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MWC上,折叠屏手机成为5G技术之外的另一个亮点,包括三星、华为、柔宇等在内的手机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并成功地引发了社交网络上的热议。人们对折叠屏手机的热衷其来有自,毕竟作为人类7*24小时随时相伴的“必需品”,消费者总是希望它能变得更便捷一些。
硬盘演进史:更快以及更便宜
事实上,回顾消费电子设备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它的目标消费者们总是希望不断迭代的电子产品至少能从两个方面进步:首先,设备本身要更加轻便;其次,需要确保信息的传输速度要甚于以往。
人们对电子设备的轻便化有种近乎执拗的追求——世界上首台通用计算机是发布于1946年的伊尼亚克,这个庞然大物体积大约是2.4m*0.9m*30m,占地167平方米,总重量约为27吨之巨。随后,电脑的演进路径如你所见,随着技术的发展正变得越来越便携,眼下的笔记本和平板电脑与70年前的“前辈”相比,显然是“小巫见大巫”般的存在。这种趋势在手机的变化历程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早期大哥大的重量以公斤为单位,但现在的智能手机则几乎都控制在200克以内。
除了对于轻便有着更高的要求,身处信息时代的消费者也希望信息传输的速度能够更快一些。在上网还需要调制解调器的时代,打开一张图片甚至都需要漫长的等待时间,但这种情况现在已经不可能发生。通信技术的不断迭代大幅提高了上网的速度——在5G时代,一部高清电影的下载将被压缩到几秒内便能完成。
“编译太快,都没时间上厕所”,在知乎平台一个名为“SSD都有什么缺点呢?”的问题下,一位网友的这个回答获得了高票点赞。SSD,是“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的英文简写,作为一种新硬盘技术,它正在快速攫取传统机械硬盘的原有市场份额,其中的主要原因便是读写速度相较于传统硬盘的大幅提升。
硬盘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56年,当时的IBM推出了一款名为IBM 305 RAMAC的机械硬盘(HDD),这个容量仅有5兆的产品却由50多块24英寸的碟片组成,这也直接导致它有着不小的体积,足足相当于两个冰箱的大小。虽然从IBM的首款硬盘面世算起,在随后的数十年间硬盘的基本运作原理没有发生变化,但硬盘确实朝着容量越来越大、体积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
但任何技术本身都有着难以逾越的瓶颈,机械硬盘在眼下就遇到了难以再提升性能的瓶颈,这时被称为SSD的固态硬盘开始虏获人心。相较HDD,SDD至少在重量上就更符合消费电子产品愈加轻便化的趋势——一般来说,将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称重对比后就能发现,固态硬盘比机械硬盘普遍来说要轻接近一半。作为电子设备的主要重量来源之一,硬盘本身重量的下降将使便携式设备能够更加便携,这一点无论对于制造商或是消费者而言都足够有吸引力。
除了从技术上让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具有变得更轻薄的可能,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之外,SDD在读写速度方面的突破也让它积累了不少拥趸。一般而言,固态硬盘的读取速度普遍能够达到500Mb/s以上的高速,最直观的体现便是电脑的开机和载入速度近乎能够在瞬间完成;与此同时,它的写入速度也远超普通机械硬盘,这无疑能够极大地增强用户的工作和生活效率。
三星的硬盘革命
实际上,三星在去年底推出的名为860 QVO的全新SSD产品,由于集成了先进的V-NAND和智能TurbroWrite技术,因而提升了顺序写入和随机读写的速度。据悉其顺序读取的速度最高可达550Mb/s,顺序写入的速度同样高达520Mb/s,这两项数值保证了硬盘环节的信息传输速率。
除了读写效率的提升之外,固态硬盘本身更强的抗震耐受力,以及由运行机制不同带来的更低的功耗和噪音等优势也让SSD具备了取代HDD的更大的可能性。事实上,SSD自推出之后,其主机搭载率始终呈现出上扬的态势——根据研究机构TrendForce此前的一份报告显示,笔记本电脑中固态硬盘采用率在2016年就已经达到了33%,而这一数值还将在随后的数年时间内提升至56%的水平,这意味着大多数笔记本电脑都将用SSD来取代HDD的传统方案。
当然,目前阻碍SSD取得更大市场份额的主要原因仍然是相对昂贵的价格。相同容量的SSD和HDD之前的成本差距接近六至十倍,这使得消费者不得不面临两难抉择——要想获得更流畅的体验,要么需要支付比以往高得多的成本,要么就需要通过降低硬盘容量进行交换。最终,不少用户只能采用SSD+HDD的混装方式完成折衷与平衡。
无论如何,相对高企的价格成为横亘在SSD与更大市场间的障碍——根据西部数据的预估,SSD和HDD间的成本差距抹平可能还需10年的时间。但一个相对良好的势头是,SSD的单位成本确实正在逐年下降,尤其是在去年第二季度,固态硬盘的价格出现了相对明显的回落。
这一趋势在三星发布860 QVO后得到了深化,作为一个容量达到1TB的固态硬盘,其在国内的最低价格已经到了不足900元的水平,这样的成本对于追求体验但又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而言极为友好。尤其考虑到4K视频以及图形密集型游戏等内容越发受到欢迎这一大背景,硬盘的性能本身与用户使用体验的关联变得紧密,这一产品的推出显然因应了C端正在形成的重要内容消费趋势。
来自三星的研究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市场的SSD平均容量约为510GB,这意味着固态硬盘TB时代的到来已然不远。尤其是随着SSD的单位成本在三星新技术的辅助下开始降低,更高性价比的方式支撑了大容量SSD时代的到来。如果从更长的历史维度看,用容量的损耗换取SSD的成本可控,这种方式终归只是权宜之计——所谓的摩尔定律自然会在SSD市场适用,技术的进步迟早会让硬盘的容量重新回到以往的水平,并以不增加大量成本为前提。至少在这一点上,三星的布局走在了前列。
将HDD挤上云端?
事实上,如何帮助大多数有着较强成本意识的消费者,无负担、自信地存储、共享和传输比以往更多的内容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问题,但也构成了整个行业的潜在机会点。
目前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在成本上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减,这使得除了监控、数据存储等有巨大数据存储要求的场景仍然适用HDD之外,SSD在其余的普通使用场景中开始具备了更强的适用性,毕竟人们对于速度和安全等性能的重视很大程度上能够抵消价格带来的影响。况且,类似三星860 QVO这类产品的不断出现,让固态硬盘单位成本的降低指日可待。
部分评论者在展望未来时甚至开始乐观地表示“HDD不会消失,但会被SSD挤上云端”。虽然“挤上云端”的这一天还不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到来,但SSD对HDD的排挤效应眼下确实正在上演。
-
硬盘
+关注
关注
3文章
1310浏览量
57306 -
SSD
+关注
关注
21文章
2862浏览量
117417 -
HDD
+关注
关注
0文章
143浏览量
27438
原文标题:从HDD到SSD,硬盘新“革命”
文章出处:【微信号:xinlun99,微信公众号:芯论】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