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业化应用展开后,智慧城市有望在智能交通领域率先取得全面突破。
3月29日,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在第21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研讨会新技术论坛上预言,伴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硬件感知设备成本的下降,20年内,中国将迎来智能网联交通新时代。
这也将带来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纪升在上述会议上表示,近十年,中国智能交通市场稳定增长,2013年为720.9亿元,2017年为1413.81亿元,2018年预计超过1600亿元。未来,智能交通将是众多产业的高度融合,根据相关产业调查公司的预测,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
行业普遍认为,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是支撑智慧交通应用落地的关键技术。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孟春雷表示,目前,人工智能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应该保持客观、冷静、务实的态度来看待。作为传统产业,交通行业正在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逐步推进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
交通期待“智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指出“智能+”,人工智能作为基础设施,正与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一起,逐步实现与产业的融合。
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对于智能交通的规划是,研究建设营运车辆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的技术体系,研发交通信息综合大数据应用平台,检车智能交通监控、管理和服务系统。
“智能+交通行业”的需求很迫切。陈艳艳认为,随着城镇化发展和都市圈建设的推进,人们的出行涉及城市内部、都市圈、城市群以及跨非临近省域多个空间圈层,人口海量,结构复杂。交通出行表现出新的特征,即出行距离层级化,出行目的多样化,逐日出行随机化。其服务载体涉及高速公路、城市道路、轨道、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形成多模式出行链。这些新特征都要求构建综合交通网络。
但是,交通行业原有的分散式、条块式管理模式以及传统数据、模型和计算能力的局限都制约了综合交通网络的构建。
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以及云平台为解决上述矛盾提供了新手段。陈艳艳认为,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人、车、路、环境、云端得以相连,促使交通系统进入智能网联时代,可以实现人、车、路、环境的全面监控、感知及智能决策。
与此同时,5G技术将为智能交通全面赋能。中国联通智网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部高级技术经理周光涛在上述论坛上表示,智慧交通的时代拐点已经出现,机遇就在眼前。5G将牵引新一轮技术融合创新,全面赋能自动驾驶和智慧交通,实现自动驾驶的低延时、高可靠和高速率和人、车、路、云等协同互联。
开放协同的共识
技术驱动的智能交通将倒逼交通行业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模式的改变,“出行即服务”将成为可能。
陈艳艳分析,在智能网联交通时代,交通信息将从单向管控式传输转变为双向传输,实现服务模式创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门到门全链条服务。
不过,实现智能网联交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陈艳艳认为,20年内,中国将迎来智能网联交通时代。
孟春雷介绍,未来,智能交通的主线是用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来构筑智能网联交通系统,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交通行业总体部署强调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创新体系。
陈艳艳同样认为,进一步开展相关技术攻关,完善其在不同复杂场景下的应用,是未来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研究的主要方向,需要交通部门、汽车厂商、互联网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通力合作。
事实上,在智能交通领域,交通系统已经展开与外部资源的广泛合作。张纪升介绍,高速公路发展引入了行业外资源,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变革,信息发布转化为互联网发布,公路收费引入移动支付和车牌识别技术,通信领域引入4G、5G等。
另一方面,致力于无人驾驶研发的汽车厂商和互联网公司也急迫期待与交通运输行业的协同。去年9月,百度提出让自动驾驶进入“聪明的车”与“智能的路”相互协同的新阶段。随后,阿里巴巴在2018年云栖大会上,升级“由车向路延展”的汽车战略,车路协同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新方向。
周光涛所在的中国联通智网科技有限公司原本关注解决车联网技术问题,目前,也转向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用云网一体、云边一体、车路协同构建智慧交通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实现网联化自动驾驶系统和协同式智慧交通服务。
在上述论坛上,中交国通与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成立数字交通研究院,旨在协同更多上下游厂商,进行智能网联交通前沿技术的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
“尽快让人工智能解决交通问题,但不能为了智能而智能,要让应用落地。”孟春雷表示,现在人工智能还处在初级阶段,智能+交通的发展要有问题导向意识,注重实效,让服务对象实现高获得感。
-
智能交通
+关注
关注
12文章
804浏览量
43501 -
智慧城市
+关注
关注
21文章
4269浏览量
97477
原文标题:智慧城市有望在智能交通领域率先突破
文章出处:【微信号:D1Net01,微信公众号:物联网智慧城市D1net】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