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科技活动周与往年有所不同,打造“有温度”的科技周。开幕式现场,海洋大科学装置展示、海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心展厅等项目,让市民近距离了解海洋“大国重器”;我市企业开发的VR蛟龙号深海体验和VR青少年足球培训系统、5G机械臂远程签字和工业VR展示等活动,让市民充分体验到了科技带给生活的改变;丰富多彩的青少年STEAM集市,包罗水下机器人、拆装天文望远镜、航模、3D打印、活字印刷等,成为孩子们的一次科技启蒙体验。
空天地海一体化观测
海洋大数据“受宠”
中科院海洋所5月初刚刚建成的海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心展厅是首次对公众开放,成为活动当天最火爆的场馆。
展厅内,巨大的显示屏上,海洋的洋流走向形成动感画面,各种盐度、温度数据滚动更新。据海洋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冯立强介绍,这是目前我国唯一的海洋大数据中心,数据来源于科考船、卫星遥感、潜标和浮标的观测数据,其中布放在我国近海的20多套浮标数据每隔0.5-1小时实时回传,布放在西太平洋的20多套潜标数据每小时回传,通过空天地海一体化观测系统为实现海洋预测、预报和发现海洋科学规律提供依据,超级计算机分析这些数据之后再进行数值模拟,智能生成动态可视化图像,就可以把枯燥的数据直观地表达出来。
博士解读
“挽救濒危海洋物种”
贝类养殖实验室看上去就像一处海鲜农贸市场,海洋所在读博士刘优利指着一种近江牡蛎告诉记者,这种贝类之前已经因环境问题快绝迹了,科学家们根据它们的生态习性,突破了近江牡蛎的苗种规范化繁育,专门打造了一款适合它们生长的牡蛎礁。现在,近江牡蛎养殖链条已经全面构建完成,很快这个品种的贝类又会回到人们餐桌。
就在近江牡蛎旁边,一种长达三四十厘米的“巨型”香港牡蛎引人注目,而这是科研人员正在研究培育的新品种。
各种无人机吸引眼球
长航程一次飞行400公里
各种大大小小的无人机起飞、降落,成为活动现场最炫的表演,甚至连开幕式的宣传条幅,也是由无人机牵引着在半空中飘荡。青岛欧森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几个“大家伙”,安安静静地停在那里。据欧森项目经理史雨介绍,他们是工程化无人机,解决了航行时间、航行速度、载重、安全起降等难题,可广泛应用于农业植保、电力线巡检、安检安防、森林防火、航空测绘、警用和消防等领域。
欧森带来的一款多旋翼油电混动无人机,可以载重10公斤、自主航行2个小时,是普通电动无人机航行时间的四倍。还有一款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速度达到每小时120公里,最远可航行400公里,可承担长距离航拍。
望远镜观测日珥“最热门”
监测流星数据可署名
艾山天文台带来了一架可以观测日珥的色球望远镜。当天天气晴朗,天空能见度非常好,人们通过目镜,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红彤彤的圆球,那就是太阳,仔细观察,会看到太阳伸出的“小舌头”,就是日珥。
位于胶州的艾山天文台拥有山东唯一的射电天文望远镜,还自主研发了一套流星监测仪器,正在引领全国最大的流星监测体系,招募普通市民加入。该仪器可以自主抓拍流星轨迹,参与市民上报的流星监测数据可成为国际有效数据,还可以在数据上署名。
纳米纤维素“魔法变身”
小实验带来大乐趣
青岛能源所举办的“新能源带来新生活”公众科学日活动,准备了“动态甲醛吸附材料”“与你一生相伴的牙菌‘魔’和‘天使’”“纳米纤维素的‘魔法变身’”等近30个实验,这些科学小实验结合了研究所的特色研究成果,直观形象,互动体验性强。
青岛大学医学院科研一线导师和研究生精心设计了小白鼠实验,利用钙成像技术,小鼠接触熟悉的伙伴和不熟悉的同类,不同的神经元会闪亮。据悉,该实验室接待量达到了平日的3倍,并临时增加1天活动安排。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7274浏览量
238467 -
vr
+关注
关注
34文章
9639浏览量
150266 -
5G
+关注
关注
1354文章
48454浏览量
564217
原文标题:充满“未来感”的科技盛宴
文章出处:【微信号:qdkjjkjt,微信公众号:青岛科技通】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