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似乎是一道坎,许多程序员以此为职业生涯的终点线。但有人却御风而行,即使中年,职业发展道路却更上一层楼,该提问底下便有评论道:
刚一44岁朋友拿到总监职位,以前一直都是程序员。
同是35岁,同是技术岗位(架构),同是年后离职(下周),不同的是下一家税前薪水涨了三成。
为什么同样是中年程序员会有截然相反的结局呢?
35岁这道坎为谁设?
“佛系程序员”。
很多人的工作日常是每天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没有什么野心和要求,不出什么差错也没什么亮点。在二十多岁可能看不出差别,跳槽都到好公司。
可在三十岁后,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地:往技术岗上不去,当管理岗能力欠缺。慢慢地沦为毫不起眼的角色,拿着高薪重复地做着自己舒适区内的工作。遇到部门组织调整时,首当其冲地成为被“处理”的人。
30多岁的李海为人沉默木讷,不适合当管理岗,但由于资历较老被任作组长。他当组长后开始将活全分给底下人,自己偶尔才编几行代码,工作很悠闲。
后来他们组解散,手下人员被别组吸收,于是李海的位置很尴尬:新组长能力不错,没必要为他让位;当普通的开发吧,组里人员已饱和,不想要他这尊“大佛”。
最后他被安排到一个可有可无的运维支撑岗位。几个月后他黯然离职。
为什么选择了一条较容易的路反而更难了?
因为容易走的路是下坡路。
认清核心竞争力
一般的职业路径可分为:探索期、新手区、成长期、成熟期、瓶颈期、突破期、事业期。
在探索和新手期,我们将全部精力放在上手当前的工作里,此过程大概三个月到一年的时间,一般新手期和成长期共同进行。
一到两年后从成长期往成熟期探索,我们对当前的工作有了经验总结,并摸索出适合自己工作方式的规律和流程,一般用80%的工作时间足以完成相应的工作。
三五年后,有人会一直停留在熟练期,通常“佛系”出现在熟练期。无法或不去探索去突破瓶颈期,即使是10年或者20年开发经验,也是原地踏步罢了。
同时我们需认清不同年龄层的程序员的核心竞争力是不同的。年轻程序员精力好、富有创造力、可塑性强,这是中年程序员随年龄逐渐衰退的。
但其在某种技术方向上的积累、项目经验、业务知识、架构与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多种能力构成的竞争力,是年轻程序员无法比拟的。
这些能力需要我们在35岁前不断学习和总结方能积累而成。
35 岁码农该何去何从
上文中被裁的程序员,首先确保自己的利益。不知道这句描述“建议这个月底提离职”是否是公司想逼员工自主离职不想给赔偿,但不管如何,被裁员工先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求公司签订好赔偿合同。
从题主求助的问题内容来看,其缺少危机意识:“接下来我该怎么办?怎么维持生计?”
如底下的评论“你问的这些不像是一个35岁人的心智”。
许多人仍妄想用单一的存量技能,只要不犯错就能在公司呆一辈子。可时代变化得太快,AI会编程,00后从幼儿园开始学习编程……
消灭你,可能与你无关。但拯救你,只能是靠自己。
终身学习不是一句口号,我们普通人可利用二八法则,花80%的时间完成日常工作之余,花20%的精力培养自己的软技能,如沟通与写作能力,从主技能横向培养副业,如编程培训教师、博客专家等。
无论在哪个年龄层,人脉资源是必须拓展的。毕竟在35岁这年纪大多数人已不通过在网上投简历的方式找工作,一般通过人脉推荐。这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无论何时给人留以“靠谱”的印象,同时主动增加弱连接节点,如加入技术群、知识星球、更新博客、参与技术大会等。
曾见过40岁的码农,身为架构师仍喜欢在一线编程,工作认真负责,喜欢挑战,从不打算在一家公司养老。去年经前同事推荐,以丰厚的薪资待遇跳槽成功。
35岁确实是一道坎,没有规划的人轻轻一碰就摔个大跤,而有准备的人则轻松迈过。
“要得到有价值的东西,你就得做出牺牲。你知不知道,难做的事和应该做的事,往往是同一件事。凡是有意义的事都不会容易,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
-
程序员
+关注
关注
4文章
949浏览量
2976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