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今年,在移动领域频繁地听到“折叠手机(Foldable Smart Phone)”这一新词,就在字典里查了以下“Foldable”这个单词,它的意思是“可折叠收纳”。也就是说,所谓“折叠手机”就是“可以折叠收纳的智能手机”。
使OLED成为可能的未来的显示技术
MWC巴塞罗那2019上发布的三星的“Galaxy Fold”、华为的“HUAWEI Mate X”都不是全球首发的折叠手机。打开历史的大门,NTT Docomo在2013年4月发售了NEC产的“MEDIAS W N-05E”,而ZTE产的“M Z-01K”也于2018年2月由NTT Docomo发售。
当时引起很大反响的“MEDIAS W N-05E”
可是,这次折叠手机的最大特点不是单纯地折叠。折叠画面的“合页”(Hinge)部分没有缝隙,也就是说是一整块显示屏。
开合显示屏可以实现手机尺寸和平板尺寸,实现这两项“绝技”的技术就是有机EL(OLED)显示技术。OLED和液晶不一样,它不需要支持发光的背光模组。因此可以简单地用柔软的薄膜当作显示素材,也就轻易地制造出可弯曲和卷曲的显示屏。
说起卷曲式的OLED显示屏,今年1月LG电子发布了可以收纳的电视——“LG Signatures OLED TV R”,也引起了很大反响。OLED不仅可以容易地做成四边形以外的自由形状,像LG电子的电视里宣传的一样,它也是实现任意变形的最优显示材料。
折叠手机真的需要吗?
即便理解了技术方面的要素和可能性,问题是“需求”。
以前NTT Docomo开始销售“MEDIAS W”的时候,人们毫无疑问都投以奇异的眼光。参与发布会的记者称其为“迎合时尚的噱头”,开始销售后大众反映冷淡:“技术很厉害,但是不需要呀”,说实话并没有畅销。
此后人们对2018年登场的“M Z-01K”的反应似乎也不感冒,其销量跟畅销手机相比简直不是一个水平的。
折叠手机的优点在于折叠后就是小型手机,打开就是大屏平板。但是,从这个“变形的噱头”构造来看,作为智能手机可谓是又厚又重的终端。
而且昂贵的价格也是瓶颈,Galaxy Fold是1,980美金(约人民币13,000元),华为Mate X是2,299欧元(约人民币17,000元),作为具有超高价格的iPhone XS Max对此也望尘莫及吧。
比起一部手机+一台平板,折叠手机也应该价格很高
不难想象,购买这种超高端的折叠手机的人士应该是那种想在第一时间尝试最先端技术的“创新阶层”吧,吸引这一阶层的商品几乎不会提高什么利润。生产的目的一半是验证技术,一半是证明可以做出实际产品罢了。
但是,科技型企业正是需要证明这一点。
对于移动集群(Mobile Cluster)的创新阶层来说,拥有现在的折叠手机就是自己身份的象征
即便如此还是需要技术革新
科技型企业的命脉就是开发新技术和实现商品化,如果不能实现商品的大规模生产就不能实现低成本化,商品就卖不出去。通过批量生产,技术迅速被商品化,但瞬间又会过时。也就是说,技术和普及之间存在着“二难理论(Dilemma)”的关系。
正因为如此,科技型企业必须持续创造新技术,无法推出新技术和新商品理念的科技型企业就没有前途,即便投入了运用新技术的商品价格高昂,但在产线上能生产出来就比什么都重要。
可以说,推出新技术、并将其推向社会的企业实力(≒资金实力和市场营销实力)才是引导市场的科技型企业的最高命题。
也就是说,科技型企业在展示新科技是,就是企业在向市场宣布“我们公司才是市场的领头人”。
不断挑战才是顶尖企业的证明
旭化成的原会长宫崎辉先生曾发表过以下言论。
“企业必须在实力范围内建立健全的赤字部门”。
既然企业是要盈利的,当然 摒弃那些不产生利益的部门,新技术开发本身不产生利润,但是如果认为开发部门的业务符合企业的实力和目标的话,即使赤字,也要继续保持下去。
另外,持续经营而形成的赤字部门和开始就做好赤字觉悟的部门是不一样的,明知是赤字还要继续投资,可以说这是引领业界的技术型企业的自信和气概。
眼看着中国和韩国企业相继推出了折叠手机,不得不考虑一下现在的日本企业里有多少还拥有赤字部门呢?
对持续赤字的SONY的Xperia部门的前途很感兴趣
-
智能手机
+关注
关注
66文章
18493浏览量
180217 -
OLED
+关注
关注
119文章
6200浏览量
224211 -
折叠手机
+关注
关注
3文章
225浏览量
19160
原文标题:技术革新和商品化的“二难理论”,折叠手机真的需要吗?
文章出处:【微信号:CINNO_CreateMore,微信公众号:CINNO】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