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超声波雷达初创公司辅易航科技完成了由顺融资本+汇利华资本+华研资本(清华汽车研究院系基金)三家机构的千万级天使轮融资,主要用于超声波传感器量产准备、融合型智能泊车技术的持续开发、泊车场景库的完善等。
目前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有2500平方的办公+研发+生产的场地,30多人的团队,一条超声波雷达生产线,年产能在100~120万颗超声波传感器。
通过本轮融资,公司希望完成超声波雷达的量产,并计划与清华汽车研究院合作,在苏州相城区成立泊车测试试验场,不断完善泊车场景库,并逐步搭建代客泊车场景。
本轮投资领投方,顺融资本投资合伙人张明表示,辅易航团队在车载超声波传感器领域,有很深的技术积淀。公司正在开发的,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自动泊车系统,有很大的进口替代空间。未来公司或将涉足低速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应用前景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过去一年,资本市场寒风瑟瑟,三季度后国内汽车产销量增长停滞,预计这种现象在2019年依然会持续。作为一家传统超声波雷达行业的初创公司,能够在资本寒冬下获得资本的青睐,会有哪些特殊之处?
传统中的不传统
超声波雷达行业是一个传统的不能再传统的行业,单颗传感器的成本已经在数十元区间,大多数车辆都已经配备了基于超声波的近场预警功能,每年出货量巨大,业内不乏巨头。那么此时创业超声波雷达,有哪些机会呢?
辅易航科技CTO伍世财表示,原有的超声波雷达,基本都是用于近场预警功能,功能单一。但超声波雷达不仅只有这个功能,在应用中它还可以用来做自动泊车功能,基于纯超声波雷达方案的自动泊车,可以完成垂直、斜向、横向自动泊车功能,不需要驾驶员介入车辆操作。对于车主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实用贴心的功能,此外还可提供低速紧急制动、360度防撞保护、错误加速等主动ADAS功能。
伍世财(图左二):毕业于国立华侨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从事泊车系统产品研发15年。曾在博世汽车电子有限公司,驾驶辅助事业部担任高级研发经理和专家职务。曾在国内知名自动驾驶公司,担任过自动驾驶产品研发总监职务。有丰富的GOEM(通用,福特,大众等)、COEM(一汽、长城,吉利,广汽、长安等)产品研发经验。有丰富的海外开发团队管理经验。
而如果融合视觉感知,自动泊车的功能将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在生活中成为车主得力的帮手。更远一点,在高精地图、V2X、基础设施升级的背景下,自动泊车还可以升级为自主代客泊车功能,届时车主都不需要进入停车场,即可完成取车、泊车的动作。
要实现这些功能,都离不开价廉物美、供应链成熟的超声波雷达。超声波雷达要实现这些功能,不仅需要在硬件上有可靠的品质,同时在软件算法上,要有非常完善成熟的方案,否则只是一个差不多的功能,给用户只会添堵,而不是解忧。
面向自动泊车的超声波雷达软硬件解决方案,并不是传统的超声波雷达供应商的擅长所在,预警类和面向泊车应用是两个非常不同的方向,后者需要积累非常多的行业经验。
因此,如果是面向国内的自主泊车应用的超声波雷达,除却国际供应商,OEM并没有太多选项。而自动泊车功能,在国家智能网联背景下,以及整个行业环境的成熟情况下,已经越来越多的被OEM所接受。
大部分自主OEM,都有计划在未来几年的新车型上,搭载自动泊车功能,但满足需求符合要求的自主供应商,却寥寥无几。
如是乎,进行超声波雷达的创业就水到渠成了。
巨头林立,却不是夹缝求生
超声波雷达行业,基本分为国际Tier1、国内自主供应商、屈指可数的创业公司。三类企业发展各有区别。
国外Tier1已经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行业内有着成熟的发展规划和经验。伍世财表示,国际Tie1主要有着三方面的优势,首先是Tier1因为直接服务于OEM,OEM可以获得一手的用户反馈信息和市场需求,Tier1根据从OEM获得的用户需求,可以直接进行开发,相应的产品的实用性,用户满意度也会更高。
其次在技术上,有着长远的规划,不仅在产品的结构上,设计上以及安全上,都要符合汽车行业的标准和发展趋势,同时架构、数据、功能的标准化,有着延续性。因此产品有持续发展和积累的过程,同时也能够在行业中保持领先。
最后一点是,国际Tier1有着数量众多的整车厂客户,双方互利互惠,携手并进,形成了一个完善、健康的产品研发、发展体系。
国内的供应商往往是跟随性的发展,产品的形态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在功能上不追求尽善尽美,差不多就行。相比于国际Tier1,优势在于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服务较好。国际Tier1往往因为流程的复杂,无法满足国内客户的快速需求。
作为创业公司,辅易航在研发方面有着丰厚的经验,有着多年资深的行业经验,同时另外一方面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灵活多变的需求。
也因此,可以在国内外既有厂商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超声波雷达创业公司数量较少,但门槛也不低,是一个相对小众的领域,公司实际上面对的竞争对手又不多。
辅易航CEO辛勇磊表示,超声波雷达是低速行驶下最稳定可靠、成本最优前装量产方案。而稳定的超声波雷达硬件,配合自动泊车系统软件的实现能力对于超声波雷达行业的厂家非常关键。
同时很多做自动驾驶方案的公司迫于产业落地的压力,在2018下半年集中发布了多个代客泊车的落地方案,从这一点来看,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很看好泊车这个赛道,对于有自动泊车系统实现能力的超声波雷达厂家将会是个促进。
融合是方向
行业环境成熟,接下来就是考量产品的时候了。那么面向自动泊车的方案,未来什么将会是主流?伍世财表示,在同国内OEM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更倾向于超声波雷达+视觉的融合传感器方案。
从需求角度分析,以用户应用的视角看,现有泊车系统的适应场景需要增强,例如车位线泊车、立体车库泊车、自由指定泊车位泊车、记忆泊车等等。而这些场景的有效适应需要在现有超声波泊车系统增加视觉检测,通过视觉来加强泊车环境的识别能力。
现在智能化应用快速发展,由泊车系统逐步发展到低速自动驾驶、代客泊车的应用也迫切需要超声波和视觉的融合。所以在泊车系统的应用领域两系统的融合必定是大趋势,也是市场的真实需求。
从技术发展路径分析,泊车应用大多环境比较复杂,障碍物多且多样,有人,车、动物,各种杆子、柱子、锥桶、等等。而能有效准确检测这些障碍物且具有性价比的传感器只有超声波,这也是为什么目前泊车应用技术发展的路线一直是使用超声波系统的原因。
目前超声波系统和环视系统是独立的,不仅功能独立,而且硬件也是独立,没有耦合性。环视系统提供拼接显示视频以辅助驾驶员观测车辆周围实时环境。超声波系统提供距离探测,车位检测和车辆泊车路径规划与控制。
从技术成熟度来看,超声波系统更为成熟稳定,并已具备大量的应用测试的验证。另外泊车系统涉及到车辆的控制是安全件,在设计、生产、测试等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需要大量的安全设计措施。
所以两系统的融合功能应用一定是以超声波系统为基础,再引入环视视觉探测来增强系统的性能。由于两系统的应用场景一致,融合后功能上有很多耦合性、扩展性,如车位检测互相校验,场景语义识别等等。
从整车配置角度考虑,两个系统的硬件整合在一个ECU中是方向。超声波和环视融合的ECU将是智能泊车应用的基础,并逐步发展为代客泊车,低速自动驾驶的硬件模块。
最关键的,融合后的综合成本,会比现有分离状态的产品形态更具竞争力,OEM更愿意接受。
行业需要耐心
辅易航目前拿到了千万级天使轮融资,已经具备年产百万的产能。在超声波雷达的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积累了上百个测试验证的场景库,已经能达到量产的标准。
伍世财表示,接下来公司会利用这部分资金,进行前沿技术的研发,包括融合视觉方案的持续功能增加与完善,以及服务量产客户。
公司的人员目前共有30人左右,在未来的一年中,公司将会努力服务好一家OEM客户,同时另外一方面展开其它客户的开拓。初期公司不会盲目扩张,采取的步骤将会是稳扎稳打。
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商业化,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面向自动泊车的超声波雷达也不例外。当下的新车中,预警雷达已经非常普遍,但带有泊车功能的超声波雷达方案并不多,搭载率不足10%,环视搭载率较高,但带有泊车功能的环视方案屈指可数。
因此未来几年,市场将会首先经历,全自动泊车方案的出现,用户熟悉,其次再逐渐走向大规模的商业化普及过程。伍世财预计这个过程有可能会持续3-5年,届时,搭载有全自动泊车的新车型,才有可能占据较大比例。
同理,提供相应方案的供应商的机会,也会跟着这个节奏。
另外一方面,融合方案虽然备受青睐,但行业还并未摸索出一套成熟、可靠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当中也有非常多的技术难题要去克服。只有产品达到了较高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用户才会乐见其成。否则很容易重蹈过去纯超声波雷达方案的自动泊车之路。
辅易航定位做一级供应商,会直接向OEM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另外也接受向Tier1提供标准的传感器和相关应用技术。为了践行这个目标,公司在挑选客户,发展节奏上,也会有所取舍。初步预计,在2019年的下半年,公司将会开启第二轮融资。
-
超声波
+关注
关注
63文章
3023浏览量
138454 -
雷达
+关注
关注
50文章
2945浏览量
117651
原文标题:资本寒冬下获千万级融资,小众超声波雷达的大视野 | GGAI头条
文章出处:【微信号:ilove-ev,微信公众号:高工智能汽车】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