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普华永道曾经针对英国在校大学生做过一个关于科技领域性别平等调查,有一道问题是这样的“列举你知道的女性科学家。”很遗憾,只有22%的高校大学生能说出至少一位科技领域的女性代表。
在全球女性劳动力贡献量占比已经接近50%的今天,绝大多是的行业和领域内,性别不平的问题依然严峻。职场女性的平均薪酬依然相较于男性依然有差距,在决策性职位上,女性的话语权依然远远低于男性。HoneyPot(www.honeypot.io) 针对全球41个国家男女劳动力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全球女性劳动力贡献占比46%,在企业高层职位的女性占比为31%,在议会等政府决策类职位女性占比仅为27%。
当我们聚焦科技领域,情况又会如何?来自同一份报告的结果显示,科技领域(这里定义为STEM领域,即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 Mathematics ),从STEM相关领域毕业的女大学生,仅有24%会继续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而这些科技领域从业者里,女性劳动力总占比仅为18%。
在科技成为社会主要推动力的今天,在改变未来的探索力量里,只有18%的力量来自女性。那些优秀的科技领域女性工作者之所以不被人知晓,到底是因为不够优秀还是确实是参与占比过少?这不到1/5的占比,到底是因为能力不足还是因为某些特定领域的结构性偏见?
图 | 维基百科索尔维物理大会
时光倒回1927年,著名的索尔维物理学大会合影,居里夫人作为唯一的女性,坐在了第一排。时间过去近百年,女性科研工作者在科学界仍有“玻璃天花板”现象存在。在欧洲,仅有 11%的女性担任学术领导职务。女性获奖者比例在诺贝尔科学奖历史上也仅占 3%。女性科研工作者、女性科技领域从业者的占比分享占比与整体46%的劳动力占比依然差距甚远 。
如果说政治、经济、科技几个关键因素决定着人类的命运,那么很遗憾,截至目前,人类命运依然牢牢掌握在男性的手中。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作为唯一面向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全国性奖项,旨在表彰奖励在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女性青年科学家,激励她们继续从事科学事业,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该奖项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欧莱雅中国于2004 年共同设立,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莱雅集团设立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在中国的延伸 。15年来,共有134位女性获得此项殊荣,以榜样的力量激励青年女性投身科学。
4月29日,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举行。其中,2017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位35岁以下科技创新青年”首届中国榜单的获奖人之一,刘颖博士也荣获该奖。
科技是纯粹的,如有高墙也终会倒下,我们决定将每位获奖人的研究介绍都放上以呈现她们的卓越成就。
祝贺以下获奖人,向这些不凡的科技女性代表致敬(排名不分先后):
马瑜婷
1984年2月出生,籍贯安徽省,博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导。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5年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其研究选择“应激与肿瘤免疫调控”这一全新角度,从理论上系统性探索了肿瘤治疗过程中细胞应激、精神应激对抗肿瘤免疫的调控机制;从应用上发现并验证了增强肿瘤免疫原性、克服肿瘤异质性,打破免疫忽视、耐受、抑制性微环境的新型治疗靶点和策略, 以及相关预测或预后生 物标志物。在肿瘤免疫领域发表40余篇重要论文, H-index为31,总IF为480.759,SCI 他引为3718次。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Science, Immunity, J Exp Med, Cancer Res 等发表论文20篇,获美国及欧洲专利授权各1项,国际专利申请1项,受邀参编Elsevier英文专著1本。
牛书丽
1975年8月出生,籍贯河南省,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组部 “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牛书丽长期从事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研究,在青藏高原若尔盖地区建立了“红原高寒草甸定位研究站”,通过对全球控制 实验的整合研究,率先提出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基质调控假说和研究思路,构建了氮循环模 型的评估体系,解决了氮循环过程难以准确模拟的理论难题。以通讯作者在PNAS, Ecology Letters, Global Change Biology, New Phytologist等国际主流刊物上共发表SCI论文110余篇;单篇平均影响因子>5,所发表文章SCI 总引3900 余次, H指数34。受邀于2013年6月举行的第9次国际CO2大会上作大会主题报告、2017年6月在国际通量网大会上做 大会报告、2017年12月的美国地球物理大会年会上做特邀报告、 2018年6月在以色列国际环境与科学大会上做特邀报告。
刘小华
1977年11月出生,籍贯湖北省,博士学位,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刘小华在手性胍等有机催化剂和配体的设计合成、高效高选择性的不对称催化新反应方面做出了创新性和系统性的成果,发展了一系列新型胍-酰胺化合物,并将其作为双功能手性小分子催化剂,实现了一些惰性底物参与的不对称反应,建立了多种多官能团、多手性中心手性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方法,扩展了开链胍类催化剂在有机小分子催化中的应用。研究工作以来,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cc.Chem.Res.、J.Am.Chem.Soc.、Angew.Chem.Int.Ed.、Nat.Commun.、Chem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29篇,累计他引1400次;参与编写学术专著5章节,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10余次。
刘颖
1984年1月出生,籍贯河北省,博士学位,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14年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在细胞应激和RNA干扰两个研究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发现了调控细胞感知氨基酸水平的新蛋白KLHL22,揭示了该蛋白在衰老和乳腺癌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发现了由组蛋白和DNA甲基化介导的线粒体应激的跨代遗传,证明二型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直接作用于 溶酶体途径进而延缓衰老,提出了细胞存在对线粒体功能进行监察的新概念,并利用全基因组筛选发现了参与线粒体应激的新基因。基于一系列工作,刘颖研究员作为全世界41位入选者之 一成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国际研究学者。同时获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度魅力人物”,并获《人民日报》科技版的专题报道。
杨慧
1981年6月出生,籍贯山东省,博士学位,西北工业大学教授。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揭示了特殊环境下人体重要组织器官(如脑、眼球、肺等)免疫损伤与修 复机制并建立了生物力学模型进行预测分析;揭示了体外三维力学微环境对免疫细胞功能调控的分子机制并建立了数理模型;揭示了空间微重力环境病原微生物的变异机制、建立了特殊密闭环境纸基微流体即时检测技术和装置,推动了国防军事领域的实际运用和产业化推广。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基础科研、载人航天预研等重大科研项目11项,累计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其中1篇入选ESI热点论文,8篇选为期刊封面论文,被SCI引用 2000余次。主编出版专著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4项。
张晓丹
1973年9月出生,籍贯吉林省,博士学位,南开大学研究员。科技部“十二五”863计划(项 目首席专家)入选者,2016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从事硅基太阳电池研究工作16年,主持并完成973、863和国家基金在内的18项项目(课题)。构建并实现了低电光损失同时兼具光谱分配功能的新型隧穿结,拓展了半导体器件隧穿结理论;提出有效调 控太阳电池界面特性的新方法,丰富了薄膜半导体器件界面工程理论;提出双功能层制备功能 薄膜的思想,制备出了新型透明导电薄膜。主持研究成功世界第一块效率14.58%(NREL 测试)非晶硅碳/非晶硅/非晶硅锗/微晶硅四结叠层太阳电池,同类电池国际最高效率。主持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块效率22.53%的钙钛矿/硅异质结叠层太阳电池,同类电池国内最高效率。发表SCI论文194篇,他引922次,获授权发明专利43项,其中转让2项。近5年,第一/通讯发表包括Energy Environ. Sci. (IF:30.067)等43篇一区的SCI论文81篇。
陈莉莉
1974年出生,籍贯湖北省,博士学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口腔科主任。获得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支持,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围绕牙颌面畸形防治的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在ACS Nano、Cancer Res、Biomaterials等期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近30篇。并在多个国家重大项目支持下,建立畸形防治“产 —学—研—用”研究及临床转化平台,实现整体技术突破和临床推广。围绕“颌面畸形最佳治疗时机”,创立“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QCVM)”,准确评估颌面生长发育阶段,明确矫形治疗最佳时 机,预防严重骨性畸形的发生,是口腔正畸、正颌领域的重要突破,编写入全国研究生规划教材 《口腔正畸学》,相关成果获2013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围绕“畸形高效修复”,阐明颌面组织生物节律特征及生物节律对颌骨生长的调控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颌 面畸形生物时辰治疗理 论,开创颌面畸形预防与修复新策略。
赵维莅
1973年8月出生,籍贯上海市,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治医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赵维莅聚焦中国高发侵袭性淋巴瘤,创建分子分型新体系。揭示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DLBCL)的 4 类钙 信号分子异常、外周 T 细胞淋巴瘤 Ras 相关系列 miRNAs,以及 NK/T 细胞淋巴瘤(NKTCL)胆碱代谢为主的特征性代谢谱的关键作用机制;创建适合中国患者的分子分型体系,完善淋巴瘤精准病理分子诊断新技术;牵头完成中国首个DLBCL免疫化疗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和国际首个NKTCL针对代谢组学异常的靶向治疗临床研究,患者 2 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提升10%和16%。紧扣淋巴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发现化疗耐药新靶点;针对淋巴瘤致病关键信号通路,应用靶向治疗新策略。发表SCI论文122篇,总影响因子877.5,他引超过3000次。
袁媛
1980年9月出生,籍贯陕西省,博士学位,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首批中科院特聘研 究员,首批陕西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批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 选者。主要关注高维视觉数据的有效获取、表达、分析、重构等关键问题。针对高维视觉数据(图像/视频/高光谱)因海量、高维、多源、高冗余等特性引发的难题,实现高信息熵及低冗余前提下的简约表达;挖掘有效特征表达与视觉关注间的映射机制;提高了数据表达在探测和检测 等工程应用中的语义监测性及智能化水平。论文196篇, SCI论文135篇(含IEEE汇刊54篇),第一或通信作者97篇;近五年SCI收录76篇。被引6300余次;近五年SCI他引2183次。系列IEEE/ACM/Elsevier的论文奖。ESI热点论文4篇, ESI高被引论文9篇。2014至2017年连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
魏诗卉
1978年7月生,山东东营人,博士学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研究院研究员,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拔尖人才培养对象。长期从事制导控制技术研究,负责了多型导弹控制系统战标论证与关键技术攻关。在导航技术领域,结合我国装备实际,开创特有的技术路线,主导攻关了自主导航与制导误差补偿新技术,大幅提高了复杂电磁环境下导弹的命中精度和快速发射能力,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人),2017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国防授权专利26项,发表论文16篇(SCI、EI10篇),著作2部,荣立二等功1次。
恭喜上述获奖人,也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联合发起方——欧莱雅中国支持和鼓励科技领域女性成长的举措点赞 。
我们深感科技领域工作者的艰辛,也能感知科研领域女性在科研道路上依然承受着的偏见与瓶颈。我们鼓励榜样的力量,我们亦有责任感传播这些榜样的力量。
总有一天,崇敬科学的路上,不再有性别带来的瓶颈。新时代的偶像之光,除了美丽更闪耀智慧的光芒。
-
科学
+关注
关注
0文章
28浏览量
13450
原文标题:女性正能量:打破“玻璃天花板”的10位卓越科研代表
文章出处:【微信号:deeptechchina,微信公众号:deeptechchina】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