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bit是地球上最大的智能手环制造商,Charge是它最重要的产品系列。在初代Charge、Charge HR之后,最新的Charge 2在今年8月底发布。作为巨头今明两年的走量产品,Charge 2甚至可以称作是智能手环市场的风向标。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现在运动手环的天花板,Fitbit能否继续保持销量和霸主地位,很大程度上就得看Charge 2能有多给力。
PS:考虑到其对行业的重要性问题,本文篇幅很长,需善用右下角的悬浮目录跳转。如果只想看最简短的评价,可以直接拉到总结部分。
企业背景与参数
小米手环开启了“百元手环时代”之后,智能手环在2年内飞速普及,大家都已经开始忘记手环原来也有过动辄近千的时代了,现在只有Fitbit和Garmin是还在以平均千元以上的价格在卖手环。前者地球上最大的穿戴设备厂商,2016年第一季度卖出480万件产品,营收5亿美元,总销量达到4300万。
Fitbit的定位跨在运动和时尚领域之间,定位比Apple Watch更加专业,比高度定向化的Garmin更时尚更接地气。现产品线中除去体脂秤Aria外,无论是挂在身上的Zip和One,还是运动手环Flex2、Alta和Charge2,运动手表Blaze和Surge,它们本质上穿戴化的传感器。
Charge 2参数:
颜色:黑/蓝/紫/天蓝4色,以及特殊菱形纹路的黑色和淡紫色
尺寸:小表带140-170mm周长;大表带170-206mm周长;超大表带206-236mm周长;
屏幕:OLED点阵
传感器:MEMS 3轴加速度计、高度计、PurePulse光学心率传感器
功能:计步、睡眠监测、全天候心率检测、呼吸指导、震动闹钟、消息推送
防护等级:防汗水,防溅水,不能浸入水中,不洗澡时建议
续航:5天左右
价格:898元(京东)
外观与做工
Fitbit Charge 2包装外层是非常详尽的产品介绍,采用比较特殊的“抽屉盒”。抽出外层,翻开磁吸盖,机器就静静地躺着,每个配件都有提手方便拿起,整个开箱过程就像打开礼物一样。配件非常简单,除了机器本体外就只有充电线、安全指引和仅印了网址的说明书卡片。
Fitbit官方一共提供黑/蓝/紫/天蓝4色和特殊菱形纹路的黑色和淡紫色,而我们拿到的是天蓝色的Fitbit Charge 2。机器正面是纯黑的面板,磨砂面的卡扣印有logo,材质和表带不同,有轻微的色差,稍微硬一些。比较忧伤的是,这个材质比表带更加容易变色,半个月使用下来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发黄了。
Fitbit Charge 2屏幕只占到了主体部分的一半面积左右,而且并非对称放置,不过所幸屏幕本体够黑,不会有低端手机那种大灰屏问题。Fitbit Charge 2采用了手术级不锈钢边框,整体厚度控制一般。机身左侧是模式切换按键,它同时也是开机/重启按钮。
Fitbit Charge 2是Charge系列第一个采用可更换表带的产品,可以通过换表带解决以前的脱胶、老化等耐用度问题,这个改进是很多机友开始考虑Fitbit Charge 2的重要原因,毕竟谁也不想这么贵的手环用几个月就不能戴出街了。
机器采用滑扣的形式进行固定,从内向外滑入卡槽固定,按压内侧卡扣才能卸出表带,设计简单暴力。虽然这个设计导致机身和表带的贴合不如前代,但紧合度可以接受,没有带来太多的重量增加,好评。表带内侧没有任何花纹,橡胶表带较软,内侧细磨砂处理的手感相当好。
小米手环2、Fitbit Charge 2、Apple Watch和ticwatch2心率传感器对比
机身背面是Fitbit Charge 2最大卖点之一的心率传感器,不但体型硕大而且明显凸起,其中间的接收器模块比同类产品大出了好几圈,上下两端的发光LED,即便没有Apple Watch的散射用的光学结构也相当显眼。
Fitbit Charge 2机身中框部分为金属材质,电子设备的认证信息被隐藏在了接口处,中框边上还隐藏了气压感应器的开孔。机器的整体做工还不错,屏幕和背面心率传感器与金属中框之间的衔接非常紧密,给人一种很耐造结实的印象。
佩戴与对比
Fitbit系列产品一直使用比较宽的表带,Fitbit Charge 2维持了和初代Fitbit Charge一样大小的表带宽度,表带宽度已经和24mm表带的Apple Watch接近,比20mm表带宽度的ticwatch 2还要宽。横向上的宽裕,让核心部分可以做得更短,让表带起始部位可以更加贴合手腕,厚度和突起控制反倒比小米手环2更好。
穿戴产品的佩戴感因人而异,因为卡扣距离是固定的,部分人的手腕直径可能刚好被夹在两个卡位之间,导致用户对同一款产品的穿戴舒适度有完全不同的评价。如遇到“上一个卡位太松,下一个卡位太紧”的情况,可以尝试换一只手佩戴,原来左手太宽/窄,或许本来粗细不同的右手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抛开松紧度问题,佩戴手感主要受下面三大因素影响:
重量与重量分配,Fitbit Charge 2重量分配比较均匀,但金属材料和宽大的表带让手环整体偏重,高速转动手腕时有一定的拖拽感;
外形,Fitbit Charge 2背面没有贴合手腕的弧度,为了尽量保证心率检测不受外界光线和晃动的影响,凸起的心率传感器本体会“埋入”手腕,并“支起”整个手环(减小接触面积)。这是几乎所有看重心率功能的同类产品都“被迫”采取的设计,而且心率感应器也要求戴紧,导致心率手环的佩戴舒适度普遍下降;
透气性,凸起很多的心率传感器,加上宽表带的硬度,让Fitbit Charge 2平时其实是“悬空”的,接触面主要是心率传感器和表带的一两个位置,即便表带没有凹槽和开孔也有很好的透气性;
使用过程中,Fitbit Charge 2的佩戴手感比较舒服,虽不如没有心率传感器凸起的初代Charge,但在手环中还算中上水准。即便是大汗淋漓,其佩戴感也并不比小米手环这种窄表带轻体重的小手环差太多。但宽表带和“高耸”的新心率传感器,在穿长袖或者背靠手的时候会有比较明显的异物感。另外要注意的是,购买前要看清楚官网的大小指示,其L码偏大,笔者这种180身高的偏瘦机佬,都差点戴不上了(倒数第二小的卡位刚好合适)。
屏幕&震动&蓝牙&存储
屏幕:Charge 2搭载的是白光点阵OLED屏幕,“大果粒”像素点远看都很明显,看惯高清屏的用户可能会嫌弃它缺点逼格。它的主要提升是面积,让屏幕可以显示更多内容以及更详细的推送信息。这块屏幕的亮度固定,强烈阳光下也能直接看清屏幕,但代价是半夜会很晃眼;
震动:Charge 2的震动幅度比Charge强一些,和小米手环系列产品差不多,但凸起的心率传感器起到了震动缓冲作用,最终震动闹钟效果一般,睡得比较沉的用户得多设几个闹钟;
蓝牙信号,负数值越小,信号越强
蓝牙连接:Charge 2采用BLE无线连接,后者是蓝牙4.0的可选组件,并非所有蓝牙4.0设备都支持。虽然一两年前的中高端手机都已经具备这个能力,但最好还是到官网直接查看列表。Charge 2实际蓝牙强度比小米手环2和ticwatch2都要强,但来电推送在距离手机7、8米左右就无法工作了(测试机为Note5,国行ROM,底层Android 6.0)。平时和蓝牙连接速度正常,而很多Fitbit用户都深受奇苦的龟速同步,主因是Fitbit官网的访问速度问题,蓝牙表示这锅不背。
存储:存储大小会影响穿戴设备独立工作的时长,存储太小的话就得经常连接手机导出数据。Charge 2的存储空间宽裕,可以记录数据7天的分钟级精度数据,3天的 SmartTrack数据和30天的总数据。锻炼少的话,隔5、6天同步一次也能保证数据安全。但要注意的是,锻炼模式中,心率数据是按秒储存的,极限只能存储10小时的数据。而且超过限度后,整个锻炼期间的细节数据都会被清空。锻炼多的话最好及时和手机同步。
内置系统、app与网页端
功能卡片
系统结构与交互:Charge 2系统由“表盘、跑步、秒表、呼吸指导、闹钟”5个功能卡片构成,app里可以开关卡片和更改排序。侧边按钮或双击机身切换卡片,长按触发和停止功能,这就是整只手环所有的功能交互了。
Charge 2是极少数把闹钟开关放在手环上的产品,敲击查看多个闹钟,长按暂停或开启闹钟。但要吐槽的是,每个功能用完之后,它是不会自动弹回时间表盘的。
表盘:双击切换显示心率/步数/距离等运动数据,官方表盘有7个,非常少,但有两个表盘直接显示实时心率。即便不开运动模式,随时抬手看就能看心率,这功能现在只有Fitbit和Garmin的产品可以做到。
速度与稳定性:Charge 2操作响应速度很快,但修改设定和同步数据都要经过Fitbit官网,后者的访问速度,会直接影响修改手环设定的速度和稳定性。使用半个月中分别遇到过一次表盘突然恢复原始设定、抬手亮迟缓的问题,前者大半天后自动恢复(设定同步过程中出错?),而后者得重新换表盘才能复活。
app客户端
Fitbit在软件端的特色是超广的平台覆盖,以及详细得所向披靡的使用帮助:
Charge 1 的蓝牙适配器
除了Android、iOS、win10三大移动系统都有对应app,而且Fitbit估计也是唯一有PC软件(但真的只有同步功能)的智能手环厂商。此前Fitbit甚至附送了给PC用的USB蓝牙接收器,但后者使用率太低,今年的产品已经不再附送了,有需要的用户得额外购买。
官网上的说明书以问题的形式罗列,过万字的详细说明,虽然部分地方还有比较浓的机翻味,但详尽程度无出其右,连常见故障排除都有20多个说明问答,会推荐用户用哪个第三方app对机器进行定位、进水应该塞到大米中24小时等。
首页与设定页
连续记录的心率、计步和睡眠统计页
app方面,除去“抬手亮”功能被翻译成“快速查看”看着比较懵逼外,其完成度很高,有自己的淡入淡出动画和字体,在安卓平台上用着会很新鲜。app以数据展示为主,罗列“步数、 距离、心率、睡眠、楼层、活跃时间”等数据,还有健康相关的“卡路里摄入、饮水和体重信息”,但只能手动录入(买Fitbit自己体脂秤Aria可以解决体重信息)。左右滑动查看不同日期的信息,点击类目查看详细信息和相关设定。
其app的最大问题是同步速度和稳定性,截稿时的最新版虽然推送功能很稳定,但有大面积的用户反映数据同步速度变得很慢很慢,而在测试机Note5上,上一个版本则有推送不稳定的问题。这里面很大一部分都和Fitbit网站在大陆访问缓慢有关,激活和重新连接时,载入演示画面和缩略图都比较慢,新用户看着一片白色的还没加载完的页面估计都会懵逼。
myfitnesspal和endomondo
数据互通方面,最让国内用户接受不了是,它不支持微信,数据无法同步到微信的运动排名里!!!另外,Fitbit已经无法和苹果、HTC等厂商的健康应用直接联通(iOS可以通过付费软件Sync Solver进行同步,安卓就无能为力了),现在能读取Fitbit数据的只有myfitnesspal(减肥用的)和endomondo(锻炼跑步用的)等少数软件,而且基本只是对健身项目的强化,对普通用户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倒是可以接入IFTTT(自动化处理,通过数据触发其他网络服务)对于很多高级用户会有比较多用处。
网页端
网页端个人页面
网页端详细数据
网页版方面,Fitbit在两年前已经是同行中最强的,现在依旧是,可能以后还会是(毕竟同行很多已经放弃网页端,甚至根本从来都没有网页端)。网页端的数据详情直观、详细而且霸气,数据狂表示非常满意(斜眼笑)。此外,手机app上的功能一个不落,所有详细设定都可以在网页端修改,只要手环和手机连接就能后台静默同步。
但网页端的处境Google Now接近,在国内有严重的访问速度问题,这同样是近两年前就有的问题。其官网商城、帮助页面、论坛连接速度不快,但还可以接受,反倒最核心的个人数据页面访问非常不稳定,即便能连上也很慢。聊以慰藉的是,所加载完成后,网页内的操作不会受访问速度影响……
功能:计步/睡眠/心率/消息推送/震动闹钟
抬手亮/看时间
第一代智能手环只是加入了计步器和振动器,而加入了时间显示的手环是广义上的第二代。能当手表用来看时间,这是很多非健身用户装逼之外,还能坚持戴手环的重要原因。为了控制功耗,几乎所有手环都会有“抬手亮屏”的功能,它的灵敏与否,直接决定了看时间这个功能的可用度以及用户能否坚持日常佩戴。
抬手亮屏考核点主要是“转腕力度要求、灵敏度、亮屏速度和误触控制”。Charge 2的抬手亮屏表现是智能手表/手环里的第一梯队,和Apple Watch、三星Gear Fit 2接近,步行时几乎抬手就会亮。它认的也是转腕动作和表盘位置,力度要求很轻,转很慢也能识别,支持翻手灭屏(表面朝外自动灭屏)。
它的缺点是倾斜角度要求大,虽然只要表面向外30度以内都可以被点亮,但侧倾角度得在40度以下,否则机器会以为这是垂手而不响应,偶尔歪坐看时间发现手环点不亮……这种抬手亮的通用缺陷是,躺着时转腕是点不亮屏幕的。但用过无数抬手亮残废的穿戴产品之后,笔者已经相当满意了。
消息推送与震动闹钟
Charge 2支持电话、短信和日历通知(Android上可以自定义日历app,而iOS只能用自带日历)三种推送。为了保护隐私,机器是先震动不亮屏,一分钟内抬手才显示内容,这是国内产品不会有的设定。来电会滚动显示来电姓名和号码4次,实体按钮可以挂电话,通勤时用来挂断骚扰来电很实用,仅仅这一个瞬间的装逼和舒心,会让你有种每隔5天充电是值得的感觉。
短信和日历先滚动显示2次发件人和日程,最长显示40个字符。因为滚动太慢,这基本只能用来确认发件人是谁,连用来看验证码都嫌它慢。另外,现在版本的固件对中文无力,显示不了的字符是个“□”。再加上部分机型上可能出现的推送不稳定,这个功能可用度很低。
震动闹钟方面,最多可以存储8个闹钟。设定了睡眠时长目标后,在预设时间会有睡眠提醒。第一次震动没有响应的话,9分钟后会再次震动。震动提醒时,按键、双击或者步行50步都会暂停闹钟,后者是同类产品没有的功能,避免了提前起床结果闹钟半路震起来的尴尬。
闹钟效果主要看重的是震动力度和时长,Charge 2震动效果因为心率传感器带来的“减震”缓冲而打了折扣,效果远不如小米手环和初代Charge,而且闹钟震动时长只有5、6秒,笔者日常使用只能用并列闹钟解决(一般会在第二、第三个闹钟才能醒来)。
计步与运动鼓励
每日运动记录
步数对比
步数差值对比
计步精确度:Fitbit估计是现在对计步精确度要求最低的厂商,也是极少数挥手也能被计步的智能手环。这可能是防误算算法设得太宽,也可能是传感器调教得太灵敏,但最有可能的是Fitbit故意的……它官网唯一标明的防误算算法,可以防止在乘车时被计步,但道路太颠簸时,也可能会被计步。这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在运动排行上屠榜,然而Fitbit在国内不支持导出到微信、乐动力等平台,相当可惜。
实际左手佩戴Charge 2和小米手环2,9天的数据统计如上图。小米手环2 的数据总是最小,Charge 2总是最大,幅度几乎都在10%以上。运动越少的天数,差额越大,幅度甚至接近50%,说明Charge 2确实是最经常把无关动作算进步数里的机器。此外,几只手环各自都有不准的场合,导致数据规律并不明显。这里还得再次声明,真要计步准的话,还是手机靠谱(只有走路的时候会带着手机跑,虚标数就小很多)。
久坐提醒:手环的监测算法具备了自动睡眠监测能力后,这套算法延伸出了“久坐提醒和自动运动监控”功能。自动监测方面,小米/唯乐/37度手环/乐心手环等国产厂商,甚至比Fitbit、三星等大厂更早实现了自动睡眠监测。这功能在Fitbit Charge上,得等到2015年初更新系统之后才支持,而被三星遗弃的Gear Fit到现在也只能手动开启……
在Fitbit上,这套自动运动检测系统名为SmartTrack,Fitbit Charge/Flex/One/Zip这些老款或者低阶的产品都没有搭载。Charge 2的久坐提醒,要求每小时有250步运动量,提醒时段可以在9-24点之间随意调节。预设时段内每当运动不足(连续10分钟不动被视为静止),就会在每个小时的50分进行震动提醒,而推送的文字是“该是时候走走、是健步走的时候了、带我去运动、能走到XX步吗、要去散散步吗”之类做得非常呆萌的对白。
每日活动小时数和自动运动监测
自动运动监控与锻炼模式:同类产品的手动运动监控模式要在运动开始前,在手环或手机里,先选运动类型,再开始跑,搞定之后还要手动关。普通用户根本懒得选,或者跑完就忘记关了,功能可用度很低。
而Charge 2的SmartTrack的改进是可以根据运动模式、时长和心率,推算是否在锻炼,甚至跑步、骑行、椭圆机、有氧运动也能自动识别出来,而且识别时长也能自定义,默认连续运动15分钟触发锻炼记录,关闭部分识别项目可以节省部分电量)。
它是极少数能做到“戴着就不用管”的机器。最爽的是,跑步、骑车等需要调用GPS的也是自动的,这个甚爽。网球足球篮球,甚至跳舞等也能识别,但举重、划船、拳击等有极端手臂活动的高强度间歇运动,则会影响读数并可能认不出是哪种运动。
运动社交,与好友比步数(真实用户的激情远比我们机佬预想中高)
呼吸指导
无论是哪种运动,呼吸和节奏的控制都非常重要,健康产品迟早得提供呼吸监控功能。Charge 2的呼吸指导是同类产品中第一个加入这种功能的,但现在基本是教用户深呼吸而已。深呼吸是冥想法一种,有降血压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其基于心率变异性(HRV)原理(吸气时心率增加,呼气时心率减少),让机器感知用户是在呼气还是吸气,依据心率的改变推荐个性化呼吸模式,帮用户“校正”呼吸。
实际界面基本上就是一边显示呼吸波动图,一边提示呼吸的长短和时机,使用体验很新鲜。下面的呼吸波浪图大概延时1、2秒,和机器指示的时机同步率越高,就会有越多小闪光提示。官方建议是早上、中午会议、工作前、睡前使用,可以用来平复心情和集中精神,但可惜指导最后不会给出评分也不会被系统记录,现在更多只是一个尝鲜功能。实测集中精神的效果一般,反倒是睡前使用效果比较好……
睡眠检测
app统计数据
网页端数据
智能手环要做好睡眠统计的难度比计步低很多:Fitbit的策略是超过1小时不活动会假定睡眠开始,如果之后出现短时间的小幅移动,则判断用户是在睡眠了。睡眠中的翻身和短时移动会被记录为“浅睡”,移动过多过久会标记为“醒来”,实际睡眠时间=总睡眠时长-醒来时间。另外,Charge 2提供普通和敏感模式,后者大幅提高灵敏度,适用于有睡眠障碍或把机器挂在衣服上的用户。
这里的主要门槛是做好睡眠起始和总结点的记录,Fitbit Charge要2015年中才有自动监测睡眠时间点的能力,而国产产品在2014年就已经能做到比较精确的睡眠时间点记录了。现在智能手环的睡眠时间点记录已经到了非常高的成熟度,几乎所有产品的判断误差都在10分钟以内。
睡眠时长检测对比(小米的数据为深浅睡眠时间之和)
Charge 2实际睡眠时间点精度要比国内产品要弱一些,起床点一般会有5-10分钟误差值,赖床的5、6分钟经常会被当做起床,导致Charge 2统计的时长因此一般会比小米手环2大几个百分点。但睡眠记录上,笔者更喜欢Charge 2的方式,直接记录实际睡眠时长,而不是国内产品那样分别显示深浅睡眠的时长(小米手环2经常深浅睡眠时长之和=总睡眠时间差,即表示一晚上睡死了,数据可信度有待验证)。
全天候心率检测
应用最广泛的心率追踪技术有胸带和腕部光电传感器两种,Charge 2和市面上见到的几乎所有穿戴设备用的都是后者。原理是通过LED照射皮肤,从血流引起的反射光线变化来推算心率。佩戴要求在腕关节下一指宽,锻炼时往上挪到3指宽,紧贴手腕但不紧压。
Charge 2采用Fitbit官方称为PurePulse的技术,从外观上看最大的特征是其体型巨大而且凸出,中间的接收器面积比同类产品大10几倍,两侧的绿光LED也很大,而且跨度大。即便没有完全贴合皮肤,只要脱离不是太厉害也能正常读取心率数据,只要佩戴不要太松,剧烈运动也不会让它读取不了心率。
小米手环2、Charge 2、Apple Watch、ticwatch 2
看着狂暴的传感器尺寸,本以为它会非常灵敏,但其心率检测速度和其他产品并没有大的分别,要戴上30-40秒左右才能开始显示心率数值。另外,其算法的缓冲干预也非常明显,除了脱下手环后近1分钟也会显示度数外,在突然运动时,其心率变化比Gear Fit、ticwatch 2等产品要慢不少,心率突然飙升之后,Charge 2的读数得花10来秒才会“慢吞吞”涨上来。实际精度上,Charge 2数值一般会比小米手环2和ticwatch 2要低1-3下。
心率检测app端
网页端
Charge 2在心率传感器方面的优势是压倒性的功耗控制和交互。Fitbit和Garmin是现在唯一能让手环保持全天候心率检测并保持5天级别续航的厂商。只要戴在手上,Charge 2就会一直检测心率,而心率数据则会按照5分钟的间隔进行记录。国内最接近的产品也只能做到每半小时一次的自动测量。一整天下来就是一条非常详尽的心率曲线,可以通过固定位置的高低峰看出每天的变化趋势。对于需要健身和有心脏疾病的用户来说,抬手即是查看心率值和记录每天的心率变化的功能是杀手级的。
心率值外,Fitbit还用线条表示锻炼区间,方便锻炼用户了解现在的锻炼程度。其用的是“极限心率=220-年龄”的通用算法区分“燃烧脂肪、有氧活动和峰值”三个区间(分别对应极限心率的50%-69%、70-84%、85%以上的范围)。虽然剧烈运动时也能保持读数,但笔者手上的测试机有极值心率明显偏低的问题,打了2个小时的篮球,居然最高心率都没超过136。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其读数变化慢,在数值涨到实际心跳数的几十秒间,笔者早就因为累得撑不住而停下来了,极值在这时间差里就被错过了……
总体来说,Charge 2核心的全天候心率检测能力强项,在日常运动区间的精度和连续检测。但其读数即时度偏低,无法捕捉瞬间的剧烈心率变化,这个相当可惜。
续航、充电与维护
续航:Fitbit的产品最低也会保有5天的续航,在提供全天候心率检测功能之后,Fitbit Charge 2即便有自动灭屏(手腕面向外侧立刻灭屏)、脱下十来秒自动停止心率检测等众多省电设定,但标称续航也被压在了自家的起步线上。
实际使用的续航在5天半左右。一般凌晨1点充满电,全程蓝牙连接推送、一天两个闹钟、日夜心率检测,第5天凌晨会在app上出现电量低提醒,第5天中午手环出现低电提醒(每次抬手看时间之后都会有低电图标,但一般用户看完时间就放下手了,极有可能会错过电量提醒),机器一般可以坚持到第6天早上9点才完全没电。
机器会提前一整天提醒用户充电,无需特意记着何时去充电,相对会省心一些。但这里值得吐槽的是,Fitbit时至今日依旧没有百分比电量指示,剩余电量只能看着图标全靠猜……
充电:Charge 2可以使用手机充电头或者电脑USB口进行充电,电脑USB口0-100%充电耗时1小时50分左右。但充电方式比较“原始”,没有磁力吸附,只有简单的夹子固定,得分正反。用起来不如正常的智能手环/手表舒服简单,甚至比插线式的第一代Charge还麻烦。
维护:防水等级低也是Charge系列的一个“特征”,也被吐槽很多年了。Charge 2仅能防运动时的汗水和防溅水,不能浸入水中,不建议戴着洗澡。平时脏了可以直接冲洗,甚至可以使用带有少量酒精的溶剂擦洗,和大部分手环一样无需特别护理。
Charge系列的产品用上4、5个月就会开胶的问题,在笔者这种老Charge的用户面前,Charge 2的最大提升是心率和可更换的表带,维护上要省心很多,用旧了,更换表带就能原地复活。用过N只手环的用户表示,包括Gear Fit和微软手环在内,任何不能换表带或者主体是脆弱塑料材质的高端手环,都不建议入手(戴半年以上就可能因为外观残旧而无法戴出门了)。
值得注意的是,颜色越浅,越亮骚,其老化痕迹越明显,我们手上的天蓝色固然亮骚,但它几个月老化后会比其他深色表带更加显旧,购买前得在装逼和省心之间做好衡量。
除了表带的后期老化问题,Charge 2还是比较耐造的,正面弧面屏幕半个月实用下来依旧如新,只是材质偏硬的卡扣有点老化(弄脏)迹象,表带也没有明显的变色。另外,得特别吐槽的是心率传感器旁边软绵绵的黑色塑料盖,它居然可以被指甲刮花!!!简直不可思议啊……
总结
对于笔者,Charge 2是运动手环里,现在市面上唯一能看,而且可以长期使用的产品:还不错的外形、全天候心率检测、完全自动的锻炼记录,最核心的它可以换表带了;
对于Fitbit的老用户来说,Charge 2是个几乎没有短板的“水桶之作”,这也暗喻了它并没有太多新意。软硬件都是一贯水准、心率技术早就在前面几个产品上用过了、外观审美和自家产品并没有大的变化,唯一值得说的也就是换表带的改进了;
对于Garmin、Gear Fit 2、微软手环2等高端同类产品的用户,虽然Charge 2炫酷程度肯定不如大曲屏的Fit2和微软手环,但它是比Garmin同价位产品更漂亮的选择。而且唯一可以在运动专业功能上和Garmin对肛的只有Fitbit了,其他产品还停留在他们1、2年前的水准;
对于只用过国产手环的用户,除去产品做工和设计上的明显差异外,Charge 2的体验完全就是另外一回事。特别是软件、数据展示和运动鼓励上,只有亲自用过才能体会到世界第一和跟随者之间的巨大差距。而全天候心率检测和专业向运动鼓励和建议,对于健身和特别需求用户来说,都是国内产品几年内都无法提供的。
但网友戏称的“运动2分钟,同步2小时”的服务器速度问题和高昂的售价,都是Charge 2无法回避的痛点。值不值得买,这得看你对心率、睡眠和运动建议功能的需求有多高了,毕竟898元都已经可以上Gear Fit 2、华米手表、ticwatch了。
-
智能手环
+关注
关注
47文章
795浏览量
72938 -
fitbit
+关注
关注
0文章
118浏览量
2556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