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半导体市场需求骤冷,封装测试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营收增长停滞甚至于减少,净利下滑,订单争夺成为每个企业都需要面对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半导体封测市场正在重新洗牌当中。
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战正在愈演愈烈,国内封测厂商本身在尖端封装技术就远落后于其他竞争者,贸易战更是进一步驱使部分客户将订单从国内转移,国内封测厂商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频频收购马来西亚封测厂
封测是我国半导体产业链中发展最成熟的环节,但大而不强亦是事实,缺乏先进封装技术、尖端技术人才以及稳定合作关系的国际一线大客户成了国内封测厂商长期面对的难题。
近年来,全球半导体领域并购重组不断,好的标的资产越来越少,收购后能实现快速整合的更是屈指可数。在此情况下,国内半导体厂商2018年不约而同地收购了马来西亚封测厂商。
2018年11月,通富微电宣布,拟不超过2205万元收购马来西亚封测厂FABTRONIC SDN BHD100%股份。
2018年9月,华天科技宣布,拟携手控股股东华天电子集团要约收购马来西亚主板上市公司Unisem75.72%股权,合计要约对价达到29.92亿元。
2017年到2018年,苏州固锝分两次完成了对马来西亚封测厂商AICS公司100%股权的收购。
这三家被收购的企业并非都处于长期盈利状态,但这似乎并不是国内厂商关注的重点。怎样规避掉中美贸易影响、获得先进封装技术以及提升国际影响力或许是国内封测厂商主要考虑的问题,而在海外建立半导体封装测试生产基地就是其解决问题的重要布局。
这三家被收购的企业有着部分共同的特性,身处马来西亚,可以对冲掉关税等客观环境的风险,完善全球化的产业布局;相对先进的封装技术和能力,可以提升研发实力,快速扩大产业规模;拥有优质的客户资源,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客户结构。
为何选择马来西亚封测厂?
由于成本优势不再,市场环境恶化,国内制造业正在向东南亚地区转移,印度、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拥有足够的人力、成本优势,则成为了转移的重点。
印度有13亿人口,智能手机普及率才30%,人口红利让印度得到了智能手机产业链青睐。据集微网此前报道,目前,华为、小米、OPPO、vivo、三星、富士康等手机制造企业,以及联想、GE、西门子、海尔等电脑、家电制造企业均已经在印度落地。
同样,如今的越南也处于人口红利黄金期,大量廉价劳动力的释放使越南吸引着全球制造业的转移,特别是承接了大量来自中国的制造业产能,三星、LG乃至英特尔都纷纷在越南设立工厂。
相对其他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在全球半导体封测市场上一直就有其独特的地位,马来西亚本身就存在着一些封测厂商,且许多国际大厂包括英特尔、英飞凌、日月光等皆在马来西亚设有封测厂,这也是我国与马来西亚长期存在贸易逆差的原因之一。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8年中国对马来西亚的出口总额为2995.8亿元,增长6%;中国从马来西亚进口总额是4170.8亿元,增长13.2%。2018年,中国方面贸易逆差为1175亿元人民币。
马来西亚对中国出口最多的商品为机电产品,约占出口总额的45%,其中,芯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原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外,马来西亚政府自2010年推行经济转型计划以来,出台一系列多元化的外资鼓励政策。优越的亲商环境和稳健的经济增长使马来西亚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在马来西亚制造业、房地产、基建等领域的投资激增。2003年,中国对马来西亚直接投资流量突破1亿美元,其后14年间投资额呈线性增长。此外,电子产业在马来西亚被当作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优先发展的产业,也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故此,国内封测厂商纷纷选择向马来西亚扩张。早在2015年,通富微电就曾收购了AMD旗下两个封测公司,其中就有一家位于马来西亚槟城。目前来看,此次收购是成功的,通富微电借此迅速扩大了公司规模,获得了AMD的大量订单以及先进封装技术,公司业绩也得到支撑。作为成功投资案例,这也给了国内其他封测厂商一些信心。
写在最后
相对于华为被美国“一刀切”似的制裁,国内封测厂商仿佛是徐徐图之,面对目前的困境,进一步大规模海外并购扩张之路几乎被截断,选择向马来西亚扩张不失为一个好选择。不过,国内封测厂商并不都具备向外转移的实力,一些缺乏订单以及资金的厂商只能继续在“高压”下生存,全球封测市场也将持续洗牌。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4文章
27010浏览量
216296 -
封测
+关注
关注
4文章
338浏览量
35116
原文标题:为规避贸易战影响,国内封测厂商“转战”马来西亚
文章出处:【微信号:gh_eb0fee55925b,微信公众号:半导体投资联盟】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