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已达百万量级。3月1日,百度校招团队到香港挖人,让2019年的春招火热起来,BAT纷纷到境外抢人,AI人才收割机也面临高端人才不足的困境。
2019年校招,科技巨头抢AI人才大战到境外。
3月1日,百度校招团队扎寨香港,宴请近百位来自港大、港科大、港中文、浸会大学计算机&AI相关专业博士生及教授,主要目的只有一个:挖人。
百度方面,百度公司副总裁、搜索公司用户产品总负责人沈抖博士也亲自出席这场晚宴,他毫不避讳地说:
“香港大学、港科大、港中文等好几所高校在世界上非常领先,培养着无数顶尖的人工智能的人才,这对百度来讲是非常有诱惑力的,我们非常需要非常好的优秀的人才加入百度,和百度一起去解决一些世界性难题。”
百度校招团队相关负责人告诉新智元,百度在香港招聘之后,随即又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等高校开启春招,希望把境外的优秀AI人才引入百度。
除了百度,阿里、腾讯等都把目光瞄向境外,去年秋招期间BAT都曾在美国等国多所高校招兵买马。目前正值春招季,经过去年的秋招之后,科技公司试图把2019届最后一批AI“漏网之才”收入囊中。
AI人才缺口百万,BAT出海抢人
从去年秋招开始,BAT已经在境外抢人,包括美国、加拿大、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等地。
新智元根据公司官网,对BAT校招的AI/技术岗位、海外的宣讲高校进行了初步统计:
(来源:公司校招官网)
而BAT校招的足迹,也覆盖了海外主流高校,以美国为例,新智元也统计了一份BAT去年校招的高校和地区:
由上表可见,BAT三家在美国有多所高校是重叠的,这意味着对AI人才的抢夺已经进行了交叉,校招战火在海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过去三年,全球范围内通过招聘平台发布的人工智能相关职位数量,从2014年约5万个到2016年超过44万个,一直到2018年年底,人工智能相关职位已经有120万,需求可谓爆发式增长。
一方面是AI岗位需求旺盛,但另一方面,行业面临着AI人才类型单一的问题。
人工智能人才自上而下分为四个层次:
·顶层:科学家类人才;
·第二层:算法人才;
·第三层:应用人才;
·第四层:数字蓝领人才。
目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第二层次(应用)和第三层次(算法)人才将主要负责为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方法落地,找到应用场景,真正驱动传统产业变革。
新智元智库也对中国人工智能人才进行了5年数据的追踪,结果显示,国内人才主要在技术层和应用层分布较为广泛,特别是在机器人、图像识别、精准营销和和自动驾驶等领域。其中,算法人才在招聘市场和存量人才遥遥领先。
对于2018年秋招,新智元了解到,BAT以及华为、旷视和科大讯飞等企业对算法/机器学习岗位目前需求量仍然是最大的。但同时也出现算法岗位处于“供远大于需”的情况,目前AI岗位所呈现的具体趋势是高端AI人才短缺,年轻的AI领域工程师总数增长较快。
从目前市场对人工智能人才需求百万缺口的现状来看,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一边是高校高端AI人才培养缓慢,一边是企业招不到高端人才,供需两端都面临着脱节问题,而这样的状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高端AI人才脱节?破解路径:产学研合作
高端AI人才脱节问题已经引起高校和企业的注意,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在AI时代构建新的竞争优势的核心,关键在于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的有效供给。
而正如上述,高校对AI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因此,企业对于AI人才培养的现实路径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企业从学校里寻找相应背景的人才,或从职场上寻找年轻且有学习能力的人,进入到企业体系里,通过项目的方式来培养;
·另一种是企业在人才未完成学业时开始介入,由企业赋能高校进行人才培养。
所培养的人才一部分回归到培养企业,一部分也会输送到与高校签订协议的企业里去。
无论知识体系的搭建、教学计划的实施和人才考核评估,企业都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为知识体系、用人目标设计和能力训练,以及人才的评估和认证标准主要来自企业实践的提炼和确认,这是当前最快提升人才培养速度和质量的方法。
目前,像百度、腾讯、阿里等大厂以及各大AI独角兽企业,都在积极推动与高校的合作,共同培育AI人才。
今年初,西安交大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由旷视科技首席科学家、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博士担任首任院长,这个组合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 “人工智能产学研一体化” 的又一种新可能。
除了校企共建AI学院,新智元还了解到,百度已经在全国汇聚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衷于技术创新、科研开发的优秀大学生,覆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40余所高校,分发大量AI技术课题供大学生研究,直接提升学生的AI能力。
到产业去,到AI大厂去
除了国内高校的AI人才之外,AI大厂还把目光放到了境外人才。
百度在香港的晚宴期间,沈抖博士率先发言,表达了对与高校共同培养人才的迫切渴求:
“百度各项业务的推进中,包括搜索和信息流、DuerOS、无人驾驶、百度云等等,都会遇到一些非常有挑战的产品和技术难题,我们需要大家的帮助,也欢迎大家将来有机会到百度继续去探讨,我们一起努力解决一些问题。”
百度公司副总裁、搜索公司用户产品总负责人沈抖博士
沈抖2007年在港科大获得博士学位,在香港期间,他还回了趟母校。“当年读书时候的许多设想,都已经通过AI变成了现实。”沈抖说,在百度企业文化的浸润中,简单为人、简单做事、产品简单、管理简单早已成为所有百度人的共识。无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留学多年的海归,每个人都能在百度,做自己。
沈抖之后,百度商业智能实验室刘浩博士则对如何建立学术和产业之间联系发表了看法:
对于如何在学术和产业之间建立联系这一话题上,我也遵循着学长的足迹,加入到了百度进行践行,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百度的一年时间里,我所从事的是最领先的下一代地图的业务,在学术上基于这个业务场景出发,我们实验室做了许多很好的成果。
也欢迎同学们能够和我一起,去百度的实验室,共同探索如何将学术和产业更加紧密的结合。
众所周知,高校在培育学生的时是有自己的一套"教学计划",但往往会忽略了与产业衔接这一部分,即高校传授了学生知识,却没有让学生学到如何快速的将其应用到产业开发中去。
相比之下,AI大厂体系化培养人才的能力是其他机构无可比拟的优势,更容易实现学界和产业界对人才共同培养的无缝衔接。目前,许多在校学生已经进入百度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始得到产业界对人才培养的帮助。
一位曾在百度贴吧做账号风险检测的同学告诉新智元,如何有效识别风险账号,传统的方法是对账号被盗的案例进行分析,识别出风险账号典型的异常行为,如登录频率高、使用活跃、登录地点频繁变化等,然而该方法存在很强的局限性。
而在百度,通过从用户的登录行为日志中进行特征提取,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从高维特征中自动筛选出有效的特征信息,最终得到一个能够判断账号是否安全的分类器,这是在其他机构无法获得的锻炼。
若是高校AI实验室与企业AI实验室,能够在学生培育过程当中给予一个双向的支持,那么上述的问题,乃至目前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达百万量级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在AI人才培养新路径上,像百度这样的AI大厂、企业已然发挥了一定的主导作用。在百度,以百度大脑、百度搜索、小度、Apollo和内容生态为载体的AI技术正在不断演变,探索着人工智能的边界。
因此高校也需将百度这样的AI大厂视为人才需求标杆,制定新的AI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正值春招季,相信在这种学界、产业界双向培育的模式下,当前企业高质量AI人才紧缺的问题能得到充分解决,高校也能够将人才输送给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巨头。
-
AI
+关注
关注
87文章
30728浏览量
268891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7183浏览量
238264 -
机器学习
+关注
关注
66文章
8406浏览量
132567
原文标题:AI新秀抢搭大厂快车,百度校招破局人才“荒”
文章出处:【微信号:AI_era,微信公众号:新智元】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