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特聘教授Nicola Elvassore课题组的研究人员以"Microfluidic reprogramming to pluripotency of human somatic cells"为题,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Protocols》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s)是成体体细胞通过重编程过程衍生而来的类胚胎干细胞,在干细胞生物学和包括精准医学在内的再生医学中有许多潜在应用。然而,因重编程过程效率低、成本高和工作量大等原因,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在临床中的应用遇到瓶颈。近期,来自免疫化学研究所特聘教授NicolaElvassore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为期8天、利用每日转染mRNA编码的重编程因子和免疫逃避蛋白质来提高人诱导多能干细胞重编程效率的实验方案。研究人员在无异种蛋白限定条件下接种约1,500个细胞,15天后发现每个27平方毫米的微流体室可以获得高达160个hiPSC的集落。
人成纤维细胞在微流体重编程14天后,hiPSC集落多能性标志物的表达
该微流体不仅有较高的重编程成功率,而且可以使数百个细胞系能够同时进行重编程。该实验方案消耗的培养基量也非常少,每个独立的微流体室只消耗约300微升培养基。另外,hiPSC集落可以直接从微流体室提取,并且因mRNA的降解性,不必经过进一步集落稳定化实验步骤就可用于下游应用。研究人员还把这个实验方案应用于低蛋白质含量的培养基,用以研究重编程的生物分子机制。
综上,利用该微流体系统形成的hiPSCs,不仅可以应用于临床转化研究,对于深入研究重编程过程,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免疫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CamillaLuni为文章并列第一作者,特聘教授NicolaElvassore为通讯作者,第一完成单位为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601178)的支持。
-
编码
+关注
关注
6文章
959浏览量
54982 -
微流体
+关注
关注
0文章
37浏览量
8584
原文标题:微流体重编程以实现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多能性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内蒙古银宏干细胞库“生命之光”创新工作室事迹
干细胞研究及其应用
血细胞的产生与美国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具有造血干细胞功能的细胞
多能耦合系统全寿命经济性评估方法
![<b class='flag-5'>多能</b>耦合系统全寿命经济<b class='flag-5'>性</b>评估方法](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9/86/poYBAGKhwMKAcBaBAAAXOx0RPb0367.jpg)
学术和产业界合作,自然科学基金会拨款支持开发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解决方案
我国首个针对胚胎干细胞的产品标准《人胚胎干细胞》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异体iPS细胞的安全性得到确认,异体移植效果有望大幅提升提高
全球首次!港大教授研发获取干细胞的新方法
光纤温度传感器在生物细胞辐射培养过程中的温度监控
研究人员采用3D打印出一个厘米级的人体心脏泵
用人类细胞3D打印出了功能正常的厘米级人体心脏肌泵模型
基于微流控技术有望消除对造血干细胞供体的需求
美国研究人员使用干细胞制作芯片心脏,助力药物安全性评估
功率放大器应用分享:利用微流控技术促进干细胞心肌组织成熟
![功率放大器应用分享:利用<b class='flag-5'>微</b>流控技术促进<b class='flag-5'>干细胞</b>心肌组织成熟](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3/90/wKgZPGdqTdmAHvFTAAHd23ZWm2A900.jp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