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华为在北京举办5G发布会暨2019世界移动大会预沟通会,期间发布了全球首款5G 基站核心芯片——华为天罡,以及一些列重磅5G新产品。
重磅一: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
在会上,华为常务董事、运营商BG总裁丁耘展示了全球首款5G 基站核心芯片——华为天罡,在集成度、算力、频谱带宽等方面,“天罡”都取得突破性进展:
1、极高集成:
首次在极低的天面尺寸规格下,支持大规模集成有源PA(功放)和无源阵子。
2、强大算力
实现2.5倍运算能力的提升,搭载最新的算法及Beamforming(波束赋形),单芯片可控制高达业界最高64路通道。
3、极宽频谱
支持200M运营商频谱带宽,一步到位满足未来网络的部署需求。
该芯片还实现基站尺寸缩小超50%,重量减轻23%,功耗节省达21%,安装时间比标准的4G基站节省一半时间。现场展示中,5G Massive MIMO 64T64R(64发64收)基站只有不到一扇小窗大小。
截至2018年底,华为已完成中国全部预商用测试验证。
2019年1月9日,华为“5G刀片式基站”凭借创新性采用统一模块化设计等技术突破,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基站实现所有单元刀片化、不同模块间任意拼装,使5G基站的安装像拼装积木一样简单便捷。
在会场内,一名工人演示了5G基站安装的全过程,前后只用了不到一分钟。华为5G产品线总裁杨超斌表示:“华为全系列全场景极简5G解决方案,在兑现5G极致性能和体验的同时,能够大幅提升部署和运维效率,使5G部署比4G更简单。”
丁耘在会上透露,目前华为已经获得30个5G商用合同,其中欧洲国家18个、中东国家9个、亚太地区3个,同时25000多个5G基站已发往世界各地。
在不久前的采访中,任正非表示,目前华为拥有2570项5G专利,核心标准提案数量3045,处于行业第一。任正非还表示,华为有信心(在5G上获得领先),产品做得比别人都好,让别人不想买都不行。
重磅二:新5G终端,一部高清电影3秒下载完
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还发布了全球最快5G多模终端芯片“Balong5000”和商用终端。余承东表示,Balong5000不仅是首款单芯片多模的5G芯片,可支持3G、4G和5G,同时具备能耗更低、延迟更短等特性。
华为同时宣布推出全球速率最快的5GCPE(接收Wi-Fi信号的无线终端接入设备),其搭配了华为5G终端芯片Balong5000。 这款5GCPE支持华为智能家居协议,其覆盖增强达30%,支持WI-Fi6,多设备上网速率提升约4倍,是目前速度最快的WiFi。
在发布会现场,华为展示了5GCPE“吓人的”性能:3秒钟可以缓存一部超清电影的文件,与当前4G网络(Cat4)相比提升高达21倍。
一口气发布多款产品,这在华为并不多见。
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表示,之前有一些人声称5G“没那么重要”、“发展没那么好”,而这次基站、终端等产品的发布,表明华为把有能力掌握的技术具体化到产品,完全落到实处了。“从芯片、基站到终端,华为的综合实力正变得越来越强。”
很多外媒记者也来到预沟通会现场,而每一次产品发布,这些外媒记者都会自发鼓掌。“其实5G、微波等技术,很多都是为欧美国家量身定制的。”项立刚认为,尽管有一些国家对华为5G有抵触,“但欧洲国家是有一套严格安全标准的,想要进入该国,需要经过对方的检测和认证,18个欧洲国家已经跟华为签订了5G合作协议,就说明了个别国家对安全性的质疑是‘莫须有’的。”
华为将发布全球首款折叠屏5G手机
尽管距离5G正式商用的时间表还有一年时间,但华为显然在加快相关产品的部署步骤。
余承东表示,华为还将在即将到来的2019MWC上发布全球首款折叠屏5G手机。
想用5G还得等等
突破总是让人兴奋,但还是该保持理智。
虽然华为这一系列发布为5G商业化进程迈出了一大步。根据运营商方面的时间表,到2019年,部分运营商将会开始5G的商用的试运营,但真正实现5G网络大面积覆盖和普及估计要更晚一些。
在大部分地区没有5G网络,甚至部分地区连4G都还没有完全普及的情况下,贸然发布5G芯片或者5G手机,即便抢到了新闻头条,但没有网络和运营商5G流量套餐的情况下,也不会带来更多实际效果。
实际上,1月17日,任正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直言:“5G实际上被夸大了它的作用,也被更多人夸大了华为公司的成就……实际上现在人类社会对5G还没有这么迫切的需要……不要把5G想象成海浪一样,浪潮来了,财富来了,赶快捞,捞不到就错过了。5G的发展一定是缓慢的。”
-
4G
+关注
关注
15文章
5491浏览量
118693 -
华为
+关注
关注
215文章
34236浏览量
250905 -
5G
+关注
关注
1352文章
48301浏览量
562830
原文标题:华为发布的5G芯片有多牛逼?重点都在这里了!
文章出处:【微信号:EngicoolArabic,微信公众号:电子工程技术】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