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朱茵变杨幂,神通广大的AI不给“真人”留活路?

t1PS_TechSugar 来源: 聂磊 作者:电子发烧友 2019-03-01 13:51 次阅读
近日,一段换脸视频网络热传,视频作者用AI技术把《射雕英雄传》里黄蓉的脸由朱茵变成杨幂的。随后该作者回复称:“制作视频主要用于技术交流,并无营利行为。”这不得不让人想起此前流行的一个AI“造脸”技术,深思之后,让人背脊发凉。

在2月中旬,有一个新网站突然红了起来,点击打开后,全屏只有一张脸,要注意的是,这不是一张真正的现存的人类脸。这其实就是一张电脑生成的近乎完美的图像,告诉你真相之后,你是否觉得眼前这张照片其实有点诡异。

Uber软件工程师Phillip Wang在NVIDIA研究人员的工作基础上创建了这个网站,目的是“提高公众对图片生成技术的认识”:如生成对抗网络(GAN)。这些程序背后有两个神经网络,一个负责生成图像,一个决定图片的现实逼真程度,并对第一个提出挑战,发出改善命令。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种与现实生活中人脸近乎无差别的图片。

这些被创造出来的头像,看上去很真实,但他们不是存在的人类脸。

网站上线几天后,OpenAI就推出了一款工具,能够在极少人工提示下,生成迄今为止最真实的文本段落。因为可以撰写以假乱真的新闻,所以该系统被描述为“文本深度造假”(deepfake for text)工具。这种“文本深度造假”可以在视频中实现替换人脸。正如《卫报》所解释的那样:“在人工智能系统中输入一些文本,几个单词或者一整页都行,然后系统根据对未来的预测写出接下来的文字段落。”

根据英国媒体《卫报》(The Guardian)公布的一段朕亨公益测试影片,编辑输入一句关于英国脱欧的不完整句子,GPT2即可立刻产生一段完整段落。另外,若喂给它乔治奥韦尔的《1984》小说里的第一句「It was a bright cold day in April, and the clocks were striking thirteen」,它立刻辨识出文字的未来科幻小说风格,而能接续相应的故事。该报认为GPT2产生的句子,几乎未显露过去AI系统前后语意不一致或语法错误的问题。

(当《卫报》将一篇关于英国退欧的文章作为开头时,它甚至创造了英国工党领袖杰里米·科尔宾的虚假引语。)

GPT2所生成的文本像极了人类可能会写的东西,但实际并没有人去写它。

去年,谷歌还公布了两段录音。打电话交谈的场景,其中一个是谷歌助手,能够帮你打电话预定理发和餐厅,而且不会让对方听出来电话这边的声音并不是真人发出来的。

音频听起来很像人在交流,但实际上并没有。

1877年末,托马斯·爱迪生带着他最新发明走进了《科学美国人》杂志的办公室。编辑们在此后的文章中描述道:“用几块金属做成的小物件,放在大约一英尺建房的铁架上。”其实这是一台留声机,可以录下人的声音,然后进行反复回放。尽管杂志的工作人员已经对它很熟悉,但这项发明还是会带来一些“羞耻”。

“不管一个人对现代机械及其精彩表演多么熟悉,也不管对这写奇怪装置背后的原理理解多么透彻,如果他知道他的感官在欺骗他,那就很难去倾听机械讲话。”《科学美国人》的编辑之后写道:“我们认为,这台设备发出已去世人的声音是非常恐怖的。”

并没有真正的方法能够将人类和技术区分开。纵观历史,技术被用作推进人类进步。此外,这些技术也成功达到了另一个目的:保护人类。从印刷术到留声机,再到互联网,通信技术尤其如此。无论技术的创造者们是否在初期意识到了这一点,是否意识到技术可以衍生各种功能,但从根本上来讲,他们至少让人类在不断的互相提醒各自的存在。

也许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近这三个类似人类的人工智能让人感到不安。与简单的录音不同,每一个记录已不仅仅是单纯人类与人类交流的副本。相反,他们是被复制出来的。看似微小的区别,却有天壤之别。

复制的愿意是将某种东西再叠回资深。一个副本和它的原件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分开存在。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如今复制过程中,已经对原有的内容进行了创造。在每一次复制中,我们开始失去属于人类自己的东西——脸、语言、声音。

这些新的人工智能工具再也不会提醒人类的存在,它只会提醒我们,在未来,我们可以已经无法区别人类or非人类。

“作为一个物种,我们是收藏家和记忆体,” 马丁·昆兹(Martin Kunze)去年某次采访对《GQ》杂志说道:“我们在每个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马丁是一位来自奥地利的陶艺家,目前正在建造一个时间胶囊的计划,称之为“人类记忆”项目。马丁自己制作一些陶瓷,上面刻有“私人日记、全球新闻、书籍和科学研究等。”这些都是对人类发展的描述,希望未来的人们能找到。

该项目已经迅速扩大,马丁目前有三类材料:社论(世界各地报纸的评论,基于政治和地理);机构材料(科学论文、学术论文、流行歌曲等);最后是私人物件。

《GQ》的撰稿人迈克尔•帕特尼提(Michael Paterniti)回忆道:“目前他们已经有超过500块台板,参与者来自不同的国家,大多数人通过网站向他们发送私信或邮件,希望将材料打印在台板上。”“他们发送日记、情书、报纸文章、论文、博客等,这些都是重要部分。”

马丁存储人类记忆的动机,一部分因为他们对人类存储空间不足的担忧。

他对《GQ》杂志说:“出于经济和生态的原因,迟早我们不得不大规模删除数据。这些被删除的数据不会被有组织的进行存储。”

删除就意味着数据永远小时,假设服务器没有丢失,存储空间保持不变,一直在等待新的填充。人类的人工智能发展开始让我思考,这个存储空间会被什么填充?

如今,那些看似无穷无尽的关于我们生活的数据开始消失了,很多人工智能的数据开始取而代之,可能还存储着错误的信息。来一个大胆的想象,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出现这样一个世界:以后的数据已经不是人类所创造,而是源自类似人类的数据,这些算法相互作用,在无限循环中还能互相通信

未来可能是这样,物质依旧存在,但已经没有办法记录我们的情感和思想,无法证明人类存在。

长期以来,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恐惧是,要么身体和机器融合,成为超级生物,要么被机器奴役。如果未来没有空间记录我们的情感和思想,那人类终点似乎很孤独,只能存在古老的陶片上。

也许我们就彻底消失,从记录中消失。几个世纪以来我们创造技术保护人类,现在我们创造技术来自我保护。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I
    AI
    +关注

    关注

    87

    文章

    31845

    浏览量

    270676

原文标题:朱茵变杨幂,神通广大的AI不给“真人”留活路?

文章出处:【微信号:TechSugar,微信公众号:TechSugar】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接入AI大模型!利尔达蜂窝模组让设备秒“机灵小话痨”

    各显神通。本期我们就来分享下应用平台对接大模型的秘籍,它具备高兼容性、低部署成本及灵活的多模态扩展能力等优势。下期将解锁更多"打开方式"——毕竟在AI应用生态里,通往罗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9:05 135次阅读
    接入<b class='flag-5'>AI</b>大模型!利尔达蜂窝模组让设备秒<b class='flag-5'>变</b>“机灵小话痨”

    ADS1224如果不给SCLK信号,那么DRDY的波形怎样?

    如果ADS1224的DRDY拉低,说明可以有新数据读出,此时如果不给SCLK信号,那么DRDY的波形怎样?
    发表于 01-13 06:39

    ADS1278EVM-PDK不给SCLK信号的话,OUT1处没有波形出来,怎么解决?

    ADS1278EVM-PDK上发现,我不给SCLK信号的话(即把R40电阻拿掉)(此时CLK有信号),OUT1处没有波形出来呢。。忘专家指点,谢谢。
    发表于 12-23 07:05

    Google Cloud如何守护大模型安全

    大模型就像神通广大的 "哪吒",能写文章、画画、编程,无所不能。但如果哪吒被恶意操控,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培养这样的大模型需要大量投入,如果被 "黑化",损失也是巨大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1-15 13:36 303次阅读
    Google Cloud如何守护大模型安全

    联想与Meta合作推出AI Now个人AI智能体

    联想集团近日在美国西雅图举办了年度Tech World大会,会上联想CEO元庆与Meta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共同宣布了一项重要合作。双方基于Meta的Llama大模型,推出了面向PC的个人AI智能体——AI Now。
    的头像 发表于 10-17 16:58 628次阅读

    器泄压是什么原因

    关于“推器”(这里可能指的是推流器,因为“推器”并非一个常见的专业术语)泄压的原因,由于推流器主要应用于污水处理等工业领域,其泄压情况可能涉及多个方面。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直接针对“推流器泄压
    的头像 发表于 09-14 14:14 323次阅读

    云开发AI助手

    AI
    草帽王路飞
    发布于 :2024年07月22日 14:41:54

    借助共创力量,简集成打造全球顶尖API平台

    的诞生。 当人们聚焦于人工智能C端产品能力时,ToB市场悄然起步且出现了新的趋势:API经济将是这次数字化浪潮的关键战略,API技术不仅是企业接入AI服务的桥梁,更是企业推动创新的催化剂、保护领先优势的护城河。 简集成敏锐地捕捉
    的头像 发表于 07-02 16:03 362次阅读
    借助共创力量,<b class='flag-5'>幂</b>简集成打造全球顶尖API平台

    虹软PSAI为广大电商商家提供AI图像生成及商品图优化服务

    近日,虹软PhotoStudio AI(简称PSAI)入驻抖店服务市场,为广大电商商家提供AI图像生成及商品图优化服务,帮助商家更好地实现商品销售和品牌推广。无论是资深卖家还是新手店主,都能通过
    的头像 发表于 07-01 17:27 886次阅读

    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联想元庆畅谈AI新纪元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人工智能(AI)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科幻概念,而是正逐步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近日,在天津举行的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元庆的演讲,为我们揭示了AI如何深刻影响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以及全
    的头像 发表于 06-21 16:51 484次阅读

    新火种AI|AI让大家都“土”了!

    作者:一号   编辑:美美 AI不仅要把人“土”,还要把人变多样。 这个世界,终究是“土”了。 今年五一假期,一个名为“Remini”的AI修图APP火遍了全网。注意,是Remin
    的头像 发表于 05-09 22:59 291次阅读
    新火种<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AI</b>让大家都<b class='flag-5'>变</b>“土”了!

    苹芯科技越出席AI大模型生态发展论坛,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4月19日,由清华大学校友会等联合主办的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AI大模型生态发展论坛成功举办。苹芯科技CEO越博士受邀参加AI大模型生态发展论坛,
    的头像 发表于 04-23 14:26 750次阅读

    2022年全球AI人才分布:美国首选,中国印度才实力提升

    另外,英国、韩国和欧洲大陆已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顶级AI研究员的吸引力,相比之下,印度和加拿大的比例则有所降低。同时,中国逐步扩大国内AI人才库以适应本地不断增长的AI产业需求。
    的头像 发表于 03-10 14:51 2073次阅读

    探索LabVIEW编程接口等性原理与实践

    等性原来是数学上的概念,在编程领域可以理解为:多次请求某一个资源或执行某一个操作时应该具有唯一性同样等结果,也就是说,其任意多次执行对资源本身所产生等影响的结果或函数执行的结果,都与第一次执行的结果相同。
    的头像 发表于 02-29 10:24 706次阅读
    探索LabVIEW编程接口<b class='flag-5'>幂</b>等性原理与实践

    北京大学首次硬件实现电容耦合的VO2相振荡动力学计算系统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玉超教授课题组首次硬件实现了电容耦合的VO2相振荡动力学计算系统。
    的头像 发表于 02-28 11:28 1072次阅读
    北京大学首次硬件实现电容耦合的VO2相<b class='flag-5'>变</b>振荡动力学计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