。至于做工、用料,或者其它很多看到摸不到或者无法直观看到的地方,很少有人在意。
但从厂商的角度出发,成本控制是必须要考虑的事情。在同等价格区间内,如果在其它方面做到足够高标准,想要保持成本不变,同时硬件配置方面足够出色,且不说能否做到,即使做到了,利润率显然也会被压低。所以此次 ThinkPad 做出此种改变,也并不难理解。
以 ThinkPad 设备为纽带,创造更多附加值
当硬件市场接近饱和,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是摆在所有企业面前不得不去思考的事情。赵泓希望在纯硬件领域之外,能在中国区,尤其对于中小企业的用户,给予更多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方面的支持
而为中小企业用户提供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在技术层面上对于 ThinkPad 来讲显然并不是难题。至于未来在这个方向上 ThinkPad 能够走到哪一步,还得让时间来证明。
ThinkPad X1 Carbon + 选件
不排除推出 ThinkPhone
在与赵泓的交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实际上有关做 ThinkPhone 手机的论调很早就已经出现了。但他也坦诚,这件事情并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决定的。虽然 ThinkPad 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牌来去定位的,但毕竟是联想的一个品牌资产,如果有需要,不排除推出手机的可能性。
走到今天,实际上对于 ThinkPad 这样一个已经在行业中占得一席之地的品牌而言,显然已经过了「炫技」的阶段,如何能保证产品能够拥有保持「可靠性」,提升用户黏度,是他们更加看重的元素。
25 岁的 ThinkPad,就像一个已经拥有自主能力成年人一样。成功完成从少年向青年过渡之后,它变得越来越沉稳。至于未来的 ThinkPad 是否能够延续上一个 25 年的成功,我们尚未可知,待时间来检验吧。
-
笔记本
+关注
关注
14文章
2663浏览量
71889 -
ThinkPad
+关注
关注
0文章
132浏览量
3292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