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为最新公布的2018年财报数据来看,华为业绩实现全球销售收入72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5%,净利润8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达25.1%。在这个增长中,华为云业务也有贡献。而且,华为表现出对云业务的高度重视。
有人统计,在华为年度财报中,“云”和“Cloud”出现了206次。“AI”+“人工智能”出现了142次;而在2017年的报告中,“AI”+“人工智能”只出现了72次。而且,华为任正非等高层领导,在多个场合提到对云业务的重视,内部更是不断投入。
华为正式大力投入公有云是2017年。2017年3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宣布华为正式大规模进军公有云市场。经过两年的发展,华为云实现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华为云已上线超过160个云服务和140个解决方案,与伙伴在全球23个地理区域运营40个可用区,全球发展合作伙伴超过6000家,AI服务在10大行业超过200个项目进行探索。
对于华为云的产品和方案表现,华为公司副总裁、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在财报发布后的专访中表示,这些数据表明华为云现在已经能满足绝大多数客户的绝大多数需求。而据笔者了解,华为云是云市场发展最快的“一朵云”,过去一年几乎每周发布一项新服务和解决方案,超过100万企业用户和开发者选择华为云。
但是,我们也看到,华为云面临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而且华为云的整体市场规模,在业界人士眼中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华为云是如何在发力相对晚的情况下,在高手云集“云江湖”打下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面向未来,华为云业务又将以怎么样的打法,继续征战云市场?
面对数据:放眼大格局不计小得失
华为2018年财报数据令人惊叹。惊的是华为业务的增速,叹的是华为对市场的准确布局。从华为公司成长来看,每次的业务架构调整都为公司注入新的前进动力:
1987年,华为成立,进军运营商市场;
2003年,华为发力手机业务;
2011年,华为消费者业务和企业业务成立;
2017年,华为Cloud BU成立。
2018年的财报数据显示,华为公司的这几次调整,奠定了华为公司四大业务布局。此外,消费者业务收入首次超越运营商业务,也从侧面印证了华为独到的发展眼光。
但是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华为云业务并没有像其他三大业务那样公布相关市场数据。对此,郑叶来解释到:“华为公司一直是按照客户群来披露数据,因此运营商、企业、消费者业务按照客户群体划分更为准确。”
据悉,华为云业务早已像血液一样贯穿于其他业务之中,统计方式与咨询公司的口径或有偏差,也可能重复计算——这是华为云业务无法用数据形式公布的一个原因。
与此同时,华为并不像其他上市公司那样在乎数据一时的得失。因为一方面,华为不是一家上市公司,不需要找亮点冲股价;另一方面,华为公司体量很大,不缺华为云这点收入。
但这并不意味着华为云在公司内部会被轻视。如上所述,华为云在华为高层公开讲话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在福州举行的2019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上,华为公司董事、企业BG总裁阎力大喊出了“Cloud only”。这些变化都可以看出华为云在公司内部所占比重越来越高。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氛围,郑叶来在专访中表示,华为内部已经达成这样的共识:“华为能力要用云服务来开发,否则对我们公司来说就是低效率,因为云服务是有规模汇聚效应的,如果云服务发展不起来,我们面向未来是没有一个数字化的底座。”
面对当下:
关注新增消费用户和用户新增消费
面对激烈的云市场竞争,华为云在义无反顾的投入,升级产品服务、客户体验、商业模式。我们看到,华为对云业务有两点主要要求:一是产业格局,二是持续提升竞争力。
郑叶来表示,华为云除了在国内保持高速增长之外,在海外也早已积极布局。比如,华为在欧洲与德国电信、法国电信合作开展云业务;在亚太地区,华为在新加坡、香港、泰国都拥有云服务节点;在拉美地区,华为将在智利、巴西建立节点。
对于竞争力的提升,我们可以从是三个维度看华为云过往的表现。
首先,在斯坦福DAWNBench深度学习榜单,华为云ModelArts在推理和训练方面双双拿了全球冠军,这是华为云产品竞争力构建的一个缩影。
其次,华为云在去年提出普惠AI,提出让客户“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产业口号,并在全年发布了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以及两款AI芯片(昇腾910和昇腾310)。
最后,华为在软硬件一体化方面与其他竞争者相比有着独到的优势,华为云实现了从芯片到硬件,再到软件和服务的软硬件一体化的优化和协同。
为了更好的放大这种竞争力,华为云内部很少看具体的成绩,只关注两个数据——新增消费用户和用户新增消费。因为在华为云看来,新增消费用户的趋势体现了华为云在市场有没有竞争力,有没有吸引更多客户过来;用户新增消费体现了华为云现在服务的客户是不是越来越满意。
当然,在郑叶来看来,企业也不能仅为了指标而忘了目标。华为云的目标始终是成为未来云服务全球最主要的供应商之一,并成为华为公司To B业务的入口。
正是这种明确的发展目标,让华为云积极行动,取得众多成功案例。比如,华为云与金域医学合作,实现用AI来识别是否患癌症的片子,其准确率媲美中美一流的病理学家。此外,华为云与三联虹普合作,将合成纤维的几个数据进行了大幅地提升。
面向未来:努力成为各行业数字化底座
对于华为云未来的发展,在郑叶来看来,华为云将从以下几方面努力。首先,对于互联网等客户,华为云提供以客户为中心的适用解决方案。对于传统的企业或者政府客户,华为云会下很大的力气,让他们的应用顺利迁移到云上,让这些客户有一个良好的数字化底座。
其实早在2017年Cloud BU成立时,华为就把公司所有IT基础设施,包括机房、服务器等,以及相关人员转到Cloud BU。在郑叶来看来,华为自身正是从上云这个过程走过来,正好积累了大企业上云的相关能力与经验。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也是其他公司愿意相信华为云的原因。
郑叶来透露,最近寻找华为云进行合作的企业很多,其中有一家国际公司的副董事长这样对他讲到:“我们交流这么多云厂家发现一个现象,所有我们曾经向云迁移中遇到所有的痛苦,华为自身上云中早就碰到也解决了。我们讲的问题,你们第一遍就能懂。”
其次,全球所有的企业在未来都将大量使用和消耗人工智能的算力,要进行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比如视频图像的处理需要人工智能来解决。为此,华为云将继续构建普惠AI能力。
再次,华为云将努力构建从数据中心服务器到能源、再到云服务为一体的云服务基础设施竞争力。
最后,华为云将把以前一些独立销售的软件,逐步整合到公有云上。
目前看,公有云市场激烈,除了国内厂商,海外厂商也虎视眈眈。华为云有哪些举措来提高市场呢?对市场竞争,郑叶来还是强调了做好自己:一方面,通过研发,华为云BU研发团队要把产品做得更好。另一方面,通过考核、激励的牵引,华为云要从华为总部到神经末梢,实现CloudFirstCloudOnly战略。
结语:
苦练内功的华为
云将走得更远
郑叶来在专访中提到:“我经常对团队讲,我们一定要记住,沉下心来沉住气,坚毅前行”。正是这种不过分看重成绩,眼睛一直盯着客户的方式,铸就了华为云业务在2018年的高速增长。
而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华为云业务依然计划在挑战中紧密关注用户的需求,赢得用户的信赖。也许,郑叶来在专访最后的一句话可以窥见一斑:“华为最大的不变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其他都在变。”
在笔者看来,正是华为云这种变与不变,才让华为云在入局较晚的情况下,依然拥有爆发力的重要原因。中国云市场当前依然处于高速发展初期,市场空间还很大。几大云服务提供商市场都在快速增长,但整体收入规模都不是很大。
相比海外云服务巨头,中国云服务企业机会很多。可以预见,云市场未来的较量,将更加精彩。未来三到十年的云2.0时代,云服务厂商谁将是“长跑者”,笑到最后?在笔者看来,目标明确、持续投入、苦练内功、踏踏实实的华为云,拥有更大的机会。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6881浏览量
237623 -
AI芯片
+关注
关注
17文章
1860浏览量
34912 -
华为云
+关注
关注
3文章
2435浏览量
17317
原文标题:从财报看华为云的发展:不计一时得失,成为各行业数字化底座
文章出处:【微信号:hhfine,微信公众号:黄海峰的通信生活】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