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降噪耳机,你会想到什么品牌?没错,那就Bose,Bose的降噪耳机或许已经在用户的心中已经建立起Bose就等于顶级降噪的概念。Bose长期占据着降噪产品的顶端,底下自然就缺少不了想要撼动其地位的其他勇者,索尼也正是这些勇者之一。在今年的2017IFA展上,索尼一口气发布了三款全新的降噪产品,分别是颈戴式WI-1000X、头戴式WH1000XM2和分体式WF-1000X,大有和Bose抢夺降噪耳机市场的势头。
新发的这三款新品分别应对不同使用人群,其中个人最喜欢的就是WI-1000X,这次就给各位谈谈这副颈戴式主动降噪耳机。
先简单看看开箱配置吧,外包装采用硬纸壳包装,表面产品图案印刷以黑白为主色调,在左下角有个耀眼的金色图标,那就是索尼Hi-Res Audio小金标,包装背后吸引人的就是那一长串的技术名词,LDAC、APTX HD、DSEEHX。。。光看这外包装的技术参数,就感觉索尼大法好。
内部则是翻盖式包装,耳机主体被黑色绒面泡沫包裹,底层是赠送的配件,配件颇为丰富,保修卡说明书一份,一根充电线,一根音频线,用于有线连接,一个布质收纳袋,一个飞机转接插头,六对哥套(三对橡胶哥套+三对海绵哥套)
这么多配件,尤其是看到这三对超级哥套,这可以说是业界良心了。莫非是买耳机套送耳机列?
再看看耳机主体,WI-1000X项圈外形设计有些参考了头戴式耳机。项圈外侧是包裹有一层经过拉丝处理的金属板材,呈现耀眼的枪灰色,内侧与皮肤接触的“颈梁”部分是柔软的人造皮革,和头戴式耳机的头梁部分设计可谓是异曲同工。
项圈的末端是被一层巨硬的黑色橡胶包裹着,具体有多硬呢,初次使用这款耳机时我一度认为这就是一大塑料加上橡胶纹路,但当我长时间佩戴后取下,因为橡胶材质被我体温加热后,用手指拿捏能明显感到那是一层略微柔软的材质,并不是之前一直认为的大塑料材质。
在两前臂的顶部索尼设计有理线槽,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群对耳机线长度的需求,而且在不常使用时能够将耳机线材收入耳机。这个设计初衷是好的,可实际使用时,收纳过程过于繁琐,使用完毕后并不会刻意将线材压入线槽内,线材收纳功能就显得略微鸡肋。
耳机的音量加减,开关等控制按键基本上都集中在项圈的左前臂,平时操作时可以仅靠左手完成关机,切歌,音量加减等操作。按键的表面有对应不同的凸起纹路,方便盲操作时区分功能。其中电源键位置靠后,佩戴上,电源键的位置会比想象中更靠后,可以说贴着颈部皮肤了,所以初次使用时容易找不到电源键位置。好在整个按键操作体验反馈不错,可以仅靠指腹按压完成操作,避免了因按键过硬使用指甲按压造成按键橡胶破损的情况。
右前臂的顶部仅有一个用来切换降噪级别和气压降噪优化键,短按在三个降噪等级中切换,并且每个降噪等级可以通过APP进行设定。长按可针对气压变化对耳机降噪效果进行调节,但因为最近没有乘坐飞机的需求,这个功能就无法体验了。
耳机线材表面设计有均匀的竖直纹路,用于防缠绕,触感上会觉得线材略硬,在正常室温下,线材较为柔软,佩戴时不会给耳朵造成过多的影响。到了冬天,这个优势却大大减弱,或许因为材料的问题,耳机线材受冷后会变硬,佩戴耳机转头时,耳机线会干扰到佩戴,耳机会有从耳朵中拽出的感觉,北方的索粉们就要注意了,记得给耳机线保暖。
本人是比较喜欢入耳式耳机的,因为入耳式耳机的腔体需要深入耳内,所以设计上入耳式耳机腔体比平头塞更为纤细,不会对耳道造成挤压,佩戴体验更为舒适,而索尼这款耳机也是采取入耳式设计,但耳机腔体分别内置有两个驱动单元,一个动铁单元,一个动圈单元,从观感上会觉得腔体较大,这让我担心佩戴时可能会有不适的挤压感。
实际佩戴后,耳塞的佩戴体验和预期的并不一样。这副耳机就是标准的入耳式耳机的体验,入耳式舒适的佩戴,深入耳道的软胶耳机套,优秀的被动隔音,这些优点都在这副主动降噪耳机上有所体现。
双发声单元的设计并没有给耳道带来过多的异物感,可见索尼对耳机人体工学的的把握之准确。
WI-1000X,这是副蓝牙降噪耳机,从设计上就可以轻易判断,就是冲着Bose QC30去的。在把降噪功能全开后,作为半个索粉,眼角不由得湿润了,WI-1000X的降噪效果已经达到Bose的水平,能和QC30的降噪效果平起平坐,开启即进入无人之境的效果。
或许是我心底里那半个索粉的影响,WI-1000X对高频的降噪效果要略强于QC30,在地铁将要到站时,地铁的刹车产生较为锐利的噪声,佩戴WI-1000X后高频噪音相对更为柔缓。
音质,这个老生常谈的点,了解音质的好坏最常见就是耳机的图文评测,将听觉的体验通过文字描述以视觉的方式展现出来,其实这个方法本身就是非常“玄学”主观的事情,当然你看到的这篇评测也不例外。不同耳机使用经验、不同文字驾驭能力、不同使用环境下的人群,对同一个声音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听觉的事最好还是通过耳朵去了解。
所以接下来仅会对声音作个简短的对比,供参考,各位有个概念即可。
若以QC30为标准,WI-1000X声音更为紧凑且富有弹性,更符合常人对音质好的判断,通俗的话来说,更HIFI!
HIFI好归好,但这副耳机有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将音乐关闭后,会听到明显“沙沙”的电流音,当然这个电流音在白天日常使用时并不会对使用体验造成影响,而在夜深人静时分,再去佩戴这副耳机,音乐音量一减小,电流音的影响就被放大。
至于那根音频线,应急时使用。在耳机关机电量耗尽的状态下能让耳机当做普通耳机,没有降噪,没有电流音,但音质有所降低,把耳机电源打开,供电足够推动耳机,音质有所上升,将在也能够开启,但恼人的电流音也随之而来。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嘛,我把这副耳机作为日常通勤,音频线使用的频率较少,10小时的续航足够满足我的使用需求,而且我更喜欢没有线材束缚的感觉,不过有这根线好过没有嘛。
APP这软件对于现在的耳机而言是比不可少的项目,索尼WI-1000X也不例外,软件名称是Headphone,国内各个APP市场上均有下载。
APP中可调整的项目很多自适应降噪,降噪等级调节,气压降噪优化,环绕音调节等等。
其中自适应降噪会根据当前佩戴者的移动速度(GPS定位)和环境音自动在事先设置好的四个降噪等级中切换,这四个预设降噪的等级能够分别进行手动调节。
手动调节?自适应只有四种降噪等级?这和手动调节有多大区别?
好吧,这个自适应降噪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智能,自适应降噪不能在20级降噪等级中自由切换,必要时刻摘下耳机反而更为方便。
下部还有均衡器和环绕音调节,挺常见的功能,并没有什么让人惊喜或者充值信仰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选项需要选择稳定连接优先模式才能进行调节。
底部设置有DSEE HX开关,“DSEE HX”是索尼推出的指将压缩音源向24bit/192kHz进行高比特率/高采样率化的高音质化技术。理论上来说音源音质越差提升效果越明显,我在移动设备上常听的是320kbps的音乐,开关这个选项。。。实在没听出什么却别,但作为脑放能力者,这个功能我还是选择日常开启,那样就能体验到24bit/192kHz的完美音乐。
最后一个来电震动,功能顾名思义,来电话时,底部项圈的右侧会发出震动。这个功能对于我长时间将耳机挂在脖子上的用户来说非常实用。听歌累了把耳塞摘下休息时,耳机蓝牙连接并不会断开,此刻来电话后只有耳塞内的铃音在响,如果没有震动提醒,我是有可能错过这个电话的。这个使用小细节值得为索尼称赞,顿时感觉信仰又坚定了一分。
作为一个使用过Bose QC30的用户来说,索尼WI-1000X确实做到QC30这一级别的降噪。
纵观整个降噪耳机市场,项圈式降噪耳机能在便携舒适与性能之间保持一个较为平衡的点,索尼WI-1000X的出现,在进一步拉高了项圈式降噪耳机综合性能的天花板的同时,使得降噪产品的高端市场中拥有更多的选择。
如果你只是个从未使用过降噪耳机的普通消费者,索尼WI-1000X或许就是将你领上索尼大法好这条不归路的信仰导师。
-
索尼
+关注
关注
18文章
3188浏览量
104829 -
耳机
+关注
关注
28文章
3008浏览量
8140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