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新版本的微信你喜不喜欢,但即将 8 岁的微信从这次历史大更新中,我看到了的它的焦虑,也看到了它的坚定。一边是面对短视频时代的焦虑,而另一边则是回归社交的那份坚定。
昨天晚上微信的 7.0 版本造就了这个周末国内互联网的又一个高潮,伴随着近年来微信最大规模的更新,这款国民应用毫不意外的成为了舆论中心。这个周末,相信所有人都会热衷于点开每一个微信头像,每一次似乎都是惊喜。
不过热闹背后,我们也更希望能从产品本身窥探到微信的一些思考,关于这个微信亲手造就的「中国社交僵局」的突破口会在哪?
微信 7.0,从里到外的「翻新」
最新版的微信算得上是近年来最庞大的一次版本更新,这种庞大并不单单停留在 UI 设计、产品交互、逻辑构架或功能增加等某一个方面,而是全方位、大幅度的更新。
总的来说基本有三个重点,首先是主界面 UI 风格的重新设计;其次是新增了「时刻视频」,并大幅改动了「看一看」的功能;最后则是增加了一个「强提醒」的功能,让用户可以选择不错过重要人的信息。
最直观的自然是微信整体的 UI 设计,从主页面、对话框、公众号、发现页到相册、钱包 (新版本改为「支付」)……等方面都在给用户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整体风格更加的简介、扁平,整体产品在视觉上的整体感更强了,减少了很多由颜色区分不同区域的逻辑。特别是「发现」和「我」的两个页面,将众多原有的彩色图标简化为了彩色镂空边框,和原先的页面视觉反差很大。而这样的风格你是否喜欢,更多要看主观喜好了。
(图片来源:公众号晓程序观察)
在视觉之外,这次微信在一些的产品逻辑上也进行了更新,像是「钱包」变为了「支付」,更加强调突出微信作为一款支付工具的角色。还有像是公众号的文章末尾的「点赞」变为了「好看」,并且这一功能可以直接联动到新改版的「看一看」,将文章推荐过去,并且和好友进行互动。
而在这些底层的设计和交互之上,是本次更新最为重要也最为核心的两个功能——「时刻视频」和「看一看」。细心的用户如果将这次微信整体的更新的每一个小细节和改动都体验过一遍就不能发现,微信这次更新的内容虽然很多也很琐碎,但本质上都在围绕着这两个新的功能更新在做文章。似乎一切的改动都是为了这两个功能能够更好的被用户使用,尽可能提供更自然的体验。
因为 一个寄托着微信乃至腾讯短视频社交希望的利器,而另一个则承载着盘活早已「臃肿固化」的微信内容流量的重担。
「时刻视频」,微信的一次「冒险」
「时刻视频」是微信迈出的一大步,这精心策划的一步充满了自信,但却也带着一些难以避免的焦虑。
不夸张的说,「时刻视频」可能是小程序之后,微信真正意义的上大招。它支持录制(剪辑)并发布视频,一天最多上传 9 个,有效期仅有 24 小时,时长和以往的小视频一样,都是 15 秒,但不同的是——几乎整个微信都是它的入口。
聊天界面、通讯录、朋友圈、个人主页……只要有好友头像的地方,就可以成为「时刻视频」的入口,甚至包括了个人界面的下拉入口。而只要好友拍摄并发布了新的「时刻视频」,TA 头像的右上角就会出现一个蓝色的气泡,点击 or 双击,就会进入到视频的界面。
并且微信这次还真对「视频视频」配套了非常完善的视频编辑功能,包括基础的剪辑、添加表情包、编辑文字、配乐、添加定位。虽然已久没有滤镜和特效,但就微信一贯对于视频功能的支持来说,这已经是巨幅改动了。
从上面的简单介绍中,无论是从 9 个封顶、24 小时留存的产品逻辑,还是遍布整个微信的入口,又或者空前「丰富」的视频编辑功能,我们不难看出,微信在这款产品上下足了功夫,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回头看近年来的微信,我们会发现,除了围绕小程序这一重要战略以外,在微信本身产品层面上,微信更多是在做减法。从最早的是否允许陌生人查看你的朋友圈;到后来有了双向选择的朋友圈屏蔽;再之后被称为「周期性出家,一种当代娱乐活动」的关闭朋友圈功能推出;还有朋友圈更新提醒开关和可见范围,而最近的版本中又添加了设置某条朋友圈的互动不再通知的功能;以及倍受争议的「三天可见」。
因为如今的微信已经背负了太多本不该属于社交产品的使命,当人们的工作、生活、社交都混杂在一起时,逃离微信的声音也就越来越大,而且每一次功能增加都在加剧这种逃离的情绪。所以微信始终在不停做减法,试图减去那些臃肿的社交死重,哪怕是小程序也在为了拓展微信业务边界的同时不增加微信功能臃肿度而努力。
但这一次,微信做了一个不小的加法。
用这种遍地是入口的方式切入短视频,其效果无疑会比过去生硬强推的「微视」好太多,同时这种挂靠在好友头像上的入口也将关系链牢牢捆绑在了「时刻视频」上,微信似乎想要一步就完成了短视频社交的整体逻辑。
但同时,我们依旧看到了微信那放不下的「克制」。在疯狂开放入口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微信也在「时刻视频」的产品逻辑上做出了许多限制,包括每天 9 条的上限、24 小时候的留存时限。这些都在另一方面防止着微信在「时刻视频」上线后完全沦为一个短视频工具。
这种看似矛盾的产品思维或许也恰恰反应了微信的心态,既着急守住短视频社交的路口又害怕微信变味,于是乎有了这样的一个「时刻视频」。
不过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佩服微信的产品力,因为虽然「时刻视频」的入口哪都是,但实际用起来它又并不会主动打扰用户,甚至不会主动出现在用户面前,它看似遍地都是的入口,但却是一个比朋友圈更加克制的地方,至少你点开的都是你想要看的人。
「时刻视频」绝对是微信的一次冒险,是面对短视频路口野蛮人的焦虑和自身秉承的产品信念融合的产物。它或许真的可以帮助微信做成短视频社交,但也有可能会让一批人更急迫的逃离微信,寻找新的社交出口。
看一看,好不好看?
「看一看」到底想让什么人看到什么内容,这或许是一个微信自己都没想明白的事。
这次新版本的看一看成了 7.0 版本的另一个主角,更多是因为新增加的「好看」功能,它取代了原有的公众号文章点赞,同时增加了分享行为。好友阅读并点过「好看」按钮的文章,就会带着观点和感悟出现在你「看一看」中的「好看」板块中。毫无疑问,这又是微信对于公众号文章的又一次「抢救」。
(图片来源:公众号晓程序观察)
首先从最基本浅层的影响来看,「好看」的出现能将优质的公众号内容进行关系链上的二次分发,这目的无疑是让好的内容可以有更多的出头机会,而不是因为用户太少而一出来就被大量的公众号推送淹没,这算是上一次微信对于公众号信息流改版后的又一次大动作。
如果我们再细想一下,其实「好看」算是介于聊天界面转发和朋友圈转发之间的一种操作,给了那些看起来很不错,但又没有好到转发聊天页,话题也没大到转发朋友圈的文章一个新的平台。它的机制其实很像早年间 Google Reader 的分享功能,也是将好的内容分享到关系链好友的信息流中,让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看到。
「看一看」的内容推荐机制是根据文章热度和好友的推荐频次,而不是简单的时间流。微信似乎也也想要借助「看一看」去搭建一个更加纯粹、志同道合的内容阅读氛围,在这里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多刚兴趣且优质的内容,同时好的内容在这里也能够得到更多次的传播,更快的成长。
可微信本身却并不是一个根据阅读喜好添加好友的社交产品,在微信里有你的家人、长辈、子女、上级、同事、朋友…… 真正三观契合的人比例是很低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好看」是不是真的能够好看,很不好说。
虽然「看一看」的入口并没有像「时刻视频」一样铺开,但并不妨碍「看一看」成为新的激活公众号冗余流量的途径,并且根据其热点和推荐频次的算法依据,看一看甚至有可能成为一片全新的内容营销好土壤。
回归,或许才是这次微信改版的主题
「强提醒」或许是这次更新中最有亮点却最受忽略的,只因为它无关流量和战略,仅仅是用户体验层面的一次优化。
在这次微信 7.0 更新后,打开微信的第一个界面播放的是 Leonard Cohen 的《In My Secret Life》;而张小龙也在这次更新之后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段王阳明的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或许明里暗里都在表达一件事:微信要帮助用户回归纯粹自然的社交体验,当你需要安静专注的交流时,微信可以成为最纯粹的工具;而当你需要分享朋友间的精彩生活时,它又能够为你提供足够多的精彩。
「强提醒」功能算是强化版的置顶功能,用户可以将某位好友的消息设置为「强提醒」,时限为 3 个小时,次数为 1 次,3 小时或一次提醒后自动关闭。而在「强提醒」时限内,只要这位好友给你发了消息,手机就会全屏提醒,让这条消息绝对不会被你错过。
随着微信的发展,它已经扮演了我们生活中太多的角色,我们能在微信上获取足够多的内容、看到足够及时的信息源、获得足够多元的观点、同时处理很多业务……但却越来越少能在微信上畅快单纯的聊天。
8 岁的微信的 7.0,回归社交的原点或许才是张小龙真正要做的事,或许看完朋友的「时刻视频」后,你会突然想和他聊聊天;或许看到朋友的「好看」后,你会想和他交换观点。
可能在微信看来,把精彩的做到足够精彩和高效,是让安静回归安静最好的途径。
-
微信
+关注
关注
6文章
509浏览量
2647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