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测法。观察器件表面(外观)有无异常。正常元件印字清晰,表面光滑,引脚无锈等。若表面有开裂,裂纹或划痕,出现小孔、缺角、缺块等,说明mcu已经损坏。
(2)感觉法。通过触觉、听觉、嗅觉判断器件是否异常。器件表面温度过高、焊接是否松动、是否散发出烧毁的味道等,触觉主要靠手摸感知温度,若存在过热现象,器件可能已经损坏。
(3)电压检测法和电流检测法。都是指MCU器件带电状态的检测。电压检测法需要两种数据,一是参考数据,二是检测数据,将两数据进行比较,从面得出检测结果。如脉冲输出引脚,正常输出状态的直流电压值约为2.5V左右,实际测量为5V,则说明相关引脚没有脉冲信号输出。此外,6个脉冲引脚的电压可以互为参考,如将几个正常输出脚的电压值作为参考数据,则某脚的电压偏离参考值时,判断该脚内部电路损坏。实际检修中电压检测法应用最广。
电流检测法是指通过测量器件引脚的流入或流出电流值,来判断器件的好坏。通过测量供电引脚的电流值,将测量值与器件参数表中给出的标准值相比较,得出检测结果。需焊开相关引脚,串入电流表,操作不够简便。有时可以通过测量串联电阻的电压降间接计算出电流值。
(4)电阻检测法,是指器件非通电状态下,通过对相关引脚电阻值的测量,判断器件相关电路是否异常。
a.在线电阻检测法。指IC器件与外围电路元件保持相关电气连接的情况下所进行的直流电阻检测方法。需要检修者对相关引脚的电阻值事先心中有数,或用所测某引脚电阻值数据与正常电路板的测量数据相比较,得出检测结论。对断路、短路性故障尤为得力。
b.非在线检测法。对新购进器件,或离线元件,测量各功能引脚与公共端(电源正端或负端)的电阻值,采用指针式万用表的×1k挡,所测量引脚的电阻值比较准确。
(5)信号注入法。给器件引脚注入测试信号(或人为扰动信号),通过对相关输出脚信号的变化,操作显示面板的显示变化、指示灯的相应变化等,来判断信号传输通道是否正常。如可人为改变某引脚的高、低电平状态,同时监测相关信号输出脚的电平变化。
(6)加热或冷却法。
a.加热法是怀疑器件由于热稳定性差,在工作中因异常温升而导致工作异常。这时采取用电烙铁烤、电热风吹、对怀疑器件进行加热试验的方法,来确定元件的好坏。若加热过程中故障快速出现,说明器件性能已经变差,应该更换。若加热到一定温度(如80℃左右)仍无故障出现,说明不是该器件的问题。注意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避免损坏器件。
b.冷却法是对工作中怀疑有异常温升的器件,用棉球沾酒精、或冷吹风机进行降温,若降温后器件工作正常(如原故障报警状态解除),则说明该器件已经损坏。
(7)短路电流法(或称人为温升法)。一块电路板中和同一路电源的供电电路,往往有数片集成IC器件甚至十几片IC电路,其中一片电源引脚内部电路短路时,都会形成供电端短路。如MCU主板,采用+5V电源供电,电路板上的IC器件较多。常规检浏方法,一般是依次挑开IC器件的供电引脚,测量电源电阻或IC供电脚的电阻值,来找出短路元件。贴片IC的引脚较细和印刷铜箔易断,大面积实施“挑脚手术”容易损伤线路板或IC器件。可用短路电流法,对短路故障元件施加短路电流,导致其异常温升,从而使故障元件自行暴露出来。
方法是:另外为电路板提供5V或5V以下的电源供电,该电源有较大的电流/功率输出能力,施加该电源电压后,对好的IC器件不构成威胁,但短路IC因流入电流大,时间稍长,便会温度剧增。用手指触摸器件表面,就能找出故障元件。
-
电阻
+关注
关注
86文章
5440浏览量
171413 -
mcu
+关注
关注
146文章
16848浏览量
349793 -
电压
+关注
关注
45文章
5535浏览量
11547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