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明确表态: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实现所有手机用户自由携号转网。工信部日前发布相关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电信运营商不得擅自增设办理条件、人为设置障碍,不得利用“携号转网”实施恶性竞争行为。携号转网先后经历九年地方试点,才要在全国覆盖实施,这个消费者期盼已久的政策。对于大多数手机用户,转网(换运营商)就意味着要换手机号。不得已之下,很多人只能选择“双卡双待”。多年来,携号转网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期盼。
1、用户为何要“携号转网”?
据《通信世界》2019.3.25一期的调查,见下图:
1)当前资费太高和对方资费优惠大(分别占比76.68%和26.65%)
资费是用户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作为中国老百姓,谁都希望能享受一个高质量低资费的移动网络信息服务。但如果靠低资费套餐套住用户留在网内,不断重复价格战的死循环,是无法打造健康合理的生态环境。从用户角度,永远会有一个低资费的套餐和运营商在召唤。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简单靠“携号转网”来解决,需要监管部门、运营商一起用更高的智慧来解决,如果没解决“价格战”问题,用户将根据“价格战”的最新战况,会不断的“携号转网”,白白耗费宝贵的网络资源。
2)网络质量不好,上网慢(占比36.4%)
关于上网慢的原因,请参见我的微博文章:《你的手机上网慢,真的不能全怪电信运营商哦》摘录如下:
情况1、你的附近,同一家运营商的上网用户很多,有个基本常识:一个基站的容量是基本固定的,也是共享的,用的人多,平均每个人的速度就会下降,没有优先级选择,人人平等。比如高校地区,学生很多,上网速度就会下来。网络运营商需要扩容和增加基站,但不能无限增加,通过“携号转网”可以部分解决。
情况2、附近很多用户正在使用高流量大带宽的业务,比如王者荣耀,看优酷视频。这些业务占用很大带宽和容量。每天不同的时间,上网速率也会变化很大。比如白天很快,到晚上变得蜗牛速度。运营商之间为了竞争,不断的价格战,包月不限量套餐,但使用不恰当就是对无线容量最大的消耗和浪费,对其他用户是不公平的。超额限速是运营商为了保证更多用户公平使用网络资源,不得已而采用的措施。可以通过“携号转网”部分解决,从用户数很多的网络转到用户数较少的网络。
情况3、老百姓用手机上网,大部分都是通过APP的。使用APP的感知速度,与无线接入、有线传输、服务器及出口带宽有密切相关。即使同一部终端,手机信号很好,附近也没人用手机,运行不同的APP速度也不同,取决于该APP所已使用的服务器及带宽,以及当时该APP并发用户数。比如很多人访问12306,APP就很慢很慢。这种情况下,上网速度慢,绝对不能怪电信运营商,责任在于APP服务提供商,“携号转网“”不能解决问题
情况4、手机的内存不够,或后台运行程序太多。清理内存,或重刷固件,或换新机。这个用户自身原因,“携号转网“”不能解决问题
3)客户服务不好(占比13.86%)
这是一个诟病多的老大难问题,不展开了,确实需要运营商需要转变传统观念,提供更好的服务给消费者。详情见最新一期的《通信世界》。
2、为何“携号转网”推进速度这么慢?
早在2010年11月,第一批携号转网试点在天津、海南启动。到2014年9月,第二批携号转网试点在江西、湖北、云南落地实施。2018年12月,上述试点城市开始执行携号转网新规,并对携号转网流程作出了进一步优化。 携号转网试点如今已经走到了第九个年头。为何推进速度如此之慢?原因主要有两个:
1)、运营商的本位主义,原有用户如果转网了,特别是多年的老用户转网,那就是用户流失,客户不再贡献ARPU了,对本运营商的收入带来很大的影响。客户流失率,一直是三大运营商的重点KPI考核。而用户的号码,是客户最为看重的资源,如果不能支持“携号转网”,或者“携号转网”的流程设计稍微复杂一点,也许客户会打消转网的念头,自然就能比较顺利的完成低客户流失率的KPI指标。(换为思考,相信这点大家都能理解的。)
从运营商角度来看,方便的“携号转网”和客户流失率的KPI考核是矛盾的,这是试行推广了9年之久却效果甚微的关键原因之一。
2)、统一的用户数据库问题
大家觉得“携号转网”的技术应该没问题,而且在国外很多国家都是实现了免费的“号码可携带NP”业务。OK,NP在技术上是很成熟,国外运营商早已实现,为何在中国迟迟不能实现呢?其中有一个原因,中国的手机用户规模“超级大”,截止2018年底,中国三大运营商总的手机用户数已超过15亿,人口普及率亿超过100%,平均每人拥有的手机(手机号码)已超过1。这是中国的人口红利,推动移动通信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全球移动运营商的用户数见附表。
实现“携号转网/号码可携带”技术上的关键,就是建设一个共享的用户数据库,特别是如果需要支持全网用户的“携号转网/号码可携带”,建议全中国统一的用户数据是非常关键和必须的,是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如果按照工信部苗圩部长所说,2019年底实现全网“携号转网”的话,建设de 用户数据库是一个很大容量,应该是一个挑战,但得益于大数据的技术,现在超过10亿的用户数据库也是没问题的,微信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关于建设统一用户数据库的分析,请参见我的微博文章:建设统一的全国用户数据库,整治骚扰电话。
“携号转网/号码可携带”需要时的是顶层设计,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从2010年开始的“携号转网”试点至今,9年时间的试验推广,效果甚微,已充分证明了“自下而上”的思维是有局限的。
3、与其“携号转网”,不如“携号漫游”
“携号转网”是政府工作中的提到的重点工作,各大运营商都在紧锣密鼓的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在全网中顺利推广。鉴于传统的“携号转网”方案涉及网络、技术、受理、营销、客服等各方面需要密切配合,系统工程量巨大,本文建议从为更好服务客户的角度出发,结合技术实现可行方便,提出通过“携号跨网漫游”来实现“携号转网”。
相信各位看官对手机国际漫游业务都不陌生,出国旅游开通国际漫游是很正常的需求,如果抛开国际漫游费不说,国际漫游业务本身是很方便用户的,比如:尽管出国了,亲朋好友还是可以随时打通电话、可以在国外接收短信(也可以收到支付宝短信和验证码哦)、可以享受国外的移动运营商的网络服务(说一句实在话,国外运营商的网络服务,真的远不如国内三大运营商,特别是4G)。试想一下,如果你长期在国外,但又不忍心换掉陪伴你多年的手机号码,“携号漫游”其实就等于”携号转网”了。
回到国内,如果政策上允许,中国移动的用户,“携号漫游”到中国电信呢?或者中国电信的用户,“携号漫游”到中国联通呢?是不是就间接实现了“携号转网”。用“国际漫游”的方案,改成“国内跨网漫游”(注意:跨网漫游后,不能随时“切换”回原有的运营商,必须通过签订新的漫游协议来实现)。
漫游服务,指移动终端用户移动到归属运营商网络以外的国家或地区仍能继续使用移动终端业务。漫游只能在网络制式兼容,且已经签署双边漫游协议的地区或国家的运营商网络之间进行。
站在运营商的角度,漫游可分为漫入(Inbound Roaming)和漫出(Outbound Roaming)业务:漫入业务,指其它运营商网络用户移动到本网络接入使用移动终端业务;漫出业务,指本网络用户移动到其它运营商网络接入使用移动终端业务。
按漫游用户接入的物理地域区分,漫游可分为国内漫游(National Roaming)和国际漫游(International Roaming):国内漫游,指移动终端用户在归属运营商网络所属的国家内的其它运营商网络接入使用移动终端业务;国际漫游,指移动终端用户可以在归属运营商网络所属国家以外其它国家的运营商网络使用移动终端业务。
用“国际漫游”的方案,改成“国内跨网漫游”,技术示意框图如下(不做具体描述,欢迎私下讨论)。
LTE漫游架构
为了保证用户漫游切换情况下业务的连续性,需要运营商网络之间建立组网连接,并达成漫游协议;遵照相互之间达成的漫游协议,配置漫游控制策略,对漫游用户的网络接入进行准入控制,并对漫游业务进行相应的运营管理。
移动运营商网络之间互联有两种方案:直连,或者通过GRX/IPX网络建立连接。
漫游互联实现方案之一
为了支持2G/3G网络漫游,2G/3G网络之间需要增加信令网层面的互联,形成在网络间信令层面的连接。不同运营商的网络之间需要通过网间信令转接点进行互联,布局关口局来实现信令网的互通。
SS7信令互通漫游组网方案
Diameter协议目前在3GPP定义的EPC架构中被广泛应用于S6a、S6d、S9、S13、Gx、Gxc、Rx等接口
信令漫游Diameter实施架构
Local Breakout漫游接入计费示意
4、“携号漫游”的好处
1)国内运营商建立新型的竞合关系,通过合作运营的新思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针对需要“携号转网”用户,两个合作运营商分别提供归属网络和漫游网络的服务,共同承担客户服务,共同完成资费,实现合作运营商结算,从而有效避免无休止的价格战、客户流失率KPI考核等问题。
2)通过“携号漫游”来实现“携号转网”,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号码不变:肯定啦
在线办理:no problem
银行等短信提醒:一切正常如初,无需变更
异地携转:自然解决
携转冻结期:不存在,随时漫游(不是切换,不要混淆哦)
。。。
3)关键是合作运营商之间的“携号漫游”结算问题,做好合理结算,共同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篇后语
上文的分析,与其“携号转网”,不如“携号漫游”,只是一种新思路,技术上基本没有问题,更多是政府许可和引导、合作方式和结算之间的问题。三大运营商在切实推进“携号转网”工作的同时,作者希望给工信部等主管部门提出微言建议:
1)、建议统一监管和协调运营商的资费套餐,既要保证用户合理有效的资费支出,也要避免无休止的价格战,尽量避免“因资费太高引起的携号转网”,努力实践运营商和用户双赢局面,保证健康的生态链环境。
2)、建议建设全国统一的用户数据库,由国家投资,三大运营商配合完成 ,用于携号转网、打击骚扰电话、用户信息安全等。
3)、建议开放国内三大运营商的跨网漫游,培育新型的运营商竞合关系,避免以前你死我活的“价格战”,“互砍光缆”,共同为用户提供网络速度良好、资费经济合理、客户服务优质的通信服务,企业价值与客户价值共同成长。
全球移动运营的用户数一览表
-
运营商
+关注
关注
4文章
2397浏览量
44422 -
移动通信
+关注
关注
10文章
2609浏览量
69840 -
携号转网
+关注
关注
1文章
151浏览量
12390
原文标题:通信杂谈| 与其”携号转网”,不如”携号漫游”
文章出处:【微信号:txdoutiao,微信公众号:通信首条】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