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在电子界混口饭吃,听到很多段子,这里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先给大家看一个电子元器件:
这个东东是什么尼?可能很多文科的童鞋不知道。这个东东叫UM-1型晶振。说到电子元器件,大家肯定都觉得芯片肯定是最牛逼的,但是如果没有晶振,芯片都无法运行呢!
晶振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在晶体的两端加一个电压,晶体就会发出固定频率的信号。我们常用的电子表,就是靠其中的一颗32.768 KHZ的晶振在发出固定频率的信号,芯片计算固定频率振动的次数,就可以得到准确的时间。电子表之所以比机械表要走得准,就是因为有高品质、低误差的晶振。
晶振制造的难点在于要通过激光/机械/化学等复合型的研磨办法,把晶体的频率误差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现在普遍市面上可以买到的晶振,精度一般在5-10 PPM(就是百万分之5-10喔)。同时在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温度的误差漂移不可以超过5-10 PPM。这对于晶体的加工技术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好啦,科普就到这里了,回过头来说段子。图里面这个UM-1型晶振,最有名的用途就是用在BB机上面,每个BB机都需要有一个UM-1型晶振才可以正常工作。
在90年代初以前,中国人可是没有办法制造符合品质要求的UM-1型晶振喔!
谁能造?小日本!
多小钱一颗?180多人民币!
一个晶振就要180多人民币,所以90年代初的BB机不便宜,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时候,一个不信邪的老板站了出来,他想:“不就是个晶体加一个金属壳、两个引脚吗?“,于是这个老板在当时深圳的边缘,现在的中心---车公庙建起了他的公司,买了设备,盖了一栋6层的小楼,开始了研发。
岁月杀猪,稀饭咸菜一类的话我就不说了。
总之,一年半以后,这位老总成功了,国产型号正式量产!
多少钱----嗯,就来个小日本的零头吧,80多人民币一颗。
就这,都让这位老板赚了个盆满钵满。
他跑到当时的电信,现在的移动,给他的业务员一人买了一部砖头大哥大,1万多一部,一共28部!
小日本迫于他的低价,直接放弃了中国市场。
这个故事到这里,都是个励志故事,但是在中国,所有的励志故事都有一个狗血的结局。
就像霍元甲打败奥比音之后,其他拳师疯狂PK霍元甲一样,其他老板看见这位老板赚得这么嗨,都眼红不已,纷纷挖人上设备开干。
从此,UM-1型晶振的价格犹如过山车一般,狂跌不止。
现在,呃,大概只需要不到1 RMB/颗了,嗯,你没看错,就是不到1 RMB/颗!
日本人慌了!中国这些东西,正在占领日本!
曾有新闻报道,看到中国血拼团在日本疯狂抢购电饭煲和马桶盖,才懂得设计精致、智能化的日本制造产品已经风靡中国了。中国制造真的不如日本制造吗?中国产品真的被日本打败了吗?
日本其实是一个资源稀缺,地狭人多的国家。日本主要是依靠国际市场的国家,最怕的是啥,就是市场丢失,被其他国家抢走了。
你信不信?中国制造占领日本!
然而,仅仅十年,中国制造在各行业的崛起已经把日本挤压得喘不过气来!
不少从日本买回来的东西,包括此前被中国游客热抢的马桶盖,仔细一看,上面可能印着中国制造,顿时感觉自己像搬运工,亏大了!其实在日本只有有钱人才买本土制造的产品,普通日本人买的都是咱“中国造”!
据一位资深代购透露,由于日本本国的生产能力有限,本土制造的东西比较少,基本上都是用中国或其他国家制造的产品。比如热销的日本保温杯,也很少是日本制造的,大多数是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生产。
日本人不相信在中国本土购买的东西,只相信出口到日本的东西,因为中国对出口的东西要求相当严格,这些商品一般都经过了严格的检验。所以如果在日本买到中国制造的东西,不用奇怪也不用心塞。
在日本产业界看来,价格低廉的中国制造却让他们“爱恨交加”。
中国制造不再是廉价的代名词,华丽丽地走向国际市场
目前,在日本市场的中国制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各大超市、卖场里销售的并不知名的中国品牌;另一种是,日本当地的品牌,在中国开设工厂,生产加工之后再运回日本进行销售。归根到底,这些商品的名字都叫中国制造,而日本人每天都在使用着来自中国制造的商品。
据数据显示,一位普通日本人生活中的吃穿用度,大部分都来自大洋彼岸,而在全球的制造业大军中,它们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中国制造。比如,每天叫醒起床的闹钟,是大阪街头的百元店买的,在那里,大部分商品从中国采购;而洗脸用的毛巾和工作服等纺织品也来自中国。
如今,在日本的超市和大型商场里,20%~30%的产品来自中国;日用小商店中,80%左右的产品都是‘Made in China’,中国产品在日本已经不可或缺。
“中国能造各种厉害的高科技,但连一个单反相机都搞不定”,中国只会做形象工程,还抱着这种观点的人,那你一定还生活在上个世纪。
日本企业的黄金时代已终结
曾作为日本制造代表的索尼、东芝、夏普、松下等知名企业近年来先后陷入亏损泥潭。以索尼为例,这家曾风靡全球的企业2008年以来累计亏损了117亿美元,在不断裁员、卖楼、拆分资产后,依然难以实现盈利。后来索尼力推智能手机,但如今的销量远不及小米——一家68年的老牌企业竟被一家刚成立才几年的中国公司轻松打败。
十年前,有人说日立电视多好、松下电视多高清,而中国连个电视机都造不出来,于是现在市面上看不到多少日本电视了,中国电视机行业迅速崛起挤垮了日本电视机市场。
十年前,有人说日本的东芝电脑用着逼格多高,中国连个电脑品牌都没有,现在的市面上的东芝电脑堪称熊猫,联想现在已经成为pc端龙头老大,并购了美国的IBM。日本pc行业衰落!
被中国抢走的日本行业
十年前,有人说三洋的洗衣机比国产的好用,国内连造洗衣机的技术都没,海尔洗衣机不仅销往全球,还造出了专门洗土豆的洗衣机。日本媒体更是称海尔是日本家电行业的掘墓人!
五年前,有人说,日本二战都造出了航母,中国至今都没有造出航母,现在中国不仅有了辽宁号,更是亚洲唯一一个在造重型航母的国家。
这是要把日本往绝路上逼啊,电器、电脑、手机等等已经慢慢没日本啥事了,日本说过仅存的就是相机和汽车了,现在我们还依然要说,中国连数码相机和汽车都造不出,那样才过十年,日本可能啥也剩不下了。
现在的单反相机,里面的电子构造不仅复杂,而且精细,但这些我们中国都能造。那为啥中国不造呢?
主要是市场已经饱和,新参与者面对极大的市场门槛,短期投入大,风险大。所以大部分企业家都没兴趣做单反。
单反属于高度商业化的东西,有专利门槛和技术壁垒,我们的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短期内生产出来的相机相比佳能尼康,不占任何技术优势,无法撼动其行业领先,那这样投入肯定没有企业愿意干!
尽管中国的技术并不落后于人,但是最近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股市不振,有些人对中国制造的未来忧心忡忡,甚至有唱衰者以为中国制造现在腹背受敌(前有美国、日本、德国,后有印度、越南、泰国等),终将有被替代的危险。这完全是瞎想和猜测。不容置疑的是,中国制造正在崛起。
原因是中国制造拥有亿万人口的广袤市场、完备的产业配套条件、以及不断崛起勇于创新的创业者和开拓者。
一直以来,许多人眼中的中国制造是这样的:通宵达旦的廉价工程师、流水线上不分昼夜的工人、以及各公路上深夜疾驰的货柜车司机等等,这些都是事实。但是今日不同往日,随着中国政府对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各项招商政策的完善,以及大量技术性人才的培养,慢慢使得中国制造的产业配套能力逐渐增强并变得无以伦比。这是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拥有的能力。
可以肯定,未来十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复制这种能力,这是中国制造崛起的扎实基础。只要循序渐进地升级技术和管理,逐步提升研发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中国制造将变得越来越强。
中国人,我们要自信
除了这些优势之外,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潜在的消费实力也是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中国不仅仅是世界工厂,中国还是一个重量级的世界市场,尽管最近有外企撤走中国,但从频频出现的"员工荒"来看,说明巨大的消费市场业还存在,部分劳动力已经转向商业。
在欧美市场需求疲软,经济不振的困局面前,中国是有理由骄傲的,中国有广袤的内需可以促进,中国就是人多力量大。再加上政府政策的积极导向作用,中国制造将得到较快速的升级和转型。
最后,一大批崛起的创业者也是中国制造崛起的中坚力量,马云、王健林、柳传志、雷军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家正在步入国际舞台,将中国制造变成一个响当当的名牌。有这样一支发愤图强的创业者队伍,中国制造想不崛起都难。
中国国民的心态很有意思,总爱拿自己国家的短处比其他国家的长处,非要所有行业都得最牛才行,只要一个行业做不到第一第二就不能接受,然后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
考虑到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然是日本的两倍,中国制造的种种不自信的确令人反思。
忘掉所谓的智能马桶和电饭煲吧,别被日本的丰田车迷了眼,我们也有国产的长城车远销海外;别被日本的电子亮瞎了眼,我们也有华为、小米和魅族价廉物美;别再崇拜日本的资生堂等化妆品,中国也有百雀羚等国货品牌。虽然我们的制造业与日本还有差距,但是目前中国许多行业正在不断崛起,向日货发起挑战。
中国人总是在比较中忘记了自我发展和创新。中国人活的真累,既要和黑人比体育,又要和白人比科技,既要和德国比汽车,又要和美国比软件比飞机比航母,和韩国比美女,和北欧比福利,和新西兰比牛奶,和阿根廷比牛肉。放下崇洋媚外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在我们擅长的领域,将中国制造推向世界最高峰。
其实,没有理由对中国制造的未来感到担心,无与伦比的庞大市场需求一定会倒逼企业不断创新,中国人造出更适合国人的马桶圈、吹风机和电饭煲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人请记得这句话,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别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
-
电子元器件
+关注
关注
133文章
3345浏览量
105528 -
中国制造
+关注
关注
11文章
465浏览量
26576 -
晶振
+关注
关注
34文章
2870浏览量
68059
原文标题:坐下听我讲个中国电子元器件干爆小日本的故事
文章出处:【微信号:xinlun99,微信公众号:芯论】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