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储存发展史
电脑的文件存储方式,也是随着时间一直在变,存储的大小一增再增,价格却不再像当时那么昂贵。存储方式的变迁不仅是科技的进步也是用户习惯的改变。我们来看看从最初的存储方式到现在,都发生了什么。
(1900年-1950年)
存储容量:960bits
人民群众对“存储”的渴望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已经凸显出来了。在这一年,一位美国老爷爷 研究出了用穿孔的方式把数据记录在纸上,然后把纸条送进机器里面进行数据加载。
最典型的穿孔卡是由 80 列,每列 12 个,共 960 个孔洞组成,按照这种方式,数据只能记载 960 bits。哦,对了,这个老爷爷就是赫尔曼·何乐礼(Herman Hollerith),这项技术在之后还被用于美国人口普查,使得美国人口普查从要耗时 8 年的拉锯战,缩短到了短短一年。老爷爷之后又成立了个公司,叫做 制表机器 公司,该公司是 IBM 的前身之一。
(1950年至今)
存储容量:2MB-330TB
到了1950年,打孔方式记载数据慢慢就被盘式磁带取代了。
在当时,一盘磁带可以替代掉一万张打孔纸卡,所以当 IBM 推出这个盘式磁带用在电脑存储时,很受人民群众的欢迎。这种热情的欢呼一直持续到了80年代。慢慢地这种存储技术开始遍地开花,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存储音乐的磁带,存储电影一圈一圈大轮子的盘式磁带。所以真心是得益于相关存储技术,我们那时候才能用上最时髦卡带,看最时髦的电影。
不过真心怀念那时候的老式磁带,因为灌录的原因,不能后期进行修音,所以当时听到的都是很棒的实力唱将。
因为磁带存储有着长期保留数据的特点,目前为止磁带存储还在继续使用。IBM 在今年八月推出的新磁带存储可以存储近330TB的内容!
(1956年)
存储容量:3.75MB
说出来可能你们不会相信,硬盘这个理念最先出来的时间要早于磁盘。在1956年的12月13日,IBM 的 Reynold B. Johnson 同志觉得要存储多一些东西就要更大的存储硬件啊,可以外接嘛!
于是就把外接硬盘这个理念提了出来。这个时候的硬盘超级巨大的圆形磁盘片,一个挨一个摆在了一起,储存在固定温度的空间里。只不过真的比较大,外形尺寸有两个中等冰箱的大小,可以存储3.75MB 走做的文件在50个盘上。(我都惊呆了)这个时候和磁带存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971年-1979年)
存储容量:100KB-1MB
1971 年,在这一年,我们常见的 3.5 寸软盘的前身,问世了。
只不过当时是要比以后的尺寸大很多就是了。
初代软盘大小为32英寸,后因为携带不方便改成了风行八年的 8 英寸软盘(1971-1979)这项改进让 IBM 的 Alan Shugar 名声大噪。
在后期的时候离开原公司,创办了希捷,是不是很眼熟?对,就是那个移动硬盘的希捷。不过现如今 8 英寸的磁盘也并没有退出市场,根据BBC的报道美国核武部队仍在使用此磁盘,光每年维护这些磁盘,政府就要花上 610 亿美元纳税人的钱来维护,也是爱的深沉。
(1976年-1982年)
存储容量:100KB-1.2MB
你知道西餐厅一张餐巾纸大小是多少吗?5.25 英寸。为啥我会知道?因为我查了资料,为了下文做铺垫。
就是因为西餐厅的餐巾纸的大小启发了当时的人儿,向着更小更大存储量迈进。
这时,软盘已经可以存储内容超过 1MB 了。
(1980年至今)
存储容量:10MB-4TB
在 1980 年的时候,苹果最先引进了个人私人电脑的概念,和小兄弟微软同志打得火热。这个时候的电脑通常都已经变成了自带内置硬盘的模样了。
这一变就延续到了现在,电脑硬盘都是直接内置进去了,无特殊需求不需要外置额外的硬盘达到需求。
但当时 1983 年的时候,苹果电脑还是发明了一款外置设备取名叫做 Profile external hard drive,率先把外置硬盘进行了改造变了一番模样,变的更小了。
(1985年-2005年)
存储容量:400KB-1.44MB
这一次日本索尼公司抢在了美国公司的前面,研发出了3.5英寸软盘。更小,更便捷携带,更多的存储量,虽然只多了那么0.2MB。就一直延续使用到了05年,顺便也解决了5.25英寸软盘外壳脆弱易损坏的缺点。
在最鼎盛的时期,全球有多达50亿片软盘正在使用,那时候大家都认为软盘是以后电脑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是,苹果公司第一款iMac就取消掉了对磁盘的支持,转而搭载了托盘式光盘驱动器。看来,苹果公司取消掉当时最流行的特性是与生俱来的。
(1980年至今 )
存储容量:550MB-700MB
在 80 年代的时候, CD 流行了起来,想不到他竟然出现的要比 3.5 英寸软盘还要早。甚至比软盘都要早很多。根据资料记载,CD 在60年代就已经被开发出来做存储了,只是到了 80 年代、90 年代才流行了起来。变成了主要的存储工具,慢慢地在取代软盘存储。从此存储数据飙上了百兆存储。
(1994年至今)
存储容量:10GB-8TB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是阿凡达,也许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人们对电影画质的追求就变得越来越严格。以前的 720P 基本已经入不了“法眼”。1080、4K、蓝光……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硬件设备存储大小的“欲求不满” 家里几乎都常备了 1TB、2TB 及以上的移动硬盘。沉甸甸的装满了人们对眼球快感的渴望。
要说移动硬盘怎么来的,就要说是从一个巨大的“移不动”外置存储变成了,小一点的,再小一点的“移动”硬盘。 在1994年的时候,随着USB(Universal Serial Bus)的概念冲击着当时的科技技术。康栢、 迪吉多 (成立于1957年的一家美国老牌电脑公司,发明了Alpha微处理器,后于1998年被康柏电脑收购。), IBM、 因特尔、 微软, 日本电气 和 北电网络(是由北方电讯及海湾网络在1998年所合并而成的公司,为加拿大电讯设备供应商)一起研发出了两种可移动的存储设备形态,一个是 U盘一个就是这个移动硬盘了。
(1995至今)
存储容量:4.7GB-17.08GB
DVD 目前为止还在用。
95 年流行开来。
可能也跟那时候家里都有 DVD 播放机有关。
(1995-2004 )
存储容量:2MB-128MB
此「智慧卡」并不是各种各样 IC 卡,而是东芝公司推出的移动存储卡,根据资料显示它最初被称作固态软盘卡(Solid State Floppy Disk Cards,简称 SSFDC)主要应用在数码相机上面,和后来出现的记忆棒都是一样的使命。只是智慧卡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成为了NAND闪存设备的鼻祖,而记忆棒是 98年才出现的产物。
(1999至今)
存储容量:1MB-128GB
根据智慧卡,演变成了我们最熟悉的SD 卡。
以前手机内存还并没有那么高的内存的时候,以前还用MP4 看电影的时候,它是移动数据装载的主力军。 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手机可以塞进更多的歌曲可以充当音乐播放器了,MP4 可以下载更多的电影,充当个小电视了。不过现在手机端满满被取代了,MP4 也退出了舞台了,慢慢的相机变成了它唯一能发光发热的地方。
(2000至今 )
存储容量:8MB-256GB
IBM 和 Trek Technology 推出了我们现在几乎人手一个甚至多个的U盘。主要解决了,电脑慢慢普及开来,却互相之间传输文件太过于缓慢的痛楚。一插一拔之间,电脑里的文件随时打包带走。
(2007至今)
存储容量:unlimited
2007 Onedrive 问世
2008 Dropbox 初始版本和用户见面
2011 iCloud 在苹果大会一经推出即获得满堂彩
2011 坚果云”给中国用户带来了“专业,安全的同步网盘”,让中国用户可以稳定的高效办公
2012年 Google 终于推出了 Google Drive,让2006年的「传言」变成了真。
等等。
-
电脑
+关注
关注
15文章
1681浏览量
68694 -
储存
+关注
关注
3文章
199浏览量
2235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