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中旬,有一个新网站突然红了起来,点击打开后,全屏只有一张脸,要注意的是,这不是一张真正的现存的人类脸。这其实就是一张电脑生成的近乎完美的图像,告诉你真相之后,你是否觉得眼前这张照片其实有点诡异。
Uber软件工程师Phillip Wang在NVIDIA研究人员的工作基础上创建了这个网站,目的是“提高公众对图片生成技术的认识”:如生成对抗网络(GAN)。这些程序背后有两个神经网络,一个负责生成图像,一个决定图片的现实逼真程度,并对第一个提出挑战,发出改善命令。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种与现实生活中人脸近乎无差别的图片。
这些被创造出来的头像,看上去很真实,但他们不是存在的人类脸。
网站上线几天后,OpenAI就推出了一款工具,能够在极少人工提示下,生成迄今为止最真实的文本段落。因为可以撰写以假乱真的新闻,所以该系统被描述为“文本深度造假”(deepfake for text)工具。这种“文本深度造假”可以在视频中实现替换人脸。正如《卫报》所解释的那样:“在人工智能系统中输入一些文本,几个单词或者一整页都行,然后系统根据对未来的预测写出接下来的文字段落。”
根据英国媒体《卫报》(The Guardian)公布的一段朕亨公益测试影片,编辑输入一句关于英国脱欧的不完整句子,GPT2即可立刻产生一段完整段落。另外,若喂给它乔治奥韦尔的《1984》小说里的第一句「It was a bright cold day in April, and the clocks were striking thirteen」,它立刻辨识出文字的未来科幻小说风格,而能接续相应的故事。该报认为GPT2产生的句子,几乎未显露过去AI系统前后语意不一致或语法错误的问题。
(当《卫报》将一篇关于英国退欧的文章作为开头时,它甚至创造了英国工党领袖杰里米·科尔宾的虚假引语。)
GPT2所生成的文本像极了人类可能会写的东西,但实际并没有人去写它。
去年,谷歌还公布了两段录音。打电话交谈的场景,其中一个是谷歌助手,能够帮你打电话预定理发和餐厅,而且不会让对方听出来电话这边的声音并不是真人发出来的。
音频听起来很像人在交流,但实际上并没有。
1877年末,托马斯·爱迪生带着他最新发明走进了《科学美国人》杂志的办公室。编辑们在此后的文章中描述道:“用几块金属做成的小物件,放在大约一英尺建房的铁架上。”其实这是一台留声机,可以录下人的声音,然后进行反复回放。尽管杂志的工作人员已经对它很熟悉,但这项发明还是会带来一些“羞耻”。
“不管一个人对现代机械及其精彩表演多么熟悉,也不管对这写奇怪装置背后的原理理解多么透彻,如果他知道他的感官在欺骗他,那就很难去倾听机械讲话。”《科学美国人》的编辑之后写道:“我们认为,这台设备发出已去世人的声音是非常恐怖的。”
并没有真正的方法能够将人类和技术区分开。纵观历史,技术被用作推进人类进步。此外,这些技术也成功达到了另一个目的:保护人类。从印刷术到留声机,再到互联网,通信技术尤其如此。无论技术的创造者们是否在初期意识到了这一点,是否意识到技术可以衍生各种功能,但从根本上来讲,他们至少让人类在不断的互相提醒各自的存在。
也许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近这三个类似人类的人工智能让人感到不安。与简单的录音不同,每一个记录已不仅仅是单纯人类与人类交流的副本。相反,他们是被复制出来的。看似微小的区别,却有天壤之别。
复制的愿意是将某种东西再叠回资深。一个副本和它的原件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分开存在。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如今复制过程中,已经对原有的内容进行了创造。在每一次复制中,我们开始失去属于人类自己的东西——脸、语言、声音。
这些新的人工智能工具再也不会提醒人类的存在,它只会提醒我们,在未来,我们可以已经无法区别人类or非人类。
“作为一个物种,我们是收藏家和记忆体,” 马丁·昆兹(Martin Kunze)去年某次采访对《GQ》杂志说道:“我们在每个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马丁是一位来自奥地利的陶艺家,目前正在建造一个时间胶囊的计划,称之为“人类记忆”项目。马丁自己制作一些陶瓷,上面刻有“私人日记、全球新闻、书籍和科学研究等。”这些都是对人类发展的描述,希望未来的人们能找到。
该项目已经迅速扩大,马丁目前有三类材料:社论(世界各地报纸的评论,基于政治和地理);机构材料(科学论文、学术论文、流行歌曲等);最后是私人物件。
《GQ》的撰稿人迈克尔•帕特尼提(Michael Paterniti)回忆道:“目前他们已经有超过500块台板,参与者来自不同的国家,大多数人通过网站向他们发送私信或邮件,希望将材料打印在台板上。”“他们发送日记、情书、报纸文章、论文、博客等,这些都是重要部分。”
马丁存储人类记忆的动机,一部分因为他们对人类存储空间不足的担忧。
他对《GQ》杂志说:“出于经济和生态的原因,迟早我们不得不大规模删除数据。这些被删除的数据不会被有组织的进行存储。”
删除就意味着数据永远小时,假设服务器没有丢失,存储空间保持不变,一直在等待新的填充。人类的人工智能发展开始让我思考,这个存储空间会被什么填充?
如今,那些看似无穷无尽的关于我们生活的数据开始消失了,很多人工智能的数据开始取而代之,可能还存储着错误的信息。来一个大胆的想象,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出现这样一个世界:以后的数据已经不是人类所创造,而是源自类似人类的数据,这些算法相互作用,在无限循环中还能互相通信。
未来可能是这样,物质依旧存在,但已经没有办法记录我们的情感和思想,无法证明人类存在。
长期以来,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恐惧是,要么身体和机器融合,成为超级生物,要么被机器奴役。如果未来没有空间记录我们的情感和思想,那人类终点似乎很孤独,只能存在古老的陶片上。
也许我们就彻底消失,从记录中消失。几个世纪以来我们创造技术保护人类,现在我们创造技术来自我保护。
-
AI
+关注
关注
87文章
31845浏览量
270676
原文标题:朱茵变杨幂,神通广大的AI不给“真人”留活路?
文章出处:【微信号:TechSugar,微信公众号:TechSugar】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接入AI大模型!利尔达蜂窝模组让设备秒变“机灵小话痨”
![接入<b class='flag-5'>AI</b>大模型!利尔达蜂窝模组让设备秒<b class='flag-5'>变</b>“机灵小话痨”](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2/98/poYBAGJ5xUWAAL3PAABCVAeSJ9o570.jpg)
ADS1224如果不给SCLK信号,那么DRDY的波形怎样?
ADS1278EVM-PDK不给SCLK信号的话,OUT1处没有波形出来,怎么解决?
Google Cloud如何守护大模型安全
![Google Cloud如何守护大模型安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5/1E/wKgZoWc23xuAY8VYAAA7EV3uYro140.png)
联想与Meta合作推出AI Now个人AI智能体
推留器泄压是什么原因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D/AB/wKgZomad_yCAJVpTAAXNTMgrg94953.png)
借助共创力量,幂简集成打造全球顶尖API平台
![借助共创力量,<b class='flag-5'>幂</b>简集成打造全球顶尖API平台](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8/02/wKgaomaDtDGAbA20AAJLpMfyK5g710.png)
虹软PSAI为广大电商商家提供AI图像生成及商品图优化服务
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联想杨元庆畅谈AI新纪元
新火种AI|AI让大家都变“土”了!
![新火种<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AI</b>让大家都<b class='flag-5'>变</b>“土”了!](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3/AD/wKgZomY85OiAfmgwAAEhdmusHpY112.jpg)
苹芯科技杨越出席AI大模型生态发展论坛,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2022年全球AI人才分布:美国首选,中国印度留才实力提升
探索LabVIEW编程接口幂等性原理与实践
![探索LabVIEW编程接口<b class='flag-5'>幂</b>等性原理与实践](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2/F8/wKgaomXf60yAVcW3AAA1ESqH6nI234.pn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