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详解“三极管的原理和控制的参数如何计算确定”主要涉及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研究寄生电容对三极管产生怎样的影响?
第二个问题就是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含义是什么?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第三部分是分析三极管为什么会在放大区工作?相关参数该如何设定?
整个系列的课程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我们介绍设计寄生电容对三极管产生的影响;然后,我们学习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含义以及在电路中的使用方法。当完成这一步之后,就要分析三极管的工作环境,那么就必须设定相关参数来设计整个电路;我们在实际设计项目时不仅要学习电路的设计,也要学习电路每个环节的分析方法,学习更多技巧去完成项目。
我们在整个课程中,不仅仅是一个学习三极管原理的课程。我们同样注重如何通过思考来分解设计流程,一个系统的学习方式能梳理出每个设计学习的重点难点,这对于每个进行电路设计的学习者都是十分受用的。
学习获得:
通过这个课程你可以:
掌握三极管的原理;
快速高效学习如何使用三极管;
熟练应用三极管在各种电路设计;
提升技术,升职加薪。
适宜学习人群:
1、对硬件设计与开发感兴趣的同学(含电子信息类的大学生,工程研发技术人员,电子爱好者等);
2、只会用设计电路但对工作原理却感觉模糊的同学;
3、工作中需要用到三极管相关知识的人群;
4、希望提升技术水平,获得更高薪水的工程师;
5、希望提升技术,学习项目设计思考与流程的工程师。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相关推荐
电阻、下拉电阻以及高阻态? 6、电路在设计时应该注意两态电路,为什么需要两态? 7、什么叫雷击、高压静电?如何增强电路的抗雷击和高压静电能力? 8、三极管寄生电容的影响,寄生电容对三极管
发表于 01-16 13:44
电阻、下拉电阻以及高阻态? 6、电路在设计时应该注意两态电路,为什么需要两态? 7、什么叫雷击、高压静电?如何增强电路的抗雷击和高压静电能力? 8、三极管寄生电容的影响,寄生电容对三极管
发表于 01-16 14:30
电阻、下拉电阻以及高阻态? 6、电路在设计时应该注意两态电路,为什么需要两态? 7、什么叫雷击、高压静电?如何增强电路的抗雷击和高压静电能力? 8、三极管寄生电容的影响,寄生电容对三极管
发表于 06-14 12:59
的影响,寄生电容对三极管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从设计中克服这样的影响?9、为什么三极管会工作在放大区?10、开关
发表于 06-24 11:24
不管在哪种电路中,电容都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对电荷进行容纳,也就是对电能进行储存。那么在以三极管为主的电路当中,电容除了容纳电能之外还有怎样的作用呢?本篇文章就将为大
发表于 01-21 09:36
进去。 ESL就是等效电感,ESR就是等效电阻。不管是电阻,电容,电感,还是二极管,三极管,MOS管,还有IC,在高频情况下要考虑到等效电容
发表于 01-11 15:23
三极管,三极管是什么意思
三极管
半导体三极管也称为晶体三极管,可以说它是电子电路中最重要的器件。三
发表于 03-06 09:36
•1.1w次阅读
三极管放大原理三极管放大原理三极管放大原理三极管放大原理三极管放大原理三极管放大原理
发表于 05-05 14:56
•96次下载
对三极管放大作用的理解,切记一点:能量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所以,三极管一定不会产生能量。但三极管厉害的地方在于:它可以通过小电流控制大电流。
发表于 04-18 15:21
•2990次阅读
对三极管放大作用的理解,切记一点:能量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所以,三极管一定不会产生能量。但三极管厉害的地方在于:它可以通过小电流控制大电
发表于 04-29 13:57
•1w次阅读
本文首先介绍了寄生电容的概念,其次介绍了寄生电容产生的原因,最后介绍了寄生电容产生的危害。
发表于 04-30 15:39
•3w次阅读
分布电容强调的是均匀性。寄生跟强调的是意外性,指不是专门设计成电容,却有着电容作用的效应,比如三极管极间
发表于 04-30 15:56
•2.1w次阅读
达林顿三极管又称复合三极管,它将二只三极管组合在一起,以组成一只等效的新的三极管。达林顿三极管的放大倍数是二只
发表于 04-07 16:41
•2w次阅读
许多优点,但由于它们的关断速度受到所谓的寄生电容影响,使其对快速切换应用有限制。因此,理解寄生电容对MOS管快速关断的影响至关重要。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MOS管
发表于 09-17 10:46
•3034次阅读
为什么说三极管反相电路有滤波功能?怎样使用P型三极管实现反向、同相输出? 一、三极管反相电路具有滤波功能的原理 在三极管反相电路中,
发表于 10-24 10:04
•2329次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