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处理器与台式机处理器虽然师出同门,但移动端和桌面端的同定位型号性能一直以来都是存在明显性能差距的,可它们之间的理论差距有多大?实际的性能表现又有多大的差异?这是很多笔记本小白用户想要了解的问题,我们今天同样给大家做出一个简单明了的解答。
在讲到主要内容之前笔者先给大家说一下移动端标准电压处理器与低电压处理器、超低电压处理器的差异与命名原因。
按照字面的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应该是CPU的核心电压高低,这在这一名称刚刚出现时是成立的,过去的高性能处理器核心电压普遍维持在1.2-1.4v附近,而低电压处理器刚刚出现时由于主频非常低,所以核心电压往往仅有1v左右,因此就以电压的高低对处理器类别进行了区分。
可是随着轻薄本市场的不断扩大,低电压处理器开始越来越多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轻薄本对于性能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低电压处理器的主频也从最早的2GHz以内提升到了如今睿频4GHz以上的水平,核心电压也就因为主频的提升达到了与标准电压处理器相近的水平。
但因为功耗的限制,低电压处理器的满载性能仍旧远不如标准电压处理器,为了能够继续体现差异,根据电压来划分的这个习惯也就流传了下来。
那么我们下面可以进入正题。因为本文倾向于时效性科普性质,所以第七代酷睿及之前的处理器我们就不赘述了。
移动端的第八代酷睿i7标压处理器与桌面端一同进化到了六核十二线程规格,相比从一代到七代沿袭过来的四核八线程规格提升了一半,可谓是空前的大进步。
但是桌面端六核十二线程的酷睿i7-8700/8700K拥有12MB三级缓存,六核睿频可达4.1/4.3GHz,而移动端常见的i7-8750H拥有9MB三级缓存,六核睿频3.9GHz,单从这几个规格上来看差距也不是非常大。
i7-8750H的规格
但我们若是考虑到功耗问题就不一样了,虽然TDP(散热设计功耗)与CPU的实际工作功耗并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但笔记本厂商普遍喜欢把CPU的长时负载功耗限制到与TDP相同的水平,所以i7-8750H处理器的功耗一般都会被限制在45W,满载时甚至会掉到37W及更低的水平,主频自然也就无法维持3.9GHz的高位了。
反观桌面端处理器,i7-8700K处理器在满载状态下功耗是轻松超过100W的,极限超频状态下甚至能达到180W以上,笔记本电脑根本望尘莫及。搭载i7-8750H的游戏本在游戏等高负载应用下主频普遍在2.7GHz-3.5GHz之间,并会根据负载情况不断跳动,所以性能发挥不稳定,在“吃”CPU的游戏中难有良好表现,与桌面端处理器存在较大差距。
5GHz的8700K拷机功耗可达140W以上
移动端第八代酷睿i5标压处理器i5-8300H是四核八线程的规格,与七代及之前的移动端i7处理器相同,不敌第八代桌面端i5处理器i5-8400/8500以及i5-8600K六核六线程的规格。值得高兴的一点是,i5-8300H的发热表现与功耗有极大的进步,在大部分情况下都能够维持3.9GHz的四核睿频,因此在部分游戏中反而能够带来优于i7-8750H的表现。
说完标压处理器,我们再聊一聊低电压处理器。
第八代低电压移动端处理器的规格相比第七代也有了巨大提升,其中酷睿i5、i7都从七代的双核四线程提升到了四核八线程,规格已经翻倍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i5-8250/8265U以及i7-8550/8565U处理器之间的差距反而并不大,i5处理器拥有6MB三级缓存,而i7为8MB,除此之外它们之间就是主频高低的区别。
主流轻薄本双拷时CPU功耗甚至低于10W
正如前面提到过的,第八代低电压处理器的长时功耗限制也是与TDP相同的15W,部分产品在高负载下甚至会下降到10W左右,所以无论是i5处理器还是i7处理器,它们在满载状态下性能表现是非常接近的,并不会像主频差异那么明显。
跟桌面端处理器相比,就算是i7-8565U的理论运算性能大概也只有i7-2600K、i7-3770K这些老旧四核八线程处理器的水平,但是考虑到它们在功耗、发热以及核显性能方面的进步,我们能够在轻薄本上获得这样的性能表现也已经很理想了。
第九代移动端酷睿处理器与第八代的规格对比
最后再来看一下第九代移动端酷睿处理器与第八代的规格对比,大家可以看到移动端i9处理器已经迎来了八核十六线程,甚至单核睿频达到了5GHz,但如果厂商将功耗仍旧限制在45W,那么最终的表现仍旧是没法和桌面端相比的,要是大家想能够看到移动端处理器与桌面端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或许只能寄希望于英特尔10nm制程处理器的到来了。
-
处理器
+关注
关注
68文章
19159浏览量
22911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