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方法,能在室温下产生更多携带量子信息的单光子,这种设计为实用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带来了希望。量子发射器产生的光子可以一次检测一个,量子计算机能利用这些光子的某些特性作为量子比特(“量子位”)来执行计算。
传统计算机处理和存储信息的比特是0或1,量子位元可以同时是0和1。这意味着量子计算机有可能解决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然而,关键的挑战是产生具有相同量子特性的单个光子——被称为“不可分辨”光子。为了改善这种难以分辨的特性,发射器将光通过一个光学腔汇聚起来,光子在这个光学腔中来回反射,这一过程有助于将光子的特性与腔匹配起来。
一般来说,光子在腔内停留的时间越长,它们就越匹配。但也有一个权衡,在大的空腔中,量子发射器自发地产生光子,导致只有一小部分光子停留在空腔中,使得这个过程效率低下。较小空腔可提取更多光子,但光子的质量较差,或者“可分辨”。
在2019年5月14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研究人员将一个洞分成两个,每个洞都有一个指定的任务。一个更小的腔处理光子的有效提取,而一个附着的大腔存储光子时间更长,以提高其不可分辨性。与单腔相比,研究人员耦合腔产生的光子具有95%左右的不可分辨性,相比之下,80%的不可分辨性,效率大约是单腔的三倍。
麻省理工学院电子研究实验室(RLE)的研究生,第一作者Hyeongrak“Chuck”Choi说:简而言之,两个总比一个好。
麻省理工学院设计的种新单光子发射器,它可以在室温下产生更多高质量的光子,这些光子可以用于实际的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和其他量子设备。
在这个结构中,可以把两个腔体的作用分开:第一个腔体只收集光子,而第二个腔体则专注于单一通道中的不可分辨性。一个腔同时扮演两个角色不能同时满足两个指标,但是两个腔同时满足这两个指标。论文作者DirkEnglund,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副教授,RLE研究员,量子光子实验室的负责人;;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朱迪;还有化学系的研究生YoseobYoon。新的量子发射器被称为“单光子发射器”,是由纯材料(如钻石、掺杂碳纳米管或量子点)的缺陷造成。
由这些“人造原子”产生的光被光子晶体中一个微小光学腔捕获——这是一种充当镜子的纳米结构。一些光子逃逸,但另一些则在空腔周围反弹,这迫使光子具有相同的量子特性——主要是各种频率特性。当它们被测量到匹配时,它们通过波导离开腔体。但单光子发射器也会经历大量的环境噪声,比如晶格振动或电荷波动,产生不同的波长或相位。不同性质的光子不能被“干涉”,这样它们的波就会重叠,产生干涉图样。这种干涉模式基本上是量子计算机用来观察和测量计算任务的。
光子不可分辨性是测量光子干涉能力的一种方法。因此,模拟它们在实际量子计算中的应用是一个有价值的度量标准。即使在光子干涉之前,由于无法分辨,也可以指定光子干涉的能力。如果我们知道这种能力,就能计算出如果他们把它用于量子技术,比如量子计算机、通信或中继器,会发生什么。在研究人员的系统中,一个小空腔附着在一个发射器上,这在研究中是钻石的一种光学缺陷,被称为“硅空位中心”:一个硅原子取代了钻石晶格中的两个碳原子。由缺陷产生的光被收集到第一个腔中,由于光聚焦结构,光子被提取的速率非常高。
然后纳米特性将光子导入第二个更大的腔。在那里,光子在一段时间内来回反弹。当它们达到高不可分辨性时,光子通过一个由连接腔和波导的孔洞形成部分反射镜排出。重要的是,这两种腔体都不需要像传统腔体那样满足严格的效率设计要求,也不需要像传统腔体那样难以区分。
传统腔体被称为“质量因子(Q-factor)”。q因子越高,光腔内的能量损失越小。但是具有高q因子的腔体在技术上具有挑战性。在这项研究中,耦合腔产生的光子质量比单腔系统都要高。即使它的Q因子大约是单腔系统质量的百分之一,它们也可以达到同样的不可分辨性,效率是单腔系统的三倍。
根据应用程序的不同,可以对空腔进行调优,以优化效率和不可辨别的特性,并考虑Q因子上的任何约束。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目前在室温下运行的排放物在质量和性能上可能存在很大差异。接下来,研究人员正在测试多腔的极限理论。再多一个腔仍然可以有效地处理初始提取,但随后将与多个腔相连接,使不同大小的光子达到某种最佳的不可分辨性。
但是很有可能会有一个限制,对于两个腔,只有一个连接,所以它是有效的。但如果有多个腔,多个连接可能会使其效率低下,研究人员现在正在研究用于量子计算空腔的基本极限。
-
量子计算
+关注
关注
4文章
1093浏览量
34941 -
单光子
+关注
关注
0文章
19浏览量
8085
原文标题:麻省理工实现为“量子计算”生成高质量单光子
文章出处:【微信号:cas-ciomp,微信公众号: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